民国时期南京吃货之日常,还挺高端的!

每一家百年老店的历史都要拜各年代的吃货们所赐。

南京美食老字号甚多,随便报个名字,掐指一算便上溯到清末民初。要说这些老字号的发迹史,上世纪的二三十年代,就不得不提。当年的南京吃货们选择不一定比现在更多,可他们对美食的讲究和追求,却非现如今吃货们所能企及。

清真菜馆

汪精卫夜召“美人肝”成小报花边

说到讲究,肯定得说有着170年历史的清真菜馆马祥兴。虽说这家馆子从清朝道光年间就开业了,但民国年间才是它名声大噪、生意兴隆的时期。相对来说,民国时期的知识分子特爱吃,而且对吃超级挑剔和讲究。民国话剧《蒋公的面子》中,中央大学校长蒋介石邀请中文系三位教授共进年夜饭,夏小山教授对政治是毫无兴趣,但作为美食爱好者,内心盘算的却是为了火腿烧豆腐而想去赴宴。

据说,话剧中的这位吃货教授夏小山的原型,就是曾任国立中央大学中文系教授兼系主任与文学院院长、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兼系主任与文学院院长胡小石,胡小石是民国著名美食家。当年马祥兴为了适应知识分子的口味,用虾仁、鸡肝等配制豆腐,就得到了胡小石和教授胡翔东的赞美,后来这种豆腐被称为“胡先生豆腐”,大学教授、学生们慕名而来,点名要吃“胡先生的豆腐”。

马祥兴曾名噪南京的四大名菜是美人肝、松鼠鱼、蛋烧卖、凤尾虾,当时的军政要人,像是李宗仁、冯玉祥、于右任、张治中、邵力子等经常光顾。于右任还亲书“马祥兴”店匾。

提到美人肝,不得不提到吃货汪精卫。据说1927年9月,汪精卫在南京宴请白崇禧、李宗仁,当时地点选在马祥兴,当时厨子灵机一动做一道名为“美人肝”的菜,其实就是鸭子胰脏佐以葱白、姜丝、白酒等爆炒的。结果,这道美味却让汪难以忘怀。

每每夜深人静之时,汪精卫馋虫发作时,就差秘书去城外买“美人肝”,可当时南京各城门宵禁,秘书出城须喊话,言明出城事由。久之,守城官夜见汪精卫秘书的车到,便喊:“放‘美人肝’出城!”一时里,“夜召美人肝”成为小报花边。

说起报道来,就不能不说上世纪二十年代的南京报人、新闻界著名的“三张”之一、有“副刊圣手”之称的张慧剑。他为了约稿,就经常自掏腰包请人下馆子。据说他常去的是清真饭店安乐园。这家店1920年开业,当时叫“安乐居”,颇有些文化气息。张慧剑抓耳挠腮约不到稿时,就请文友来安乐居吃喝,一旦得知对方有好作品,立马拿了去,第二天就在张慧剑主编的副刊上见报了。话说,这也就开启了编辑要约稿得先请吃饭的历史。

西餐厅

当年最牛的西餐厅有6层楼,全城最高

如今,很多人都觉得吃顿西餐很时髦,拍几张照片发朋友圈也很装×,其实这与90多年前的南京吃货们想的差不多。1927年,民国定都南京后,南京也成了国际大都市,驻华使节、留学生、外国商人等越来越多,一些瞅准赚钱机会的商人便开始做起西餐厅的生意。

不过,当时的西餐厅并没有88元团购券,能去西餐厅的显然都是达官显贵、政界名流。比如,留过洋的孙中山就很爱喝咖啡和白兰地酒;宋子文经常在西餐厅设宴招待宾客,而且给客人发英文请柬、摆英文菜单,估计客人也没几个看懂的吧;蒋夫人宋美龄从小去赴美读书,所以吃西餐更是家常便饭。

那么问题来了,这些吃货们都在哪儿装×呢?据说,南京第一家西餐馆是金陵春。没错的,当时叫“金陵春中西餐馆”,后来还叫过“太平洋西餐厅”,是当时南京最大、最高级的菜馆,中西餐都有,著名的菜品有虾蓉猪排、松鼠桂鱼等。

要说正宗的西餐厅,那还要说始建于1932年的福昌饭店厅。福昌饭店主楼6层,是当时南京最高建筑,地位堪比如今的紫峰大厦。据说,福昌饭店内有当时世界上最先进、国内少有的OTS手摇式电梯。当然,当年能去福昌饭店的也非富即贵。

直到改革开放后,福昌饭店才平民化了不少,至今,很多老南京人还记得,曾经的第一顿西餐、第一杯咖啡、第一口茅台,甚至第一次约会,都奉献给了福昌饭店。

京苏大菜

六华春的嫩鸽子蛋是宋美龄最爱

民国美食家胡小石书法特别好,可他老人家嘴特馋,只要那些开饭馆酒楼的老板拿点好吃的找他,很容易就能求到胡小石给饭馆的题字。当年,新街口的“六华春中西餐馆”、夫子庙的“永和园”等有名餐馆的招牌,都是由胡小石题写的。

在民国京苏大菜中,江苏酒家也是胡小石特别喜欢的,逢年过节时,他还会邀请饭店厨师到家里做菜,也就是现如今流行的厨师上门、私人订制。不过,当时江苏酒家还叫复兴菜馆,以南京本帮菜吸引了大批食客。有位富翁曾在复兴菜馆设宴,由于店面太小,当时宴席都摆到马路上,引得路人观光团围观。

而江苏酒家诞生前,六华春、金陵春是京苏大菜名头是最响的。爱吃西餐的宋美龄对六华春是青睐有加。1927年,宋美龄与蒋介石结婚后,常住在南京汤山温泉别墅内。有一次,宋美龄请美国马歇尔将军到六华春吃饭,当时点了道特色菜,叫“瓢儿鸽蛋”。马歇尔品尝后觉得味道极为鲜美,连声赞道:“真好,真好!宋女士的脸蛋也像鸽蛋一样嫩白!”说得宋美龄满脸通红。

大概20年后的1947年正月十五,宋美龄邀请大姐宋霭龄,带着孔家公子、小姐去夫子庙看花灯,当时就让人去六华春订了一桌宴席,嘱咐口味清淡些。如何清淡呢?厨师们动起脑筋,在上完主菜后,来了一碟小磨麻油拌腌菜心,结果吃得蒋夫人异常开心。所以说嘛,好吃的菜怎么来呢?还不都是大厨们的心思,变着法儿去满足口味刁钻食客们的味蕾。

点心小吃

奇芳阁当年能在夫子庙站稳是因为有后台

历来夫子庙就是各种美食小吃、饭店、酒楼的聚集地,民国时期,在夫子庙大概2平方公里的范围内,单小吃店就聚集了20多家,比如文德桥旁边的得月台、魁光阁、奇芳阁,东牌楼口的义顺茶,桃叶渡的问渠等。

想当年,要在这诸多竞争对手的弹丸之地生存下来,除了东西确实好吃,确实还需要点什么背景的。比如奇芳阁当年有股东33位,这些股东都是有头有脸的大人物,财阀、士绅、军政界名人等坐镇罩着,地痞流氓才不敢胡来。

当然,吃货们肯定还是用嘴投票,老板后台硬没人敢滋事,可东西好吃才是王道。奇芳阁最早是卖茶和面点为主,什锦菜包、干丝、酥烧饼、五仁馒头、各种大面等都颇受欢迎。到底奇芳阁生意好到什么程度呢?据记载,每天卖茶2000碗,相当于围着夫子庙N圈;另外,茶叶每天30斤,每天下面条1000多碗,每天店内需要老母鸡四五十只,小磨麻油六七十斤……到底具体多少,请自行脑补。

而以小吃称霸至今的老店,还有刘长兴。不少人都以为刘长兴的面条出最出名,错!这家店的看家本领其实薄皮小笼包。该店创始人是刘国发夫妇,当年他们做包子超级讲究,比如说肉,要用80到100斤的安庆猪,别问我猪怎么从安庆运到南京,而且包子还要有24个折子。

另外呢,这对夫妇对店里管理更严,面点制成,老板先要亲口尝一尝,包子出笼后,先切开看看肉馅咋样,老板不满意就不准上桌——呃,心疼每天尝包子的老板,真是辛苦!还有奇葩的呢,据说如果顾客吃包子留下了顶盖,老板就要分析是否顶盖大了,顾客面条剩下半碗,老板就要研究面有啥问题……

鸭子

杀牛老板赌气开店卖鸭子,卖成百年老店

南京人爱吃鸭子早已名声在外,所以南京还被叫鸭子之城或鸭都,这叫法哪里有点不对劲?言归正传,说起南京板鸭,牌子最响的还是韩复兴板鸭店。作为百年老店,没错,人家创办于清同治三年也就是1864年,创始人韩荣贵是也是河南逃荒来南京的回民。对,跟马祥兴创始人一样,都是河南老乡。

韩荣贵当年先是在水西门外做鸭子生意——插播一句,在南京人眼中,水西门约等于鸭子——后来,韩老板生意做大,在仓巷111号和夫子庙开了两家鸭子店,夏秋做盐水鸭、冬春做板鸭,也就是一年四季都做鸭。

对于魏洪兴板鸭店,简单说,就是老板赌气的结果。魏洪兴的这位魏老板,原本是七家湾宰牛坊的老板,也就做锅贴的那个七家湾。魏老板想吃鸭子,就叫伙计去金恒兴鸭子店买,叮嘱“不要多,要好的,不论价钱多少”,土豪气息十足。可伙计将这话告诉金恒兴的老板时,金老板不高兴了:“要吃好的自己开鸭子店!”伙计回来又传话给魏老板,一听这话魏老板火冒三丈,一气之下拍板在金恒兴对面开了家“魏洪兴板鸭店”,唱起对台戏。魏老板本不是做鸭子生意的,可他会做生意啊,抗战时期,南京很多鸭子店老板外逃了,可魏老板守着摊子没动,还聘请了不少名师做鸭子,生意越发红火,像是南京当时有名的太平洋西餐厅、六华春等大菜馆,都要从魏洪兴买鸭子。

THE END
1....成为汪精卫的秘书。1941年9月,他在随汪精卫接参考答案汪锦元,江苏吴县人。他曾作为中国共产党秘密情报员打入“汪公馆”,成为汪精卫的秘书。1941年9月,他在随汪精卫接见日本密使时,获悉日军将停止北进进攻苏联。之后,又发现侵华日军大量南下,海军舰艇回撤日本。他及时将情报报送延安。据此,中共中央对战局作出的判断是( ) ...http://mtiku.zujuan.com/map/question-53188829.shtml
2.汪精卫后人:两名子女被判汉奸罪,次子77岁归祭,见父母跪像痛汪文恂在汪伪政府一直担任着汪精卫秘书的工作,帮助父亲整理文件,成了汪精卫的得力助手。在工作期间,她...https://www.newsmth.net/nForum/article/People/59062
3.汪伪政府十个汉奸,有一对夫妻一对翁婿一对连襟褚民谊,浙江人。医学博士,曾加入同盟会,是汪精卫连襟,抗日战争爆发,随汪精卫投敌,当了汉奸。1940年1月,被国民党开除出党。 历任汪伪国民党中央党部秘书长、汪伪政府行政院副院长兼外交部长、驻日大使、广东省省长兼保安司令。签订汪伪密约,1946年4月以叛国罪被判处死刑,在苏州被枪决。 https://www.meipian.cn/2bpiizo8
4.汪精卫后人过的怎样?个个显赫但不敢回大陆,只因名声太大三女儿名字叫汪文恂,年轻的时候跟在汪精卫身边做秘书,给父亲整理文件之类的东西,后来去香港大学任教授,2002年去世。 小儿子汪文悌,在南京的陆军学校毕业,因为做汉奸被判了一年半的有期徒刑,后来到了香港工作,现在90岁了。https://kan.china.com/article/741893_3.html
5.追杀汪精卫始末陈恭澍等人以为汪精卫必死无疑,兴奋异常。谁知天亮后探听得知死者是汪精卫的秘书曾仲鸣。原来上午行动组追踪汪精卫的汽车,一场虚惊,曾仲鸣前来探询情况,当夜便留宿于大间室内。其实如果不是曾仲鸣来访,行动组发现大间无人,必然会到小间搜寻,汪精卫仍不免一死。所以说,巧合之中曾仲鸣成了汪精卫的替死鬼。 https://www.chinaqw.com/news/2005/1115/68/5610.shtml
6.第21章汪精卫叛逃,在飞机上饱受惊吓;戴笠派特务赴河内刺杀汪精卫老辣的龙云也是不动声色,并顺汪精卫之意,满口答应随汪精卫起事,并告诉汪精卫,他将派专机送汪精卫一行去河内。19日下午2时半,汪精卫、陈璧君、女婿何文杰、秘书曾仲鸣及副官、随从与先期到达昆明的**、陶希圣等一行10余人驰往机场。龙云亲自前往机场送行。飞机呼啸着腾空而起,飞向越南河内。https://m.book.tiexue.net/3G/Content2155862_0_1.htm
1.聂荣臻拒绝给汪精卫当秘书,他是一名共产党员影视综视频花灯解彩老电影如斗的全新世界关注 电影总是老的好,回看过去思今朝,关注张灯老电影,看绝版老片!https://m.tv.sohu.com/v/dXMvMzY1MjgyOTgxLzMwMzU5Njg3MC5zaHRtbA==.html
2.打入汪公馆情报尖兵暗战南京中共地下党当上汪精卫秘书 汪伪政府成立后,汪精卫原先的日语翻译周隆庠当上了伪外交部次长。刚三十出头的汪锦元,成了新翻译的不二人选。 汪锦元祖籍苏州,出身名门。因为母亲是日本人,自小生长在日本,1929年回国后一直在日本人手下工作。汪锦元就职的伪国际问题经济研究所,便由汪精卫的亲信周隆庠负责。 https://www.rednanjing.cn/article/328/cid/
3.江苏红色特工档案·第十集汪锦元:潜伏在汪精卫身边的共产党员这座宅院是当时伪国民政府主席、大汉奸汪精卫的公馆。紧接着,从汽车里跳下几个身穿便服的日本宪兵,他们径直闯进汪公馆,在负责警卫该宅院的日本宪兵队的配合下,不一会儿带走了一位三十出头、白净清秀的年轻人,他的名字叫汪锦元。汪锦元是汪精卫的随从日文秘书。他平时谦恭有礼,办事认真,深得汪精卫、陈璧君夫妇的赏识,...https://www.yangtse.com/zncontent/426426.html
4.潘汉年案的关键人物胡均鹤:游走在天堂与地狱之间私家历史1955年,毛泽东做出逮捕潘汉年的决定时,此事的当事人汪、李两人早已死去,参加会见的汪精卫秘书陈春圃也已死了,唯一活着的胡均鹤正关在狱中,成了仅有的一个见证人。 李士群死了以后,汪伪撤销了“特工总部”,另成立“政治保卫局”,由原军统特务头子万里浪和胡均鹤分任正、副局长。以后,“政治保卫局”又分设了专门...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1410722
5.汪精卫的全新史料——读王克文为《汪精卫与现代中国》写的序言这套书最珍贵的是首次公布的这套汪精卫“自传草稿”,这套草稿是由曾仲鸣的后人保管,经过何孟恒的详细鉴定确认是汪生前所写,总计六万多字。曾仲鸣是汪精卫的秘书,他16岁留学法国的时候就认识汪精卫,得到汪的教导,两人关系亦师亦友,其妻子方君璧家与汪家也是世交,因此汪曾两家多年相处亲如一家。1939年的3月21...https://book.douban.com/annotation/94810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