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价ISO9001:2015/IATF16949:2016新版汽车质量管理体系的充分性、有效性和适宜性,提出并确定各种改进的机会和变更的需要。
参加人员
各部门评审准备工作要求
1.上次管理评审的跟踪措施;
3.质量管理体系绩效和有效性的信息;
3.2质量目标的实现程度;
3.3过程绩效以及产品和服务的合格情况;
3.4不合格及纠正措施;
3.5监视和测量结果;
3.6审核结果;
3.7外部供方的绩效;
4.资源的充分性;
5.应对风险和机遇所采取措施的有效性;
6.不良质量成本(内部和外部不符合成本);
7.过程有效性的测量;
8.过程效率的测量;
9.产品符合性;
10.对现有操作更改和新设施或新产品进行的制造可行性评估(见第7.1.3.1);
11.顾客满意(见ISO9001第9.1.2);
12.对照维护目标的绩效评审;
13.顾客记分卡评审;
14.通过风险分析(如FMEA)识别的使用现场潜在失效确认;
15实际使用现场失效及其对安全或环境的影响。
16.改进的机会
序号
内容
资料提交日期
报告人
报告时长
1
2
3
4
5
6
7
1.()必要时,可能的现场审核
一、评审目的
1评价ISO9001:2015/IATF16949:2016新版汽车质量管理体系的充分性、有效性和适宜性,提出并确定各种改进的机会和变更的需要。
评审日期
2024年10月27日
二楼会议室
总经理
见会议记录表
二、管理评审依据
1.ISO9001:2015/IATF16949:2016/IS014001:2015质量/汽车质量管理体系要求
2.法律法规要求(合规性评价)
6.公司经营计划和质量方针、总目标及各部门指标;
三、评审范围
四、评审内容及要求
管理评审的输入应包括以下方面的信息:
16.改进的机会;
五.管理评审主要内容(输入)
5.1上次管理评审的跟踪措施;
2024年12月ISO9001管理评审结果共有3项需改善。经验证:改善措施均有执行有效。
5.3质量管理体系绩效和有效性的信息:
(客户反馈供货实绩、客户投诉率、客户索赔次数、超额运费及顾客赞扬)综合满意度也达到了97.35%
c)对产品质量和服务质量改进的建议,主要是售后顾客意见的处理更加及时、高效。
5.3.2质量目标的实现程度
各部门的目标已达标,从2024年1月至今未出现过重大的质量事故或退货事件的发生。
5.3.3过程绩效以及产品和服务的合格情况
a)过程合格率、报废率等均处于良好的受控状态
5.3.4不合格及纠正措施
a)体系运行以来,对日常工作中发现较大的问题,基本能按不合格/纠正预防措施管制程序执行,体系运行至今共开出了1项纠正措施单据,通过纠正预防措施的实施,使体系得到了改进和提高。
b)汽车客户暂无投诉,其他客户有投诉均按照8D的要求进行相应的回复和改善。
5.3.5监视和测量结果
a)公司年度经营目标达成,公司品质-文控定期收集各部门绩效达成资料,并对结果进行分析,未达标的部门,需提交CAR报告进行改善,文控跟进改善措施的执行且有效,直至关闭。
5.3.6审核结果
本公司与10月12号;10月15号及10.20号分别进行了产品审核、过程审核及体系运行以来的首次内审,涉及质量管理体系覆盖的所有部门、场所和过程,审核工作得到了各部门的大力支持,顺利的完成了审核计划。本次内审共开出一般不合格项13项(其中体系6项,过程7项),观察项0项,严重不符合项0项。
5.3.7外部供方的绩效
2024年03月20日管理部已完成对供方业绩评定工作,确定合格供方名录。已确定采购物资技术要求,采购员按要求采购,品保部已规范原材料检验规则,检验员按要求检验,进货检验合格率达到98%。
5.4.资源的充分性:
本公司人力资源目前基本能适应公司生产管理的要求,本公司生产设备目前也能符合生产的要求,因此,本公司现有资源基本能满足客户产品生产的需要和体系运行的要求。为使公司质量环境管理体系运行有效。
5.5应对风险和机遇所采取措施的有效性:
公司已识别质量、环境风险与机遇、经营风险与机遇、市场风险与机遇、产品与服务的各个过程的风险与机遇等并确定相应的控制措施,对控制措施效果的评价的结果是总体来看,公司生产经营正常,风险可控。
5.6改进的机会:
5.7合规义务遵守情况
对公司法律法规符合性进行评价,结果为公司产品、活动及服务行为100%符合国家法律法规要求,并在实际工作中得到遵守。
5.3.6.1过程审核的业绩和产品审核的符合性
10月12号、10月15号进行了过程审核及产品审核,通过对各过程的质量目标进行统计,公司的各类过程业绩基本上均满足要求(过程审核7项轻微不符合项),产品的符合性也达到了经营计划和过程目标的要求。关键过程的能力指数也满足客户要求,均达CPK1.33以上。
5.3.6.2可能影响质量管理体系的变更
5.3.6.3、内部审核及纠正预防措施实施情况
5.3.6.4上次管理评审改进措施的落实情况
5.3.6.5对本公司质量体系改进的建议
员工对本公司的管理体系文件不够熟悉,有部分员工还不能严格按体系要求去开展工作,对员工的培训不够。并确定在2024年度进行换版升级。
2024年1月采购部已完成对供方业绩评定工作,确定合格供方名录。已确定采购物资技术要求,采购员按要求采购,品质部已规范原材料检验规则,检验员按要求检验,进货检验合格率达到100%。
公司已识别质量、HSF、环境风险与机遇、经营风险与机遇、市场风险与机遇、产品与服务的各个过程的风险与机遇等并确定相应的控制措施,对控制措施效果的评价的结果是总体来看,公司生产经营正常,风险可控。并对应急计划管制程序进行评估与验证,并且有效。
5.6.不良质量成本(内部和外部不符合成本):
5.7.过程有效性的测量:
公司在2024年度的上半年很好的完成了策划的活动和达到策划的结果程度(如生产计划达成、制程合格率、客户交期达成率、样品交期达成率等),详见2024年质量管理目标。
5.8过程效率的测量
XX产品在生产过程中关键尺寸(如10.36)过程能力的能力指数Cpk≥1.33。对于计数类型的过程能
力Kappa值为0.87大于0.75,过程效率的测量时符合预期要求。
体系过程中的目标值在2024年度的上半年很好的完成了策划的活动和达到策划的结果程度(如订单评审及时率、来料及时率、出货及时率等),详见2024年ELT质量管理目标。
5.9产品符合性:
5.10.对现有操作更改和新设施或新产品进行的制造可行性评估:
公司对新产品(如XX产品)都进行制造可行性分析报告,生产设备、工装检具(新、旧)等都进行评估,详见APQP控制程序的《新产品设备工装和实验设备检查清单》、《新产品设备工装模具夹具检查清单》、《初始能力研究计划》等。
5.11.对照维护目标的绩效评审
5.12顾客记分卡评审
顾客每月对公司的供货进行月度评价,每月的考评均在90分以上(A级),如发现不达标的情况及时查找原因,并制定方案进行解决以满足顾客需要。
5.13通过风险分析(如FMEA)识别的使用现场潜在失效确认。
在新产品设计开发及产品量产等阶段,研发部都对相应的产品进行FMEA分析,查找原因并制定相应措施进行控制,把风险降到最低(或50分以下)。
5.14实际使用现场失效及其对安全或环境的影响
公司对已经发生问题采取8D进行分析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纠正预防,对安全或环境的影响的进行FMEA分析及风险与机遇分析对相应的问题采取对应的措施,消除风险及安全隐患。详见《FMEA》
分析报告及《风险与机遇评价报告》。
5.15改进的机会:
5.16合规义务遵守情况符合要求。
对公司法律法规符合性进行评价(含ROHS、REACH、HF),结果为公司产品、活动及服务行为100%符合国家法律法规要求,并在实际工作中得到遵守。
六.管理评审主要内容(输出)
6.1改进的机会
a)员工对本公司的管理体系文件不够熟悉,有部分员工还不能严格按体系要求去开展工作,对员工的培训不够。
b)公司的近期规划(如引进先进的生产设备,扩大厂房建设等)。
c)引进高素质人材,包括技术工人。
6.2质量管理体系所需的变更
a)新版IATF16949体系文件暂不需要变更;
b)本公司的质量方针、目标暂不改变;
6.3资源需求
公司组织机构设置没有变化,资源目前可以满足需求;
七.管理评审结论
本次管理评审,由总经理王总主持,会议审议了各部门的工作报告,并对公司的质量、环境方针、目标进行了认真的评价和探讨。其总结如下:
7.1结果表明:本公司质量和管理体系符合IATF16949:2016新版标准的所有要求,体系的建立是充分的;
7.2公司产品的生产和服务的所有过程已得到了有效的控制,并且各部门能够按照体系要求对各过程进行有效的控制,体系的实施和运行是有效的;现行的体系能体现到了公司的发展规模、体制、人员的素质、产品的性质,能够被各级员工所理解和充分实施。最终使全体职工质量、环境意识有进一步提高,自我发现问题、自我改进的机制基本形成,公司污染物排放、节能降耗全程均已受控;
7.4在体系运行的过程中,虽然有部分人员有所变动,但都能很快适应新岗位。通过不断强化员工意识,努力提高了产品和服务质量、各部门人员的工作质量均有了较大的改进,效率也有一定的提高,对内审发现的不合格也能够按文件要求进行改善;
以上,充分说明:“公司的质量管理体系运行基本是适宜的、充分的、有效的,并已基本具备持续改进的能力”。
管理评审输出
编号
改进、纠正和预防措施
责任人
完成时限
员工对本公司的管理体系文件不够熟悉,有部分员工还不能严格按体系要求去开展工作,对员工的培训不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