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是深圳这座城市的特点、特质和品牌。过去十年间,深圳持续加大研发投入、激活创新发展动力,全社会研发投入由2014年643亿元增长到目前的1880.49亿元;占GDP的比重由4.02%跃升至5.81%。国家高新技术企业不断壮大,2023年超2.4万家,是2014年的5.2倍。深圳创新体系实现历史性变革、系统性重构,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成为全国的一面旗帜。
十四五时期,深圳持续完善“基础研究+技术攻关+成果产业化+科技金融+人才支撑”全过程创新生态链,以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创新,带动城市创新“硬核力”不断提升。
2020年-2022年全社会研发投入跑出“加速度”,年均增长12.2%。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达到每平方公里12家、位列全国城市第一。PCT和国内专利申请量稳居全国城市首位,每万人高价值发明专利拥有量从2020年的57.33件增长至2022年的82.64件。大湾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鹏城实验室等“大国重器”布局深圳,连续4年在国家创新型城市中排名全国第一,"深圳-香港-广州"科技创新集群连续4年居全球科技创新集群第二。
数据背后离不开深圳在体制机制方面的创新探索。深圳在全国率先以立法形式确立不低于30%的市科技研发资金投向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累计资助基础研究项目6000多项、超40亿元。同时,支持创新主体承担国家科技创新2030-重大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累计对1200多个国家和省科技项目配套资助超30亿元。
2024年,深圳将面向经济主战场,强化企业主体地位,引导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实施高新技术企业培育计划,预计投入超过20亿元,新增高新技术企业1000家以上。同时面向国家重大需求,推进战略科技任务,计划实施“重研”规划(“重点领域研发规划”),投入超20亿元在集成电路、低空经济等领域开展有组织的重点研发计划,按照“专项-项目”方式组织实施十大专项,立项100个以上技术攻关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