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发投入强度比肩韩国,深圳崛起“专利高地”

在不久前举行的第十九届中国专利奖颁奖礼上,深圳企业再获丰收。全国共有25项金奖,深圳企业独获5项,数量居全国各大城市之首。

中国专利奖由国家知识产权局与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共同评选,是专利领域由中国政府颁发的最高奖项。从第十五届开始,深圳企业已连续五届每届获金奖4项以上。

“正常情况。”一位深圳市知识产权系统人士对此评价,毕竟,深圳目前的国内有效发明专利量仅次于北京,每万人国内有效发明专利量则是全国平均水平的10倍;PCT(PatentCooperationTreaty专利合作协定)国际专利申请量更是占了全国的半壁江山。

企业专利大户

专利技术让创维尝到了甜头,仅前述获得国家科技奖的专利的应用,就创造了巨大的经济效益,“3年新增销售额累计311亿元,新增利润12.1亿元,新增税收4.42亿元。”创维集团董事长赖伟德告诉第一财经记者。

中广核是总部位于深圳的大型央企,近两年,它因为研发出第三代核电技术“华龙一号”并成功打入英国而扬名核电界。“华龙一号的诞生,标志着中国已从核电大国迈入核电强国。”中广核“华龙一号”总设计师王鑫告诉第一财经记者,“它的技术安全性达到了世界最高标准,可以抵御类似福岛核事故的灾害。”

而在这单一产品的背后,是无数专利成果的堆积。“十二五”期间,中广核研发投入累计近百亿元,申请国家科技经费超15亿元,科技活动经费占集团营收稳定在5%左右,“十三五”期间进一步加大。在这样的投入力度下,中广核已申请专利2700多件,获得中国专利金奖2项。

目前,深圳市全社会研发投入占国内生产总值(GDP)比重达4.1%左右,比肩韩国。相对应的是,根据深圳市知识产权局发布的统计报告,截至2016年底,该市累计发明专利申请337122件,累计国内有效发明专利达95369件,居全国各大中城市第二位,仅次于北京;发明专利密度达到80.09件/万人,高出全国平均水平(7.98件/万人)一个数量级,居全国第一。作为全国自主创新示范区、国家知识产权示范城市,深圳的发明专利密度,在全国起到了示范引领作用,也为建设国际科技、产业创新中心奠定了坚实基础。

特别值得注意的是有效发明专利维持年限这一指标。中国发明专利保护期限为20年,维持年限越长则维持年费越高,只有具有真正市场价值的专利,企业才有动力去维持有效。截至2016年,深圳的有效发明专利中,维持年限超过6年的占比达73.84%,北京、上海为50%多;深圳维持年限3~10年的占比82.29%,超过10年的占比也有17.2%。从维持年限的分布可见,深圳国内有效发明的整体质量居国内前列。“专利泡沫”现象,在深圳是不存在的。

新型研发机构

如果说企业是深圳“专利高地”的巨大山体,跟企业和政府都有密切关联的新型研发机构,则是高地上耸立的山峰。它们所处的位置、领域不同,身姿各异,却有一个共同的特点:站在世界科研最前沿,探索最高精尖的技术。

作为改革开放的龙头,深圳的经济发展始终走在全国前列,但从科技创新支撑能力看,由于源头性、基础性研究不足,具有重大战略突破和颠覆性的技术较少,这必将制约技术创新的层次和经济发展后劲。深圳市意识到了这一问题,创新型研发机构便应运而生。这种研发机构集科学发现、技术发明、产业发展“三发”于一体,更加注重具有前瞻性的基础性研究和创造性的产品研发,构建完善的基础创新体系。同时,也更加注重直接面向市场、面向产业需求,通过与企业深度合作,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增强自身科研动力和科研人员积极性。

深圳市政府采取量身定制的政策措施,已培育上百家此类机构。它们主要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引进社会主体,政府参与共同建设的“国有新制”模式,如中科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下称“先进院”)和深圳清华大学研究院等;另一种是以社会主体为主导,采取“民办官助”模式,如光启高等理工研究院、太赫兹科技创新研究院等。

先进院成立于2006年,由中国科学院、深圳市政府和香港中文大学共同建立,是中国内地首家以集成技术为学科方向、主要从事现代制造业自主创新研发的科研机构,实行理事会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

中科院与深圳市有着多年的院市合作关系。1985年,中科院与深圳市合作创办了中国第一个高新技术产业园区——深圳科技工业园。此后,双方围绕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和科技成果转化,不断增进合作。2006年1月全国科技大会召开,正式提出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战略目标。此时,中科院实施了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二次重大布局调整,其中一个重要的布局,就是准备在南方经济发达地区,设立一家以集成技术为主的研究机构。与此同时,深圳市出台了《关于实施自主创新战略建设国家创新型城市的决定》,强调将努力提升源头创新能力,大力建设创新基础平台。在以往多年合作的基础上,双方各自的需求共同促成了先进院顺理成章地落户深圳。此时,香港中文大学也正在为未来发展寻求更大空间,三方一拍即合。

先进院院长樊建平曾接受第一财经采访称,先进院能取得成功,是因为没有明显的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技术开发的创新阶段区分,没有人为限制科技人员在创新链条中的角色定位。科研人员有选择研究方向和项目的自由,醉心于学术研究的人可以在前沿技术领域耕耘,偏重于应用科研的人才,则可以与产业界紧密结合,做出科研成果后迅速产业化。

这些新型研发机构,以丰硕的原创性技术成果,有力支撑了深圳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2017年前三季度,深圳GDP增长8.8%,其中以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与生命健康、新材料、新能源、航空航天和智能装备等为代表的新兴产业,占GDP比重超四成。批量存在的新型研发机构,是这一炫目成绩背后的重要贡献者,更是深圳未来延续竞争力的关键。

THE END
1.深圳全社会研发投入占GDP比重5.81%深圳全社会研发投入占GDP比重5.81% 在东方财富看资讯行情,选东方财富证券一站式开户交易>> 记者27日从深圳市科技创新委了解到,过去10年间,深圳持续加大研发投入、激活创新发展动力,全社会研发投入由2014年的643亿元增长到目前的1880.49亿元;占GDP的比重由4.02%跃升至5.81%,研发强度在国内仅次于北京。https://finance.eastmoney.com/a/202401272974700646.html
2.久远银海:首次公开发行股票招股意向书股票频道则按照深圳证券交易所的有关规定作除权除息处理。 根据《境内证券市场转持部分国有股充实全国社会保障基金实施办法》(财企[2009]94 号) 的有关规定,财政部以《财政部关于四川久远银海软件股份有限公司部分国有股权转由全 国社会保障基金理事会持有的批复》(财防[2012]17 号)批复,久远银海在境内发行 A 股并 上市...https://stock.stockstar.com/notice/JC2015062500000023_59.shtml
1.我市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达2.48万家深圳政府在线深圳企业创新动能活跃,研发投入在全社会研发投入中的占比常年保持在90%以上。今年1-8月,全市国内专利授权量达到16.35万件,居全国第一。全市PCT国际专利申请量,已连续20年居全国大中城市首位。 挖掘市场新机遇 构建业绩多元增长极 深圳企业持续加强研发投入,构建起核心竞争力,为走向海外、打开更大的市场空间增添底气...https://www.sz.gov.cn/cn/xxgk/zfxxgj/zwdt/content/post_11706198.html
2.湾区评论加快推进深港AI产业协同发展澎湃号·政务澎湃新闻然而,当前香港缺乏大型算力中心,截至2024年2月,本地大学与研究中心提供的算力资源相对分散,总量约为60 PFLOPS,难以满足大规模及先进AI项目研发的需求。未来,香港需着力加强本土的算力基础设施建设,为香港发展成为国际数据流通与处理枢纽提供坚实支撑。除加强本港算力基础设施建设外,还可以积极探索与深圳及其他大湾区内地...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29295614
3.2019年深圳全社会研发投入经费达1328亿元相关新闻 中国汽研拟投9亿元深圳设子公司 力帆科技选出三董事 原创 阅 09-24 深圳将取消购房限制?深圳住房公积金中心:暂未收到通知 阅 09-27 培育“大胆资本”,深圳“创投十九条”发布 阅 10-24 深圳生二孩奖8万?官方:暂未有相关政策 阅 09-29暂无相关内容...https://wap.cqcb.com/shangyou_news/NewsDetail?classId=2132&newsId=3140603
4.全力建设“创新之城”南昌在行动持续实施企业研发投入后补助普惠性政策,全市研发投入总量和强度逐年提升,2020年向全市787家企业发放了1.82 亿元补助。 2019年,我市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首次突破100亿元,达到101.24亿元,占全省总量的26.34%,同比增长12.93%;研发投入强度达到1.81%,比上年提高0.11个百分点。预计2020年,我市全社会研发投入强度超过1.95%。https://chuangke.aliyun.com/city/vanke-wanchuang/industry-news/1398186705646403585.html
5.黑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黑龙江省“十四五”科技创新规划的通知...一是全社会研发投入强度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企业研发投入偏低问题尤为突出。二是原创性、颠覆性技术相对不足,以市场化思维和全球视野谋划科技开放合作还不够,高新技术科技成果吸纳能力不强,产业化水平不高。三是制约创新发展的思想观念和深层次体制机制障碍依然存在,创新体系整体效能未充分发挥。四是市场配置创新资源的...https://www.echinagov.com/info/307317
6.深圳市2024全年重点项目汇总,提前收藏!深圳市单项冠军企业认定 来源单位:工业和信息化局 资助强度:100万 项目类型:资质认定 02 深圳市产业发展与创新人才奖 来源单位: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资助强度:不超过150万 项目类型:核准制 03 2024年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 (5G产业链关键环节提升方向) https://hcipi.com/news/32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