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幕致辞国家市场监管总局食品安全总监王铁汉
食品安全,从农场到餐桌的全球通行法则欧洲卫生与食品安全委员斯特拉·基里亚齐迪斯(StellaKyriakides)
美国食药局关于新时代更智能化食品安全的进展美国食药局食物政策及回应副专员FrankYiannas
FSIS食品安全监管的最新动态:2020年基于数据和科学驱动的决策美国农业部行政办公室食品安全与检验服务局局长PaulKiecker
HACCP应用与供应链食品管理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食品生产安全监管司,副司长顾绍平
茶歇
食品供应链数字技术在管理公共健康风险方面的作用麻省理工斯隆管理学院J.SpencerStandish(1945)运营管理学教授RetsefLevi
圆桌讨论生物技术和信息技术创新在改善中的作用确保食品安全和营养主持人:行业领导独立高级顾问;达能集团前公司总经理;GFSI前任主席奕傅睿讨论成员: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驻华办公室助理主任LatashaRobinson丹麦技术大学国家食品研究所所长ChristineNellemann嘉吉食品安全质量与法规事务副总裁SeanLeighton香港理工大学暂任协理副校长(创新及技术发展);食品安全联盟召集人刘乐庭达能集团大中国区食品安全总监徐杰食品法典委员会秘书TomHeilandtBitsxBites总经理兼创始人;一米市集CEO兼创始人MatildaHo
联谊午餐
圆桌讨论新冠疫情与食品:防控之路主持人:世界卫生组织食品安全和人畜共患疾病司风险评估和管理处PeterKarimBenEmbarek讨论成员: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研究员、总顾问陈君石都柏林大学公共卫生和人口科学学院公共卫生副教授PatrickWall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微生物室主任,研究员李凤琴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食品安全与应用营养中心健康科学政策顾问LeeAnneJackson欧盟委员会驻中国代表团卫生与食品安全部长参赞GudrunGallhoff芬兰驻华大使馆农业,食品及兽医事务参赞Anna-StiinaAntola拉瓦尔大学农业与食品科学学院食品科学系食品风险分析与监管政策教授SamuelGodefroy
圆桌讨论食品安全沟通:如果科学不够,怎么办?主持人: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高级食品安全和质量官MarkusLipp食品法典委员会秘书TomHeilandt讨论成员:法国达能集团副总裁,首席食品安全官MoniquePellegrino欧洲食品安全局交流互动与合作部主管BarbaraGallani沃尔玛食品安全协作中心执行主任严志农科信食品与营养信息交流中心主任钟凯
COVID-19大流行期间和之后的食品安全香港理工大学暂任协理副校长(创新及技术发展);食品安全联盟召集人刘乐庭
圆桌讨论食品完整性和真实性:应对食品造假国际合作与全球引领主持人:中国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技术总师,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食品安全风险评估重点实验室主任吴永宁讨论成员:贝尔法斯特女王大学全球食品安全研究所创始人;食品安全教授ChristopherElliott荷兰瓦格宁根大学食品真伪教授,研究员SaskiavanRuthRAFA主席;布拉格化学技术大学食品化学与分析部计量测试实验室主管JanaHajslovaFOCOS总经理BertPopping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高级食品安全和质量官MarkusLipp美国密歇根州立大学副教授;防范食品掺假计划主管JohnSpink美国马里兰大学营养与食品科学系教授俞良莉中国检验检疫科学研究院副院长、总工程师、研究员陈颖达能公司大中国区食品安全总监徐杰美国药典委员会食品科学高级总监StevenGendel
第一天会议结束
开幕词中国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技术总师,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食品安全风险评估重点实验室主任吴永宁奥地利维也纳自然资源与生命科学大学农业生物科技学院生物分析与农业代谢组学系创始人、主任;中欧MyToolBox项目(截至2020年3月)负责人;国际真菌毒素学会主席RudolfKRSKA
致敏原自愿性还是强制性标识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中国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技术总师,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食品安全风险评估重点实验室主任吴永宁
食品过敏原——欧洲法规与过敏原分析维也纳自然资源与生命科学大学农业生物技术学院分析化学中心副校长、助理教授、博士SabineBAUMGARTNER
食品特性声称标准体系建设与无麸质食品行业标准中国食品发酵工业研究院有限公司标准研发中心副主任博士李国辉
食品过敏原参考物质的需求:过敏原检测供应商的视角RomerLabs英国研发科学家AdrianROGERS
食品过敏原召回和亚洲出口企业的过敏原防控计划RomerLabs新加坡亚太区总经理YongWeeLIAU
世界各地的食品过敏原:我们现在身处哪里?RomerLabs集团全球过敏原产品经理MartinRodrigoCANDIA
常见过敏原的工厂管理与植物肉中的过敏原检测罗玛实验室检测服务(无锡)有限公司资深实验室经理,博士张大伟
专题交流全体演讲者与观众
食品安全与风险沟通:通过利益攸关方的参与建立互信美国食药局食品安全与应用营养中心分析与推广办公室主任ConradChoiniere美国食药局食品安全与应用营养中心沟通与公众参与办公室副主任KristineButler
中国10大城市消费者饮食健康认知与行为科信食品与营养信息交流中心主任钟凯
食品科普:如何离消费者更近一步?烟台富美特文化传媒有限公司食品伙伴网科普动漫团队负责人缪链
问答
智媒时代如何提升食品安全风险交流的效果和质量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风险交流部副研究员陈思
社会科学在宣传活动设计中的应用:动物健康领域的一个案例分析欧洲食品安全局交流互动与合作部主管BarbaraGallani
智能数字化的食品安全与营养策略都柏林大学公共卫生和人口科学学院公共卫生副教授PatrickWall
专题介绍08:35追根溯源:中国食品供应链数字化监管麻省理工大学运营研究中心博士研究生NicholasRenegar麻省理工学院与浙江大学合作研究
针对批发市场的基于风险的抽检策略麻省理工学院斯隆管理学院食品供应链分析与传感计划和生物医学创新中心研究员陈璐麻省理工学院与上海市农业科学院合作研究
中国批发/农贸市场中食品安全风险与人畜共患疾病风险之间的联系麻省理工学院斯隆管理学院研究员高其华
食品供应链数字化监管可视化工具软通动力信息技术(集团)有限公司执行副总裁兼首席数字官彭强软通动力与麻省理工学院大学合作研究
食品安全监管透明度分析麻省理工学院斯隆管理学院副教授郑彦翀
促进农产品源头追溯的政府监管和自我规制效果与优化——基于XND水产批发市场的案例研究浙江大学副教授梁巧浙江大学与麻省理工学院大学合作研究
圆桌讨论批发市场数字化监管在风险管理中的作用主持人:浙江大学管理学院副院长周伟华讨论嘉宾来自以下单位:商务部流通产业促进中心质量认证中心副主任黄征中国供销农产品批发市场控股有限公司总经理张生地利集团执行董事秦湘万泰控股集团总裁王驰宇浙江甲骨文超级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顾惠波
沟通障碍:为什么通过食品安全科学交流影响行为改变如此困难北卡罗来纳州立大学教授和食品安全推广专家BenjaminChapman
消费者食品安全教育之机遇与挑战普渡大学食品科学系助理教授冯耀华
以基于证据的公共卫生方法,助力保障新冠病毒疫情时代员工安全和业务发展艺康集团食品安全和公共卫生高级企业科学家;国际食品保护协会副主席露丝·珀德仁
中小企业食品安全公益教育培训上海交通大学陆伯勋食品安全研究中心副主任,副研究员岳进
基于数据分析的中小企业食品工厂培训上海悦孜企业信息咨询有限公司总裁;国际卓越标准IFS中国负责人熊传武
食品公司在消费者食品安全教育中的作用CampdenBRI会员与培训主管BertrandEmond
微生物方法验证概述青岛海关技术中心研究员贾俊涛
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工作改革与发展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认可检测司副司长刘先德
基于改良QuEChERS方法的茶叶中农残检测方法标准研究与验证中国标准化研究院副研究员兰韬
检验方法类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跟踪评价工作进展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研究员肖晶
方法等效性评价研究–方法与挑战达能集团食品安全分析管理总监朱炜
前置检测,结果互认,一路畅行青岛海关技术中心主任;AOAC中国分部主席梁成珠
中欧地理标志协定带来的新机遇-安全、品质、营养与真实性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质量标准与检测技术研究所副研究员赵燕
为何消费者在转向素食世界?BigIdeaVentures创办人AndrewDIve中国植物性食品产业联盟执行董事RyanXue
蛋白质替代品背后的科学与技术BigIdeaVentures项目总监DalalAlGhawasBigIdeaVentures食品科学家MatthewZhao
实施食品加工中水资源再利用的定量微生物标准百事公司食品安全高级经理,百事食品安全卓越中心APAC大区食品安全负责人郭秒
基于团体标准的食品城市品牌探索深圳市标准技术研究院副院长周鹏
亚洲真菌毒素研究网络的发展泰国法政大学科学技术学院讲师AwanweePetchkongkaew
使用非动物方法进行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一个新兴的趋势联合利华研发科学家汤大为
LR基金会创建全球海藻联盟联合国全球契约海洋事务高级顾问;劳氏质量认证食品项目总监VincentDoumeizel
我国弯曲菌的快速检测和识别及其在监测中的应用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研究员张茂俊
距离微生物快速检测有多远?——难舍的经典与崛起的新秀上海理工大学教授刘菁
基于适配体探针的食源性致病菌检测方法研究江南大学教授王周平
沙门氏菌基因组耐药基因筛查及耐药表型预测上海交通大学研究员施春雷
食品安全中的微生物学方法:从检测到溯源军事医学研究院微生物流行病研究所研究员宋亚军
基于纳米抗体的食源性致病菌免疫检测与互作机制研究南开大学博士胡耀中
以序列为基础的病原微生物的快速检测中国检验检疫科学研究院农产品安全研究中心副研究员赵晓美
分子快速检测技术在食源性致病菌检测中的应用广东省微生物研究所研发总监万强
WGS在食品微生物安全管理的应用梅里埃营养科学(中国)食品科学中心总监胡瑜
增菌在寻找李斯特菌生长利基当中的重要性RomerLabsInc.全球微生物产品经理MeredithSutzko
单增李斯特菌风险建模进展上海理工大学食品质量与安全研究所教授董庆利
应用纳米孔测序对沙门氏菌血清型进行实时预测的评估玛氏全球食品安全中心高级研发经理葛崇涛
全球食品公司如何在整个价值链预防和管理食品欺诈达能集团产品创新食品安全高级经理及集团食品欺诈防护食品安全协调人IvoMuller
Covid-19及其对食品欺诈风险因素的影响荷兰瓦格宁根大学食品真偽教授教授,研究员SaskiavanRuth
使食品完整性更可信的新型分析策略德国联邦风险评估研究所(BfR)产品识别、供应链及溯源研究室主任CarstenFauhl-Hassek
共建多层级级(质谱与光谱)大米真实性检测体系的国际合作英国贝尔法斯特女王大学牛顿国际学者吴頔
常压敞开式离子源质谱结合化学计量学技术用于食品合格评定筛查:牛至真实性检验案例研究意大利帕玛大学食品与药物系教授ChiaraDall’Asta
荧光定量PCR在食品真实性分析中的应用丰益(上海)生物技术研发中心有限公司高级经理牛其文
样品制备:快速方法开发中的大疏漏。小型化的优势国际伊比利亚纳米技术实验室(INL)研发部门负责人MartaPrado
食品真实性鉴别与溯源研究及其应用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质量标准与检测技术研究所畜产品质量安全研究室主任陈爱亮
借助非靶向色谱与光谱技术确保食品安全美国马里兰大学营养与食品科学系教授俞良莉
推动持续改进与创新的企业文化英特乐亚太区总经理,全球物流业务部总监RebekahLemm
让食品安全扎根于星巴克中国的文化和战略星巴克中国质量保证总监吴炜菁
全渠道零售食品安全文化的构建京东零售集团7FRESH事业部-品控高级总监文丽
食品安全中的能力建设丹麦技术大学国家食品研究所所长ChristineNellemann
与供应链合作伙伴创建良好的食品安全文化百胜中国品质管理资深总监蔡怡华
食品安全和质量文化建设泰森食品中国/韩国区食品安全与质量管理副总裁李进
从总部到门店的全面食品安全文化建设沃尔玛食品安全协作中心执行主任严志农
如何通过卓越清洁和卫生设计促进建立强健的食品安全文化CommercialFoodSanitation高级食品安全专家张晓艳
交流讨论
总结
特殊食品的法律法规与标准卫健委食品司徐娇
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的法规发展趋势中国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刘爱东
使用低敏配方管理婴幼儿食物过敏的最佳实践美赞臣婴幼儿营养品研发中心(中国)有限公司大中华区医学事务总监陈亮
中国牛奶蛋白过敏的现状和临床管理上海儿童医学中心陈同辛
早期可控添加多种食物预防远期过敏美国科罗拉多大学医学院CarinaVenter
中国糖尿病的特殊膳食管理达能开放研究院赵显锋
应用成分标准控制供应链风险美国药典委员会食品科学高级总监StevenGendel
食品动物生产中负责任地谨慎使用抗菌药物-监测抗菌药物的使用世界动物卫生组织亚太地区代表,区域项目主任LesaThompson
美国食药局的细菌耐药性最新动态美国食药局食品与兽医办公室食品安全一体化代理副局长DonaldPrater
动物源细菌耐药现状与对策中国农业大学动物医学院教授汪洋
中国动物源食品金黄色葡萄球菌的全基因组流行病学和系统发育特征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微生物室主任,研究员李凤琴
超强毒力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构成的HSL-II新亚谱系扬州大学校长焦新安
新希望六和商品禽减抗实践新希望六和禽产业研究院副院长许毅
从食品动物中分离的大肠杆菌中表达多重耐药表型的大质粒的深度分析表征都柏林大学公共健康、物理治疗与人口科学学院食品安全与人畜共患疾病教授SéamusFanning
抗菌药物耐药性和食物链:欧洲对控制全球危害进行数据采集和风险评估的观点欧洲食品安全局生物危害与污染物(BIOCONTAM)部门负责人ErnestoLiebanaCriado
来自德国牧场和医院废水的细菌噬菌体应对源自食品、牧场和人类的多重耐药细菌的适用性德国联邦风险评估研究所(BfR)德国抗菌素耐药性国家参比实验室副主任;资深科学家JensAndreHammerl
食品安全中的能力建设英国伦敦帝国理工大学毒理学荣誉教授AlanBoobis
食品中化学品混合物质的评估:美国FDA应用的方案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食品安全与应用营养中心毒理学高级顾问SuzanneFitzpatrick
多种化学物联合作用的测试与风险评估:产业实践中面临的挑战荷兰达能特殊营养公司全球食品安全主任,JMPR&JECFA前WHO秘书AngelikaTritscher
食品污染物暴露组解析与总膳食研究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中国医学科学院食品安全创新单元(2019RU014)主任李敬光
食品典型污染物及潜在风险物质危害识别与毒性作用模式研究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教授屈卫东
食品污染物联合暴露累积风险评估的策略和挑战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风险评估部主任,研究员刘兆平
生鲜食品中混合污染物联合毒性效应评价技术研究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质量标准与检测技术研究所所长研究员钱永忠
讨论多种化学物联合作用的测试与风险评估发展方向主持人:荷兰达能特殊营养公司全球食品安全主任AngelikaTritscher专家组: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中国医学科学院食品安全创新单元(2019RU014)主任李敬光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教授屈卫东中山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教授陈雯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评估部主任刘兆平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与检测技术研究所所长钱永忠美国FDA食品安全与应用营养中心SuzanneFitzpatrick英国伦敦帝国理工大学毒理学荣誉教授AlanBoobis
混合溶剂法结合液相-气相色谱联用测定奶粉中的总矿物油北京市理化分析测试中心研究员武彦文
粮油食品中污染物的完全自动仪器分析的最新技术方案益海嘉里研发中心主任曹文明
食品中氯丙醇酯、缩水甘油酯标准化检测技术进展福建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主任技师、教授傅武胜
基于质谱多组学的高值食品真实性分析青岛海关高级工程师张晓梅
食品接触材料中全氟与多氟化合物的检测技术广州海关技术中心研究员李丹
离子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在食品中单糖及寡糖分析中的应用研究中国检验检疫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冯峰
题目待定罗玛实验室检测服务(无锡)有限公司总经理张大伟
基于快速蒸发电离质谱技术的非靶向分析方法用于可可脂的真伪鉴别玛氏全球食品安全中心高级研发经理彭虹
坚持系统化思维,推进上海市食品生产高质量发展上海市市场监督管理局食品生产安全监督管理处副处长陈向荣
审核过程的未来:饲料行业的经验FAMI-QS总秘书长EmmanouilGeneiatakis
审核的未来:运行审核职能的整体方法可口可乐公司全球质量,安全,环境审核团队负责人JohnWard
供应链保证的未来-远程评估技术的融合LRCustomisedAssurance北亚区评估经理FredLiLRCustomisedAssurance供应链全球技术总监KimberlyCareyCoffin
新常态下的食品安全审核–科技+文化星巴克中国食品安全与质量副总裁杨琦
远程审核解决方案Intertek亚太地区高级认证经理AllenLi
全球食品企业基于风险的内部审核流程管理实践达能集团高级食品安全审核经理CatherineSchorsch
认证计划所有者的数据管理FSSC22000技术总监AldinHilbrandsFSSC22000中国联络负责人李宇
审核的未来:拓展审核范围玛氏高级全球审核经理PavlosFragkopoulos
未来审核员SGS中国区农产食品与生命科学部食品安全解决方案中心负责人曹炳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