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国民吃货热情高涨,餐饮市场持续增长,线上食品消费不断扩增最近四年餐饮收入増长持续跑赢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増长,规模持续扩大。同时,庞大的线上食品市场,满足吃货们“足不出户吃遍天下”的愿望,据统计2018年线上资深吃货已近3亿人。
2.线上食品选择丰富多样,使得吃货们在线上的消费粘性越来越强
3.零食、方便食品受追捧,线上增长势头最盛
1.“吃货”在哪里?
(1)华东城市剁手力最强,低线城市奋起直追
从线上整体消费规模来看,中国华东地区消费者最强,2018年城市前三甲分别为上海、北京和深圳。除此之外,低线城市的吃货实力不容小觑,三、四线城市的人群增幅接近30%,表现亮眼。
(2)女性是吃货主力,消费粘性逐年上升
(3)80、85后购物欲旺盛,年轻人更爱尝鲜猎奇80、90后的吃货连续三年贡献了线上食品从超过70%的消费占比,是线上的消费主力,从消费特性来看,80前、80后、85后是战斗力旺盛的吃货一族;而年轻吃货代表90后购买的食品品类更多元。
2.吃货日常
八个关键词
(2)地域限制是不存在的,吃货就要追寻天南海北正宗味道方便粉面通过线上平台将各地特色小吃轻松呈现给全国吃货,2018年广西螺蛳粉登上1800万人的餐桌,酸辣粉及其他特色粉面也在吸引越来越多的吃货。嘻螺会、食族人、阿宽等“吃货认证”品牌正在传递当地的特色美食文化。
(3)老饕往往是好厨子,烹饪也是讲究事儿线上生鲜消费金额和消费人数增速均高于整体食品,并且人数向三四线城市下沉;从不同品类来看,一二线城市偏好生肉和冰激凌制品,而三四五线城市偏好海鲜和新鲜水果。
(5)网红成为吸睛首选,90/95后是网红同款拥趸受社交媒体的影响,网红食品线上消费增长显著,90/95后受“网红、抖音同款”的影响尤为明显,2018年他们搜索最多的网红食品是辣条、生日蛋糕和零食礼盒。
(7)小袋零嘴来解馋,粮油白酒也要尝鲜小份装食品成趋势,订单量逐年上升,其中小袋装的肉干、坚果等零食尤其受到欢迎,家庭规模小型化趋势也促使小份装米面杂粮、粮油调味品涌现,吃得新鲜放心。
地域美食口味地图时令美食趣味榜单
1.中华地域特色零食地图
品种繁多的特色美食,在线上被全国吃货一键捕获,吃货讲究追寻最地道正宗的味道。
2.吃货零食咸甜PK阵营论及地域零食口味之争,中部和西部地区偏爱咸辣味零食,酸甜口味分布则“两极分化”,岭南地区和北方省份更偏爱酸甜味零食,而上海夹在“咸味拥趸”江浙之间,坚持对酸甜味零食的追捧。
3.口味”吃货聚集地图:辣上海、北京两座超级都市汇聚各地逐梦人,荣登嗜辣亼群聚集地榜首。江南水乡的吃辣能力不容小觑,浙江、江苏,也是重口味吃货阵地,涉足的辣味食品种类数量也名列前茅。广东摘取“花式吃辣大本营”桂冠。
4.“重口味”吃货聚集地图鉴:臭嗜臭吃货遍布东南西北,且人群仍在不断壮大,其中广西螺蛳粉风头最劲。
5.吃货生鲜赏味地图吃货的味蕾难以预测,水果无边界,线上水果消费成为百香果的天下。内陆地区的吃货对海鲜极为讲究,从吃法繁复的大闸蟹到营养丰富的海带均有涉猎;沿海地区的“懒人”吃货们则对虾仁、鱼丸等海鲜制品更为喜爱。
6.吃货潮流水果手册近两年富含νC的水果尤其受到广大吃货的欢迎,保持加速增长趋势。榴莲、车厘子、草莓是最消耗吃货“金力”的高冷水果,实现车厘子自由的省份数量尤其稀少。
7.吃货酒精分布图鉴二线城市吃货在喝酒上更加偏好轻松娱乐场合适用的啤酒、洋酒及较淡的果酒,而三、四线吃货则对白酒和红酒偏爱有加。在三、四线城市酒类消费中,山东城市在白酒消费上遥遥领先,占据半数席位。
8.吃货节气食物图鉴腊八粥、清明果、粽子、月饼等节气食物给吃货带来舌尖上的仪式感,而饺子、汤圆已进入吃货们的日常,部分省份仍保留过节传统。
9.吃货24小时日常
10.冲动型吃货vs.观望型吃货美食榜单零食和粮油米面类等日常生活类食品消费更容易当日加购下单,满足消费者对该品类产品的冲动消费心理;由于考虑应季问题,如绿茶等时令商品更容易在购物车中静置等待,应时下单;而养生滋补类食品容易考虑的多方面的进补益处以及口感状况,吃货们慎重下单,再三考虑。
11.境外吃货乡愁美食榜单境外吃货最挂念传统中式料理的口味,方便速食、肉干卤味等食品是最佳抚慰。除了火腿肠配泡面,海底捞的自热火锅、螺霸王和好欢螺的螺蛳粉也将家彡的味道浓缩成精华,带到异国他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