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极渔业资源开发利用现状及启示

根据CCAMLR统计数据,2020年南极海域水产品的总捕捞量为4.68×105吨,同比增速15.2%。2011-2020年南极海域水产品捕捞量呈现波动上升趋势,2013年、2014年南极海域水产品捕捞量同比增速最快,均超过30%。2015年、2017年南极海域水产品捕捞量出现两次回落,2017-2020年,南极海域水产品捕捞量持续上升(图1)。结合捕捞品种与渔区分布来看,2020年南极磷虾以4.51×105吨的年捕捞量稳居第一,小鳞犬牙南极鱼、莫氏犬牙南极鱼的捕捞量分别为1.2×104吨和4000吨,上述总捕捞量约占南极海域总捕捞量的99.8%。48渔区的捕捞量占南极海域水产品捕捞总量的96.8%,约为4.53×105吨;58渔区的捕捞量约为1.1×104吨,小鳞犬牙南极鱼是该渔区的主要捕捞物种。

南极渔业资源开发利用活动可追溯至20世纪70年代,早期的开发国家主要为前苏联和日本,随后韩国、乌克兰等国纷纷加入到南极磷虾商业捕捞队伍之中。中国于2007年正式成为CCAMLR成员国,积极投身南极生物资源保护事业,2009年起开始南极磷虾商业探捕。2020年,来自全球14个国家的48艘渔船在南极海域开展渔业资源捕捞活动,总捕捞量超过4.6×105吨。

(一)各国南极海域捕捞品种情况

各国在南极海域进行捕捞的品种可分为南极磷虾和南极鱼类(小鳞犬牙南极鱼、莫氏犬牙南极鱼、裘氏鳄头冰鱼等)两大类别,进行南极鱼类捕捞的国家数量明显多于南极磷虾捕捞的国家。如图2所示,日本、澳大利亚等9个国家在南极海域只进行南极鱼类的捕捞作业,智利、韩国、乌克兰在南极海域开展综合性捕捞,挪威、中国在南极海域只捕捞南极磷虾。尽管全球捕捞南极磷虾的国家只有5个,但南极磷虾捕捞量在南极海域总捕捞量中却占据绝对优势。

(二)各国南极海域捕捞量分析

挪威在南极渔业资源开发领域独占鳌头,2020年南极磷虾捕捞量达2.45×105万吨,超过当年南极海域总捕捞量的一半,作业区域主要集中在48.1-48.4子渔区内。其次为中国、韩国两个国家,但两者捕捞量之和仅占挪威的66.5%;智利、乌克兰的南极磷虾捕捞量位列第四、第五名(见表2)。

(三)各国南极海域作业渔船情况比较分析

2020年全球取得南极海域捕捞许可的作业渔船中,韩国渔船数量最多为8艘,其次为乌克兰和澳大利亚,中国共有4艘渔船获得南极捕捞许可,日本有2艘(图3)。各国每年申请在南极海域作业的渔船数量有所波动,但总体变化不大。2022年韩国新增“BlueOcean”“HongJinNo.701”等4艘作业船只;日本则只保留“ShinseiMaruNo.8”一艘作业渔船,这也是该年度中批准捕捞期限最长、捕捞区域最广的渔船。

(四)各国南极鱼类贸易情况统计分析

2020年,南极海域牙鱼类总贸易量约为2×104吨,主要贸易产品为小鳞犬牙南极鱼,出口南极犬牙鱼类的有阿根廷、澳大利亚、智利、中国等19个国家,其中超过半数的国家参与南极渔业资源的开发活动,排名前十的国家贡献了约95.7%的贸易量。中国在南极海域水产品贸易量排名中位列17,产品为小鳞犬牙南极鱼,仅为8.83吨。

(五)南极磷虾产业链发展情况分析

南极磷虾产业属于典型的“资源在外型”产业,单纯依靠捕捞生产难以实现经济效益的提升。国际上大型南极磷虾企业有挪威AkerBiomarine公司(简称“阿克公司”)、加拿大NeptuneTechnology&Bioresource公司(简称“海王星公司”)、智利Tharos公司等,营业范围包括捕捞与加工、技术服务及日常食品、饲料、保健品、磷虾虾油等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其中挪威、加拿大两家公司已在中国市场布局。我国南极磷虾企业有辽渔集团有限公司、中国水产有限公司、青岛远洋渔业有限公司等,主要经营范围分为船舶建造及捕捞加工、磷虾高值化产品研发两大类,涵盖磷虾全产业链的企业较少。

(一)我国南极渔业资源开发利用存在的主要问题

当前世界多国支持南极渔业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并付诸实践。我国顺应国际发展趋势,有序参与南极渔业资源的开发利用和保护。2009年以来,我国在南极磷虾捕捞数量、捕捞与加工船只、磷虾产业发展等方面取得了长足进步,但我国南极磷虾产业起步较晚,与挪威等优势国家相比仍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1.南极渔业可持续发展理念仍需进一步加深

2.南极磷虾捕捞与加工技术科研积累较少,基础研究薄弱

目前我国仍有作业渔船采用传统捕捞方法,捕捞加工船只的核心技术也尚未完全掌握,与国际上高效、环保、先进的捕捞技术仍存在一定差距。

3.南极磷虾产业链条不够完善

我国南极磷虾企业分布较为分散,公司主营业务也略显单一,南极磷虾企业的全产业链发展模式仍处于初级阶段。

(二)我国南极渔业资源开发利用的对策建议

结合主要国家南极渔业资源开发利用情况,对我国参与南极渔业资源开发利用提出以下三点建议。

1.吸收借鉴国际优秀实践,坚持南极渔业资源可持续发展

建议我国进一步加强对南极渔业资源开发利用活动的指导和监管,加强对磷虾产业的国际发展趋势、优秀国际案例、发展模式的跟踪和分析,深入研究并逐步完善我国南极磷虾产业发展规划,合理调控南极磷虾捕捞渔船规模,发展南极磷虾绿色船舶,做好国内磷虾产业发展布局。

2.加强国内外合作,提升南极磷虾产业科技创新水平

一方面应鼓励龙头企业牵头建设南极磷虾产业创新联盟等平台,集聚国内外船舶制造、捕捞装备、水产品精深加工、海洋制药等企业和高校、科研院所,加强国际合作,促进协同创新;另一方面应重点突破南极磷虾船舶装备技术、精深加工及高值化利用新工艺和新技术,协同高端海洋生物制品与生物医药研发攻关,推广“产学研用”合作模式。

3.打破学科壁垒,培养南极渔业复合型人才

青岛渔博会期间,俄罗斯去头去脏(H&G)冷冻粉鲑价格涨到$4,200-$4,500/吨,比去年翻了一倍以上。价格上涨的动因是产量下降,今年是野生三文鱼捕捞小年,与去年丰收形成强烈反差。不仅如此,野生三文鱼实际产量要远远低于预测值,加剧了市场紧张情绪。

近期,牧原股份、温氏股份、海大集团等农牧巨头密集接受调研。在回应最新成本等当前情况的同时,许多问题已经在展望2025年。

10月份,越南巴沙鱼出口量反弹至两年以来的高点,在需求上升的背景下,价格也在上涨。海产品贸易公司SiamCanadianGroup越南办公室销售经理LeThiThuyTrang告诉UCN:“最近六个月巴沙鱼价格比之前的六个月高出10%-12%,现在出口欧盟价格在$3.00/kg,市场更加活跃,美国库存量很低,购买量也在增多。中国市场在农历春节前后也会增加采购,主要是1.6公斤大鱼,这种大规格比中小规格高出VND2,000/kg。”

青岛渔博会期间,智利三文鱼生产商SalmonesAysen商务经理JorgeGuzman在接受UCN采访时表示:“4-6磅冷冻去头去脏(H&G)银鲑价格在$7.20/kg,比展会前上涨了$0.20/kg。”

3、本网原创内容,允许非营利性转载,并要求注明出处,如注明“转载自农更行(ngx.179c.com)”。

农更行公众号

「农更行」专注于农业产业更新及数字化更迭演进,致力于打造成为农业领域最具商业价值的数字媒体及服务平台,核心团队由来自同行资本、壹果农产品、春藤网等的资深从业人员和专家组成,以“信息平台+数字媒体+社会化服务”助力推动乡村振兴高质量发展。

THE END
1.世界海洋经济发展趋势及对我国的启示海洋是全球生命支持系统的基本组成部分,是资源的宝库,是环境的重要调节器。沿海国家和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越来越多地倚重于海洋,海洋经济已成为当今世界经济的新领域。国外海洋开发的态势,对中国的海洋事业发展提供了重要启示。 一、 世界海洋经济发展总体趋势 http://www.360doc.com/content/11/0901/20/4735378_145085055.shtml
2.海洋碳汇渔业是渔业的发展趋势,主要通过藻类养殖贝类养殖增殖放流...海洋碳汇渔业是渔业的发展趋势,主要通过藻类养殖、贝类养殖、增殖放流以及捕捞业等方式吸收二氧化碳,对海洋食物的提供、粮食安全保障等诸多方面具有重要意义,海南省海洋碳汇渔业发展前景广阔。读“海南岛及周边海域图”,完成下列问题。(1)海南省位于我国温度带的 ...https://www.jyeoo.com/shiti/10b627c9-6a15-415b-a581-26c2537c5369
3.2024年海洋生物市场调查报告2024版海洋生物行业深度调研及市场前景分析报告,产业现状 海洋是富饶的蓝色国土,也是珍贵的生物资源宝库。据统计,整个地球生物的生产力每年相当于***亿吨有机碳,而海洋就占了***% ,生活在海洋中的生物达***万种,如此巨大的资源宝库每年可为人类转化***亿吨水产食品。https://www.cir.cn/2014-06/HaiYangShengWuShiChangDiaoChaBaoGao.html
4.中国海洋史研究的发展及趋势基于此以及海洋本身的相连性,笔者将简要介绍国内的中国海洋史研究,并梳理中国的世界海洋史研究状况,囊括沿海地区、跨海、海洋自身和海岛等海洋空间的相关海洋史问题,从而认识中国的海洋史研究中存在的不足,以期在借鉴国外海洋史研究的同时揭示中国的海洋史研究的未来发展趋势。http://lishisuo.cass.cn/zsyj/zsyj_zwgxsyjs/202112/t20211201_5378608.shtml
1.在大海中寻找希望环保对现代打渔业的影响二、环保对打鱼业的影响 首先,我们要认识到,在没有适当监管的情况下,过度捕捞会导致某些鱼类种群数量减少甚至灭绝,从而破坏生态平衡。此外,未经处理或不当处理废弃物如渔网和浮标等,对海洋生物造成伤害,并可能污染水体。如果不采取措施,将会进一步加剧生态系统恶化。 https://www.xyhxybtxl.cn/diao-ju/420068.html
2.纵横大海打鱼人生打鱼作为一种古老而悠久的职业,跨越了时间和空间,在不同的文明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记。从中国古代的渔网到现代高科技渔船,每一步发展都体现出人类对海洋资源利用的一种智慧和努力。 打鱼技术与装备 在打鱼这一行业中,技术进步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从传统的手工编织网到现代化的大型渔业机械,从单枪匹马的小船到集装...https://www.66xm1n6cv.cn/diao-yu-jiao-xue/103745.html
3.科技与渔业发展现代技术如何改变了我们对捕捞和养殖海鱼的方法在追求高效、可持续的海洋资源利用方面,现代科技为渔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变革。随着“海鱼品种大全”中众多珍贵生物的需求日益增长,科学家们不断探索新的捕捞和养殖技术,以确保这些宝贵资源能够得到更有效、更环境友好的管理。 首先,我们要认识到传统渔法已经无法满足当前市场对于多样化产品的需求。过去,人们主要依赖于小...https://www.coodp.cn/diao-ju/439524.html
4.渔业环境保护机遇目前,过度捕捞、环境污染以及气候变化等因素正严重威胁着渔业资源的可持续发展。一方面,许多海域的鱼类资源已经接近或超过其最大可持续产量,这不仅损害了海洋生物多样性,还影响了渔民的生计;另一方面,塑料污染、农业化肥流失等人为因素造成的水体污染,使得许多水域不再适合鱼类生存,进一步加剧了渔业资源的短缺。 https://news.lotut.com/news/iprNewsPreview.html?newsId=669398
5.远洋渔业黑科技亮相,掀起海洋探索新时代的浪潮活动发布深海,是海洋探索的最后前沿,随着深海探测技术的不断发展,远洋渔业正逐步揭开深海的神秘面纱,无人潜水器、深海机器人等先进设备的运用,使得深海捕捞和资源勘探成为可能,这些设备能够深入海底,对鱼群分布、海底地形、海洋环境等进行精准探测,为远洋渔业提供宝贵的数据支持。 http://1.58tb.com/post/798.html
6.渔业转型升级海洋养殖技术面临挑战与机遇分析为了应对这些挑战,推动海洋养殖技术的发展成为当今世界上一个重要的话题。这种技术不仅能够提高产量,还能减少对野生捕捞资源的依赖,同时也有助于改善水域环境。 一、当前海洋养殖产业现状 目前,全球范围内有许多国家正在积极推进海洋养殖产业的发展,其中包括但不限于淡水鱼类、贝类和其他水生生物。例如...https://www.ohmeeitpe.cn/yang-feng-bai-ke/475415.html
7.中国远洋渔船行业发展趋势与投资策略分析报告20242030年(4)美国远洋渔船行业发展趋势预测 2.4 国外远洋渔船行业发展经验借鉴 2.4.1 我国远洋渔船与国外先进渔船的差距 (1)远洋渔船装备水平起点低,研发改造投入少 (2)渔船使用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极少 2.4.2 国外远洋渔船行业发展对我国的启示 (1)加大对远洋渔业的政策支持力度和对科研院所的扶持力度 ...https://www.gelonghui.com/p/705625
8.俄罗斯渔业现状及发展趋势外国渔业此外,俄罗斯政府还计划对国内的老旧渔船进行大规模更新,建造大量现代化渔船,依据政府计划,这不仅能获得更多的捕捞配额、增加海洋产值,也能在一定程度上挽救俄罗斯的造船业。 3.4发展海水养殖业 俄罗斯的海水养殖业具有较大的发展潜力,近年来,在国内各地政府扶持下,海水养殖业获得了快速发展。为重振水产养殖业,俄罗斯计划...http://www.yc6318.cn/shrj/aritcle20200.html
9.我国海洋经济发展现状与对策海洋渔业,总体保持平稳发展,捕捞业规模逐步缩小,养殖业向集约化的高效生态、设施养殖模式转变,养殖产量连续11年超过捕捞产量,连续18年居世界首位,占世界总产量的70%,占全国农业总产值的10.5%;海洋交通运输业总体保持快速发展,全国亿吨级港口增至14个,港口货物吞吐量与集装箱已连续6年居世界首位;滨海旅游业呈现强劲...https://www.oh100.com/ahsrst/a/201705/287440_3.html
10.2023年中国海洋捕捞产业发展概况分析:海洋捕捞产量为950.85万吨[图]海洋捕捞作业方式 资料来源:共研产业咨询(共研网) 海洋捕捞业是我们国家海洋渔业很重要的一块,可以对渔业经济的方方面面的发展上有都起到很好的联动推进的作用。2022年,我国海洋捕捞行业产值为2489亿元,较上年增加185亿元,同比增长8.03%。 2017-2022年中国海洋捕捞行业产值及增速 ...https://blog.csdn.net/gycyyjy86/article/details/132665246
11.渔业生态环境研究(精选十篇)随着捕捞能力和强度提高, 南海北部大陆架渔场、北部湾渔场等渔业资源的实际捕捞量已远超出其再生能力, 同时, 海洋捕捞船只排放和泄漏的污水、柴油和废物等污染了海水水质, 底拖网、小目网、炸电毒鱼等破坏性的渔具渔法损害了幼体、产卵亲体和海洋生境。此外, 一些地方无序、无度、无偿地超容量发展海水养殖业, ...https://www.360wenmi.com/f/cnkeyzugwp6c.html
12.阿拉伯国家渔业发展概况及启示行业动态从目前阿拉伯国家为渔业发展制定的规划目标看,其渔业发展在加强资源评估和可持续利用政策制订的基础上,水产养殖将是主要增长领域,基础设施建设将是重点发展方向。我国作为世界第一水产养殖大国在这两个领域均具有比较优势,中阿应抓住“一带一路”倡议带来的历史机遇,强化中阿“1+2+3”合作框架下渔业领域的基础设施建...https://www.zcqtz.com/news/259708.html
13.水产大国产业升级空间大,一文梳理中国水产行业市场概况及发展历程...为保护近海渔业资源,在1998年12月召开的全国农业工作会议渔业专业会议上,农业部首次提出1999年开始实行海洋捕捞产量“零增长”的指导性目标,2000年将“零增长”目标扩展到内陆捕捞业,在《全国渔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中进一步提出“负增长”的目标。为此,政府对海洋捕捞强度实行严格的控制,自1995年起在黄海和东海实行...https://www.abeedata.com/home/article/detail/id/146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