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香红:面向2030:全球海洋经济发展的影响因素趋势及对策建议

每个国家独特的国情、资源基础、经济发展程度、技术水平以及他们的政策导向等诸多因素共同决定着他们能够开展哪些海洋经济活动,由于所从事的海洋生产活动不同,全球各国对海洋经济的理解也不尽相同。目前,国际上还没有统一的关于海洋经济的定义或术语标准,一些国家把某一产业列为海洋经济的范畴,但另一些国家却把它排除在外,在不同的国家和地区,海洋经济包含的产业数量存在较大差异。关于海洋经济的定义与范畴,全球现已形成以下四种主要观点。

美洲地区以美国和加拿大为主。在美国,海洋经济指来自海洋(或五大湖)及其资源为某种经济直接或间接地提供产品或服务的活动,统计的六大产业包括建筑业、海洋矿业(含油气业)、船舶修造业、生物资源业、旅游业、交通业,未纳入统计的有海洋科研与教育、海洋保险、海洋工程与设计等。在加拿大,海洋产业指在加拿大海洋区域及与之相连的沿海区域内的海洋娱乐、商业、贸易和开发活动,以及依赖于这些活动所开展的各种产业经济活动,不含内陆水域。

1.2全球海洋经济研究进展

(1)初期阶段(2000年之前):探索海洋与经济的联系

(2)中期阶段(2001—2010年):衡量海洋经济的贡献

(3)现阶段(2011年至今):促进海洋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现阶段的“全球海洋经济热”主要源于以下几点:

二是全球经济增长乏力,各国寻求新的经济增长点。欧盟力图通过海洋科技创新和战略拉动整体经济增长,小岛屿和非洲欠发达国家为了摆脱贫困、应对气候变化也在国际社会广泛呼吁发展蓝色经济,寻求各种援助。代表性事件包括:荷兰、德国、芬兰先后发布了新的海洋经济战略;韩国发布《海洋水产新产业创新战略》;蓝色经济被写入非盟的《2063议程》和《至2050非洲海洋综合战略》(2050Africa‘sIntegratedMaritimeStrategy),被视为非洲走向富强的新动能;“到2030年,增加小岛屿发展中国家和最不发达国家通过可持续利用海洋资源获得的经济收益”被纳入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2019年加勒比地区召开了蓝色经济高级别专题研讨会。

三是国际组织重视和推动蓝色经济的发展。欧盟首次在全球提出蓝色增长战略,2018年发布了首份《欧盟蓝色经济年报2018》;经合组织(OECD)先后发布了《海洋经济2030》和《创新支持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再思考》;亚太经合组织(APEC)已连续举办了五届蓝色经济论坛;世界银行于2017年发布了《蓝色经济的潜力》,首次提出了蓝色经济分类框架;2018年,粮农组织首次将蓝色增长纳入两年发布一次的《世界渔业和水产养殖状况报告》。

二、面向2030:全球海洋经济发展的影响因素

2.1全球经济增长前景

综合考虑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中国社会科学院对全球经济的预测,未来全球经济疲软乏力和资本市场动荡的现象将长期存在。美国挑起中美贸易战、意大利陷入预算困境、英国脱欧、德国和日本出现负增长,全球经济增长的不确定因素增多。预计未来5~10年全球经济增长率将徘徊在3%左右,新兴市场和发展中经济体可能会停滞在4%左右,发达经济体增长率更低。

全球宏观经济的发展趋势将深刻影响着全球海洋经济的长远发展,这种影响具体表现在以下几方面:其一,全球经济增长率降低,增长动能减弱,将直接导致全球海洋经济增速降低,因为海洋经济是全球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其二,由于全球经济处于低速增长,许多国家将海洋经济视为新的增长点,这将导致全球海洋经济活动增加,海洋产业竞争更加激烈,海洋环境压力加大。其三,新兴经济体的快速发展,将推动全球海洋产业分工转移和结构调整。例如,随着中国、印度和印度尼西亚等在世界生产中的份额不断扩大,贸易活动重心逐渐东移不可避免,部分航运公司和造船公司已经在仔细考虑市场、航线、货物类型和船型的未来变化,谋划全球市场布局。其四,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将拉动全球贸易增长,到2050年全球货运贸易可能会增长330%至380%,这一增长对航运业务和港口的推动将是巨大的,到21世纪中叶,港口吞吐量将增长近四倍。最后,全球经济增长将促使中产阶级人数增加,中产阶级将成为消费的强大驱动因素,尤其是在新兴经济体和一些发展中国家,他们的消费模式和饮食习惯将发生重要变化,对海洋旅游,特别是豪华邮轮游的需求将增加,对更高品质的海产品的需求也将增加。

2.2技术创新与进步

科学技术是未来海洋经济发展的活力之一,技术创新将在更广阔的领域塑造未来。新知识和越来越多的技术正逐渐渗透到各个海洋产业部门,这些产业部门采用和适用这些新知识和技术,引发了新一轮的创新。事实上,正在酝酿中的许多科技进步预计将带来革命性的影响。特别引人注目的是,通过结合不同的海洋技术,我们可以搭建多用途的海洋平台,促进不同海洋行业协同发展,创造潜在的收益。在接下来的几十年中,一系列即将实现的技术有望在科学研究和生态系统分析、航运、能源、渔业和旅游业等许多海洋活动中得到运用并提高效率和生产力,优化成本结构,这些技术包括成像和物理传感器技术、卫星技术、先进材料技术、信息与通信技术、大数据分析、自主系统、生物技术、纳米技术和海底工程技术等。

2.3人口问题

2.4世界能源结构变化

2015年12月,《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21次缔约方会议制定了限制全球气温上升的宏伟目标,协议为迈向低碳、适应未来气候变化提供了强有力的行动框架,将促进世界能源格局发生变化。海上风能近几年发展迅速,已成为全球重要的清洁能源之一,海上风电开发成本持续下降。海洋能源(波能、潮汐能、温差能、盐差能)虽然尚未成熟或实现商业化运作,但是从长期来看,发展潜力也相当可观。海上石油和天然气将在向绿色能源系统转型的过程中继续发挥桥梁作用,约有37%的已探明石油储量属于海上石油,其中约三分之一在深海中。随着新技术纷纷涌现,预计这些资源的已探明储量会进一步上升。

2.5地缘政治风险

然而,更大的威胁是各国各自为政,在海洋环境和海洋产业的关键领域,达成国际共识的难度日益增加。无论是涉及气候变化和温室气体排放水平、治理公海和国家管辖以外区域(ABNJ),还是保护海洋生物多样性或达成国际海事安全公约,都困难重重,例如,美国迟迟不批准《联合国海洋法公约》,2017年6月,美国又退出了《巴黎气候协定》。由于对国家管辖范围以外的海洋经济活动缺乏明确的国际法以及各国为获得海洋资源竞争加剧,情况更加恶化。不过,最近在全球海洋治理方面也取得了一些成就,包括建立海洋可持续发展目标(SDG14),以及联合国成员国同意制定一项具有法律约束力的文件来保护并可持续地利用国界以外地区的海洋生物多样性等。

2.6气候变化与海洋相互作用

2.7海洋经济政策

3.1传统海洋产业

(1)海洋渔业

海洋渔业包括海洋捕捞和海水养殖,未来他们将呈现完全不同的发展趋势。由于过度和非法捕捞,海洋捕捞几乎零增长,很多地区甚至会出现负增长;而海水养殖得益于技术进步、海洋捕捞的反向影响和市场需求的增加将呈现快速增长的趋势,但增速呈递减趋势。经合组织利用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对在常规路径发展情况下的捕捞渔业进行了预测,2030年工业化捕捞渔业的全球增加值预计约为470亿美元。北美自由贸易协定国家的捕捞渔业增加值可能最高,达124亿美元,其次是亚洲和大洋洲,达107亿美元,非洲和中东则为86亿美元,欧洲刚刚超过80亿美元。中国、印度尼西亚、秘鲁、美国、印度、俄罗斯、缅甸、日本、越南、菲律宾和挪威将是最大的生产国。未来水产品产量的增长大部分来自水产养殖业,海水养殖是渔业和水产养殖业变革的主要动力。世界银行预测水产养殖业从现在到2030年期间将持续增长,但速度会下降,到2030年将降至每年低于2%。海水养殖业如果要维持更高的增速,需要在许多方面取得重大进展,包括减少沿海地区水产养殖场对环境的影响、改善病虫害管理、大幅提高肉食性鱼类的非鱼饲料比例以及海水养殖作业所需的工程和技术取得更快和更多进步。

(2)海洋交通运输业

集装箱运输量的长期增长预计与海运贸易总量的增长大致相符,而油轮和散装件的增长率预计低于平均水平。其他类别预计增长很快,包括液化石油气/液化天然气(LPG/LNG)、乘客滚装运输、邮轮和其他海上客运等类型。从2018年全球港口集装箱吞吐量排名来看,全球排名前十中,中国占据七席,其中上海港连续九年稳居世界第一,也是全球连通性最好的港口。预计至2030年,这一趋势基本保持不变或略有变化。中国正在大力进行港口整合,也可能有新的港口挤进全球前二十。根据经合组织国际交通论坛的预测(该预测以全球830个最大港口的吞吐量为基础,几乎占全球货物处理量的100%),在常规路径发展情况下,估计2030年全球港口活动的直接增加值大约为4730亿美元,全球港口吞吐量将足以提供420多万个全职的直接就业岗位。

(3)造船业

海运贸易的增长将在造船业上有所体现。造船业的增长受一系列因素的影响,如潜在的全球贸易扩张、能源消耗和价格、船龄结构,船舶退役、报废和更换、货物类型和贸易方式的变化等。但在很大程度上,还取决于现有产能。近年来,船舶产能过剩严重,2006—2015年全球运输船队(载重吨位)年均增长7%,远远超出世界海运贸易(吨)年均3.8%的增速。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UNCTAD)发布的《2019年海运报告》显示,全球船舶运力过剩的局面依然未能得到根本性的改善。全球造船市场的供过于求可能会持续到2020年甚至2030年。尽管存在着过剩现象,但在未来20年新建造需求可能还是会大幅增长。

造船业除了依赖于海运贸易的未来发展趋势,还与其他海洋行业的发展,尤其是与海洋油气、海上风电、邮轮旅游、捕捞渔业和海水养殖业有很大关联。尽管目前油价较低,但对钻井船、半潜式钻井平台、浮式生产装置等的需求预计至少在中长期内保持稳定,平台供应和维护船、海上风机安装船等的建造预计将大幅增长至2025—2030年。预计2014—2025年期间对所有海洋船只类型的需求每年将增加约4%,长期来看,主要受深海油田的油气供应增加驱动。在海洋旅游需求不断增长的情况下,2015—2031年,预计每年将额外建造6~8艘新游轮。尽管鱼类资源枯竭和配额限制可能会上升,世界捕捞船队规模可能会下降,但预计在未来20年对新捕鱼船的需求将增长强劲,从船队中清除的船只数量可能超出新建造船只的数量,2016—2020年每年增长约175艘船,2031—2035年每年约346艘船,这主要是因为水产养殖业的扩大和船队更新。

(4)海洋旅游业

(5)海洋油气业

根据《世界能源展望2014》,海洋油气产业为全球贡献了约6360亿美元的增加值,比2010年增长了26%。然而,在未来几年,就近海而言,海洋石油开采预计会比海洋天然气开采慢得多,无论是在浅层还是深水区。国际能源局预测,海上石油和天然气的增长速度将大不相同。预计石油开采量将以每年0.4%的速度增长,而天然气开采量则可能达到每年1.5%的强劲速度。因此,就近海开采而言,近海原油日产总量将从2014年的约2500万桶升至2040年的约2800万桶,天然气日产总量将从1700多万桶强势增长至2700万桶。近海深水区原油总产量预计将大幅增加,而浅层的石油产量预计将略有下降;天然气开采方面,浅海和深水区都有望实现强劲增长。2030年浅海生产份额将达到88%,深水区生产份额为12%,浅海生产总增加值增长约19%,而深水石油和天然气的增加值预计将增长116%。全球近海石油和天然气领域的就业岗位可能超过200万个,然而,钻井机器系统的使用和大数据技术的进步将大大提高产业自动化的水平,所以2030年的实际就业岗位可能小于目前的预测数据。

3.2新兴海洋产业

(1)海洋可再生能源

海洋可再生能源包括海上风能、波浪能、潮汐能、温差能、盐差能等,是未来向低碳过渡的重要能源。全球海上风能的开发较其他能源相对成熟,在过去20年,海上风电行业已经从最初的小型试点项目发展成新兴产业,并有可能进一步大幅增长。根据全球风能理事会的最新统计数据,2017年全球9个海上风电市场装机容量历史性地增长了4334兆瓦,相比2016年增长了95%。彭博新能源财经的初步核算数据显示,2018年全球累计装机容量约22吉瓦,同比增长约17%,欧洲仍为全球海上风能最大市场,海上风能正逐渐成为世界主流能源。未来十年,欧洲的领先地位将保持不变,全球海上风电市场年均增长17%左右,2030年全球海上风电累计装机容量将达到154吉瓦,但海洋风电价格将越来越便宜,补贴将逐渐取消,市场竞争力增强。其他海洋能源技术仍然处于早期单机示范阶段,技术发展缓慢,主要涉及短期测试部署,只有少数开始实现商业化阶段的第一步,研究工作和资金分布在许多不同的波浪能和海流能项目上,由于投资成本高,并且在油气价格低的情况下,运营可行性极低。

(2)海洋生物技术

(3)海洋工程装备

目前,世界海洋工程主要装备及其配套设备与系统的研发和设计以美国和欧洲为核心,制造以新加坡和韩国为主,基本形成了“由欧美少数著名的设计企业及其企业配套集成,由亚洲少数国家建造载体与组装总成”,即“欧美设计,亚洲制造”的总体格局。最新统计数据显示,2019年1—9月,全球海工市场共成交装备32座/艘,同比下降43%,成交数量明显下滑;成交金额约58.2亿美元,与上一年同期基本持平。其中,中国13艘,成交额为20亿美元。全球海工市场的整体形势受油价波动影响明显,海工装备市场受石油价格影响较大,自2014年油价暴跌开始,海工装备就陷入了迄今长达5年之久的低迷期。长期来看,这种形势依然严峻。2020—2035年,预计全年海工装备成交数量或将再次创下新低,若无油价回升和大型油气开发项目的带动,全球海工市场成交数量和订单成交额将不会出现明显的大幅增长。

THE END
1.世界海洋经济发展趋势及对我国的启示海洋是全球生命支持系统的基本组成部分,是资源的宝库,是环境的重要调节器。沿海国家和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越来越多地倚重于海洋,海洋经济已成为当今世界经济的新领域。国外海洋开发的态势,对中国的海洋事业发展提供了重要启示。 一、 世界海洋经济发展总体趋势 http://www.360doc.com/content/11/0901/20/4735378_145085055.shtml
2.海洋碳汇渔业是渔业的发展趋势,主要通过藻类养殖贝类养殖增殖放流...海洋碳汇渔业是渔业的发展趋势,主要通过藻类养殖、贝类养殖、增殖放流以及捕捞业等方式吸收二氧化碳,对海洋食物的提供、粮食安全保障等诸多方面具有重要意义,海南省海洋碳汇渔业发展前景广阔。读“海南岛及周边海域图”,完成下列问题。(1)海南省位于我国温度带的 ...https://www.jyeoo.com/shiti/10b627c9-6a15-415b-a581-26c2537c5369
3.2024年海洋生物市场调查报告2024版海洋生物行业深度调研及市场前景分析报告,产业现状 海洋是富饶的蓝色国土,也是珍贵的生物资源宝库。据统计,整个地球生物的生产力每年相当于***亿吨有机碳,而海洋就占了***% ,生活在海洋中的生物达***万种,如此巨大的资源宝库每年可为人类转化***亿吨水产食品。https://www.cir.cn/2014-06/HaiYangShengWuShiChangDiaoChaBaoGao.html
4.中国海洋史研究的发展及趋势基于此以及海洋本身的相连性,笔者将简要介绍国内的中国海洋史研究,并梳理中国的世界海洋史研究状况,囊括沿海地区、跨海、海洋自身和海岛等海洋空间的相关海洋史问题,从而认识中国的海洋史研究中存在的不足,以期在借鉴国外海洋史研究的同时揭示中国的海洋史研究的未来发展趋势。http://lishisuo.cass.cn/zsyj/zsyj_zwgxsyjs/202112/t20211201_5378608.shtml
1.在大海中寻找希望环保对现代打渔业的影响二、环保对打鱼业的影响 首先,我们要认识到,在没有适当监管的情况下,过度捕捞会导致某些鱼类种群数量减少甚至灭绝,从而破坏生态平衡。此外,未经处理或不当处理废弃物如渔网和浮标等,对海洋生物造成伤害,并可能污染水体。如果不采取措施,将会进一步加剧生态系统恶化。 https://www.xyhxybtxl.cn/diao-ju/420068.html
2.纵横大海打鱼人生打鱼作为一种古老而悠久的职业,跨越了时间和空间,在不同的文明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记。从中国古代的渔网到现代高科技渔船,每一步发展都体现出人类对海洋资源利用的一种智慧和努力。 打鱼技术与装备 在打鱼这一行业中,技术进步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从传统的手工编织网到现代化的大型渔业机械,从单枪匹马的小船到集装...https://www.66xm1n6cv.cn/diao-yu-jiao-xue/103745.html
3.科技与渔业发展现代技术如何改变了我们对捕捞和养殖海鱼的方法在追求高效、可持续的海洋资源利用方面,现代科技为渔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变革。随着“海鱼品种大全”中众多珍贵生物的需求日益增长,科学家们不断探索新的捕捞和养殖技术,以确保这些宝贵资源能够得到更有效、更环境友好的管理。 首先,我们要认识到传统渔法已经无法满足当前市场对于多样化产品的需求。过去,人们主要依赖于小...https://www.coodp.cn/diao-ju/439524.html
4.渔业环境保护机遇目前,过度捕捞、环境污染以及气候变化等因素正严重威胁着渔业资源的可持续发展。一方面,许多海域的鱼类资源已经接近或超过其最大可持续产量,这不仅损害了海洋生物多样性,还影响了渔民的生计;另一方面,塑料污染、农业化肥流失等人为因素造成的水体污染,使得许多水域不再适合鱼类生存,进一步加剧了渔业资源的短缺。 https://news.lotut.com/news/iprNewsPreview.html?newsId=669398
5.远洋渔业黑科技亮相,掀起海洋探索新时代的浪潮活动发布深海,是海洋探索的最后前沿,随着深海探测技术的不断发展,远洋渔业正逐步揭开深海的神秘面纱,无人潜水器、深海机器人等先进设备的运用,使得深海捕捞和资源勘探成为可能,这些设备能够深入海底,对鱼群分布、海底地形、海洋环境等进行精准探测,为远洋渔业提供宝贵的数据支持。 http://1.58tb.com/post/798.html
6.渔业转型升级海洋养殖技术面临挑战与机遇分析为了应对这些挑战,推动海洋养殖技术的发展成为当今世界上一个重要的话题。这种技术不仅能够提高产量,还能减少对野生捕捞资源的依赖,同时也有助于改善水域环境。 一、当前海洋养殖产业现状 目前,全球范围内有许多国家正在积极推进海洋养殖产业的发展,其中包括但不限于淡水鱼类、贝类和其他水生生物。例如...https://www.ohmeeitpe.cn/yang-feng-bai-ke/475415.html
7.中国远洋渔船行业发展趋势与投资策略分析报告20242030年(4)美国远洋渔船行业发展趋势预测 2.4 国外远洋渔船行业发展经验借鉴 2.4.1 我国远洋渔船与国外先进渔船的差距 (1)远洋渔船装备水平起点低,研发改造投入少 (2)渔船使用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极少 2.4.2 国外远洋渔船行业发展对我国的启示 (1)加大对远洋渔业的政策支持力度和对科研院所的扶持力度 ...https://www.gelonghui.com/p/705625
8.俄罗斯渔业现状及发展趋势外国渔业此外,俄罗斯政府还计划对国内的老旧渔船进行大规模更新,建造大量现代化渔船,依据政府计划,这不仅能获得更多的捕捞配额、增加海洋产值,也能在一定程度上挽救俄罗斯的造船业。 3.4发展海水养殖业 俄罗斯的海水养殖业具有较大的发展潜力,近年来,在国内各地政府扶持下,海水养殖业获得了快速发展。为重振水产养殖业,俄罗斯计划...http://www.yc6318.cn/shrj/aritcle20200.html
9.我国海洋经济发展现状与对策海洋渔业,总体保持平稳发展,捕捞业规模逐步缩小,养殖业向集约化的高效生态、设施养殖模式转变,养殖产量连续11年超过捕捞产量,连续18年居世界首位,占世界总产量的70%,占全国农业总产值的10.5%;海洋交通运输业总体保持快速发展,全国亿吨级港口增至14个,港口货物吞吐量与集装箱已连续6年居世界首位;滨海旅游业呈现强劲...https://www.oh100.com/ahsrst/a/201705/287440_3.html
10.2023年中国海洋捕捞产业发展概况分析:海洋捕捞产量为950.85万吨[图]海洋捕捞作业方式 资料来源:共研产业咨询(共研网) 海洋捕捞业是我们国家海洋渔业很重要的一块,可以对渔业经济的方方面面的发展上有都起到很好的联动推进的作用。2022年,我国海洋捕捞行业产值为2489亿元,较上年增加185亿元,同比增长8.03%。 2017-2022年中国海洋捕捞行业产值及增速 ...https://blog.csdn.net/gycyyjy86/article/details/132665246
11.渔业生态环境研究(精选十篇)随着捕捞能力和强度提高, 南海北部大陆架渔场、北部湾渔场等渔业资源的实际捕捞量已远超出其再生能力, 同时, 海洋捕捞船只排放和泄漏的污水、柴油和废物等污染了海水水质, 底拖网、小目网、炸电毒鱼等破坏性的渔具渔法损害了幼体、产卵亲体和海洋生境。此外, 一些地方无序、无度、无偿地超容量发展海水养殖业, ...https://www.360wenmi.com/f/cnkeyzugwp6c.html
12.阿拉伯国家渔业发展概况及启示行业动态从目前阿拉伯国家为渔业发展制定的规划目标看,其渔业发展在加强资源评估和可持续利用政策制订的基础上,水产养殖将是主要增长领域,基础设施建设将是重点发展方向。我国作为世界第一水产养殖大国在这两个领域均具有比较优势,中阿应抓住“一带一路”倡议带来的历史机遇,强化中阿“1+2+3”合作框架下渔业领域的基础设施建...https://www.zcqtz.com/news/259708.html
13.水产大国产业升级空间大,一文梳理中国水产行业市场概况及发展历程...为保护近海渔业资源,在1998年12月召开的全国农业工作会议渔业专业会议上,农业部首次提出1999年开始实行海洋捕捞产量“零增长”的指导性目标,2000年将“零增长”目标扩展到内陆捕捞业,在《全国渔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中进一步提出“负增长”的目标。为此,政府对海洋捕捞强度实行严格的控制,自1995年起在黄海和东海实行...https://www.abeedata.com/home/article/detail/id/146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