餐饮行业的成功典范,为什么是星巴克?

距离喜茶的疯狂已经过去两月,网络上造神式的鼓吹也好,阴谋论的踩踏也罢。对热点事件的思考和研究的价值往往在于:拨开云雾见天日。本文以星巴克为研究对象,从护城河角度提出对餐饮行业成功典范的思考,并分析星巴克与喜茶的经营模型。

1、餐饮行业的护城河难题

通常来说,餐饮行业是极难建立起护城河的。原因很简单:

1)消费者不存在转换成本

2)行业竞争激烈

3)低进入壁垒

好比说最近大热的喜茶,不妨想想下面2个问题:

1)逛街时候想喝奶茶,喜茶排队,旁边有家恋暖の初茶或是TPlus,你是排队还是旁边买一杯?

2)猜猜北上广深4个一线城市分别有多少家饮品店?

我们来看答案:

1)对绝大部分人而言,排队=大写的NO!

买一杯喜茶的机会成本=时薪*3小时

a.以魔都2016全市平均工资计,3小时薪水=111元

b.以黄牛的平均工资计,3小时薪水=110元

取平均数,买喜茶机会成本=110元。而在旁边买一杯有略微差异,但是仍然是袋泡茶+芝士奶盖组合只需要20元。只要你的答案是不排队,那就证明转换成本太低的结论成立。

那究竟餐饮行业的护城河在何处?为什么星巴克能够穿越周期?面对当前众多网红餐饮新秀,我们的判断与思考又是如何?这是作者希望通过本文与大家共同思考和探讨的问题。

2、星巴克的护城河

1)庞大的零售网络

这不仅仅是全球75个国家超过2.5万家门店,也是全球超过100万个销售网点。截至FY17H1,美洲区域共有16058家店,占比61.4%;EMEA地区(欧洲、中东、非洲)共2783家店,占比10.6%;CAP地区(中国和亚太地区)共有6933家店,占比26.5%。据Euromonitor统计,2014年星巴克占据全球专业咖啡店(specialistcoffeeshops)40%以上市场份额,且在美国、中国、法国和西班牙等国家,市场份额超过50%。

此后直营:特许经营的比例持续下降,FY2002年首次低于2,而在刚刚过去的FY17H1中,二者比例已经低于1,即特许经营门店数量多于直营店,主要原因在于EMEA地区该比例仅为0.22和CAP地区比例为0.75。

密集的网点解决了文初的第一个问题,上班路上想喝星巴克,出地铁如果排队就到办公楼的店,自己的办公楼如果排队就到隔壁楼的星巴克。此外,全球化的广泛分布帮助星巴克的增长超越了美国市场的边界,从发达国家走向发展中国家,推动了新兴市场的现磨和即饮咖啡消费。

2)从轻奢品→大众消费品→瘾品

无论是70年代的美国,或是21世纪初的中国,现磨咖啡都是少数人的消费,星巴克更是属于小资级别轻奢品消费(不妨回忆下,早期的星巴克里随处可见带着MacBook的白领)。而到了今天尽管客群仍然以白领为主,但是星巴克的定位已从远观而不敢亵玩的轻奢品,变成了大众消费品,甚至已经成为部分人群的必需品,也是瘾品(每周超过1杯的同学请举手)。因而在星巴克的历史上,除了受金融危机影响的2008-09的2年,其同店增速(开业≥13个月)始终保持正增长,且都大于5%。

有一种观念认为,只有沿着马斯洛理论符合更高层次需求的消费才是未来的方向。例如满足安全需求的商品市场强于生理需求,满足社会需求的优于安全需求。但是,从餐饮行业的角度看,一定程度上只有消费者基数越大市场才越大,只有重复消费次数越高市场才越大(2004年时星巴克共有8569家门店,每周服务3000万顾客,美国市场每位顾客人均每月消费18次)。而星巴克定位的成功转变也就极大程度上促进了其后续的成功。当然,成为瘾品的背后有咖啡因的因素,有网点密集的因素,亦有标准化的商品与客户体验的因素。

3)高品牌价值

对餐饮行业而言,难以建立护城河的关键原因之一在于低进入壁垒所导致的激烈竞争,且叠加转换成本缺失导致的价格战,如果品牌不具备高价值和定价能力,则很可能在价格战中被打败,或无法弥补原材料和劳动力成本上涨,亦难以实现跨市场复制。

星巴克的高品牌价值主要源于口口相传。这里必须强调其产品和体验的定位,星巴克从不吝啬提及公司的发展核心在于thehighestqualitycoffeeintheworld,以及“第三空间”的定位。有趣的是,星巴克的品牌价值不因公司扩张而下降,而相反却呈现出网络效应,即越多消费者购买星巴克后,星巴克的第三空间价值越高(减少了上述行为的选择困难),从而其对用户的价值也随之提升。且在面对竞争的时刻,星巴克的策略从未选择过降价。

4)规模经济与成本优势

3、星巴克的全球扩张与中国心

FY2000日本市场首次实现盈利,比预期提前2年,已经成为星巴克在美国以外区域的第二大市场;FY2001日本门店超过300家,并在日本NASDAQ实现上市;FY2015公司全面收购星巴克日本,将1009家日本特许经营门店转为直营。目前星巴克在全球共有超过2.6万家门店,已超过其在2002财年提出的2万家目标。

1)中国已成为星巴克全球第二大市场,魔都是全球星巴克门店数量最多的城市

1999年,星巴克第一次踏上中国,在北京开业第一家门店,次年在上海和香港开业。在进入中国市场的前10年里,星巴克的扩张速度较慢,一直到2003年后星巴克逐步收回国内合资公司的部分股权,且确认全面进入中国二线城市的战略后,扩张速度才开始正式加快。截至FY2016,星巴克在中国118个城市共有2382家门店,其中直营店1272家,特许经营门店1110家;2016财年全国新增门店571家,平均每天开业1.56家。计划到FY2021年将在中国超过200个城市开设超过5000家门店。

截至2017.5.9,上海共有548家星巴克,已成为全球门店数量最多的城市,以门店数计市场份额为12.65%;北京共有242家星巴克,市场份额9.05%;深圳、广州分别有109、105家星巴克,市场份额分别为8.54%、6.03%。若以销售额计算则其市场份额远超过该比例,预计约在40-50%左右。

2)星巴克的中国进入策略

我们将星巴克在中国的发展分成三个阶段:

第二阶段(2003-2006年):逐步回收合资公司股权,加强对中国市场的经营,确立全面进入中国市场策略。2003年收购上海统一星巴克股权至50%,2005年收购美心星巴克股权至51%,2006年收购北京美大星巴克股权至90%。

第三阶段(2007至今):开启了在华全面直营扩张的战略,FY2016已进入118个城市,目前除了上海统一星巴克经营的江浙沪区域仍采用特许经营模式以外,其他区域已经实现全面直营。

4、星巴克和喜茶的门店经营测算

1)喜茶的单店经营模型

考虑上海典型门店(人民广场店),根据官方所提供的部分数据,我们假设如下:

a.单店面积100平,来福士一层店面租金80元/平/天

b.装修单价3000元/平,折旧年限2年

c.每日150杯对应1名员工,月薪5000元

d.原材料成本占比35%

e.日水电杂费1万元,月营销费用20万元

f.平均单价25元,日销售量为3000杯

可知单店收入约为2700万元,坪效27万元/平米,年净利润为723万元,净利率为26.8%。从现金角度,初期投入:装修+1年租金+预支成本=30+288+100=418万元,约3-4个月即可实现现金平衡。

2)星巴克的单店收入预测模型

然而每天销售3000杯真的是长期可持续的吗?如果回归到正常情况又会如何呢?我们下面首先将星巴克的模型拆细,来看星巴克典型的办公楼和商业街店的单店收入情况。假设:

c.客单价为32元

d.全年工作日共240天,节假日125天

e.高效时段与低效时段如下:

据测算,星巴克典型办公门店的日均销量约为579杯,年销售收入约为676万元;典型商业街门店的日均销量为521杯,年收入约为609万元。该数据与FY2016的CAP地区店均年收入669万元的数据基本一致。

3)常态经营下,喜茶的单店收入预测模型

以星巴克作为范本,我们再来对比喜茶,日均3000杯的盛况实则难以维继(剔除魔都郊区人口及10岁以下和50岁以上人口,筛选剩余中的30%男性和70%女性,日均3000杯意味着10-50岁潜在人群中有10%的人每月购买一杯喜茶,你信么?)。如若恢复到常态的经营,假设每日经营12小时,同样考虑高效时段和低效时段,则可知在乐观的情况下日均销量或为706杯,年收入约为644万元,与星巴克典型门店基本一致,且坪效6.44万元/平米已超过绝大多数餐饮行业竞争者。

然而如若将该数据带入上述利润表计算中,喜茶的门店每年将净亏损521万元。可见喜茶目前的商业模式极度依赖于销量因素,采取高成本的方式经营(例如选择来福士一楼靠近入口的门店),因而也就可以理解为什么需要大量投入公众号营销以及被曝光的雇佣排队兼职营造盛况。简单对年净利润率做敏感性测试如下(横轴代表日均销售数量,纵轴代表门店面积)。日均低于1000杯无疑意味着巨大亏损。

1)渠道上,中高端商圈的成本压力是否是常态能够承受的?

2)产品经营方面,能否实现从轻奢品到大众日常瘾品的过渡,能否有效提高产品组合?

3)服务体验能否优化?现在的门店体验还要宣传为“第三空间”,简直是这个词被黑得最惨的一次。

THE END
1.星巴克为什么在中国如此成功星巴克之所以在中国很成功,主要得益于以下几点做法:1.品牌定位比较好。星巴克咖啡定位于高端咖啡,但是价格又不是很高,大家都能消费得起,普通顾客也能消费,也就是顾客基数很大。2.星巴克创造性地开创了“第三空间”的概念。意思就是人除了在家、在公司之外的第三个觉得待的舒服的地方。 她的装修风格多会采用让人舒服...https://edu.iask.sina.com.cn/jy/gmtXoJcqLN6i.html
2.星巴克中国接班人计划迈出重要一步!我们和这位80后联席CEO聊了聊...来到星巴克之后,在提出观点的同时还必须得落地执行。很多时候我会从一个观点出发往下剥很多层,把一个观点变成动作,执行后形成反馈闭环。 Q:在过往工作经历当中,哪件事情带给你的成就感是最大的,为什么呢? A:我觉得永远是下一个吧。https://www.foodaily.com/index.php/articles/34261
3.星巴克成功的关键要素分析及启示.doc文档全文免费预览星巴克成功的关键要素分析及启示第二章星巴克的发展之路星巴克是一家非常年轻的企业,从1971年专卖咖啡豆和香料开始,迄今37年。在短短的几十年的时间里,星巴克以一种跳跃式的速度迅速从西雅图的一个小公司发展成为一个在全球四大洲拥有一万多家店面的大型企业。2002年出版的‘商业周刊》对全球100个知名品牌所作的调查...https://max.book118.com/html/2019/0710/8126052045002034.shtm
4.星巴克在中国开店100%成功的原因1971年成立的星巴克,是全球最大的咖啡连锁店,有近21300间分店遍布世界各地,仅仅在中国就有2000多家门店,开店成功率几乎是100%。 这套选址系统到底有什么秘诀?来听听星巴克中国高管怎么说。 一、选址先定城市再定区域 星巴克在中国的发展,是先通过布局,再到选址。在布局上,星巴克的策略是从一线城市扩张到二三线城市...http://www.duanxinwang.cc/html/news/2766.html
5.公牛营销为什么会成功.doc文档介绍:小产品大营销 公牛插座为什么会成功用“前有狼,后有虎,中间还有一群小老鼠”这句话来形容现在市场竞争的残酷和无序再合 适不过了。公牛作为一个仅仅生产插座的企业, 却成为了一个行业的标杆和品牌。 小产品里蕴含着大营销。传递清晰的品牌认知一一安全星巴克卖的不是咖啡,是休闲;法拉利卖的不是跑车 ,...https://m.taodocs.com/p-521267736.html
6.星巴克成功之道星巴克公司(SBUX)股吧新浪财经股票社区我们现在很多人创业是先定好调子再去实施,而霍华德选择咖啡应该说是一种巧合,霍华德是幸运的,俗话说选择大于努力,咖啡这个品类极大的提高了霍华德成功的概率。为什么这么说呢?1)咖啡是一个上瘾的饮品,跟喝茶抽烟一样,养成习惯就很难戒掉,而且顾客对咖啡的口味有很高的依赖性,一旦认可星巴克咖啡就很容易成为它的忠实...http://guba.sina.cn/view_20779_558.html
7.星巴克成功背后有什么秘密?1985年以40万美元种子资金起步;1992年6月经过四轮私募后登陆纳斯达克,融资2900万美元;从此年均销售额增长20%、利润增长30%以上,股价上涨超过三十倍,原始投资获利数百倍,1986年霍华德·舒尔茨购买并改造星巴克。15年后,星巴克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咖啡。 星巴克成功的历程: ...https://www.jianshu.com/p/09585633435c
1.星巴克加盟店一年利润,星巴克加盟成本3、星巴克的直营比例大。半数自营半数加盟是星巴克长期坚守的模式,即星巴克自营店和加盟店大致各占一半,截至2018年9月30日,星巴克旗下自营、加盟店数量分别为1.5万家和1.4万家,合计2.9万家。 四、星巴克为什么能取得巨大成功呢? 1,定位在大众化消费,人人买得起。在美国,平均一杯星巴克咖啡是两美元多,相比于美国一...https://www.33cy.cn/zixun/39693.html
2.星巴克创始人:“不起眼”的亿万富豪霍华德:对于星巴克来说,企业社会责任一直伴随着我们的成长,这或许与我年轻时贫穷的家庭经历有关,不管在任何国家,星巴克都会尽所能回馈社会,我们想成为真正的成功企业,如果一家企业只为赚钱,那绝不能经久不衰。 将来,星巴克不仅要在实体店的四堵墙内有所作为,还会将“触角”延伸到移动平台和社交媒体。在美国,我们已...https://www.yicai.com/news/4047322.html?_t=t
3.史上最坑爹却又最成功的营销案例——星巴克爆款频道当你响应了COSTA咖啡的主张之后,你获得了一张打折卡,就在你拿卡的一瞬间,其实他们已经锁定了你的消费,为什么这么说,原因很简单,因为COSTA咖啡与星巴克咖啡定价都接近一样,所以当你下一次要喝咖啡的时候,你会发现有张打折卡,所以你基本不会考虑星巴克。 https://www.hnr.cn/baokuan/alfx/201703/t20170317_2938143.html
4.销售管理案例分析作业6篇(全文)1、你认为星巴克取得成功的最关键因素是什么?为什么? 星巴克取得成功的最关键因素在于充分调动了人的潜质。 人相对来说是一种变数比较多的个体,同一种激励方法对于不同的人或是相同的激励方法在不同的时间、不同的地点对于同一个,其结果都是不同的。美国哈佛大学心理学家威廉在对员工的研究中发现,按时计酬的员工...https://www.99xueshu.com/w/file7yldgdyr.html
5.星巴克成功之道(通用6篇)星巴克成功之道 一、星巴克如何吸引消费者 1.星巴克的体验文化 星巴克更擅长咖啡之外的“体验”:如气氛管理、个性化的店内设计、暖色灯光、柔和音乐等。就像麦当劳一直倡导售卖欢乐一样,星巴克把美式文化逐步分解成可以体验的东西。他们的产品不单是咖啡,而且是咖啡店的体验文化,咖啡只是一种载体。而正是通过咖啡这种载体...https://www.360wenmi.com/f/filevbobhfv5.html
6.先亚后欧向世界,星巴克的出海之路习惯上星巴克通常以特许经营或合资的方式与本土强势零售商合作,以便减少初期的学习成本,更加快速地打开市场空间。而在业务发展起势、团队人才也培养起来之后,星巴克往往会出资收回股份。不过也有反例,譬如在马来西亚和泰国,星巴克将其业务分别出售给了本地的成功食品和Coffee Concepts。https://letschuhai.com/xianyahououxiangshijiexingbakedechuhaizhilu
7.星巴克成功的第一步,从“宠爱”伙伴开始——领英专访星巴克中国...我们的价值在于怎样帮助他人成功,这是绩效管理的一个点,一切都要围绕着门店。 我们每位伙伴入职之后,都必须到门店体验,切身理解门店伙伴每日的工作是如何进行的。根据职级不同,安排一天到三天不等。 第二个,勇气,这也是星巴克的文化特色。你要有勇气说出你的想法,你要有勇气承认自己不懂。周围的伙伴会很愿意帮助你...https://business.linkedin.com/zh-cn/talent-solutions/talks-at-linkedin/starbucks
8.公牛营销为什么会成功小产品大营销 公牛插座为什么会成功用“前有狼,后有虎,中间还有一群小老鼠”这句话来形容现在市场竞争的残酷和无序再合 适不过了。公牛作为一个仅仅生产插座的企业,却成为了一个行业的标杆和品牌。小产品里蕴含着大营销。传递清晰的品牌认知一一安全星巴克卖的不是咖啡,是休闲;法拉利卖的不是跑车,卖的是一种近...https://m.renrendoc.com/paper/154683207.html
9.为什么SB能在日本成功?——“Starbucks”的成功销售与管理核心为什么SB能在日本成功?——“Starbucks”的成功销售与管理核心 星巴克登陆日本后,迅速发现紧紧扣住以白领、学生为主导的高品质的生活方式为基点, 从音乐风格、价格、咖啡量、纸杯到禁烟等方面创新 实施差异化消费战略,为消费者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消费氛围,而且改变、优化消费者的生活方式中获得成功,也战胜了日本的老牌...https://www.douban.com/note/95799293/
10.星巴克校园招聘宣讲会成功举办浙江农业商贸职业学院星巴克校园招聘宣讲会成功举办 66 5月17日中午,为扩宽毕业生就业渠道,农业经济管理系特在树人楼2505教室组织举办了2021年毕业生就业招聘宣讲活动。此次宣讲特邀请星巴克校园人事负责人黄紫燕为我院有志于加入星巴克的同学进行宣讲。 宣讲会上气氛融洽,不少同学都对星巴克的实习工作表现出极大的兴趣,积极向负责人提问。https://njx.zjabc.edu.cn/info/1027/2735.htm
11.万字干货!「营销之父」菲利普·科特勒2023重磅演讲极客公园现今,如果一个品牌想要成功,它必须对标竞争对手,进行品牌竞争。换言之,无论其他咖啡品牌提供了什么,对于咖啡这一核心产品,品牌的特色至关重要。 星巴克也进行了对标,但是仅仅进行单一的对标是不够的,这样的话它只会成为一种普通商品。但如果星巴克能够展现出独特之处,那么它就能与其他品牌有所区别。比如,星巴克会给...https://www.geekpark.net/news/319635
12.星巴克成功的故事背后……有一天霍华德"舒尔茨坐在西雅图的一家咖啡厅里,忽发奇想:如果我要是开一家专卖咖啡的店来和这样的咖啡让竞争,那一定可以在卖咖啡这个单项上拿到冠军。对极了!他找到了他可以成为领导者的地方。十五年过去了,星巴克被2002年9月的《商业周刊》列入了全球100大品牌之一。http://blog.globalimporter.net/article_7712-2546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