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B端设计师,竞品分析应如何做?CE青年

我相信大多数设计师都有体会过被销售夺命连环call的经历,很多时候我们就是想要白嫖别人的“身子”,但是又不敢明说,只能够通过花言巧语来骗取别人的使用账号。难,因为很多产品并不会直接给你使用账号,其实销售也是为你们考虑,即使给了你账号,你也没法完整体验整个流程,索性就不给你看,因此大多数情况下销售会给你演示,这可能就是试用当中最难的第一个地方。

在B端,鉴定你是否是行内人的最好办法,便是在沟通的时候给你讲很多专业术语,因为术语就如同我们设计师日常沟通的一个办法。比如:“这里我用到了卡片分类将整个信息去做规整”、“那里在Figma里主要用Components去解决页面重复的问题”

这些内容其他行业的人肯定也听不懂,因此术语多也是我们非常头疼的地方。最近也在尝试整理不同行业的B端产品分析,也算是帮助同学们在陌生的领域当中能够快速熟悉。

很多同学的竞品分析,都主要集中在鼠标的操作上。便是不停地点点点,在整个页面你会发现点击过后没有任何目的,试用过后也不会有什么结果。因此久而久之,很多设计师只会去看这个产品的页面风格,然后根据说这个页面非常丑陋就骂骂咧咧的离开,所以也导致大家的积极性下降。

关于竞品分析,其实很多人还是会使用C端产品的分析逻辑,但这对于B端产品来说,竞品分析很容易就会误导设计师,让大家朝着不太正确的方向发展。

比如以这个内容为例,我们可以看到虽然其标题写的是某某产品的竞品分析,但是其实则的内容就是一篇较为完整的产品体验报告,主要就是讲解了产品对应的功能,远远称之不上为竞品分析(严格上来说应该是设计的竞品分析)

所以我认为B端竞品分析对于设计师来说需要具备一下几个特点:

因为站在前人的肩膀上,我们能够快速产出对应的设计方案,因此竞品分析最好是有明确的需求目的。比如我要去做一个导航菜单的设计,那就要去考虑在整个导航菜单当中,它不同的设计方法,以及在各个产品当中它们是如何选择的,只有了解了这些内容后,才能够帮助我们去解决设计当中的问题。

而竞品,在其中主要就是引导作用,让我们可以思考这款产品背后的具体逻辑,了解它是如何howtodo。

了解行业趋势是非常重要的一个内容,虽然都是在说B端,但是我们可以通过竞品分析了解到行业的大体动向,能够帮助我们去做具体的分析。

(这个观点也在AntDesign5.0的更新当中得到了验证)

其实这就需要你不停的跟进多款产品,了解他们目前的产品发展方向。虽然有很多人会认为这不是应该产品做的事吗?为什么设计师要去做?但是去跟进他们的动向,其实就是了解他们之前在设计这些模块的时候翻了哪些错,后续是如何调整的。比如我们以飞书的改动为例,我追踪飞书管理后台的更新有大概4年,通过这样的坚持,我们能够看到的是飞书它经过一个又一个版本的迭代,优化了很多内容,才到如今的设计,并且随着内容数据的增多,可以发现它是在如何发生变化。

并且发现这个界面设计风格的改版是未来的趋势,早在一年前就已经预言,记得也在课程上讲过,这个风格未来一定是需求(不信问一问第三期课程的同学应该知道)所以这便是了解行业趋势最快的一个途径,而我们要做的是持续跟进,多去进行内容的查看。

大家一定接到过很多从0-1的功能模块,在这个时候我们其实是对于它的交互内容理解较为简单。而使用竞品分析就能够帮助我们去了解需求与这些功能模块,他们究竟是如何做设计的,思路有哪些?这些都能够提供给我们进行帮助。

比如我之前负责过一个阶段推进器的需求,当时对于阶段推进器这四个词非常陌生。感觉从未接触过,心中想的应该是火箭?飞机的推进?

产品经理给到我的需求是这样的:

我顿时就犯了难,这时候虽然不了解,但是我通过强大的图库+账号,快速找到与之对应的功能模块。

然后深度体验产品的交互细节,并给出了合理的方案,这样竞品分析就能够帮助我对于未知需求、未知领域的探索。

我们在做竞品分析的时候,需要考虑的是交互体验层面的竞品分析,而非产品框架层面的竞品分析。很多时候产品层面的竞品分析我们不需要掌握,因为它过于宏观,很多内容并不是我们作为设计师应该关心的,因此我们在做竞品分析时不应该盲目的大,而是克制更为聚焦的小,希望做到的是从微观再到宏观。

举一个例子,下方三个指标图,如果你要去做竞品分析,你会如何做?

首先关于三个指标图我们发现,它们的设计内容并不相同。

2.以数据占比为主,明显是想表达你的使用情况。你可以想想,会出现在哪个页面当中?

3.一个非常简单的指标图,但是在个数这个字段极为特殊,应该是想呈现对应的数据变化。

关于竞品分析,我们必须得先了解不同竞品之间的种类与关系,这样才能方便我们快速寻找竞品。

直接竞品,顾名思义就是去分析产品的直接竞争对手,因为直接竞争对手都会有较为完整的解决方案,如果第一次去做某些功能的时候,我们可以快速分析直接竞品去快速了解它的思路。当然我们通常对直接竞品还需要将他的产品进行各个阶段的进行留档,以及竞品迭代分析,这个我们就留着第三章来说。

交互竞品主要针对产品无论的类型还是功能模块上,都好不搭嘎,但是设计上有一些交集的地方,我们可以去学习他们的交互解决方案。比如我们需要去处理的是一个复杂的筛选模块,同行业里几乎没有类似的做法,那我们就可以借鉴很多有类似功能的产品,比如ONES的筛选逻辑、纷享销客的高级筛选、TAPD的筛选弹窗,这些本身都是毫不相干的产品,但是他们在交互模式上可以借鉴,通过这样就能够帮助我们在交互层面上去解决问题,而交互竞品更看重的是你平时对这个产品的了解程度。

了解了常见的竞品的划分过后,我们寻找到了竞品应该如何分析?

作为一个成熟的B端设计师,我们竞品分析的方法并不是将传统式教条主义那样,按照第一步、第二步、第三步的方式,按照某一个方法去局限自己的思路。比如常见分析的方法有:功能拆解法、矩阵分析法、功能对比法、评分比较法、竞品画布、PEST分析法(后面会讲到这些内容应该如何使用)

因为我们在实际工作当中,如果按照上面你的方式分析,很容易就变成一个填空题,而因此缺少了对于整个产品的细致思考。所以我们取而代之的是另一个非常重要的观点:「通过现象看本质」

这个方法听上去有些抽象,但是我们还是来看看它究竟应该如何使用。

比如你接到了一个设计需求,现在需要设计一个筛选组件。而摆在你面前的便是两个完全不同的筛选组件类型,这时候你应该怎么办呢?

我们就以刚才讲到的筛选为例,首先从外在表现来看,发现左侧的筛选并不重要,因为它需要点击筛选图标后才能呼出筛选,执行对应的筛选操作而对应的右侧筛选显得非常重要,因为它的所有筛选项都是常驻在顶部,我们想要筛选就可以直接到对应的字段进行操作。

现在其实我们就在分析表象,就是这两个设计之间的差别在哪,紧接着我们在揣摩一下交互,当两个筛选点击过后,发现:左侧的筛选针对的是通用的字段,因为我需要点击添加筛选条件,点击想要筛选的字段,才能够执行筛选的操作。右侧的筛选针对的是固定的字段,因为字段都是在页面当中常驻,并且没有对应的添加筛选的入口。这是从设计师在这个方案当中传达出来的信息,紧接着分析一下,为什么这个设计师要这么设计。按照课程当中的话来说,就是这个设计师也不是傻子,它为什么要这么做?原因在哪?这时候我们就要通过外在的表象分析其内在的逻辑。

内在逻辑是将外在的表象通过设计实现在内在的产品逻辑当中,在逻辑当中会涉及到很多内容,我们做设计时所写的交互说明很多时候就源自于此。

同样是上面的筛选,那为什么会这样设计,其中的原因又是什么?我们刚才讲到了筛选一个为通用筛选字段,一个为固定筛选字段,那为什么会存在这种情况,其实是因为在左侧,整个系统的字段是不可控的,用户可以去自定义字段,也就是添加自己想用的字段来进行展示;而右侧字段可控,主要就是所有的字段都在整个系统当中,我们没有办法去随意的添加删除。

而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原因呢?其实是因为aPaaS平台上,整个系统都是自定义字段,因此只能够将筛选做到一个入口里,通过入口来执行筛选的操作。而SaaS平台,特别是行业属性型产品,所有的业务都是固定写死的,因此你会发现我们不允许系统进行随意的更改,也就导致了我每个页面具体要呈现什么内容完全由我们自己说了算,也就导致股常驻固定筛选。

我们作为设计师,其实不应该只分析其外在的表象,而更应该在乎的是其内在的逻辑。刚才我们是从前往后去推导设计的逻辑,那我们想想,能不能从后往前去做分析,当然是肯定的。

比如在之前回答一个同学的问题时,我们就能够通过竞品分析了解到设计思路。

问题如下:

“我们去做一个HRM系统的面试点评的优化,因为在系统当中经常会有面试评价的问题,就是使用系统的面试官经常出现忘记填写面试评价、面试评价错乱的情况,我们应该如何优化?”

3.举个例子

比如在之前回答一个同学的问题时,我们就能够通过竞品分析了解到设计思路。问题如下:

首先我从没做过HRM系统,因此不太了解这个产品的具体特性,所以在回答这个问题时,我们只能够通过竞品分析的方式,去获取一些设计优化的方式。

在分析问题之前,必须先了解我们目前已经掌握的内容。

产品:针对人事系统管理的招聘模块

阶段:已经面试人员的面试评价

问题:面试评价未填写,错乱的问题

针对上面的内容,我们还能够进行相应的提问:

具体的角色有哪些?解决的问题究竟是什么?究竟是什么样的面试评价错乱/未填写?

通过系统当中已知的内容,我们逐步明确以下几个内容

产品:人力招聘系统

角色:面试官、HR、应聘者

功能:面试评价

痛点:大部分面试官忘记面试评价,导致面试评价错误、混乱,无法对应

场景:线下面试,线上面试

其实我们刚才的内容,都是前期的问题分析,我们在做任何设计时都应该这么做,而后就是竞品的分析,首先去搜集竞品,去寻找直接竞品、间接竞品、交互竞品。

直接竞品:因为HRM行业本身要求比较严格,所以在选择时,我们选择了钉钉上能够直接试用的易招聘

间接竞品:最近使用CCtalk上课的频率较高,所以使用CCtalk的课程评价

交互竞品:在点餐的时候发现可以评价商品,因此选择美团外卖分析其点评评价

当然在这些竞品当中,没有严格的要求。最主要的就是你一定要熟悉它。

而我们在分析时,就要了解一款产品的表象和它的逻辑

易招聘

在易招聘里,我们进入到人才信息过后,就能够快速预览人员的所有内容,包含简历、登记表、测评、面试记录、Offer等,其中在面试记录里,我们就能够查看这个员工的所有面试设计记录。

因为我没有接触过HRM系统,通过易招聘这样的直接竞品,让我对HRM行业的产品有一个基础的认识,通过了解面试评价的基本内容。

然后将竞品的内容按照外表+逻辑进行整理。

外表:

-发现易招聘里依然容易出现面试评价错乱等问题,他们通过一键催所有评价+一键催评价解决

由于对于评价这个功能也不太了解,因此我们又体验了其他的评价功能的产品,希望有所启发。

CCtalk

因为CCtalk平常使用频率较高,所以评价想到的就是课程评价究竟有哪些逻辑。老规矩我们先看外表:

-提供快速评价的入口,我们可以点击五角星来实现评价的快速点评

-提供默认标签,我们可以选择老师常见的面试评价标签

-直播课程结束后,会有弹窗提示。面试结束后可以主动弹窗进行提示。

在理解内核,理解内核我是通过一次一次的测试,得到了CCTalk他会包含以下规则:

-课程必须结束后才可评价,也就是正在直播的课程,不能直接评价。也就是评价不能与课程同时进行。

因为经常点外卖,因此也会想到美团外卖的点餐评价,也就将其呈现出来了。

会有弹窗提示,是否进行评价

评价可以有标签进行快速选择

对于骑手的评价会有满意于不满意两种状态

内在逻辑:

当骑手完成送货后,可以对订单进行评价

提前点送达,会收到系统的默认提示

不同的满意状态,对应呈现的默认标签也会不同

我们分析了多个产品的设计逻辑过后,面对上述的问题,我们得到以下的设计思路:

-面试评价的难度降低无用的表单信息,将重要内容凸显美团外卖

-面试评价的快速提醒HR一键提醒功能易招聘

-面试流程的卡点取消不必要的必填,并且在内容上有快捷方式美团外卖

-面试过后的反馈快速提示面试评价CCtalk

-面试的最佳实践能不能将面试与面试点评放在一起,提醒面试官可以一边面试一边评价CCtalk

-面试是否能够提供面试题库规范面试官的提问方式,帮助面试官进行规范化的考量CCtalk

通过竞品的外在表象和内在逻辑进行分析,进而在产出方案时,我们能够更为清晰的处理工作的需求。而上面的思路,我们只需要将需求结合,产出设计页面即可。那对应的方案这里就不做呈现,毕竟竞品分析我么你主要分析的也是思路。

首先关于竞品分析的方法,我们的目的主要是为了呈现自己的思路。比如刚才我们已经完成的思路的拆解,进而就需要通过方法将自己的思路进行理论化的包装,给到其他人,这样就能够保证在评审当中“你的思路是正确的”

功能拆解法是针对系统或软件的功能分解,可以采用不同的方法进行拆分。

我们常用的方式是按照菜单导航进行拆解,即将不同功能按照其在菜单中的位置进行分解。同时还可以根据使用流程来进行功能拆分,即将整个系统或软件按照用户使用时的流程进行分解。

功能拆解法能快速帮我们去呈现产品的具体架构,了解竞争对手的功能情况。

矩阵分析法可以通过将不同竞品的关键指标以矩阵的形式呈现,从而帮助设计师更好地分析和比较不同竞品之间的特点和优劣势,去寻找产品方向上的机会点。

矩阵分析法主要通过制作矩阵坐标轴,将不同竞品的特点和关键指标对比,从而分析它们在不同方面的优劣势。在制作矩阵表格时,通常将各个竞品的关键指标列在表格的横向和纵向两个方向,从而形成一个以竞品名称为标题的矩阵表格。

例如,我在分析垂直业务型产品与行业属性型产品时,就会将很多关键指标进行对比:产品市场占比、产品的设计难度、业务复杂度,同时在这些竞品当中,我们选择了两个指标进行分析「设计难度、业务复杂程度」通过对比和分析不同竞品在这些指标上的位置得分情况,设计师可以更好地了解各个竞品之间的优劣势,从而更好地制定设计策略和优化产品设计。

总之,竞品分析的矩阵分析法可以帮助设计师更好地了解市场竞争环境,分析不同竞品之间的优劣势,为设计和优化产品提供参考和启示。

功能对比法是一种通过比较和分析不同竞品的功能来了解其特点和优劣势的竞品分析方法。该方法主要通过比较不同竞品在功能上的差异和优劣势,帮助设计师更好地了解市场上类似产品的功能特点,并从中获取设计灵感和启示。

功能对比法在B端产品当中,我们主要分析一些影响产品体验的核心功能。比如产品的自定义能力、是否有新功能的交互引导、产品有问题时的帮助体验如何,这些我们都能够通过功能对比的方法进行快速的了解,快速让自己的产品在行业当中取得一定的优势。

竞品分析是指对与自己产品或服务相似的竞争对手进行调查、分析和比较,以了解市场竞争状况,为企业制定市场策略提供依据。在竞品分析中,评分比较法是一种常用的方法。

评分比较法是指按照一定标准对不同竞争对手的产品体验进行评分,再将得分进行比较,以确定各竞争对手的优劣势和差距,进而明确产品的具体定位。

评分比较法的优点在于可以直观地展示竞争对手之间的差距,帮助企业更清晰地了解自身在市场中的位置和优劣势,进而制定更科学的竞争策略。但评分比较法也存在一些局限性,例如评分标准的选择可能不够客观,评分者的主观性可能会影响评分结果等。

商业画布的目的是帮助企业了解自己所处的市场竞争环境,以及竞争对手的优劣势和策略。因为他是偏业务层面的分析,通常由以下几个部分组成:

商业画布可以帮助企业了解自身在市场中的定位和优劣势,以及与竞争对手之间的差距和机会。通过对竞争对手的分析和比较,企业可以更好地制定市场策略,提高市场竞争力。

而这些方法的使用,主要目的是为了呈现你的思路,通过方法论的方式进行包装,进而能够让没有体验过的人快速了解,方便他们理解你的方案思路。

竞品分析最简单莫过于借鉴别人的设计思维,因为我们在刚接触到一个需求的时候通常都会非常的茫然。而现如今的界面设计很少有行业里面完全新的功能,大多数的界面模式已经被行业当中验证使用,所以先不要尝试去创建一个新的交互需求,先试着寻找一下有没有较为成熟的交互逻辑。

比如我们现在接到一个需求,要去做一个页面的代码配置信息,手里拿到的就只有一些简单的产品截图。

那这个时候我们就需要考虑与之类似的交互到底会有哪些?

想来想去过后你会发现,我们似乎可以从VScode+Figma等页面布局当中去获取灵感,进而在绘制这些页面的时候会更为完整。

并且思路借鉴,并不意味着我们需要去copy别人的完整方案,很多时候要去分析的是它的方案真实适不适合我们的产品。

毕竟产品当中就会存在很多特殊的场景,场景不同你的思考的点就会存在差异。

再举个例子:比如我们在课程上讲到了三个风格非常类似的指标图,当你看得到这三个完全相同的组件时,其实会觉得他们只是存在风格上的差异:一个数据凸显、一个展示进度、一个展示指标

但是深入去分析了解,才知道它们除了风格上的差异之外,其实还会存在使用场景的不同。

左上图是数据凸显:因为是一个BI产品,在产品当中主要呈现的是关于这个字段详细的数据记录。所以在数据呈现的时候较为详细和准确。

右上图展示进度:同样是一个指标图,它呈现的内容更多是一个进度展示。究其原因,发现它被用于企业管理页面,以便我们可以通过进度了解资源的具体用量。

因为竞品分析并不是一个短期分析完了就结束的过程,如果处理一个需求,针对一个功能,我们都需要持续的对产品进行动态的跟踪。就像我跟进了飞书3-4年,一步一步看到它的变化、产品也在不断地发展,因此你的分析也应该是持续跟进的。

关于如何寻找竞品,我其实之前有给大家讲过,正好趁着这些内容更新,又给大家科普一波~

在竞品的寻找上,其实我们主要有几种寻找的渠道:

我们可以通过搜索引擎检索到大量的同类型产品,使用搜索引擎我们只需要明确想要寻找哪个领域或产品的竞争对手,然后根据该领域或产品的特点,选择适当的关键词,通常会有两种方式,产品类型以及产品名称。

我们以寻找CRM行业的产品为例,就可以在搜索引擎当中得到两类关键名称:

产品类:纷享销客、销售易、销帮帮...

行业类:CRM、客户关系管理系统、企业客户管理...

当然在搜索引擎上的选择,国内肯定就是百度、搜狗、Bing等平台;如果是国外,则主要是Google。

在国内的应用,主要讲究的是生态,因此我们寻找竞品还可以通过竞品的ISV快速获取。

无论是什么产品,我们都能够通过这三个平台进行快速的寻找。

Youthce.com

如果是咱们账号的老读者都知道,我自己有一个个人网站,虽然年久失修,但是里面仍然总结了市面上较为常见的B端产品,其中就包含200+各个行业的竞品。

因此肯定还是要先安利自己的网站,最后说一句,个人网站肯定更新、肯定更新~

36企服点评

这是36氪出品的企业服务点评网站,很多国内的B端产品都会在这个网站上出现,虽然做得一般,但也是国内最好的网站了(摊摊手)

网站感觉恰饭的产品都点多,很多不知名的产品排行都比较靠前~

找SaaS

也是类似的企业软件的汇总平台,内容虽然很多,但是它的排序规则并不是很认可。

比如人才招聘领域,排在前面的产品我一个都不认识,这个排序规则就值得大家细品细品,这算是大家找软件的一个补充吧。

SaaS点评网

类似的企业服务社区,我们能够快速的进行产品分析。

G2

也可以在这上面找到国外产品的流行趋势,并且每年G2都会颁布「BestSoftwarefor2023」来展示在过去一年,不同领域当中那些产品做得非常优秀。

Capterra

Capterra是一个在线的软件和服务目录网站,目的是在帮助企业寻找和比较各种软件和服务产品。与G2比较类似,不过使用它通常会采取一些关键词来去寻找。

Crozdesk

企业软件搜索,不过会有很多国外的行业报告提供给我们,免费下载~

CE青年花瓣

我在我的花瓣中总结了50个B端产品,并为每个产品提供了详细的截图。我还提供了相应的标签来对这些截图进行细致的管理。已经有很多设计师向我反馈他们会打开这个花瓣网站,每天都去获取相应的灵感。当然,也会有一些机构和媒体拿着这些截图,进行对外的售卖,并且价格不菲。

所有资源都已经免费提供给大家了。大家可以好好利用这些资源,帮助自己提升设计能力。

SaaSUI

Webframe

在Webframe里面,我们能够通过左侧的导航,快速对于产品进行分类。

这种方式在我们缺乏灵感的时候能够快速通过导航,找到自己想要的截图内容,既能够进行横向对比,同时也能够寻找到该产品的全部截图。

SaaSLandingPage

这是一个专注于B端官网设计的网站,所有的官网都通过小编的精心筛选,质量上肯定有所保障。同时还汇总了网站的字体、颜色、技术栈,能够让我们快速掌握该网站的设计风格。

关于竞品分析,其实就是通过研究别人的产品来了解自己的产品可能会遇到的问题。你可以通过不同的竞品分析方式呈现你的竞品分析结果。因为我们作为设施设计师考虑的不是产品层面上的各种关系,而是设计层面上的交互逻辑。

THE END
1.外卖行业的pest分析.pptx外卖行业的pest分析CATALOGUE目录政治法律环境(Political)经济环境(Economic)社会文化环境(Social)技术环境(Technological)竞争环境(Competitive)01政治法律环境(Political)123政府对外卖行业的政策法规可能限制或放宽市场准入,影响行业的发展规模和速度。政策法规对市场准入的影响政府对外卖行业的政策法规可能影响竞争格局,例如限制...https://www.renrendoc.com/paper/313464128.html
2.外卖行业深度调查分析报告:数字化浪潮下的市场格局与未来趋势...随着互联网的飞速发展和智能设备的普及,外卖行业作为“互联网+餐饮”的典范,近年来呈现出爆发式增长态势。51调查网在通过深入的市场调研与数据分析,揭示当前外卖行业的现状、竞争格局、用户行为特征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为外卖平台、餐饮商家及投资者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信息。 https://www.51diaocha.com/kb/18080.html
3.20242024-2030年中国外卖行业全面调研与发展趋势分析报告,外卖行业在全球范围内蓬勃发展,尤其在中国,外卖平台已渗透到日常生活中的方方面面,极大便利了民众的生活。当前,外卖市场竞争激烈,各大平台在配送效率、菜品质量、用户体验等方面展开角逐,同时,行业面临环保、食https://www.cir.cn/3/17/WaiMaiWeiLaiFaZhanQuShi.html
4.外卖研究报告2022八、行业及其主要子行业成熟度分析 第二章 中国外卖行业宏观环境分析(pest) 第一节 中国外卖行业政策(policy)环境分析 一、外卖行业监管体系及机构介绍 1、外卖行业主管部门 2、外卖行业自律组织 二、外卖行业标准体系建设现状 1、外卖标准体系建设 2、外卖现行标准汇总 3、外卖即将实施标准 4、外卖重点标准解读 三...https://m.chinairn.com/report/20220928/111825234.html
5.《餐饮企业PEST分析五力模型分析及SWOT分析案例(4100字)》.docx...《餐饮企业PEST分析、五力模型分析及SWOT分析案例(4100字)》.docx,餐饮企业PEST分析、五力模型分析及SWOT分析案例 目录 TOC \o 1-2 \h \u 8189 1.1 吉满溢公司外部环境分析 1 28683 1.1.1 宏观环境分析 1 14180 1.1.2 五力模型分析 2 17149 1.2 吉满溢公司内部环境分析 4 https://m.book118.com/html/2023/0106/8024065067005026.shtm
6.20162020年中国社区O2O行业商业创新模式分析与投资市...博思数据发布的《2016-2020年中国社区O2O行业商业创新模式分析与投资市场评估咨询报告》介绍了社区O2O行业相关概述、中国社区O2O产业运行环境、分析了中国社区O2O行业的现状、中国社区O2O行业竞争格局、对中国社区O2O行业做了重点企业经营状况分析及中国社区O2O产业发展前景与投资预测。您若想对社区O2O产业有个系统的了解或者...https://www.bosidata.com/report/831984SYHE.html
1.外卖O2O市场研究报告2025中企顾问网发布的《2025-2031年中国外卖O2O行业分析与市场全景评估报告》报告中的资料和数据来源于对行业公开信息的分析、对业内资深人士和相关企业高管的深度访谈,以及共研分析师综合以上内容作出的专业性判断和评价。分析内容中运用共研自主建立的产业分析模型,并结合市场分析、行业分析和厂商分析,能够反映当前市场现状...https://www.cction.com/report/202411/472838.html
2.美团外卖的市场营销分析(精选11篇)(一)宏观环境分析(PEST模型) 1、P政治环境 电商发展越来越迅速,国家对于电商的管理也趋于规范化和法律化,同时国家也正在积极制定相关法律法规来规定和约束电商。美团网作为生活服务类电子商务市场份额第一的公司,不仅拥有完整、规范的公司制度,还拥有良好的消费口碑,美团外卖作为旗下的子公司,也享有美团的超高荣誉,因此...https://www.360wenmi.com/f/file16sdl31t.html
3.美团外卖市场分析(共7篇)(一)宏观环境分析(PEST模型) 1、P政治环境 电商发展越来越迅速,国家对于电商的管理也趋于规范化和法律化,同时国家也正在积极制定相关法律法规来规定和约束电商。美团网作为生活服务类电子商务市场份额第一的公司,不仅拥有完整、规范的公司制度,还拥有良好的消费口碑,美团外卖作为旗下的子公司,也享有美团的超高荣誉,因此...https://www.mingkanw.com/w/filewe6k9w6x.html
4.餐饮外卖竞品分析外卖app竞品分析中国互联网餐饮外卖行业格局:美团、饿了么占据绝大部分市场。2017年市场订单份额方面,饿了么和百度外卖占比达到了51.5%,美团外卖占比40.1%,其他外卖占比8.4%(数据来源:比达咨询) 1.3 中国互联网餐饮外卖行业PEST分析 1.3.1 1.3.1.1 2016年10月1日实施的《网络食品安全违法行为查处办法》,强化平台和经营者的义务,...https://blog.csdn.net/weixin_39383751/article/details/79680512
5.PEST分析法一般是用于宏观环境的分析,而宏观环境不仅可以影响行业...刷刷题APP(shuashuati.com)是专业的大学生刷题搜题拍题答疑工具,刷刷题提供PEST分析法一般是用于宏观环境的分析,而宏观环境不仅可以影响行业,也可以影响到行业中的具体企业,那么以下哪两个环境是可以对行业中的具体企业产生影响的?A.经济环境B.政治环境C.社会环境D.技术环https://www.shuashuati.com/ti/3ad84c4b79c645a8af5ca02963f2447d.html?fm=bd1acdba652d3c5044d87496413088b6fa
6.企业环境分析工具2024年cma考试p1基础知识点四、PEST分析 PEST分析是企业的外部环境因素分析工具,分析一切影响行业和企业的宏观力量。 所处不同行业的企业要根据自身特点和经营需要选择性地对外部环境因素进行分析,要包括4个主要外部环境因素: ·政治(Political); ·经济(Economic); ·社会文化(Social /Culture); ...https://www.dongao.com/cma/cwbg/202406184446714.html
7.互联网餐饮外卖行业分析报告本报告前瞻性、适时性地对互联网餐饮外卖行业的发展背景、供需情况、市场规模、竞争格局等行业现状进行分析,并结合多年来互联网餐饮外卖行业发展轨迹及实践经验,对互联网餐饮外卖行业未来的发展前景做出审慎分析与预测;是互联网餐饮外卖行业相关企业及资本机构准确了解当https://www.zhiyanzhan.cn/report/21258.html
8.简洁创业项目计划书(通用11篇)1、行业分析 “悦靓女屋”网站是由在校大学生推出的面向全国年轻爱美女性的网站,因此目标消费者定位为年轻的女性群体。该网站除淘宝网总站外,在职院校园商城设有分站,因此,暂定的.目标消费群在校女大学生为重点,将来逐步扩大市场,以职院为例,各类在校生3万人,女生人数大约占到40%,而最新的统计表明,20XX年全国在校大...https://www.yjbys.com/chuangye/ziliao/chuangyejihuashu/632410.html
9.疫情的论文形势与政策3000字6篇2企业外部环境分析的方法 2.1PEST分析方法 “PEST”四个字母 ,分别是英语中的political(政治环境) 、economic(经济环境) 、social(社会环境)和technological(技术环境)单词的首字母 ,所以PEST分析方法是分别从这四个方面分析宏观环境的 。 2.1.1P政治环境 https://www.chinawenwang.com/shiyong/156748.html
10.甜品店项目策划书(精选10篇)(三)需求分析:甜品是很多女孩子喜欢的食物因为甜品有养生,保健,滋补的功效,所以甜品的需求量很大。 (四)PEST分析:政策法律环境分析,近年来大学生创业得到国家和各级政府的许多优惠政策的支持,重庆市政府对大学生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对创业大学生可享受西部大开发、高新技术、节能环保等方面的税收优惠, 经济环境分析:...https://www.ruiwen.com/xiangmucehuashu/6251649.html
11.2024年中国餐饮外卖行业发展趋势分析:餐饮外卖市场规模呈爆发式...《2023-2029年中国餐饮外卖行业市场供需态势及发展战略咨询报告 》为共研产业研究院自主研究发布的行业报告,是餐饮外卖领域的年度专题报告。《2023-2029年中国餐饮外卖行业市场供需态势及发展战略咨询报告 》从餐饮外卖发展环境、市场运行态势、细分市场、区域市场、竞争格局等角度进行入手,分析餐饮外卖行业未来的市场走向,...https://www.gonyn.com/industry/1702321.html
12.新式茶饮品PEST分析及策略选择——以霸王茶姬为例https://www.hanspub.org/journal/ecl https://doi.org/10.12677/ecl.2024.132098 新式茶饮品PEST分析及策略选择 ——以霸王茶姬为例 戴淑艳 贵州大学文学院,贵州 贵阳 收稿日期:2024年2月2日;录用日期:2024年3月14日;发布日期:2024年5月8日 摘要 在各行业内卷加剧的背景下,新式茶饮品的发展势不可挡,消费...https://www.hanspub.org/journal/PaperDownload.aspx?paperID=86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