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限制生产销售使用塑料购物袋的通知》
2008年
国务院
在全国范围内禁止生产销售使用超薄塑料袋,并实行塑料袋有偿使用制度。2015年,吉林省正式实施“禁塑令”,规定全省范围内禁止生产、销售不可降解塑料购物袋、塑料餐具,成为全国第一个全面禁塑地区。
《石化和化学工业“十二五”规划》
2012年
工信部
提出发展聚乳酸、聚丁二酸丁二醇酯(PBS)可降解塑料。
《中国塑料加工业“十二五”发展规划指导意见》
中国塑料加工工业协会
提出加大高科技产品创新开发力度、大力推行清洁生产、着重培育新兴产业等任务。在普通塑料包装薄膜、袋上,提出推进生物可降解材料及系列产品、个性化包装薄膜设计、功能性材料及产品等。在塑料食品包装材料及制品上,提出重点发展具有高阻隔性、避光等功能性复合膜材料,推广环保型助剂等。
《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本)(2013年修正)》
2013年
国家发展改革委
将生物可降解塑料及其系列产品开发、生产与应用列为鼓励类。
《循环发展引领计划》
2016年
其中包括,加大对生产超薄塑料购物袋的查处力度,巩固“限塑”成果;加大对生产、销售过度包装商品行为的查处力度;完善一次性消费品限制使用制度;全面推行居民用电、用水、用气阶梯价格;坚决关停无照经营、达不到环境标准和安全标准的小企业、黑作坊,持续打击非法改装,严厉打击“洋垃圾”走私。
《环境标志产品技术要求塑料包装制品》
国家环保部
新标准将对塑料包装制品的原材料、生产过程、降解性能、生物碳含量、印刷、标签和贮存等方面做出重要调整。
《生物降解塑料零售包装袋通用技术要求》
2017年
吉林省质检院
该标准将生物降解塑料零售包装袋细化分为购物袋、连卷袋、平口袋、提携袋。制定《生物降解塑料零售包装袋通用技术要求》吉林省地方标准,有利于规范生物降解塑料零售包装袋生产、销售和推广应用,对于促进该省生物质产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GB/T38082-2019生物降解塑料购物袋》
2019年
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
本标准规定了生物降解塑料购物袋的术语和定义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及包装、运输、贮存。
本标准适用于以生物降解塑料树脂为主要原料生产的薄膜、经热合或黏合等制袋工艺加工制得的塑料购物袋,也适用于生物降解塑料与其他材料复合的购物袋。
本标准不适用于仅以包装使用且不以携提为目的的生物降解塑料袋如生物降解连卷袋(也称撕裂袋或点断袋)等。
《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修订草案)》
草案强化工业固体废物产生者的责任,完善排污许可制度,要求加快建立生活垃圾分类投放、收集、运输、处理系统。
《关于在全国地级及以上城市全面开展生活垃圾分类工作的通知》
住建部等9部门
明确到2020年,46个重点城市基本建成生活垃圾分类处理系统,到2025年,全国地级及以上城市基本建成生活垃圾分类处理系统。
《关于进一步加强塑料污染治理的意见》
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
-
2020年
国家发展改革委、生态环境部
到2020年,率先在部分地区、部分领域禁止、限制部分塑料制品的生产、销售和使用。到2022年,一次性塑料制品消费量明显减少,替代产品得到推广,塑料废弃物资源化能源化利用比例大幅提升;在塑料污染问题突出领域和电商、快递、外卖等新兴领域,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塑料减量和绿色物流模式。到2025年,塑料制品生产、流通、消费和回收处臵等环节的管理制度基本建立,多元共治体系基本形成,替代产品开发应用水平进一步提升,重点城市塑料垃圾填埋量大幅降低,塑料污染得到有效控制。
“禁塑限塑令”
国家发改委联合生态环境部
要求在2025年,完善塑料制品生产、流通、消费和回收处置等环节的管理制度,对不可降解塑料逐渐禁止、限制使用。同年7月10日,国家发改委联合生态环境部、工业和信息化等九个部门就落实“禁塑限塑令”,要求各地在8月中旬前下达省级实施方案,确保如期达成目标任务。
企业
项目情况
康辉石化
2021年1月19日,年产60万吨PBS类生物可降解塑料项目正式签约,标志着国内规模最大、产能最高的可降解新材料项目在恒力落户。
道恩股份
2021年1月17日,拟计划投资建设12万吨/年生物可降解树脂(PBAT)项目,其中一期项目6万吨/年连续聚合生产装置将委托中纺院承接,双方合同总金额为2.65亿元。
宇新股份
2020年11月3日,惠州环大亚湾新区管委会、惠东县政府与湖南宇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签订宇新轻烃综合利用项目投资协议。该项目包括先行项目和主体项目(主体项目分为一期、二期和远期项目),总投资额约为159亿元。其中,先行项目为6万吨/年PBAT项目,投资额约为5亿元。
金晖兆隆
2020年12月27日,金晖兆隆2×6万吨生物降解塑料PBAT项目总承包合同签约仪式在江苏南京举行。
莫高股份
2020年12月21日,甘肃莫高聚和环保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年产2万吨的PBAT项目试车成功。
蓝山屯河
2020年11月26日,新疆维格瑞生物科技有限公司24万吨/年聚酯类可生物降解树脂项目公众参与第二次公示发布。
瑞丰高材、聚友化工
2020年10月24日,在上海举行签约仪式暨签署项目合作意向协议书,双方就公司规划年产30万吨生物可降解高分子材料PBAT项目达成合作意向。
四川能投
2020年10月23日,四川能投化学新材料有新公司年产12万吨生物降解系列聚酯树脂项目一期招标代理机构招标公告发布。
万华化学
2020年10月22日,眉山高新技术产业园区管理委员会发布万华化学(四川)有限公司年产6万吨PBAT生物降解聚酯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第二次)
山东睿安
2020年10月16日,山东济宁市87个“四个一批”项目集中开工。位于金乡县的山东睿安生物降解新材料项目总投资5.7亿元,年产6万吨共聚酯系列产品,可实现产值15亿元,利税3.5亿元。项目建设完成后,主产品PBAT(聚己二酸/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6万吨/年,副产品THF(四氢呋喃)0.736万吨/年。
宏源新材
2020年10月15日,四川省广安市在重庆举行投资推介会暨项目签约仪式,签约现场,宏源新材料有限公司与广安经开区达成投资20亿元的重磅协议,将建设年产30万吨PBAT和年产20万吨PBS项目生产线,项目建成达产后,可实现年产值100亿元以上。
近几年由于高纯石英砂国内供给不足,再加上下游光伏、半导体等领域需求旺盛,使得其市场供不应求,价格一路上行。据《中国基金报》报道,国产高纯石英砂价格由2022年年中的5万元/吨涨至2023年3月的14万元/吨。而据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硅业分会数据,2023年初至2023年9月,高纯石英砂(内层砂)的价格由不到10万元/吨
根据数据显示,2023年,我国聚偏氟乙烯(PVDF)行业产能达到12.35万吨,同比增长6.93%。同时,PVDF产能向头部企业集中,2023年PVDF产能CR4达到60.62%,浙江孚诺林、东岳集团、内蒙三爱富、阿科玛氟化工产能分别达到2.8万吨、2.5万吨、2万吨、1.45万吨。
我国碳酸乙烯酯下游消费以锂离子电池为主,应用终端主要涉及新能源汽车和储能等行业。近年来,受益于新能源汽车和储能行业快速发展,我国碳酸乙烯酯消费需求不断增长,产能产量也大幅上升,已成为全球最大碳酸乙烯酯消费国和生产国。此外,我国碳酸乙烯酯产能分布较为集中,2022年CR6接近80%,其中浙江石化以26.06%的占比位居国
近年来随着下游市场不断发展,我国聚酰亚胺薄膜市场不断扩容,规模不断增长。数据显示,2016-2022年我国聚酰亚胺薄膜市场规模从25亿元增长到72.4亿元。估计2023年我国聚酰亚胺薄膜市场规模在80亿元左右。
近年来,为了满足下游市场发展需要,我国聚丙烯生产企业积极扩产,使得行业处在持续的扩能当中,产能不断扩张,由2018年的2317万吨上升至2023年的3976万吨,年均复合增长率达到11.4%。
截至2023年底,我国仅有6家丁腈橡胶生产企业,产能格局集中。其中,兰州石化的丁腈橡胶产能居国内市场首位,达到10万吨,占比30.49%;其次为宁波顺泽和镇江南帝,分别达到6.5万吨和6万吨,占比分别为19.82%和18.29%。
近年我国聚酰亚胺市场规模不断增长。数据显示,2017-2022年我国聚酰亚胺市场规模由90.3亿元增长至148.3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为60.9%。这一增长率表明,当前国内聚酰亚胺市场正处于快速发展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