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星巴克的主要竞争对手台湾品牌85度C是近来常被提及的星巴克竞
争对手。
从2004年开始的三四年内,85度C在台湾开出340家门店,一年卖出1
亿杯咖啡,年营业收入15亿,超越了在台湾拥有200家门店的星巴克。
85度C的饮品和西点价格在4到10多元不等,低价对星巴克形成了冲
击。
真锅咖啡是星巴克在中国的又一竞争对手。
真锅咖啡一位加盟经理透露,真锅在全国拥有170家加盟店,其中上海有
70家。
但该经理表示,真锅咖啡和星巴克的消费者年龄层和价格定位都有差别,
没有形成直接竞争。
和真锅同样采取加盟方式的还有两岸咖啡和SPR咖啡,分别在中国拥有超
过400家门店。
SPR认为自己的定位与星巴克颇为接近,而两岸咖啡自称比星巴克多出了西
餐供顾客选择。
(二)辛巴克的竞争战略
1.扩大总需求,通过传播和体验,增加消费者对咖啡的认识和专业度,并口
碑的相传地带来新的顾客。
2是各种进攻和防御策略保护市场份额,大规模的开店强化品牌和覆盖面,
先抵御后进攻。
3是在市场规模不变的情况下,扩大市场份额,扩大产品线和供应渠道,提
高市场占有率。
1/5
4对于同定位的竞争者,星巴克更多的应采取集中化战略,配合产品差异化
战略,通过自己的先入优势阻止后来品牌的扩张和发展,不断在产品,成本和
管理上提升。
5对于一些低档的竞争者(如雀巢)等,星巴克已经成功的使用了产品差异
化战略,将顾客吸引到门店,并进一步教育他们咖啡知识,培养他们的长期消
费习惯。
6对于冰激凌等的一些茶餐厅,辛巴克和其竞争对手更多的采取一种互补的
战略,满足顾客不同时期,不同的饮食需求和心理需求。
(三)星巴克SWTO分析1)优势(STRENGTH)经营模式:
根据世界各地不同的市场情况采取灵活的投资与合作模式,多以直营经营
为主。
充分运用“体验”:
星巴克认为他们的产品不单是咖啡,而且是咖啡店的体验。
另外,星巴克更擅长咖啡之外的“体验”:
如气氛管理、个性化的店内设计、暖色灯光、柔和音乐等。
就像麦当劳一直倡导售卖欢乐一样,星巴克把美式文化逐步分解成可以体
验的东西。
产品:
星巴克主要卖的是咖啡与自家的咖啡豆,除此之外,其实星巴克卖的也是
一种味道与感觉,也是所谓的无形氛围,星巴克与一般咖啡店不同的地方,是
给人一种极负人文时尚的摩登感,这是与其他咖啡店不同之处。
地点:
以人潮多的商圈为主,此外更以车站等交通地点更为频繁,因为除了卖给
想喝的人外,也可提供一个短暂休憩的地点。
2/5
2)劣势(WEAKNESS)本土化问题尚且先把“一万家”的庞大数目放到一边,
眼下星巴克更重要的是中国的本土化问题。
任何一个从国外进入中国的企业,一定要考虑本土化的问题,星巴克在中
国一方面要考虑到政策和市场的不成熟,法律法规的不完善,况且,国内整个
社会的诚信体系还没有建立起来。
对于星巴克来说,一定要谨慎地寻找合作伙伴,谨慎地调整发展战略,选
择自己本土化的模式,这其中包括管理模式、合作模式和产品模式,这都是星
巴克需要关心的问题。
资金问题但凡对星巴克有点了解的人都会注意到一个现象,星巴克店面的
选址总是遵循这样一个规律——租金昂贵的城市繁华地段。
众所周知,星巴克对于大众来说是奢侈品,为了保证星巴克的客源,如此
选址也是权益之举。
据了解,星巴克在上海开一家新店需要200万,而收回直营后的星巴克计
划在中国的门店数量增加到500家以上,对于星巴克来说,需要大量的资金来
为其开拓新店。
星巴克能否“单枪匹马”开拓市场,同时解决资金、人力以及后备资源的庞
大需求,将成为未来考验星巴克的一道难题。
3)机遇(OPPORTUNITY)一统中国市场星巴克在华的经营模式最初是以许可
星巴克总部收取特许经营商的专利金后,将星巴克的商标使用权授予特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