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巴克发布的2017年第四季度财报显示,全球净利润61亿美元,同比增长6%;全球及美国市场同店销售增长率均为2%,创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最低。财报公布后,由于各项指标增速低于市场预期,截止1月25日收盘,星巴克股价下跌近6%。
这其中,美国本土不太给力的业绩表现很明显拖了后腿。在第四季度,美国地区的营收同比增长7%至43亿美元,但同店销售额仅增长2%,这还是主要依靠在过去一年间新开的979家新店。
星巴克公司主席兼CEOKevinJohnson表示,美国市场的疲软表现主要是因为,在刚刚过去的这个假日季,星巴克在饮料、周边产品和礼品卡方面的销量都不太令人满意。
与全球的低迷成绩相比,星巴克在中国市场表现显著:星巴克中国净利润增长达到30%,同店销售增长率为6%。在第四季度全球新开的700家门店中,以中国为主的亚洲地区就有300家。中国消费者正在经历的消费升级促成了这一切。可以看出,星巴克未来的业绩增长得靠中国,这也是为什么星巴克选择把全球第二家甄选烘焙工坊开在了中国,并计划未来在这里开出1000家星巴克甄选门店的原因。
但,中国市场真的美好吗?
星巴克中国正失去对咖啡“品位”的话语权
事实上,在近年的快速扩张下,大部分星巴克门店已经开始显得略为乏味。为了体现出新意,星巴克一直在不同地区建立具有当地特色的门店,比如将上海的老洋房“思南公馆”,杭州断桥附近的蒋经国故居改建成星巴克咖啡。
不过,这改变不了星巴克对高翻台率的追求,从并不舒适的高脚木凳,店员很少主动提供瓷杯就可见一斑。与装修精致、座椅舒适的精品咖啡馆相比,星巴克在中国似乎正逐渐失去对于咖啡“品位”的话语权。
星巴克要面对三大“对手”的强力挑战
1、独立精品咖啡浪潮的冲击
什么是独立精品咖啡?KnutsenCoffee的创人ErnaKnutsen在1974年于《茶语咖啡贸易期刊(Tea&CoffeeTradeJournal)》之中提出了“精品咖啡”的概念,当时这个词指代的是“于特定气候下种植,有着独特风味的咖啡豆”。
随后1982年成立的美国精品咖啡协会(SpecialtyCoffeeAssociationofAmerica)将这个概念不断推广。他们用自己的一套体系,把杯测分数在80分以上(满分100分)以上的咖啡豆称为精品咖啡,与星巴克这样的商业咖啡所用的大规模种植的咖啡豆不太一样。
虽然精品咖啡的概念存在多年,但是这些独立咖啡店以商业品牌的身份出现时,它才真正的进入了大众视野。以美国市场为例,IntelligentsiaCoffee、Stumptown以及Bluebottle都成了精品咖啡的代表。随后,资本的进入加速了精品咖啡的发展。被誉为咖啡领域苹果公司的BlueBottle在2015年完成新一轮7000万美元融资,当时它只有19家门店,现在它已经把门店从美国开到了日本。另一家在硅谷颇有人气的精品PhilzCoffee迄今已累计融资3000万美元。
符合“第三次咖啡浪潮”这个定义的咖啡馆,必须具备的条件是,像酿酒一样的用精细工艺制作咖啡。
咖啡文化研究者韩怀宗在《精品咖啡学》中将第三代咖啡浪潮的出现,归结为咖啡行业对咖啡本身的一种“返璞归真”,这是一种相对于机器意式萃取的反转——如同葡萄酒或者茶叶那样,注重咖啡的口感及原料产地,并且通过手冲或者更为精细且漫长的方式获得一杯咖啡。
在中国,咖啡的第三次浪潮迹象变化更加明显。咖啡行业内有着一种这样的说法,目前在上海至少50%上的咖啡店是独立运作的精品咖啡,剩下的则是星巴克这样的商业连锁品牌。
类似Mannercoffee及月球咖啡这样面积不足10平方米的小小精品咖啡馆,成为了年轻一代的“打卡胜地”。在高端用户方面,咖啡代表的意式浪漫主义文化及“第三空间”生活方式,正好迎合了中国中产阶级们对于消费体验的需求。咖啡如同轻奢(affordableluxury)一样,成了所谓的“中产阶级”涌现的第一批狂热消费单品。
2、其他咖啡连锁巨头的跑马圈地
目前,星巴克周边竞争对手环伺,不管是咖啡连锁巨头的Costacoffee(英式)、CaffeBene(韩式)等咖啡品牌,还是国内咖啡连锁品牌太平洋咖啡等都在跑马圈地。
在中国,Costa是仅次于星巴克的第二大咖啡连锁店,有420家门店,2022年前,中国门店数量将达到700家,这意味着每年得开出80家新店。
韩国咖啡连锁品牌CaffeBene中国门店数量正在向1000家扩张。
太平洋咖啡中国内地拥有300多家门店,香港有100多家门店。
3、跨界对手的挑战
据有关数据统计,未来中国咖啡市场有3000亿元的规模,这也引起以麦当劳为代表的快餐连锁品牌,以及本土“网红茶饮”的跨界争夺。
麦当劳旗下的McCafe业务依托于麦当劳的全球门店,正以更快的速度在全球范围内扩张;且同为咖啡连锁,McCafe的价格更具吸引力——一杯麦当劳的卡布奇诺只需要2美元。
此外,潜在的对手如“喜茶”、“皇茶”、“丧茶”等新晋网红茶饮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