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美食、外卖、酒店、旅游、电影等于一体的生活服务类App。
生活服务市场的参与方包括:B端(商家、个体服务者),平台(平台入口、交易平台、信息平台、基础服务平台),C端(用户)。
据艾瑞咨询统计,2016年本地生活服务O2O市场规模为11044.2亿元,预计到2018年市场规模将达到15901.3亿元,线上渗透率超过7%。
据Analysys易观数据显示,2016年第3季度中国生活服务交易类平台成交额达656.5亿元人民币,环比增长12.0%,较去年同期增长5.4%。预计随着平台对核心品类的聚合深耕以及业务线联营效应,业务增长空间将进一步打开。
伴随美团、大众点评合并,生活服务交易平台直接演变为美团点评与百度糯米双寡头格局,市场极度集中。美团凭借地推和补贴跑马圈地,加上对接点评线上流量线下资源,在上一阶段获得并维持了较大的市场份额。2016年第3季度美团点评在整个生活服务交易平台的份额占比已达74.9%。百度糯米对GMV质量的重视使其份额也稳步提升至24.4%。份额占比持续攀升的态势以及技术赋能商户的行业升级方向,正逐步往对糯米更有利的方向上走。依靠百度在大数据、人工智能、VR等技术上的优势,百度糯米有相当的实力去改变当前生活服务O2O领域的竞争格局。第3季度美团点评、百度糯米重要负责人相继提出下一阶段的运营重心将是深耕B端商户,赋能商户成为带动生活服务交易平台未来业务增长的重要引擎。
美团点评合并后最重要的进展是各业务线的整合。2016年7月底经过不断整合,美团点评再次做出新的架构调整,最终确立餐饮平台、酒店旅游和到店综合O2O三大核心事业群和一个“互联网+大学”的业务结构。除此之外,2016年9月底美团点评终通过完成对钱袋宝的全资收购,获得宝贵的第三方支付牌照,补齐支付上的短板,形成完整的生态闭环。拥有自身支付渠道,对于在生活服务O2O领域拥有巨大体量和平台资源的美团点评来说,除了不再受制于别人外,增加的入口以及可向消费金融场景的延伸都有了更多想象空间。
百度糯米通过发挥背靠百度带来的技术、大数据与人工智能优势,为包括餐饮、KTV、酒店等各行业提供功能各异的赋能营销平台,在提升合作商家的经营效率与营业额的基础上,实现平台收入稳步提升,GMV的质量更加趋于健康。在第3季度,百度糯米除建立以智慧餐厅为核心的商户赋能新模式外,酒店、旅游、亲子垂直品类也增长强劲。酒店方面,实现2.8万家国际酒店接入,极大补充国际酒店业务供应链和地图的POI丰富度;旅游方面,将地图能力迁入糯米,除实现糯米购买外,360度景区全景、高清导航等功能也充分助力游客行前决策;亲子方面,也展开了月嫂、带小孩出行项目的深度运营。
O2O模式,线下商家入驻平台,平台展示商品和服务信息,为用户提供美食、外卖、酒店、旅游、电影等生活服务,同时提供支付接口和售后服务,用户购买商品和服务后到线下消费。
(1)佣金:最主要的盈利模式,从商家卖出的商品和服务中进行一定百分比的抽成。
(2)商家服务费:通过协议帮商家做折扣促销,参与活动,按照协议收取费用。
(4)资金流:先收钱,后付钱。
(5)竞价排名。
(6)外卖物流配送费。
QuestMobile发布了2016秋季APP排行榜,榜单显示2016年9月,美团单日活跃用户2159万,月活跃用户15956万,人均月使用次数15.1次,在生活服务类App中排名第一。
2016年美团单日活跃率在1月至8月呈上升趋势,学生8月放暑假,提高了出门吃喝玩乐的频率,8月之后,活跃率呈下降趋势。冬季天气较冷,人们进行室外活动的频率下降,活跃率较低。
2016年美团月度覆盖率整体呈下降趋势,12月降至最低。说明随着总体网民数的增加,美团App的增量却没有显著变化,现阶段的主要任务是增加用户粘性。
(1)消费者:以低价获取较优质的服务。
(2)商家:增加销售额、增加知名度。
消费前:定位所在城市、分类导航、搜索商品和服务、查看商品和服务详情、下单、支付。
(1)业务类型丰富,涉及到吃喝玩乐、旅游出行、电影购票等各品类。
(2)折扣大、促销活动较多。
(3)用户消费评价、商家评分。
(4)个性化推荐。
(5)附近商品和服务。
(1)未消费随时退款。
(2)美团券过期未消费无条件退款。
(3)消费不满意,美团就免单。
(4)资讯:美食推荐和制作、玩乐推荐、影视新闻。
以低廉的价格获取较优质服务,满足生理需求、情感需求、尊重需求。
移动观象台的数据显示,美团App的人群画像为:女性多于男性、年龄集中在19-25、26-35、36-45岁。这个三年龄段的消费者主要包含了大学生、白领这两个群体。下面分析消费者和商家的特征及需求情况,如表1。
下面分析用户使用App的三个主要场景,如表2。
(1)低价:优惠多,促销活动非常多。
“大平台+多业务”,通过发挥用户平台和业务的协同联动,做深业务,做强平台,进一步打通“商户-平台-用户”的价值链,增强平台的运营能力,并不断积累通用灵活的中后台系统。保持团购行业第一的领先优势,为用户提供吃喝玩乐的全方位服务。
(1)获得更多合作商家。
(2)进一步丰富商品和服务品类。
(3)针对城市、人群、节假日、事件等推出各种促销活动,促进消费。
(1)自身网站:美团网、猫眼、大众点评网设置美团App下载入口。
(2)地推:地面推广人员争取获得更多商家,让商家主动向消费者推广App。
王兴曾是人人网创始人、饭否网总裁,现任美团点评CEO,有多年创业经验,对大学生群体和社交十分了解,2010年创办了美团网。
新成立的“点评平台及综合事业群”将更加聚焦品质生活,不断提升美团点评在重决策行业的垂直整合能力,帮助消费者发现更多更美好的生活方式。“美团平台及酒旅事业群”将在本地吃喝玩乐消费场景覆盖的基础上,利用酒旅业务和美团平台的协同优势,加强“他乡是故乡”的异地生活方式场景,进而实现对用户在本异地吃喝玩乐消费场景的全面价值提升。
可以看出美团未来的发展主要集中在:深耕B端商户,使商户成为带动平台未来业务增长的重要引擎;深耕酒店和旅游业务,将业务进一步扩展到旅游出行领域。
美团的竞争对手是具有餐饮、电影、酒店、休闲娱乐等商品和服务的生活服务类App,在AppStore生活类免费榜中,具有这些功能的前3名分别是美团、大众点评、百度糯米,美团排名第1,它们占据了中国生活服务交易类平台的大部分市场份额。
下面从slogan、产品定位、主营业务、目标用户、用户群特征、用户需求、盈利模式、运营推广、优势、劣势、核心功能、差异化特色12个方面对比分析美团与其竞争对手,如表4所示。
低价、丰富、方便、性价比高
采用了组合导航设计,有利于展示大量入口,可以帮助用户快速找到需要的内容。底部为标签导航,首页顶部为搜索栏+banner轮播图,中间是分类导航,整体页面结构清晰、层次分明,满足用户主场景下的使用需求。
(1)定位
(2)搜索栏
(3)二维码
扫描商家二维码或者出示付款二维码待商家扫描付款,主打到店付款的概念,即消费者不必事先购买团购或预约服务,只需要在线下消费后直接买单,提升了用户体验。
(4)消息
有新消息时,icon右上角会有小红点,点击进入消息查收页面,小红点消失。
(5)分类导航
前10个分类固定,是大部分用户最常使用的团购分类,以及美团在垂直团购领域进行布局的分类入口(美团外卖、猫眼电影、美团酒店)。后9个分类根据运营情况,不同城市的顺序和内容不同。
(6)身边商家
定位到当前城市时,推荐附近的酒店,将用户引导至酒店业务。
(7)玩转当地
当选择除当前定位城市之外的城市时,会出现该模块,该模块包含了机票、火车票、景点、美食、攻略等内容。给出行用户更多选择,满足用户吃住行游购娱一站式需求。
(8)促销活动
专题运营活动入口,不同城市的活动不同,活动内容丰富,满足不同用户需求,更加贴近本地生活。每个版块进入之后,突出“抢购”按钮,给人视觉冲击和心理暗示,提醒用户减少犹豫,快速下单。
根据用户最近购买或浏览过的团购信息向用户推荐可能喜欢的团购商品,提供用户满意的个性化定制服务,方便用户快速查找。
优先显示购买过或浏览过且距离较近的商家。除了商家名称、距离、地段名称、优惠信息、价格、门市价、销量等基本信息之外,还有标签,用于说明浏览过、等待支付、优惠情况等信息,突出价格,确保用户更快地捕捉到有效信息。
地段名称的人性化提示,让用户基于便利程度快速做出消费决策,省去了点击查看地址详情的步骤。
(1)当前地址
(2)tab导航
分为享美食、住酒店、爱玩乐、全部共4个内容,前3个不同地址的子分类不同。
(3)商家信息列表
商家名称、优惠标签、评级、平均消费、商家类别、地段名称、距离、消费人数、全部或部分优惠信息,商家信息全面,确保用户更快地捕捉到有效信息,缩短了用户完成团购任务的路径。
(1)好友去哪
(2)当地资讯
(1)我的订单
(2)最近订单
付款、再来一单、再次预订等按钮颜色鲜亮,提醒用户购买。
(3)我的收藏/最近浏览
方便用户快速查找商家。
不同频道的页面显示方式不同,做到个性化引导,下面以美食频道为例进行说明。
(1)地图
在地图上标注用户的地理位置以及当前列表中所有商家的分布位置,可以查看路线和导航。
(2)细分种类
频道内的商品细分种类,点击相应icon,进入某一细分种类的商家列表,满足用户更加细化的需求。
(3)活动模块
根据不同城市,活动模块的数量和内容不同。
(4)筛选排序导航
根据分类、位置距离和具体筛选条件进行筛选,根据智能排序、离我最近、好评优先、人气最高排序。
(5)用户当前详细地理位置
(6)商家信息列表
商家名称、评级、平均消费、地段名称、距离、商家类别、标签、是否支持外卖或预订、全部或部分优惠信息,商家信息全面,确保用户更快地捕捉到有效信息,缩短了用户完成团购任务的路径。
不同频道的商家列表显示的方式不同,做到个性化引导,下面以餐饮商家列表为例进行说明。
商家信息列表:商家名称、评级、平均消费、地段名称、距离、商家类别、标签、是否支持外卖或预订、全部或部分优惠信息,商家信息全面,确保用户更快地捕捉到有效信息,缩短了用户完成团购任务的路径。
不同频道的商家详情页面显示的信息不同,做到个性化引导,下面以餐饮商家为例进行说明。
(2)商家信息
(3)买单
在主场景的基础上扩展线下消费场景,减少用户消费享受优惠的操作步骤,更加快捷。
(4)外卖
在团购的基础上,扩展外卖业务,向外卖业务引流。
(5)订座
(6)优惠信息
多种优惠方式供用户选择,买单优惠、代金券、套餐列表(点击可查看详情)。
(7)推荐菜
商家特色菜品推荐,给首次光顾的用户以引导。
(8)用户评价
评价是用户决定是否购买的重要参考。分为全部、最新、晒图评价,最新便于用户查看最近其它用户的消费体验,晒图评价便于用户通过查看图片判断菜品和服务质量。
用户评价页面以标签归类,让用户快速找到自己想要的评价,提高了信息搜索的效率。
(9)更多信息/餐厅亮点
其他次要信息。
(10)附近推荐
基于用户的使用场境,当用户浏览某一商家详情并浏览至信息底部时,意味着很可能用户对该商家的团购没有强烈的购买需求。同时基于用户的购买动机,用户对附近该类商家是有购买诉求的。此时,当用户浏览完该商家信息,仍然不满意时,附近该类商家恰好提供了一个便利的非结构导航,将用户引导到合适的地方,增强了用户的购买体验。
(12)立即入驻
商家入驻入口,不明显。
不同频道的团购显示的信息不同,做到个性化引导,下面以餐饮团购套餐为例进行说明。
(1)价格信息
(2)商品特性
保障服务、销售量,增加了用户对该商品的信任程度。
(3)评级/评价标签
评级:让用户大致判断该套餐的质量。
评价标签:评价以标签归类,让用户快速找到自己想要的评价,提高了信息搜索的效率。
(4)商家信息
提供了商家的地理位置和联系方式,便于用户进一步了解商家,强化用户对该商品的信任程度。
(5)套餐/购买须知
让用户对准确了解团购内容,解决了用户因为网上虚拟购买而产生的各种顾虑,再一次强化了购买时的安全感。
(6)评价内容
相比商家的自我阐述,用户更倾向于相信其他用户的评价。优先展示有图且高质量的评价内容,对该套餐产生一个较好的印象,从而决定是否购买。
基于用户的使用场境,当用户浏览某一套餐详情并浏览至信息底部时,意味着很可能用户对该套餐没有强烈的购买需求。同时基于用户的购买动机,用户对该类套餐或附近的其他套餐是有购买需求的。此时,当用户浏览完该套餐信息,仍不满意时,同类套餐或附近的其他套餐推荐恰好提供了一个便利的非结构导航,将用户引导到合适的地方,增强了用户的购买体验。
(1)页面之间以直接跳转、向左滑动切入、向右滑动切出为主要交互方式。筛选排序以弹出抽屉为主要交互方式。定位向上切入、向下切出。
(2)点击分类标签,标签背景变灰,更加有按键感。
(3)页面加载时,出现美团吉祥物跑动的效果,区别于其他平台,跑动表现出正在努力加载。刷新时,是美团吉祥物摇头的效果,生动形象。
(4)在选择商品和服务时,大多采用通栏点击的方式,方便快捷。
(5)在关键位置通过明显的toast提醒用户。
(1)虽然商家筛选时,可以选择“在线排队”、“在线点菜”服务,但在部分商家页面无在线排队、在线点菜入口。
(2)很多商家的推荐菜没有图片,且这部分图片由用户上传,用户很少在这里主动上传图片,应该由商家上传高清图片,并进行简单介绍,便于用户选择。
(3)商家入驻入口不明显,可以在我的页面底部设置“我要合作”入口,便于商家进入。
(4)我的页面中有会员卡功能,点击之后显示“你还没有开通会员卡”的情况下,应该提示用户如何开通会员卡。
(5)在线客服入口深,加载慢,可以在订单页面的右上角设置在线客服入口。
(8)不支持支付宝支付。
(9)可进一步丰富本地生活服务业务,完善用户使用场景,如本地购物,参考“京东到家”的模式,与商家合作,用户购买商品后,由商家配送至用户手中。
我国本地生活服务市场渗透率偏低,仍有很大的发展空间,未来各垂直行业将会快速发展,如婚庆、亲子、休闲娱乐等。美团App在本地生活服务市场的份额最大,拥有庞大的用户群、优秀的地推团队及良好的产品用户体验,商家分布涵盖三四线城市,覆盖面较广,远胜于其他竞争对手。商家分类齐全,涵盖到日常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在美食、酒店、电影、外卖等方面都已经发展的很好,团购优惠信息丰富,能极大地满足用户日常消费需求。未来美团需要在保持自身优势的同时,拓展更多商家,开展丰富的运营活动,通过覆盖更多的城市,涵盖更多的商家优惠以及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来打动消费者,同时大力去扶植发展比较迅速的垂直细分领域,力争在本地生活市场占据更大的份额,同时能够涵盖生活服务中的方方面面。同时,深耕B端商户,使商户成为带动平台未来业务增长的重要方向,大力发展酒店和旅游业务,将业务进一步扩展到旅游出行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