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模式创新的概念范文

导语:在商业模式创新的概念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商业模式研究的理论基础

关键词:供应链管理;商业模式;创新

创新对于一个企业来说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它关系着本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地位的稳固性,是企业充分展示自己优势的重要手段。一个企业只有在企业管理模式、制度的制定和技术的改革中充分发挥出创新的作用,才能够为企业、为顾客、为社会创造出更大的价值。所以说创新是企业最需要的内容,它是企业成为行业的领头者的重要保障。在创新方面取得成绩的企业,就被社会冠以模范的称号,他们的创新成果就会逐渐推广到同行业的生产当中。同时企业的创新得到社会的认可以后还会得到至高的奖赏。

一、企业商业模式的概念

2002年,JoanMagretta发表了论文《WhyBusinessModelsMatter》,在论文里他详细论述了企业商业模式的重要性,提出了商业模式的概念,并且把商业模式独立成为一块新的知识领域。JoanMagretta认为商业模式就是对成功企业的宣讲;商业模式的管理跟着战略管理也有着很大的差别;商业模式就是提出假设,然后通过实践队假设进行验证,最后得出科学合理的结果。西南交通大学的曾涛博士曾经给出商业界一个结论,那就是每个企业都有自己行之有效的运作模式,这种模式在盈利性组织中就叫做商业模式,反之就叫做运作模式。而罗珉认为如果从系统的角度来看商业模式,它就可以看做一个系统工程,在外部假设条件和内部资源非常明确的前提下,以获取超额利润为目标而建立起来的一种结构体系。本文针对供应链网络的企业商业模式创新进行了深入的分析,以期为企业商业模式创新提供一定的参考。

二、商业模式创新的本质

当今企业竞争的有力武器已经不单单是产品的质量,商业模式已经成为更为有效的武器。在企业层面来看,我们不能把商业模式作为一个个体来看待,我们应当借鉴罗珉的观点,从系统的角度来看待商业模式。因为一个在整个系统中,各个子系统是相互关联、相互影响的。供应链的角度来看待商业模式,社会在不断的发展变化当中,社会分工日益明显、企业竞争日益激烈。企业间的竞争已经从商品的竞争上升为供应链间的竞争。供应链上企业的创新一方面需要企业间相互配合,另外一个方面供应链上的分配制度需要重新划分。有的商业学者认为新的商业模式就是对产业价值链上利润的重新划定。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可知,商业模式就是一种动态的系统,它一直处于跟外界系统的物质和能量不断相互交换的过程,整个企业就是这种交换的主要载体。企业的创新成果必然会引起整个供应链上的企业利润的再分配。企业商业模式的创新过程,本质上就是系统本身自我组织、自我更新的过程。

三、企业商业模式创新模型构建――基于模块化的供应链

按照工作流程中分工的不同,我们把组织运作的基本结构分为订单流、人员流、资金流、设备流、物料流和信息流六大部分,这六个部分行使着自己的权利,承担着不同的任务。其中订单流对企业的发展起到激励作用,人员是创新的主体,信息是传输中介,剩余其他几个部分是运作的基础。在整个供应链的网络模块化过程中,这六个功能流就构成了供应链网络的功能模块。

在供应链网络上,企业根据分工把产业链上的各工序核心能力进行细致化,使各部分力量能够环环相扣、连续不断。我们将产业链上的这些核心能力工序叫做结构模块。那么功能模块和结构模块有效结合在一起就形成了供应链网络的单元模块。

四、结语

参考文献:

[1]高闯,关鑫.企业商业模式创新的实现方式与演进机理--一种基于价值链创新的理论解释[J].中国工业经济.2006(11).

[2]王炳成,张士强.商业模式创新、员工吸收能力和创新合法性―跨层次的实证分析[J].科研管理.2016(11).

当商业模式的魅力与迷惑

商业模式作为独立概念成为中国商界显学,风险投资(VC)与新经济创业潮的推动是关键。在《赢在中国》赛场上,当马云、俞敏洪、史玉柱等商界大佬问创业者“你的商业模式是什么”的时候,大部分人没有意识到,这些人在创立自己企业的时候,并没有规划清晰的商业模式,甚至都还没有把商业模式作为口头禅。

乔布斯在创造iPod时,没有考虑这么复杂,他要为“音乐迷”(他本人就是)创造一款时尚的、大容量(容纳5000首乐曲――多么疯狂的想法)的音乐播放器。即使在创造iTunes时,他也只是想要提供一个合法的、低成本的正版音乐下载渠道――因为当时市场上没有这样的平台。再比如,马云做淘宝网时发明了诚信通、支付宝(支付宝创造了第三方支付新产业),都是被逼出来的创新,而不是创立阿里巴巴时就有的商业模式。

提示这个被人忽略的现象,是想说明以下与商业模式有关的错误观念:1.商业模式描述不清晰,说明项目不靠谱,不会成功;2.商业模式是企业竞争决胜的关键要素;3.好的商业计划书是获得风投青睐的法宝。

当年在历届《赢在中国》上侃侃而谈的优胜者,如今并没诞生一个新的阿里巴巴、脑白金、新东方的迹象。最早复制Groupon模式的第一季《赢在中国》十二强选手任春雷创办的团宝网,近两年净亏损近4亿元后正处于生死边缘。

这并不是说商业模式没有价值,而是借这个事实厘清中国商界对商业模式认知的基本概念:商业模式反映企业的经营逻辑,但并不一定要先“估量”清楚商业模式,然后才能做出好企业。从任何一个成功企业里能够分析总结出一个商业模式,但并不能依靠一个商业模式造就一个成功企业,这两者完全不是对等的逻辑关系。

不是有个好的商业模式,还有好的团队(即VC所谓的关键是投人),公司就一定会成功,关键成功要素(KSF)从来没有所有企业都通用的单一及组合要素,如商业模式、定位等概念,商业模式只是企业关键成功要素里的因素之一。

累计亏损近5亿美金的Groupon能实现IPO,成为市值比肩Google的互联网公司。而为何亏损4亿人民币的团宝网要倒下呢?显然不是因为两者商业模式有什么不同或中国团购市场太小,也不能说团宝先烧钱后赢利的经营模式犯了天条,甚至不是管理水平的差异,更不是投资人有眼无珠,只能说中国团购“时运不济”:2011年中国概念股遭到大规模阻击,加上Groupon上市后股价疲软,对于A2C(美国至中国)式的商业模式复制型企业,美国的资本市场已经失去兴趣,一个业绩阴晴不定的Groupon就够投资者烦心的了。

重要的现实是,创新性的企业实践,创造了新的商业模式,而不是相反。真正创新的商业模式都带有不可预估性,能够描述清楚的商业模式,大多是平庸的“模仿式创新”,潜力有限。商业模式的创新才会带动企业的进步,甚至是不可思议的进步。

除了市值5000亿美元、现金贮备800多亿美元、富可敌国的苹果,谷歌、亚马逊、Salesforce等创新的互联网公司,都是依靠不断创造出新的产品、新的商业模式,推动着企业的持续发展。

我们也不能因为市场波动,就将商业模式打入废纸篓。商业模式的理论因新经济(互联网)而成为显学,但商业模式在所有行业都在发挥“增长加速器”的作用,那些敢于打破行业领导者的垄断及其商业模式的企业,正在成为塑造产业格局的新生力量。

Amazon的电子阅读产业链对传统出版产业链的改造,不仅让出版社与Amazon实现电子出版的利益分成模式,个人作者也可以绕过传统的出版社、书店在Amazon系统上实现个人出版,内容的创新带动Kindle电子书与KindleFire平板电脑迅速实现硬件销量的暴增。

宣称与Amazon商业模式相同的盛大文学,由于内容仅限于网络文学,受众面过窄,其电子阅读器Bambook(锦书)的销量不温不火。而偏重硬件的汉王电纸书,由于缺乏电子阅读内容的支持,加上错误的产品价格定位,正陷入巨大的亏损之中。

商业模式存在“橘逾淮则为枳”的现实问题,说明即使相同的商业模式也需要商业环境、企业资源、经营战略的支撑。Salesforce的“云计算”解决方案,没有重新发明CRM(客户关系管理),只是让CRM从SAP、ORACLE等巨头的垄断中,变成任何企业都可以低成本获得的管理工具,大幅降低管理软件的使用门槛。虽Salesforce创导的SAAS(软件即服务)模式已风行全球,但要在中国落地依然困难重重。

商业模式的魅力与魅惑同样巨大而真实,这需要我们从更加科学、务实的角度解剖商业模式这个“魔方”究竟与企业是一个怎样的关系,既不要神话化,也不要妖魔化,而是真实地厘清商业模式与企业发展、企业进步的关系。

商业模式的本质及驱动企业增长的关键要素

这些商业模式观点都有自己的逻辑结构,成一家之言,但总体来说将商业模式凌驾于企业战略、运营管理之上,甚至提出先有商业模式后有企业、商业模式是最高竞争力等偏激论点。这样将商业模式无限拔高、泛化、神化,只会让商业模式变成中国商界总喜欢抓的救命稻草,最后失去企业成功之本,在模式崇拜中走向企业的覆灭。

企业成败绝不能简单地归结为商业模式、定位、创意、传播等各种被神化的单一经营要素,商业模式也不是企业竞争的终极武器,企业成功及竞争优势的关键是一种多要素的动态组合。每个成功企业的组合结构、要素优先性都不同,说某个单一或组合要素是所有企业成功、争胜的武器,不符合千百万成败企业的经营现实。同样的要素、同样的组合,对A企业是制胜关键,对B企业可能是毒药,正如Groupon与团宝案例所显示的。

企业的股权结构、治理结构、供应链、外部协作资源等都是企业成功的必要元素,但这些要素不应放入商业模式的理论框架之中,否则商业模式就会无所不包,反而失去了商业模式的“锐利锋芒”(即核心价值):企业收入的实现逻辑。

我们认为,企业实现收入的逻辑是驱动企业发展的核心要素,在从无到有、由小到大的企业发展各阶段都是最核心的要素,对这个问题发生迷失或误判,才是企业胜败的转折点,而企业管理、治理结构、营销管理等在这个问题面前,都是优先级略后的运营要素。

商业模式的本质是企业实现收入的逻辑,精确地说,是实现收入的战略及手段。将这个问题界定清楚,就是商业模式清晰化;企业的发展就是在不同阶段、不同环境下,通过及时调整企业的商业模式,推动企业与时俱进地达成收入目标。

2010年,面对京东、新蛋等电商的快速崛起,业内在讨论家电连锁企业苏宁、国美要不要进军电商。有论点认为在网购消费者“门店看货、网上下单”的消费模式下,如果苏宁、国美电商化,可能会导致门店消费者转变为网上购物者,这样实际上未必会增加总体销售额,只是同一消费者购买渠道的改变。有人甚至总结为:不做电商是等死,做电商是找死。站在中国商业环境发生如此巨大变化的分岔口,传统的门店运营商应该如何选择,这就涉及到商业模式的改变或再造。

笔者在《强势渠道商的电子商务战略路径》一文中明确指出:京东的快速崛起已经证明,制造商挡不住网购平台低价销货的诱惑;渠道商自然明白,与其让别人挖自己墙脚,不如让挖走的墙脚仍然在自己的仓库里。家电强势渠道商抛开思想顾虑,全心全力进军电子商务后,京东、新蛋等网购家电企业的竞争优势正受到真正有威胁的挑战。

2011年苏宁易购实现销售收入59亿元,比2010年的10亿元增长近6倍;2011年实体门店苏宁电器的销售收入为938亿元,比2010年增长24%。2012年,苏宁再次提出沃尔玛化转型,仍然是沿着收入的逻辑在调整商业模式。对苏宁的这次转型,还是有不同观点,但我们依然认为苏宁的沃尔玛化是符合苏宁“资源条件”的方向正确的战略转型。

苏宁这次从电器向全品类扩张的战略与管理挑战可谓巨大,风险也是客观存在的。凡客诚品2011年出现业绩大滑坡,其CEO陈年自己反思的结论之一,就是凡客诚品的全品类扩张失控,导致大量无效SKU及产品存货过大。这说明全品类扩张作为一个商业模式,不同的企业仍然可能出现不同的结果。

我们认为苏宁的资源条件支持其作这种转型,苏宁有什么独特的资源条件?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苏宁遍布全国的门店、有谈判能力的采购关系、线下作业积累的顾客服务经验。在商业地产成本节节上升的背景下,苏宁的门店资源已经成为战略性资源,门店经营的多元化可以增加客户黏性。所谓定位专业的电器品牌会对苏宁形成威胁更是一个伪命题,现在中国还有谁可以形成如苏宁这种门店规模的专业化电器连锁企业?二是苏宁巨资打造的“系统的力量”:一个集ERP系统优化、数据挖掘分析、企业SOA平台建设、财务组织优化、人力资源培训、会员服务、仓储配送等全面整合的企业管理体系和信息化系统。这个系统的力量在2007―2010年苏宁赶超国美中已经显现威力,在2011年苏宁易购电商中也经受了考验。

苏宁的两大资源条件经过多年积累,可以说独一无二,支撑着苏宁的战略。本次苏宁沃尔玛化转型,围绕这个商业模式,需要苏宁在门店结构、门店运营、电商运营、供应链管理、配送服务等层面实现企业经营要素的匹配,这确实是一个浩大的管理工程。苏宁的战略,考验的依然是苏宁的战略设计能力与管理系统效能,而不是该不该转型的问题。

商业模式驱动企业增长的主要途径

当我们将商业模式的本质定义为收入实现逻辑,并将商业模式与企业战略、经营管理的关系确定后,就能避免过于复杂庞大的商业模式定义与理论带来的思维困扰,清晰锐利地找到通过商业模式创新、变革、优化来驱动企业增长、进步乃至进化的现实路径:企业收入实现路径的创新。

传统的企业经营逻辑是设计并制造一项产品或服务,建立销售组织与分销渠道,配以线上及线下的宣传与推广,实现产品或服务的市场价值――典型4P的运作模式。新经济催生的新型企业如Google、Amazon、Facebook、Groupon等,颠覆了传统企业的经营逻辑:一个企业的价值是可以“提前”被资本预支的,投资额/估值/市值与现有业务收入及赢利没有比例关系,而是取决于对未来的预期。

这种新经济带来的商业模式超越了传统企业经营逻辑,在传统的成本加成模式之外,正在诞生越来越多的创新商业模式:

价格杀手模式:减少渠道环节,压缩渠道增值空间,如淘宝、凡客诚品、麦考林、当当网、京东商城、1号店等C2C、B2C服务网站等。

收入变形模式:不卖产品卖服务的收入模式,如租车、开心农场DIY种菜、绿化植物租赁等;关联销售,如动漫等;线下线上联动,如网游等。

第三方收入模式:如维络城电子优惠券、团购模式等。

服务外包模式:线下营销外包商,如华谊嘉信,企业经营(管理价值链)外包商,如客户关系管理云服务提供商(Salesforce、IBM、埃森哲)、培训外包(安博、聚成等)、个人管理外包(诺亚财富管理、健康管理服务)等。

以“收入实现逻辑”为商业模式之纲,能够快速切入企业发展的核心,是企业首先必须在产业、市场、竞争的大格局中确立的存在价值,是当今商业环境及资源允许企业进行大胆解构、重组的商业模式创新试验田,是商业模式驱动企业进步的现实路径。

商业模式创新方法论

商业模式创新意味着企业必须跳出产品经营的传统逻辑,从产业价值链的角度来设计经营模式、收入模式,并依据顾客特性设计赢利模式、渠道模式,从而整合为一个创新的商业模式。我们总结了一个商业模式创新逻辑架构(见下页图1),为中国企业的商业模式创新提供方法论工具。如图1所示,商业模式的创新,就是对四个要素进行的万花筒式组合:

2.开放性收入模式:电子阅读是一个轻硬件收入、重内容收入的开放性收入模式代表,Amazon的Kindle以及即将推出的平板电脑之所以受到欢迎,原因在于Amazon平台上的100万册正版电子图书。中国的出版机构不愿意放弃印刷产品的蛋糕,对电子出版冷淡观望,造成了中国电子阅读内容供应不足、以盗版图书为主的混乱现实。盛大文学的网络出版,以小说为主要产品,吸引的是青春期的年轻人,这种内容的阅读与网游无异,绝不是电子阅读作为人类知识产品数码化的内容本质。

4.省略)

实践已经证明,商业模式的存在形式十分特殊,它同时具有虚拟性、多面性、复杂性和多层次性等特征,单纯从用组织、行为、关系、逻辑或者方法的角度都无法全面揭示商业模式的特点。为此,本文将从交易理论、商务关系、商务网络、商业定位以及商业理念等多个角度进行考察,力求得到对商业模式本质属性更为全面和更加准确的理解。

一、现有文献中体现的商业模式共性特征

1、关于价值创造的共识

2、专注于商业关系与逻辑的共识

3、强调商业模式的战略意识与整体性特征的共识

4、关于商业模式主体的共识

在商业模式理论研究当中还有一个更为普遍的共识,这就是大家不约而同地将企业当成了商业模式赖以存在的基础和平台,但是商业模式理论的范畴却不完全受到企业边界的局限。概而论之,如果不考虑某个具体企业,泛指的商业模式可以更确切地称之为商业结构,它指的是在某个层次上,商业网络的关系结构与活动逻辑。此外,商业模式也可能依附在某些个人或非营利机构之上。尽管如此,企业组织平台之外的商业模式不是商业模式理论研究的重点。因此可以说,目前人们普遍关心的、具有研究意义的商业模式都是依附于企业的组织平台之上的。或者可以严格地讲,我们今天谈论的商业模式就是指企业的商业模式,因此它必须以企业作为自己的承载平台,尽管它可以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超越企业的边界。

从现有文献中总结出的这些商业模式共性特征为我们深刻理解商业模式本质提供了宝贵素材以及开阔的研究路径。接下来我们就以这些共性特征为参照,分别从商业结构、交易(契约)结构以及商业理念等几个方面反复探询商业模式的本质。

二、关于交易结构、合约安排与商业模式关系的研究

交易费用和产权理论是新制度经济学的基础理论。科斯在1937年发表的《企业的性质》一文中最早提出了交易成本的概念,从而为开创新制度经济学奠定了基础范式。科斯认为,交易费用的存在是各种治理结构存在的根本原因,他最早将风险因素、信息因素、垄断因素和政府管制囊括起来考虑并转为交易费用概念。此后的研究者逐渐将此概念扩展到所有维持制度运行的费用。这样就包括度量、界定和保证产权的费用,发现交易对象和交易价格的费用,讨价还价、订立交易合同的费用,以及执行交易与监督违约行为,维护交易秩序的费用等等。新制度经济学从现实的人和现实的组织出发,把现实世界中远不为零的交易费用与转换费用(transformationcosts)一块计入,并因此被纳入主流经济分析体系。

事实上交易费用理论告诉我们一个基本事实,即交易活动是需要付出代价的,因此交易活动是稀缺的。由于经济学是研究稀缺资源配置的,因此交易费用理论才能真正成为新制度经济学的核心概念和中心思想。与其他稀缺资源一样,交易活动资源也有如何配置的问题,即经济效益问题。所以,一定的制度必须提高经济效益,否则旧的制度将被新的制度所取代。诺斯把经济制度的变迁看做是人类减少经济交换中的交易成本所作的努力,而技术进步是人类降低生产过程中的转换成本所作的努力。前者反映了人类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状态,后者反映了人与自然的关系。诺斯说“制度是委托人与之间和委托人之间为实现作为专业化结果的交换收益,因而使其财富最大化而作出的合约安排”。[17]更一般地说,任何一种制度安排,都是人与人之间或个人与组织之间的合约关系。社会就是通过这些合约关系把单个的个体联系起来并分离开。在这种联系的过程中单个个体通过组织发挥自己的作用,同时在分离过程中保护个体权利并且获得利益。

综上所述,从科斯开创交易成本理论到威廉姆森用“节约交易费用”概括各种治理结构的共同功能,再从张五常以契约概念认识企业与市场的本质到诺斯对制度与合约更深刻而广泛的理解,人们对社会分工、交易、交易成本、合约、进而制度的产生与变迁机理的认识日臻深刻。在现代社会中,由于交易方式、交易组织、交易内容等因素不断复杂化,不同的合约安排促成了人们交易方式的多样化,而交易方式的选择又成为减少交易费用、实现资源有效配置的重要手段。到了这里,商业模式的特征就有了交易方式选择的本质性体现。

三、关于商业理念、商业愿景与商业模式关系的研究

尽管关于商业模式概念以及商业模式本质的研究还没有得到公认的结果,但是可以清楚地看到,所有研究都在从不同侧面体现着商业模式的某种特有精髓。这种精髓正是使处在相同或者类似环境中的企业可以采纳不同类型商业模式的关键因素,甚至可以说是决定企业商业模式具体特征的“生命密码”。实际上,这种决定商业模式特征的无形力量可以被称为商业理念和商业愿景。两者都是经营者面对经营环境所采取的商业态度,其中商业理念决定商业模式的风格与特征,而商业愿景决定商业模式未来的创新与发展方向。

前面对交易费用理论、合约理论以及制度变革理论的讨论帮助我们加深了对商业模式功能目标与形态本质的理解。但是,与作为人类为减少交易成本所作努力的结果的“制度变迁”相比,商业模式具有更加生动的内容。制度变迁是市场、企业、政府、消费者等多方面共同作用的结果,单个企业只能是接受者或适应者,不具备主导能力。而在商业模式的形成过程中,企业具有较大的创造自主性。由此可见,尽管商业模式的本质离不开合约的范畴,但同时更是可以在一定商业理念和商业愿景的指导下,通过主动设计和刻意培育而逐步形成的一整套合约安排。需要强调的是,商业模式并不是因为有人的刻意设计和培育才存在,却是可以通过科学设计与培育完善而变得更加有效。商业模式理论的任务就是研究和探讨商业模式形成与运行的原理及特点,并且从中找到设计、评价、创新商业模式的科学方法。

本文在这里提出的商业理念也可以称作“商业意识”,它是考虑商业模式问题的指导方针。在具体应用中,需要将商业理念分解成为若干个可以指导商业模式设计的具体措施。张维迎在与几位国外专家合作的著作《2010商业模式》当中将这些具体措施称为“商业概念”。为了说明什么是商业概念,他们列举了一些实例,如“24小时处理销售订单的概念,通过互联网与全世界客户建立24小时联系的概念,在不同国家制造产品但对流程进行集中控制管理的概念,协助全球研发活动的概念,在生态环境中占据重要位置的概念”等。

商业概念是在商业理念与技术环境的双重作用下产生的。例如,从提供商品到提供解决方案,从寻找客户需求到创造客户需求,这些都是商业理念层面的提升。商业理念给商业概念提供了方向性指引,而实现这些概念必须有技术环境的支撑。目前有一种被称作虚拟企业的新型企业组织就是一个典型案例。虚拟企业已经彻底改变了传统一体化的企业组织运行理念、模式和方法。虚拟企业通过整合外部资源,将许多企业的核心能力、核心产品集成到一块,大大提高了企业对市场的适应性,从而冲破传统的企业的边界和概念,形成更有效率的商业运营系统。根据本文的思路,我们可以将虚拟企业商业模式的商业理念理解为整合公司内部与外部资源,提供全面解决方案的服务。其商业概念可以分解为提出合理可靠的商业逻辑,整合最优势的企业能力及产品,建立完善的客户信息网络,建立公平可信的分配机制等。虚拟企业的设计、培育和维系就是商业模式创新的具体实践。这一系列赖以维系虚拟企业运转的商业概念都围绕在为客户提供最优解决方案的理念而展开,并且都离不开先进的信息技术与管理技术的环境支撑。由此可见,拥有特殊的商业理念和商业愿景也是现代商业模式不可缺少的本质特征。

本文详细地阐述了商业模式创新的诸多因素,重点介绍了商业模式的基本概念,并且结合典型的案例探讨了如何构建和创新商业模式。文中可贵之处在于,作者结合其供职的集团公司下属单位在商业模式创新中的新建树进行了剖析,提出了一些极具实战效能的新思想和新方法,不但从客户细分和多样化研究商业模式创新,还从成本外转的层面来研究和定位商业模式创新,确实很有借鉴意义。

林左鸣

2013年1月

商业模式的概念

实际上,早在20世纪50年代就有人提出了“商业模式”的概念,但直到20世纪90年代随着互联网的兴起,商业模式才流行起来。许多学者对商业模式进行过定义,但追溯近十多年间的众多商业模式定义,我们可以发现无论国内还是国外,无论是企业界还是学术界,都没有形成一个统一的定义。比较有影响力的商业模式论述如下:

(1)商业模式是企业能够获得并且保持其收益流的逻辑陈述(Stewartal.2000)

(2)商业模式是企业与其产品/服务之间的商务关系,是一种构造各种成本和收入流的方式,通过产生收入而使企业变得可生存(Hawkins,2001)

(3)商业模式是在一个公司的消费者、联盟、供应商之间识别产品流、信息流、货币流和参与者主要利益的角色和关系(WeilandVital,2002)

(4)商业模式是一种简单的陈述,说明了企业如何通过对战略方向、运营结构和经济逻辑的一系列具有内部关联性(interrelated)的变量进行定位和整合,以便能够在特定的市场中建立竞争优势(Morrisetal,2003)

(5)商业模式是一种建立在许多构成要素以及他们之间关系之上的,用来说明特定企业商业逻辑的概念性工具(Osterwalder,2004)

(7)为了实现客户价值最大化,将能使企业运行的内外各要素整合起来,形成高效率的具有独特核心竞争力的运行系统,并通过提品和服务,达成持续盈利目标的组织设计的整体解决方案(李振勇,2006)

如何认识商业模式创新

同样,创新也是商业模式与生俱来的本质。由于商业模式建立在对外部环境、自身资源、能力的假设之上,因此没有一个商业模式适用于任何企业,也没有一个商业模式永不过时。特别是在当今信息化时代,宏观、微观的环境瞬息万变,技术发展革新飞速,给企业持续经营和发展带来了极大的挑战,原有的商业模式在经历了一个相对稳定的阶段后,正面临着质的改变,甚至“创造性破坏”。在这种机会和挑战并存的情况下,企业要想把握住市场机会,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对商业模式的不断创新就显得尤为重要。

商业模式创新的动力机制

商业模式创新的动力是企业选择创新商业模式的时机和途径的前提。综合国内外有关研究,商业模式创新的动力机制大致可以归纳为技术推动、需求拉动、竞争逼迫、企业高管等四个方面。

(2)需求拉动。随着商业模式创新从互联网行业扩展到更多的领域,实践表明商业模式创新并不仅是由技术推动的,有些商业模式创新根本就没有利用新的技术,而只是提供了能满足客户需求的新产品或新服务。德勤咨询公司(DeloitteResearch,2002)在对15家企业的商业模式创新进行研究后发现,推动商业模式创新的主要动力并不是大家通常认为的技术、法规和社会经济变化,而是企业为了满足消费者长期拥有但被忽视或未得到满足的需求而进行的努力。比如,美国西南航空提供的廉价短途航空旅行服务,星巴克提供的消费者可承受的奢侈和能够放松、交谈及参与的聚会场所。

(3)竞争逼迫。市场竞争与经营危机压力是迫使企业寻求创新机会的一个重要原动力,也是逼迫企业实施商业模式创新的重要驱动因素。IBM(2006)对世界范围内765个CEO或公司高管进行了调查。结果发现,大约40%的CEO或公司高管担心竞争对手的商业模式创新有可能从根本上改变行业前景,因此,他们希望自己的公司能够参与和掌控这种创新。最近几年流行的所谓“蓝海战略”与商业模式创新,其根源即在于国内企业竞争剧烈,利润普遍下滑,大家均已到了边缘,由此逼迫企业开拓新的产业领域,更新产品价值。实际上,这是一种企业的战略转移。最典型的是比亚迪进军汽车行业。此前,比亚迪一直是中国的电池大王,后来,由于电池行业的天花板,比亚迪于2003年进军汽车行业。至2009年,比亚迪已经与奇瑞、吉利三足鼎立,并且获得了股神巴菲特投资其电动车产业,大有后来居上之势。

(4)企业家精神。企业核心竞争力从某种意义上讲,也是企业家精神的一个反映或扩展,企业家精神本身就要求企业的经营者不断寻找新的商业机会,不断开拓新的商业模式。企业家精神为企业家成功实施创新、成就事业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当谈到成功企业的商业模式创新时,往往会与这些企业家及企业家精神紧密联系在一起:当谈到阿里巴巴的商业模式时,就会想到马云;谈到苹果的商业模式,就会想到乔布斯;谈到电脑直销商业模式,就会想到戴尔;谈到eBay时,就会想到惠特曼。同时,商业模式创新涉及企业经营的方方面面,因此必须在企业高管的支持下才能实现,企业高管是推动企业商业模式创新的主要动力。Linder和Cantrell(2000)对70名企业高管的访谈和对二手资料的整理表明,被访谈的高管平均将30%左右的创新努力放在了商业模式创新上,有些甚至把商业模式创新放在传统创新之前。

如何创新商业模式

商业模式的创新不是仅仅就某一个环节进行改良的企业改革,而是贯穿于企业资源开发、研发模式、生产方式、营销体系、流通体系等企业经营的整个过程,是一项系统工程。因此,创新商业模式要从商业模式构成要素着手布局。

由于对商业模式概念理解的不一致,造成了业界对商业模式体系构成的不同意见。综合要素完整性和对各行业应用的适用性等因素,商业模式构成要素主要包括:定位、业务系统、关键资源能力、盈利能力、自由现金流结构和企业价值六个方面(图1)。其中,定位为商业模式的起点,中间是业务系统(也是商业模式的核心)、关键资源能力、盈利模式和现金流结构,企业投资价值是归宿,是判断商业模式优劣的标准。六个方面的关系是:企业的定位影响企业的成长空间,业务系统、关键资源能力影响企业的成长和效率,加上盈利模式,就会影响企业的自由现金流结构,即影响企业的投资规模、运营成本和收益持续成长能力和速度,进而影响到企业的投资价值以及企业价值实现的效率和速度。下面将从这六个方面及相互关系来探讨如何创新商业模式。

(一)商业模式定位

企业定位是企业战略的核心,也是构建一个企业优秀商业模式的起点。定位需要回答3个问题:(1)企业的业务是什么?(2)目标客户是谁?(3)应该为他们提供具有什么特征的产品或服务?

商业模式定位要解决的第二个问题是锁定目标客户,识别和确定企业的目标客户,就意味着企业必须考虑服务于哪个地理区域和细分客户。客户群有许多划分方法,我们必须创造性地“重新划分”已有的客户群,以发现别人没有想到的新的划分市场。第一种方法是要彻底质疑现有的关于谁是客户的思维定势,要向“我们产品满足的客户的什么需求”并探索企业现在没有服务但有类似需求的客户来达到,这必须要超越目前已有产品或服务去思考,识别产品所隐含的功能。第二种方法是要从不同角度去思考。首先确定一个合适的客户标准,其次就是用这个标准识别谁是目标客户,最后就是通过向“我们应该怎样做才能吸引这些客户”来确定企业的目标客户。第三种方法是要根据企业的资源和能力来选择客户,而这种方法成功的关键要找到需求和企业独特资源能力相匹配的客户。

商业模式定位要解决的第三个问题是企业应该向目标客户提供什么样特征的产品和服务。世上没有哪一家企业能够把所有客户作为自己的服务对象,也不可能向一个客户提供所有的产品和服务。而定位需要解决的是在企业所有提供的产品或服务中,应该选什么为重点。

(二)商业模式的业务系统

一个好的商业模式定位,必须要有一套好的相应的运行机制来实现。这套运行机制包括业务系统、关键资源能力、盈利模式和现金流结构,其中业务系统是商业模式的核心元素,商业模式的差异往往通过业务系统之间的差异体现出来。

(三)商业模式的关键资源能力

资源就是企业所拥有控制的,能够使企业构思和设计好的战略得以实施,从而提高企业经营效果和效率的特性,包括全部财产、能力、竞争力、组织程序、企业特性、信息、知识等。企业资源主要有如下几类:金融资源、实物资源、人力资源、信息、无形资源、客户关系、公司网络、战略不动产。

对企业内部价值链上能力要素进行有效整合,以创造更具竞争力的价值链产业。由于每个企业的资源能力都是有限的,它不可能拥有世界上所有的资源,所以,如何分析整个自身拥有的资源,分清各种资源能力的主从关系和不同地位,这是每个企业必须面对的问题。只有这样,才算是真正理解了关键资源能力,才能找到适合自己企业发展的商业模式。不同的商业模式所需要的重要资源能力一般是不同的,但这些成功的企业都具备自己的关键资源能力,而且用这些关键资源能力控制了其他的资源能力。例如,Google公司强大的“低成本计算能力”是其免费搜索商业模式的核心资源能力,如家作为经济型酒店的关键资源能力是连锁的标准化和统一化;超强的IT系统能力是亚马逊由最早提供在线零售业务到面向中小企业和开发者提供Web服务的核心资源能力。

(四)盈利模式

企业商业模式的定位确定后,你发现了令人兴奋的客户群,也找到了怎样为他们提供独特价值的方式,构建了好的业务系统,设计了好的利益分配机制,聚合了关键资源能力。但是我们作为一个企业,必须获取利润,而盈利模式就是要解决这个问题。

盈利模式就是企业获取利润的方式。从谁那里获取利益?谁可能分配投资或支付成本;相同行业的企业,定位和业务系统不同,企业的收入结构与成本结构即盈利模式也不同,即使定位和业务系统相同的企业,盈利模式也是多样的。

【案例】成发汽发抓住“总装”,把涉及到的零部件基本全部外包外协,通过这种盈利模式他们200多人实现了近4亿元的年销售收入,2800万元的年利润,人均收入达到200多万元。

(五)自由现金流结构与企业价值

确定了为什么样的客户提供什么样的产品或服务,设计了业务系统、聚合了关键资源能力,构建了自己的盈利模式,我们接下来就要分析企业的现金流结构。

【案例】金风科技2007年12月26日在深交所中小板成功上市,以当天收盘价计算,股票市值达655亿元。而2006年,金风科技营业额只有15.3亿元,净利润3.2亿元。而联想2006年营业额1080亿元,利润15亿元,按2007年12月21日收盘价计算市值623.43亿元,金风科技员工数量只有联想的4%,股票市值/销售额为42.8倍,而联想电脑股票市值/销售额只有0.57倍。(注:联想营业额、市值的货币单位应是港元,但2007年人民币港币汇率基本为持平,所以不影响比值的计算。)

从自由现金流角度看,提升企业的投资价值以及投资价值的实现效率和转化速度,无非就是从减少自身投资规模、降低运营成本、增强自由现金流的持续成长能力三个方面着手。商业模式好的企业,往往能够以更少的投资、更低的成本,获取更多的利益,并且能够高效率持续成长。例如金风科技以很少的资产实现了高股票市值,一方面归功于行业市场空间,另一方面,则是金风科技整合制造能力的轻资产商业模式和多年来行业技术积累形成的高成长能力和成长速度。我们也可以看到,近年来受到资本市场追捧的并非高科技而是高成长行业。例如,住房中介服务、餐饮、经济型酒店等连锁渠道,健康、教育培训等服务业。而从资本市场投资价值看,任何市场规模大的行业和具有持续成长能力的企业,都可能受到资本市场的追捧。因此,企业投资价值规模小、价值实现效率低和价值增长速度慢的原因并不在于行业传统,而是商业模式落后。

特别要提到的是轻资产商业模式,这样的企业往往能够有效的利用三个杠杆:(1)善于利用和整合存量关键资源能力,即资产/资源/能力杠杆,所以自身投入少,业务系统轻资产,包括直接资产轻,或者举重若轻或化重为轻。(2)库存低,应收账款少,自身负债少而有效利用负债杠杆,运营效率高,风险低,运营资本消耗少,甚至为负。(3)投入资本收益高,成长速度快,成长价值和价值实现效率高,能够促使获得资本青睐,有效利用杠杆价值,如耐克、阿迪达斯、可口可乐等都属轻资产商业模式,商业模式的创新,就是要使企业在经营中获取最佳的元宝曲线①,使企业价值最大化。

商业世界是快速变化的世界,商业模式也有局限性、有生命周期、有环境适应性。任何商业模式都不是永恒的,也不是一劳永逸的,即使暂时被认为最优秀的商业模式也是如此。因此,企业要与时俱进、要根据商业环境的变化不断对原有模式评估和诊断,利用六要素等方法主动变革商业模式,牢牢把握产业趋势和市场商机,这样才能使企业基业长青。

1.亚历山大·奥斯特瓦德,伊夫·皮尼厄.商业模式新生代.机械工业出版社,2011

2.克里斯·安德森.免费:商业的未来.中信出版社,2009

3.彭志强,刘捷,胥英杰.商业模式的力量.机械工业出版社,2009

4.魏炜,朱武祥.发现商业模式.机械工业出版社,2012

5.赵忠东,杨庆丰等.“魔”式为王赢在移动互联网时代.电子工业出版社,2012

6.魏江,刘洋,应瑛.商业模式内涵与研究框架构建.科研管理.2012.5

如果我们有一种方法或模型,能在新的商业模式付诸实践之前,对其潜力与价值作出客观评价,那么这将有助于创新创业者淘汰没有潜力的模式,并提高对有潜力模式的信心;有助于投资者选择正确的投资方向;有助于政府管理者制定正确的引导政策。

本文基于对商业模式创新行为的长期研究,试图构建一个基于价值的评估架构,从价值创造、价值攫取和价值破坏的视角,对创新模式的价值和潜力进行评估,以期为创新创业者、投资者和政府管理者提供参考。

商业模式及其价值评估

1.从企业层面

商业模式创新的直接价值为模式创新者(包括追随者)整体能获得潜在价值的总和。计算创新模式价值的基准(Benchmark)是新模式所对应的原模式:直接价值=新模式的预期价值-原模式的价值-新模式创新的总成本。

新模式往往对应一个原有模式,比较两种模式之间的差异,可以判断新模式创造价值的空间或规模,也可以评估新模式对原有模式的替代潜力,或是相对竞争优势的大小。

新模式创新的总成本,不仅包括新模式的设计、运行和优化的成本,也包括新模式的营销成本及原有客户的转换成本。

值得注意的是,商业模式创新的全部直接价值并不能被创新领先者独享。模式创新的领先者在直接价值中能够获得的份额,取决于先发优势大小、进入壁垒高低等因素。

2.从社会层面

多数商业模式创新者并不关心创新的社会价值。其实,即便不考虑企业的社会责任,创新者也应该足够重视这一点。此外,对于不同的商业模式创新,政府公共政策应该有所区别。对价值破坏型模式,政府应该通过税收、准入等政策加以限制;对价值攫取型模式,基本规则是丛林法则,但政府有责任保证公平竞争;对价值创造型模式,政府应该鼓励、补贴等。创新性商业模式的价值几乎难以做到精准定量评估,但是在清晰概念和逻辑支撑下的定性评价,依然对战略决策非常重要。

从价值视角评估平台模式潜力

我们选择几个典型的创新性平台模式,尝试从价值角度对其潜力进行评估。

1.淘宝网代表的C2C购物平台

原有模式及其价值:在C2C互联网平台发展之前,C2C业务在农村主要以集市的方式存在,在城镇主要以小商品批发市场方式存在。商家与客户之间在小范围内互动,产品选择空间小,条件艰苦,盈利有限。

C2C平台定位于双边客户:一边是商家,包括个体创业者及小企业;另一边是买家,主要是对价格比较敏感的个人客户,也包括部分机构客户。

由于网络效应显著,先发创新者可能赢家通吃,因而平台创造的价值能够为少数领先者瓜分。

可以判定,C2C平台不仅直接价值为正,社会价值同样为正,属于价值创造型平台,政府应该给予鼓励与支持。而以阿里天猫为代表的B2C平台,则与实体平台产生比较多的替代,在价值创造的同时,也包含较大的价值攫取过程,导致许多实体店经营陷入困境。

关键词:商业模式创新大数据价值

中图分类号:F714文献标识码:A

一、引言

在新经济条件下,由于技术的进步、市场需求的多元化以及对创新的不断激励,传统的商业模式已不能适应企业的发展需求,甚至可能起到阻碍作用,企业进行商业模式的创新迫在眉睫{1}。随着数据量的急速增加,数据之间已不再是以前那种毫无关联的存在,而是有着极为复杂的关系{2}。进入互联网时代之后,涌现出了一批依靠商业模式创新而成功的企业,如阿里巴巴、京东等。互联网、云计算技术等的不断发展,掀起了一场以“大数据”为核心的技术革命,也为商业模式的创新奠定了基础{3}。目前,大数据已经渗透到各行各业,包括金融业、零售业、制造业等,并逐渐成为了新的生产要素,产生了巨大的社会效益{4}。

学术界关于商业模式的研究已有很多,但仍缺少权威的解释与精准定义。Morris等认为商业模式是企业整合自身所拥有的资源来获取竞争优势的一种方式。Osterwalder在《商业模式新生代》中指出商业模式是企业维持生存的方式,指导企业生存与运营,帮助企业发现价值、创造价值和实现价值。刘丹等在《大数据对商业模式创新影响的案例分析》中认为商业模式本质是对市场环境的反应,而作为其创新驱动要素的技术进步将会推动企业内部组织结构、流程以及盈利方式的改变,从而为企业创造新的价值,这也解释了作为推动商业模式创新的技术,大数据可以对行业的发展产生巨大影响{6}。李振勇指出商业模式是一种解决方案,通过整合企业运营中的内外部要素,形成具有竞争力的运营系统,在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的情况下,还能提品与服务{7}。原磊则认为商业模式是企业为了获取市场占有率,达到盈利的目的,而努力为客户创造价值、建立内部结构以及与战略合作伙伴形成网络关系的过程{8}。

3.商业模式创新研究。商业模式创新是一种创新形态,按照创新程度的不同有以下两种分类:一种是颠覆式的商业模式创新,其强调创造性的破坏,用一种全新的商业模式彻底地替换以前的旧模式;一种是渐进式的商业模式创新,它是指商业模式中的部分要素发生改变,或者是要素间的关系与机制发生变化,又称商业模式改良{9}。

三、大数据对商业模式创新的影响

商业模式创新与时代背景有着密切的联系{14},并且大数据背景下的商业模式创新具备全新的特征。苹果、亚马逊、淘宝等一批卓越的公司均已制定大数据驱动商业模式创新的规划。Brown指出大数据时代商业模式的创新应该具有突出的标志,企业家们应当学会用大数据的思维去思考。

大数据对传统商业模式的影响就在于能够从大规模、多样化的数据中发现价值,从而改进原有运营模式,最终实现盈利。如图1所示,在大数据背景下,企业通过大数据技术,瞄准目标客户,挖掘客户的需求,并依此进行企业决策。然后根据这些需求以及企业的决算,从产品、技术或者服务上进行创新,必要时也会重新设计供应链,优化流程,达到降低成本的效果。通过提升企业的运作效率,拓宽收入渠道的方法来实现盈利{15}。

这一过程也可以用图2表达,从价值发现、价值创造以及价值实现三个角度进行分析。

3.价值实现。大数据在帮助企业成功实现商业模式创新,不仅使得价值链得以优化,更重要的是通过这些数据可以对链条上的每个流程进行分析,从而实现盈利。西班牙的服装品牌Zara通过大数据的分析,不仅在服装上进行了创新,还对业务流程进行了再造,使得Zara在服装行业表现突出,利润率达到23.6%,遥遥领先其它品牌。

四、案例分析

苏宁电器成立于1990年,刚开始仅是一家专卖空调的实体店,由于质量较高,销量增加,逐步发展成了综合电器连锁企业。2004年上市后便跃升成了中国家电行业的第一品牌,2009年开始了国际化发展。2010年苏宁电器抓住互联网的商机,通过整合线上线下的资源,开始打造电商平台。

1.价值发现过程。苏宁电器的大数据团队从油烟机市场中发现自身产品的价值。首先,通过收集消费者在网上购物的行为以及购买后的评价,建立消费者需求模型,从而测算出消费者对油烟机的需求。通过大数据的分析结果,研究员发现消费者对当时市场上的油烟机体验感较差。例如,消费者家庭中常用的T型油烟机,因其安装高度太高而使得吸烟效果不明显。虽然后续侧吸式油烟机克服了T型油烟机的缺点,但是由于在翻炒时较易碰到锅,影响炒菜水平的发挥。苏宁电器在消费者购买评价中发现他们对油烟机的需求其实不高:能够吸走油烟的同时还能保证炒菜质量不受影响。为了验证需求,大数据团队还进行实地考察,将理论研究的结果跟实体店的店员以及消费者进行沟通。

3.价值实现过程。大数据帮助苏宁电器通过产品的创新和流程的再造成功实现商业模式的创新,并且使得法迪欧007得到大众的认可,并创造了中国新型产品最快发展速度的奇迹,为苏宁电器带来了更高的利润空间。

从这个案例不难发现,苏宁电器之所以能够在电器行业表现优秀,主要是因为它能够把握大数据时代的脉搏。通过对消费记录、购买行为以及商品评价的海量数据搜集、整理和分析挖掘数据背后隐藏的信息,再将信息提供给制造商,让他们进行产品设计,实实在在地满足消费者的需求。产品出来后,又通过大数据的反馈进行不断的修正。这种商业模式的创新能够保证运营过程畅通的同时,还能提升企业的运行效率,实现商业价值的最大化{16}。

五、存在的问题

伴随着大数据技术的发展,不少企业已开始尝试通过此技术进行商业模式创新,在使用过程中也出现不少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企业盲目跟风,缺少自主创新的动力。对优秀企业的商业模式创新进行学习不仅可以节约研发成本以及市场拓展的费用,还能帮助企业规避商业模式成长期的风险{17}。因此在资金和技术缺乏的情况下,中小企业模仿卓越企业的商业创新模式是一条捷径。然而许多企业在模仿优秀企业的商业模式创新时,通常是盲目模仿,这种往往会以失败告终。从主观角度来看,企业是否模仿以及模仿的程度全部掌握在自己手上,在没有认真了解被模仿企业经济基础、实力的情况下就盲目地照搬,这会导致了其失败;从客观角度来看,任何一种商业模式都是根据企业自身的特点设计出来的,具有独特性。另外,一些企业为了保护自身的商业模式,而故意虚假信息使得模仿企业难以把握他们的真实状况。DELL公司利用大数据获得精准客户后便开始了直销模式,获利颇丰,于是其它企业纷纷效仿,最终都没能成功,主要是因为企业只是简单地模仿了DELL公司砍掉供应链下端的经销商,直接将商品供应给客户,而没有弄清其直销模式的本质。

3.只注重眼前利益,忽略了长远利益。企业的领导者或管理者目光不够长远或者受社会上急功近利风气的影响,在使用大数据技术进行商业模式创新时,企业往往只追求短期高收益,而忽视了市场占有率、市场竞争力等关键问题,使得企业商业模式走入了误区,严重的还阻碍了企业的正常运营{19}。这种没有考虑全局的行为将无法设计出成功的商业模式创新,所以,企业在进行商业模式创新时要从企业的内部组织结构以及外部环境进行综合设计。

六、启示与建议

1.重视创意与构思。当今社会企业与企业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创新可以说是影响企业生存的重要因素之一。商业模式的创新要从已有的基础出发,但又不能局限于此。大数据时代的商业模式创新不能简单地复制已有的商业模式或者仅仅通过查找过往的不足来得以实现的,而是要通过深层次的挖掘以及全新的机制设计来发现价值、创造价值以及实现价值。

2.认真分析客户需求。企业研究和分析市场时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在大数据技术上,而忽视了商业模式创新过程中的客户需求。一个行之有效的商业模式创新能够敏锐地捕捉客户的显在需求,同时又能够挖掘客户的潜在需求,发现别的企业看不到的价值。这一点需要企业通过大数据充分了解每个细分客户群体的需求特征,针对客户的日常消费环境、消费习惯以及消费愿望进行分析与研究,最大程度上满足消费需求。

3.培育忠实消费者群体。电子商务的发展冲击着传统商业模式,在互联网时代下,要培育忠实的消费者群体,通过大数据技术及时掌握他们的需求,并及时调整企业的经营决策,与消费者建立良好的关系,传播企业的产品和文化,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4.权衡各方利益。企业使用大数据技术进行商业模式创新时除了用于分析客户的需求外,还应该重视自己的市场份额、竞争能力、市场地位以及供应链上各方的利益问题。利用全局观念和系统性思考考虑各方利益,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与义务,这才能为后续的企业创新提供良好的外部环境保障。

综上所述,大数据为企业的发展提供了机会,在充分了解和学习现有行业中成功企业的商业模式创新方法的基础上,企业能够积极改革原有的商业模式,并不断进行创新,适应大数据时代的发展。

注释:

{1}李鸿磊,柳谊生.商业模式理论发展及价值研究述评[J].经济管理,2016(9):186-199

{2}郑琳琳.探究“大数据”对商业模式创新的影响[J].经济论坛,2016(3):87-89

{3}张金忠.大数据时代下商业模式创新探究[J].中市场,2016(46):59-60

{5}奥地利]维克托迈尔―舍恩伯格.盛扬燕,周涛[译].大数据时代[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13,1,1

{6}刘丹,曹建彤,王璐.基于大数据的商业模式创新研究-――以国家电网为例[J].当代经济管理,2014(6):20-26

{7}李振勇.商业模式:企业竞争的最高形态[M].北京:新华出版社,2006,10

{8}原磊.商业模式分类问题研究[J].中国软科学杂志,2008(5):35-44

{9}项国鹏,周鹏杰.商业模式对零售企业绩效的影响:基于顾客价值创造视角的分析[J].广东财经大学学报,2013,28(1):25-33

{10}庄建武.基于构成要素的企业商业模式重塑问题探讨[J].商业经济研究,2010,(5):60-61

{11}马继征.商业模式创新的实现方式与演进机理探究――基于价值链视角[J].改革与战略,2015,31(7):57-60

{12}李华.基于价值网的企业商业模式创新内在机理分析[J].商业经济研究,2015(35):95-96

{14}蔡柏良.平台经济视野下的商业模式创新与企业发展[J].商业经济研究,2016(16):5-8

{15}宁玲玲.商业模式创新不只是技术[J].经济论坛,2016,(7):58-59

{16}迟考勋,杨俊.对商业模式设计的三个误解[J].企业管理,2016(9):61-63

{17}胡勇,乔元波.诸种商业模式与创新驱动的关联度[J].改革,2016(6):69-78

{18}刘培.商业模式及其创新――基于乐视网的案例分析[J].经济论坛,2016(6):92-94

{19}刘亚军.决定商业模式成败的能力因素探析[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6,33(17):79-84

{20}熊国钺,袁婧t.互联网平台企业的商业模式成功要素研究[J].管理观察,2016(2):72-74

(作者单位:山西广播电视大学山西太原030027)

[关键词]战略商业模式差异性价值

1企业战略的内涵及其本质

(1)它要求选择一系列不同的经营活动来提供它的价值。战略的本质在于活动(Activities)--------选择与众不同的方式来活动,或者从事与竞争对手不同的经营活动。

(2)战略就是创造一个唯一的、有价值的、涉及一系列不同经营活动的位置。

(3)战略就是要通过权衡制造竞争中的取舍效应,这是因为企业既要为顾客提供某些新的选择,同时又要减少某些产品或服务。如果取舍效应不存在,那么企业根本就无法达到持久优势。

(4)战略要求企业的所有活动相互契合,相互强化。契合既能够提高竞争优势,也能够保持竞争优势的持久性。因此,战略就是在经营活动中创造适应性,战略的成功要求做好许多事----而非几件事,并且要它们尤其协调起来[2]。

2商业模式的内涵及其本质

从源头上看,商业模式作为一个专用术语出现在管理领域的文献中大约是在20世纪70年代中期。Konczal和Dottore在讨论数据和流程的建模时,首先使用了BusinessModels这个术语。此后,在信息管理领域,商业模式被应用在信息系统的总体规划中。20世纪80年代,商业模式的概念开始出现在反映IT行业动态的文献中,而直到互联网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形成并成为企业的电子商务平台之后,互联网热引发了新冒险活动的急剧膨胀,它使得构想企业如何运作的新“理论”在技术上有了可能。于是所谓的“商业模式”就被一些新兴的网络公司用来赋予未经验证的想法以一定的合理性。此时,“商业模式”其实不过就是“请相信我们,我们明白自己正在做什么,我们将来一定赚钱”之类说辞的缩略语而已。但同时商业模式的内涵也已经悄然发生了变化,即从信息管理领域扩展到了企业管理领域的更广阔的空间。

南开大学王伟毅博士认为,从创业研究的视角来看,有关初始商业模式的看法基于一系列假设,与其说它是企业的商业模式,还不如说是创业者的一种创意,只不过是一些没有实现的商业模式构想而已。商业创意来自于机会的丰富和逻辑化,并最终演变为商业模式[5]。机会是经由创造性资源组合传递更高价值来满足市场需求的可能性。换言之,机会主要指“不明确的市场需求,或者未被利用的资源或能力”。随着市场需求日益清晰以及资源日益得到准确界定,机会将超脱其基本形式,逐渐演变成商业概念(businessconcept),包括如何满足市场需求或如何配置资源等核心计划。随着商业概念自身的提升,它变得更加复杂,包括产品/服务概念(即提供什么),市场概念(即向谁提供),供应链/营销/运作概念(如何将产品/服务推向市场)(Cardozo,1986)。进而,这个准确并差异化的商业概念逐渐成熟,最终演变为完善的商业模式,将市场需求与资源结合起来。

西南财经大学罗珉教授在其专著《组织管理学》中专章研究了“商业模式”的理论架构。罗珉认为,企业的商业模式是指一个企业建立以及运作的那些基础假设条件和经营行为手段和措施。这包括了营利性组织和非营利性组织的商业模式。企业组织的商业模式至少要满足两个必要条件:(1)企业的商业模式必须是一个由各种要素组成的整体,必须是一个结构,而不仅仅是一个单一的因素;(2)企业商业模式的组成部分之间必须有内在联系,这个内在联系把各组成部分有机地串联起来,使它们互相支持,共同作用,形成一个良性的循环。

厦门大学管理学院翁君奕教授在《商务模式创新》一书中,把商务模式界定为一个类似“魔方”的三维空间,由价值主张、价值支撑、价值保持构成的价值分析体系提供了商务模式创意构思和决策的一种思维方法。其中的价值对象是确定提交价值对象的活动;价值内容是确定提交价值内容的活动;价值提交是提交价值的活动;价值回收是实现价值回收的活动。他还运用了大量的案例说明商务模式的价值分析,力图帮助企业人士掌握商务模式的价值分析体系,并做到有规律地系统思考价值创新点,以此构建企业的竞争优势。他在这本著作中引入了企业与经营环境的交互式界面思想,在组织面临的不同界面和维度上,寻找商务模式创新的组合。

纵观国内外学者关于商业模式含义的研究成果,笔者通过比较分析后认为,企业商业模式至少包括三个层面的含义:其一,任何组织的运作模式都隐含有一个假设成立的前提条件,如经营环境的延续性,市场和顾客需求属性在某个时期的相对稳定性以及竞争态势等,这些条件构成了组织运作模式存在的合理性。其二,组织的运作模式是一个结构或体系,包括了组织内部结构和组织与外界各种要素的关系结构,这些结构的各组成部分存在内在联系,它们相互作用形成了模式的各种运动。其三,组织运作模式所包含的创新还是一种战略变革,是使组织能够获得长期优势的制度结构的连续体。

3商业模式与战略的联系与区别

参考文献

[3](美)哈摩尔、普拉哈拉德.竞争大未来[M].北京:昆仑出版社,1998:56―65。

笔者以为,百货商业模式创新有两大要素:一日价值;一日能力。

有人说,商业模式是一种创造顾客价值同时实现企业自身价值的艺术,这对百货企业尤为贴切。拨开“商业模式”创新的神秘面纱,其本质就是价值的再创造和再分配,是各方利益的兼顾和共享。“顾客是上帝”,在当前顾客中心化趋势下,没有哪家零售企业能够锁定顾客并为之提供不可替代的垄断性产品或服务,向买方收费的空间被进一步压缩,“免费经济”大行其道。加之日益激烈的跨渠道竞争,百货企业如果固守现有的引厂进店、联营联销、标高价格打折销售的商业模式,以期最大可能“剥夺”消费者剩余,“压榨”供应商利益,必将成为原有商业模式的牺牲品。但是,如果过分强调顾客价值创造,忽略企业的价值实现,选择一些看似“神奇”的商业模式却长期不能带来合理利润,大量“烧钱”后必然最终惨淡退出,导致“不创新是等死,创新是找死”的两难,究其原因就是忽略了商业模式的价值考量。

从长远来看,任何一种曾经有效的商业模式都会失效,最终走向消亡。新技术,尤其是突破性技术创新要转化为商品和服务,必须找到其合适的载体,也即需要一种新的商业模式。创新商业模式要破旧立新,企业在人财物各方面需要具备一定的资源和投入。相对于这些有形的能力,这里笔者更想强调的是勇于改变的意志和能力。在英语中,企业与进取是同一意思,进取意味着勇于改变。在一个既有的落后的商业模式下,企业无论进行怎么样的改良或改善,都将会被那些采取了更先进更有效的商业模式的企业淘汰,就像摩托罗拉、诺基亚被苹果、三星超越,柯达胶卷被数码技术淘汰。对百货企业来说,同样不应固守某一种商业模式,即使它曾经多么地有效。上海百货业曾经是国内商业模式创新的引领者。上世纪初,南京路上先施、永安、新新、大新四大“环球百货”开创了中国近代百货业的先河。90年代,以第一八佰伴、东方商厦为代表的上海百货企业通过对外合资合作,在全国率先完成了现代百货转型。当前,中国百货业正面临又一个破旧立新的阵痛期,也是对上海百货业创新引领能力的一次考验。

THE END
1.商业模式的类型有哪些?网友(匿名用户)职场问答商业模式的类型有: 1、店铺模式:定义了公司的客户、产品和服务,它还提供了有关公司如何组织以及创收和盈利的信息,商业模式与战略主导了公司的主要决策,商业模式还描述了公司的产品、服务、客户市场以及业务流程; 2、“饵与钩”模式:也称为“剃刀与刀片”模式,在这种模式里,产品的出售价格极低,通常处于亏损状态,而...https://zq-mobile.zhaopin.com/zpdOutputQuestionForXZH/6811533
2.干货世界上最常见的三种商业模式世界中有三种生意模式:梦幻般的生意(赚钱不辛苦)、良好的生意(辛苦但赚钱)、糟糕的生意(辛苦不赚钱)。 第一类以高端白酒、奢侈品为典型代表,它们拥有宽广的护城河和独一无二的经济特许权,让这些企业具备难以逾越的竞争优势、充沛的现金流、超高的资本回报率。 https://m.sohu.com/a/798109917_121842054
3.网上零售的商业模式有哪几种BtoC,目前很时髦的淘宝,书店等,竞争白热化,这个行当主要三类企业,平台服务提供者,比如阿里巴巴,淘宝提供的是一个交易平台,里面有信息交易,产品交易,资金交易的平台服务。 第二类企业主,各种提供产品,服务,信息的企业,中介企业等。 第三类周边服务企业,衍生出来快递,分销,运输,以及供应的一些周边服务企业。 BtoB一些为...http://m.qicaisi.com/bk-3263317.shtml
1.2023年河北专升本电子商务概论考试大纲普通专升本目前,各类 B2B 商务网站的主要收入来源包括会员费、广告费、竞价排名费用、信息化 技术服务费用、代理产品销售收入、交易佣金费、展览或活动收入等。 (三) B2C 电子商务模式 B2C 电子商务模式,是企业通过网络针对个体消费者实现价值创造的商业模式,是目前 电子商务发展最为成熟的商业模式之一。其主要形式有门户网站、...https://www.educity.cn/zhuanjieben/5028246.html
2.AI大模型研究:NOA和大模型推动ADAS行业巨变2.3.2 三种常见的Transfromer 2.3.3 大模型的根基是Transformer 2.3.4 为什么需要大模型 2.3.5 没有Code,只有NAS 2.3.6 端到端,不添加人工规则 2.3.7 基于Transformer的端到端目标检测 2.3.8 BEV+Transformer是“特征级融合” 2.3.9 已经和即将搭载 AI 大模型的国内车型 ...https://www.dongchedi.com/article/7280338123345871417
3.EDP企业家沙龙丨上市公司并购重组审核常见问题剖析北大汇丰EDP中心企业家沙龙活动目前已成功举办了十八期,每一期均邀请社会知名人士、著名学者主讲,旨在通过系列讲座,对当前宏观经济、管理策略、财务运营、决策心理和商业模式等进行深入分析和探讨,让更多优秀企业家、高层管理者能够了解经济形势,提升全局视野,搭建思维框架。 https://edp.phbs.pku.edu.cn/2019/huodong_0507/305.html
4.直播平台搭建中关于直播推流的三种常见协议直播平台搭建中关于直播推流的三种常见协议 直播行业经过爆发式增长后“荷尔蒙经济”逐渐减退,如今的直播行业商业模式已经趋于成熟,并开始进入发展的新阶段。直播平台搭建项目也早已成为热门开发项目,但是在进行项目开发之前,关于直播的推拉流也是需要进行了解的。而推流是直播的第一步,所以今天给大家简单分享一下推流中都...https://cloud.tencent.com/developer/article/1379515
5.常见的财务管理三种模式零代码知识中心最常见的财务管理模式有三种:集权式、分权式和分散管理。 集权式财务管理模式 特征: 财务管理决策权高度集中于母公司,子公司只享有少部分的财务决策权,其人财物及供产销统一由母公司控制,子公司的资本筹集、投资、资产重组、贷款、利润分配、费用开支、工资及奖金分配、财务人员任免等重大财务事项都由母公司统一管理。https://www.jiandaoyun.com/fe/qweuiu/
6.韩泽《新资本商业模式与顶层设计》教授课件,老师主讲课程1,什么是商业模式: 商业模式简单粗暴讲就如何赚钱,有两个评估的关键词就是效率和规模。商业模式的差异,是企业收入和利润差异的根本原因。 1)我们身边三种常见的商业模式: A,运营赚钱的商业模式:酒店/餐厅/咖啡店 B,项目制赚钱的商业模式:投资/律所/商业咨询; ...https://www.hsgl.cn/show-31-427-1.html
7.品牌如何通过社会理念营销,搭建自己的信任体系?二、商业向善的三种常见模式 为了研究企业如何将善意融合进商业模式中,我们将目前市场上社会理念营销模式进行分类,其中以自我为出发点的理念倡导、one for one、全方位协助模式是在社会理念营销中运用得比较成熟的几种模式。 1、以自我为出发点的理念倡导 https://www.digitaling.com/articles/291325.html
8.商业模式(精选8篇)商业模式概念模糊的主要原因是不同学者在研究商业模式时并不是意味着同一件事[2], Osterwalde等认为学者们所研究的商业模式大致可分为三种不同种类[1]: (1) 商业模式作为一种抽象的支配性概念可以描述所有商业;商业模式是一种有关产品流、服务流与信息流的框架结构, 描述不同的商业参与者以及它们所扮演的角色,...https://www.360wenmi.com/f/filehe2p9jgz.html
9.需求与商业模式分析2商业模式类型51CTO博客描述了有相似特征、相似的商业模式模块设置或相似的商业行为方式的商业模式,我们将这些相似性称为商业模式类型。 商业模式类型基于以下几个概念 分拆商业模式 长尾商业模式 多边平台商业模式 免费商业模式 开放式商业模式 1. 把画布用起来 利用画布分析若干常用的商业模式类型。 https://blog.51cto.com/u_16038001/6159181
10.2024年化妆品市场前景分析预测一、宝洁的商业模式 二、丝宝的商业模式 三、拉芳的商业模式 四、三种模式的启示 第三节 洗发水市场细分与定位策略分析 一、市场细分化 二、选择目标市场 三、洗发水市场定位策略 第七章 不同年龄段化妆品市场 第一节 男士化妆品市场 一、韩国成全球男用护肤品最大市场 二、我国男士化妆品市场分析 三、我国男...https://www.cir.cn/R_ShiYouHuaGong/29/HuaZhuangPinShiChangQianJingFenXiYuCe.html
11.一年融资400亿,这里是独角兽公园,2022中国自动驾驶行业研究报告...目前Apollo的商业模式主要有三种:一是为主机厂提供解决方案;二是参与造车,通过集度汽车整合百度自动驾驶方面的创新,把最先进的技术第一时间推向市场;三是基于Apollo平台打造Apollo GO自动驾驶出行服务平台,并于2021年8月升级为新品牌“萝卜快跑”。用户可以从百度地图及Apollo官网预约体验Robotaxi,计划将于2023年部署超过...https://36kr.com/p/1569071064895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