协调资源,更加高效率,更低成本解决消费者痛点,满足市场需求的模式。哪个效率更高,哪个成本更低,哪个就是更好的
企业文化:(好骑手)
使命:企业存在的意义是什么,为什么存在,有什么用?
愿景:大家共同的远景,没这个会陷入利润导向,容易短视,为了眼前的一点小利失去了长远的发展。正确的做法是以消费者为导向,而不是以市场为导向,因为消费者往往只是根据现有的产品来决定自己的喜好,所以经常会显得短视。消费者想到的我们要想到,消费者没想到的我们也要提前替他们想到。正如乔布斯所说:“知道自己想要什么,不是消费者的工作。”
价值观:哪些是对的,哪些是错的。只做对的事情。有些事,短期看能获得一点利益,长期看确是一条死路,这种事赚钱也不能做。
企业文化就是能够管到制度管不到的东西的东西。没有好的企业文化跑着跑着就跑偏了。
有强大的企业文化才能吸引人才并留住他们。
有强大的企业文化不等于不会做错事,但能让公司少犯原则性错误。强大的企业文化往往体现在做错的事情的概率相对低、发现得早、改得快。
我投资的标准很简单:商业模式,企业文化,合理价钱。(好东西,好价格)
所以当商业模式和企业文化不错的公司价钱也不错时,我就会有兴趣。
●一般来讲,公司的企业文化是由3个部分组成的:使命、愿景以及核心价值观。使命指的的企业存在的意义(“Mission”是为什么成立);愿景是企业内大家的共同远景(“Vision”是我们要去哪里);核心价值观“CoreValues”是哪些事情是对的,哪些事情是不对的。
使命:为了什么
愿景:希望什么
价值观:什么是对的,什么是不对的
●段永平:没有管理公司很快就会完蛋的。所谓好的企业文化是能管到制度管不过来的东西,不是个神秘的咒语。制度是强制性的,文化则不完全是,所以建立好的企业文化非常难,破坏起来非常容易。
心得:就像人的修养,学好三年,学坏三天。人性如此
●段永平:简而言之,好的企业文化可以让企业少犯原则性错误,从而可以走得更远。
●段永平:你需要先理解商业模式的定义。简单讲商业模式好的意思就是企业能够持续赚很多钱。
商业是干什么的满足市场需求的,协调资源,创造产品和服务来解决用户的痛点。好的商业模式能够更加高效的满足需求、解决痛点,从发现到解决更加迅速。就像部队提的作战模式,什么样的作战模式能以较低成本最高效地达成目标,那这种作战模式就是最好的,不管它是空地一体战还是人海战术
●段永平:老巴童鞋说生意模式最重要。我自己大概对这句话想了好几年了,还在继续想,但确实越来越感觉到老巴这个说法有道理。和老巴吃顿饭没白吃,这句话就已经值个100顿饭了吧(其实远远不止哈)?
●段永平:1.生意模式越好,投资的确定性越高或者叫风险越低;
●段永平:怎么会有这么多人问什么叫“生意模式”的?生意模式就是生意的模式,就是产生净现金流的模式。好的生意模式就是能长期产生很多净现金流的模式。
●网友B:网友都是学院派,凡事都要定义一下。段永平:凡事要知道定义没什么错,老巴也没告诉我什么叫生意模式,我也确实一下找不到特别好的词来说明,想来想去,生意模式最好的定义就是---生意模式。
●从这里我们又学到了一课,好的马还要搭配好骑师才能有好成绩,
●网友:是否可以请教段总一个问题,巴老说马比骑师重要,但我看你的选择里,对骑师似乎非常看重,您认为管理层的素质和公司行业的本身哪一个更重要一些呢,或者怎么来平衡为好呢?
●段永平:巴菲特说过生意模式最重要,但也要合适的人才能管好。当我强调人时,表示生意模式已经看过了,不是表示生意模式不重要。我不知道那个更重要,但知道哪个不行时哪个就重要。
●段永平:商业模式简单讲就是公司赚钱的模式。好的商业模式是有护城河的模式。
●企业文化就是企业里这帮人的使命,愿景和核心价值观的东西。
●段永平:投资最重要的还是要看生意模式,不然的话大家就很容易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全部盯着眼前这一个月一个季度的波动来决定买卖的行为,这样是很难做投资的。
●段永平:愿景就是大家共同的远景的意思。没有愿景的公司容易陷入利润导向,最后容易被眼前利益诱惑而犯大错,从而导致公司寿命缩短。
●除了应该知道我们该做什么外,更重要的是需要知道什么不该做。
●我们公司提的是更健康更长久。也就是说不健康不长久的事我们不应该做(哪怕眼前有钱赚也不应该做)。
●网友:大道,能用一句话总结一下什么是好的企业文化吗?段永平:做对的事情!08.网友:能用一句话描述一下企业文化吗?段永平:呵呵,试试:能够管到制度管不到的东西的东西。
●网友:请问段总,这是不是对企业文化的理解:管理的最高境界是没有管理
●网友:破坏起来非常容易如何理解?段永平:比如建立信誉很难,破坏
●段永平:所谓企业文化讲的就是什么是对的事情(或者说哪些是不对的事情),以及如何把对的事情做对。
●段永平:“利润之上”的追求是针对盈利组织而言的。“利润之上”的追求大概意思就是超出利润的追求,但这种追求和非盈利组织的追求还是有所不同的。
●网友:马云说的客户第一,员工第二,股东第三是不是有点“利润之上追求”这个意思。段永平:正是!
●.网友:步步高的企业文化(愿景、使命,价值观)是您创办的时候就已经想明白,还是创办之后慢慢形成?总的来说,在创办一家企业的时候,是不是越早想明白这些越好?段永平:有很多东西在创办之前就有了,但慢慢补充和完善或修改了一些。基本核心价值观是不会变的。
●网友:成功企业往往会打上开创者的气质,也祝您的企业基业常青。段永平:那是因为企业文化一般都是由开创者建立的,当然,后期的完善也很重要。
●网友Z:开创的时候企业文化怎么建立,有那个精力么,底下的员工都能理解吗?可能身边的几个高管还可能半信半疑,不知道阿段前辈当年创立小霸王时是怎么做的,有什么心得体会呢?网友G:我也参与一下讨论,我个人觉得企业文化期初的建立不需要多少精力吧?老板如何对待同事、员工、客户及其他合作伙伴,体现出来的这些作风就是企业文化的雏形吧?企业搞大了再整理成易理解的东西,首先传达给干部,干部传达战士。总之应该是一砖一瓦的事情了。
●网友:段总如何看待:卫哲离职这件事情,以及马云的公开信?段永平:做对的事情就是--当发现错了就尽快改,不管多大的代价都是最小的代价。没觉得马云这样做有什么不对。
●引用:马云首谈卫哲离职事件:我是在治疗“癌症”原文略……段永平:做对的事情,把事情做对。发现错马上改,不管多大的代价都是最小的代价。这是我喜欢马云和阿里巴巴集团的原因。有强大的企业文化不等于不会做错事。强大的企业文化往往体现在做错的事情的概率相对低、发现得早、改得快。
●几千年我们一直在寻找各种各样的榜样,结果是我们进入了一个又一个陷阱,没有榜样的世界才是最好的世界,我们的榜样是一切优秀的品质,我们的榜样是遵守自然的规律。
我不知道“榜样”的定义是什么,好像心里也没有个榜样。学习某个人并不是想要成为某个人,因为谁也不可能成为某个别人。我觉得其实也没有谁比谁更值得学习的说法,因为每个人从别人那里学到的应该是能够提高自己的东西。
●所谓学习并不是“去其糟粕取其精华”式的学习,那样的学法只能让自己在自己原来的圈子里打转转,因为人们往往不知道哪些东西是精华。
●网友:马云岂止是个理想主义者,简直是个梦想家。
●段永平:单纯的理想主义者走不远,单纯的现实主义者做不大。马云两个都是。
●5.怎么把culture(文化)传承下去?段永平:没有特别的秘诀,主要在于选择,找到同道中人。因为你是没有办法说服不相信你的人的。不相信你的人,你跟他说话的时候,他的眼神是飘的,你能看出来。然后就是年年讲,月月讲,天天讲,靠年头淘汰掉不合适的。
●段永平:大家是同道中人,有着共同的价值观(改变人的价值观几乎不可能)。但凡几十年如一日坚持做对的事情(或者叫坚持不做不对的事情)同时一直努力把事情做对,有个不错的结果是大概率事件。价值观是道不是术,很难学的。假装一下的人坚持不了很久。黄峥的公司看起来似乎运气更好点,才三年就这么厉害,但实际上黄峥十几年前对企业理解也已经很好,且这个公司之前的公司就做得不错。
●把事情做对是一个学习的过程,中间会犯很多的错误。如何坚持做对的事情,付出为了把事情做对的过程当中所需要付出的代价,其实是非常不容易的。在把事情做对的过程当中,其实是没有办法避免犯错误的,比如打高尔夫的人,是没有办法避免偶尔把球打下水的,能做的仅仅是如何能降低犯错误的概率。
●永平:差异化指的就是用户需求满意度上的差异,绝对不仅仅指的是外观。产品的差异化不是指的所谓的“与众不同”,而是指“与众不同”的东西正好是用户需要而其他人没能够满足的东西。当一个产品找到的“差异化”正好是很多很多用户需要的东西时,那这个产品大概就很成功了。
●我个人理解,好的公司一般来讲就是能够持续找到用户“差异化”需求的那些公司吧。如果找不到“差异化”的东西,那“敢为天下后”的产品就会成为悲剧。所以“敢为天下后”的前提一定是你能够提供出你的用户群需要而别人没有或不能提供的“差异化”的产品。
●网友:您对电商行业怎么看?段永平:和别的行业一样,有好的企业,也有烂的企业。严格讲,“电商”只是手段或工具,不能叫做一个行业。未来无法适应电商这种工具的企业多数都会面临生存问题。
●,市调结果是用来验证你的直觉的。如果你的直觉已经很清晰,其实用不着市调。但当你觉得没把握时,市调有时能帮很大忙。
●企业不要什么钱都赚,这是一种本分。企业应该有道德,有自己的原则。有些生意哪怕再赚钱,如果违背自己做企业的原则,那我肯定不会去做的。企业不能不赢利,但赢利应该建立在对市场的准确把握的基础上进行合法经营。如果什么钱都想挣,这种企业永远也长不大。
●把80%的精力放在20%的事情上,那么20%的事情会带来80%的效益。有多大能力做多大的事,而不是有多大的胆量。实际上每个企业的资源都是有限的,包括人力、物力、财力,把这有限的资源用到无限的投资方向上去肯定要出问题,有的企业什么都在做,但都没有什么特点,你不知道它到底是干什么的。这种企业的问题也许短期内不会表现出来,但将来很麻烦。必须要集中优势兵力打歼灭战,即在一个企业中实现焦点化,集中一个行业中最尖端的技术开发出最尖端的产品。企业就那么点能力和规模,不可能再分散资源,我不相信有天上掉馅饼的事。
●段永平:我是这么理解这个问题,就是无商不奸的,奸商是叫无商不奸,无奸不商,其实是一种小农经济的商,我们小时候学的是那种类似于资本家残酷的剥削,压榨工人,那个都一定是小商小贩,就是它不可能成气候的!那么他就对企业的发展是不理解的。我个人理解就是诚信它是作为就我们叫把它叫本分,那么我知道GE它是有一条就叫做integrity,它是在这个公司所有的企业的核心价值观最上面的一条,然后他所有的东西它是说都是可以变的,因为环境在变,我们也必须要变,但是诚信这一条不可以变。
●主持人:其实企业本身如果坚持这一点的话,其实自己会最终成为这个事情的一个受益者。段永平:对,我觉得我个人认为是作为企业长期发展来讲是一个它的必要条件,不是说你老实你诚信你就一定能够做起来,但是你要没有这一点,你早晚会要出大问题。
●我投资的标准很简单:商业模式,企业文化,合理价钱。所以当商业模式和企业文化不错的公司价钱也不错时,我就会有兴趣。
●没有强大的文化,就不会有伟大的公司。乔布斯就是想建立强大的企业文化并且确实做到了!只有强大的企业文化才能不断吸引到好的人才并留住他们。不能理解这点的人们大概就只能炒一辈子股票了。
●即使是伟大的企业在“做对的事情”的过程当中也是可能会犯错的,因为“把事情做对”往往需要一个过程。所谓“长期投资”从某种角度上说,就是要能够相信坚持“做对的事情”的有能力的公司最后会“把事情做对”。
●段永平:更好的学习方法是啥意思?每个人都应该去找自己合适的学习方法。也许开个公司并做得很好是学习投资的一个好办法,知道买股票就是买公司但不知道什么是好公司也是没有用的。好的商业模式加好的企业文化一般是好公司的特征。
●段永平:其实真正好的能持续经营的企业大多都不是着眼于利润的,利润不过是水到渠成的结果而已,就是所谓让利润追着自己跑的那种。
●网友:利润导向从表面看是没什么错的,好像作为一个家庭的男人,你要拼命给家里搞钱养活老婆孩子,如果不以利润为导向,男主人拼命把自己所从事的工作搞到最棒,其实钱的问题会自然解决掉。段永平:如果没有“取之有道”的约束,利润导向很容易不择手段。国内现在这个问题实际上非常严重。
●CEO的价值?人的因素与产品的因素哪个更大?段永平:从5年10年的角度看,CEO至关重要。从10-50年的角度看董事会很重要,因为董事会能找出好的CEO。从更长的角度看企业文化更重要,因为一个好的企业文化可以维持有一个好的董事会。GE就是一个好例子。好的公司之所以是好的公司,必然会有些好的产品。但所谓好的产品的寿命是非常有限的。所谓好的生意模式可以让好的产品的寿命大幅度提高。
●段永平:好的企业和企业家都是理想主义和现实主义的结合。没有理想主义做不大,不理解现实走不远。
★商业是干什么的满足市场需求的,协调资源,创造产品和服务来解决用户的痛点。好的商业模式能够更加高效的满足需求、解决痛点,从发现到解决更加迅速。就像部队提的作战模式,什么样的作战模式能以较低成本最高效地达成目标,那这种作战模式就是最好的,不管它是空地一体战还是人海战术
★产品的差异化不是指的所谓的“与众不同”,而是指“与众不同”的东西正好是用户需要而其他人没能够满足的东西。当一个产品找到的“差异化”正好是很多很多用户需要的东西时,那这个产品大概就很成功了。
★好的公司一般来讲就是能够持续找到用户“差异化”需求的那些公司吧。如果找不到“差异化”的东西,那“敢为天下后”的产品就会成为悲剧。所以“敢为天下后”的前提一定是你能够提供出你的用户群需要而别人没有或不能提供的“差异化”的产品。
★把利润都打没了,就没有可能推动产品创新、研究开发
★我希望大家都要着眼长远,走提升价值之路。
★简单讲,没有差异化的产品是很难长期赚到大钱的。
★简单讲一下差异化:就是用户需要但其他竞争对手满足不了的某些东西
★只有强大的企业文化才能不断吸引到好的人才并留住他们。
★段永平:其实真正好的能持续经营的企业大多都不是着眼于利润的,利润不过是水到渠成的结果而已,就是所谓让利润追着自己跑的那种。
★段永平:好的企业和企业家都是理想主义和现实主义的结合。没有理想主义做不大,不理解现实走不远。
★人的因素与产品的因素哪个更大?段永平:从5年10年的角度看,CEO至关重要。从10-50年的角度看董事会很重要,因为董事会能找出好的CEO。从更长的角度看企业文化更重要,因为一个好的企业文化可以维持有一个好的董事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