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树,为杨属种的统称,与柳属和上天柳(钻天柳)属同属杨柳科。本科是杨柳目中仅有的一个科,该目隶属显花植物门,双子叶植物纲。即分类系统为:植物界——显花植物门——双子叶植物纲——杨柳目——杨柳科——杨属——(杨树种)。
杨树各个种分为五大派(组),即白杨派、青杨派、黑杨派、大叶杨派和胡杨派。主要从芽、叶片、叶柄、雄花、雌花、果的形态特征鉴别区分。白杨派又分白杨亚派和山杨亚派,白杨亚派代表树种有银白杨、新疆杨、银中杨,山杨亚派代表树种有山杨、欧洲山杨、美洲山杨。青杨派代表树种有香杨、小叶杨、小黑杨。黑杨派代表树种有美洲黑杨、钻天杨、箭杆杨。胡杨派代表树种有胡杨、灰胡杨。大叶杨派代表树种是大叶杨。
世界杨树天然杨种是约100余种,除人工种产于赤道非洲外,均分布于北半球温带。在五大派杨树中,白杨派分布最广,青杨派种类最多。黑杨派在自然界中主要代表种为欧洲黑杨和美洲黑杨及其杂种——欧美杨。我国有天然种杨树53种,除热带外遍布全国,占世界一半以上,我国又是世界杨树分布中心。杨树为单性花,雌雄异株,先叶开放。多数种类亲合力很强,种间、派(组)间极易反复杂交,使一些分类稳定的性状常常被打破。各部器官变化较大,往往同一种的叶在长、短枝和萌枝上有显著差异,有些形态特征常在种间交错存在,给分类工作造成很大困难。特别是近年来,随着从国外引进与国内杨树遗传育种工作的开展,又选育出不少品种遍布全国各地。有的品种形态上非常相似,辨别区分十分困难。特别是在苗木阶段,树木各个性状尚分化不十分明显,区分鉴别更加艰难。因此,在生产上和科学研究中常常出现同物异名,同名异物,品种混杂、市场混乱现象,这对林业生产影响很大,尤其在良种的推广上造成了一定困难。但这并不意为着杨树分类辨别没有可遵循的客观规律。
(一)杨树识别主要标志:识别杨树主要从杨树的外部形态来鉴别。杨树大树着重要看树冠形状、树皮颜色及开裂程度、小枝形态、短枝叶与长枝叶的形态、叶柄形状、芽的形态、雄花长度及个数、雌花长度及个数、果的辨裂数量等性状。另外掌握树种的分布及习性对识别杨树很有帮助,
杨树种条(扦插苗和萌条)与大树有明显区别,但二者有着必然联系,大树的长枝与种条有着明显的相似性,杨树种条识别应考查以下几个特征:种条颜色、皮孔形状,是否有棱及棱线数量、叶的形态(叶的形状、叶缘类型、叶先端形状、叶基部类型、叶是否被毛)、叶柄形状、芽的形状及是否被毛和树脂、髓心形状等。
(二)具体杨树品种鉴别
名词解释:
枝:又叫带叶的茎,即由芽发生的茎或其他枝。着生叶的部位叫节。两节之间的部分叫节间。叶着生与枝所成的夹角处叫叶腋,枝的节间较长的叫长枝。节间极短的,叫短枝。
叶:植物进行光合、蒸腾和气体交换的主要器官,通常绿色,由叶片、叶柄、托叶三部分组成,叶片是绿色的扁平部分,叶柄是叶片与基连接的部分,托叶是生在叶柄基部的两侧。
芽:枝条和花的原始体。按其位置不同可分为定芽和不定芽。定芽是生长在茎的一定位置上的芽。生长在茎顶端的叫顶芽,生长在叶腋的叫腋芽,不定芽是生在茎的其它部分,位置不定的芽,如由根部,或从叶上所生的芽。
叶基:叶片的基部,常见的形状有:①心形:叶基似心脏形。
②楔形:叶子中部以下渐狭,状如楔子。③截形:基部平截,略成一直线。
叶缘:叶片的边缘。常见的形状有:①全缘:边缘成平线,不具任何齿缺。②锯齿:边缘有尖锐锯齿,齿端向前,齿两边不等。
③钝齿:齿端钝圆。④波状:边缘起伏如波浪状。
叶痕:枝条落叶后留下的痕迹,呈倒三角形。
适合东北地区栽植的杨树品种有小黑、小青黑、中绥、中黑防、银中杨、北京杨、A15、A100、迎春5号。这几个杨树品种从种条有棱线无棱线上区别可分为两类,有棱线的品种有小黑、小青黑、中绥、中黑防、北京杨、A15;在有棱线品种中,还有明棱线和隐棱线两类,明显棱线的品种有小黑、中绥、中黑防、A15,隐棱线的有小青黑、北京605。没有棱线的品种有银中杨、A100、迎春5号。
有棱线品种
1、小黑杨:小黑杨是中国林科院林业研究所1959年从小叶杨与黑杨的杂交组合中选出的优良单株。
当年枝条有7—8条棱线、棱线间表皮较平,枝条下部为绿色,上部为灰绿色,芽较小,顶端有黄色黏液,皮孔条状、稀疏;沿叶柄下方有3条明显棱线,称之为倒山形,老树干基部有浅裂、暗灰绿色、萌枝淡灰绿色,于叶痕下方有3条或多条棱线,短枝圆、淡灰褐色或灰白色;叶芽圆锥形,微红褐色,先端长渐尖,小枝直立,花芽牛角状,先端向外弯曲,多3—4个集生,均有粘脂。长枝叶通常为广卵形或菱状三角形,先端短渐尖,基部微心形或广楔形,叶柄短、先端侧扁,带红色,苗期枝端初发叶时,叶
腋内含黄粘脂;短枝叶菱状椭圆形成菱状卵形,长5~8厘米,宽4~4.5厘米,先端尾尖或长渐尖,基部楔形或广楔形,边缘圆锯齿,近基部全缘,具极狭半透明边,上面亮绿色,下面淡绿色,光滑;叶柄近圆柱形,先端侧扁,黄绿色,长2~4厘米,无毛。
小黑杨适应性广,个别系号在我市范围内生长速度较快,喜光,喜冷湿气候,喜生于土壤肥沃、排水良好的沙质土壤上,适应能力强,具有较强的抗旱、抗寒、耐瘠薄、耐盐的生态学特性,经我市20多年的栽培实践证明,木材材质较好,用途较广,适合我市农区栽植。
2、A15又称黑林1号,是由小黑与波兰15A杂交组合品种,雌株,年生长率较高,是及耐盐碱的树种,但及易受蛀干害虫的危害。
小黑杨与A15杨在苗期外形比较相近,区别是:1、棱线区别,小黑7~8条棱线;A15中上部具有5条绫线。2、颜色的区别,小黑干部绿色或灰绿色,稍部黄褐色;A15萌条中上部为褐色,稍部为红褐色,表皮无光泽。3、叶痕的区别,小黑叶痕斜边较短,A15叶痕斜边较长,约是小黑叶痕斜边的2倍。
3、中绥、中黑防,这两个树种是姐妹树种,都是以美洲黑杨为母本、箭黑杨为父本,人工杂交培育出的品种。目前,所说的中绥杨多指12号,经实践证明,该品种速生,但抗寒性较差,在东北地区北部寒冷地带不适宜栽植。
中绥12号苗期特征:一年生苗有5条棱线,其中一条延伸较短,通常又称4条半棱线,棱线锋利,枝条下部棱线较短甚至消失,枝条上部表皮呈红褐色,下部呈绿色。
中绥12与中黑防区别是:
1、叶片区别,中黑防叶片一边锯齿数70多个;中绥12叶片一边锯齿数60多个,锯齿规则。
2、芽痕区别,中黑防芽痕萌条比较宽,是竖向的2倍,中绥12芽痕长宽差不多。
有棱线中隐棱线品种有:
1、小青黑:是以小青杨为母本、黑杨为父本,人工杂交培育出的品种。一年生苗表皮光滑,有光泽,稍部有较明显的5条圆棱,也称暗棱,枝条秋季呈淡褐色,冬、春季呈黄绿色,皮孔椭圆形,灰白斑状分布,芽较大,有半透明黏液。
该树种在20世纪70年代末期在绥化市部分地区进行了大面积栽植,2001年绥化市林业局在全市成熟林分中开展了杨树选优工作,通过与其他杨树品种对比,小青黑生长速度较快,抗病虫害的能力强,适应大范围栽植,特别是喜于低湿、土壤肥沃、排水良好的地块,是绥化市重点培育推广的优良品种。
2、北京杨:是中国林科院以钻天杨为母本以青杨为父本常规杂交育种方法培育出的品种,其中北京605个别单株表现优良,单株出材率很高,但在绥化市绝大部分表现不佳、在苗期、成林期有冻害现象,虫害比其它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