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药行业投资风险范例6篇

二、我国生物医药企业融资的现状分析

(一)多元化的融资渠道日渐形成

(二)银行融资难

大多数企业在融资时首先会找银行,生物医药企业也一样,但我国的银行却几乎不会对生物医药企业给予支持,能够在银行得到融资的企业少之又少。尤其是中小生物医药企业,很少得到银行的贷款支持。我国只有不到10%的中小生物医药企业能够获得银行贷款。一方面是因生物医药企业研发的长周期以及本身存在的高风险,使得银行不愿意对其进行贷款;另一方面,研发信息的不对称性使银行很难把握企业的发展前景,缺少放贷信心。还有,很多生物医药企业的资产集中在研发人员的智力资本和设备,企业不能向银行提供相应的抵押财产来担保。此外,我国政府也没有出台相应的贷款政策来支持生物医药企业的发展,使得银行对生物药企业的贷款持消极对待的态度,积极性也不高。

(三)股权融资艰难

(四)风险资本和私募股权资本投资开始踊跃

从2007年开始,各类风险资本逐渐进入中国生物医药产业。一方面,我国的大部分生物药企业,特别是中小生物药企业,对风险投资都非常渴望;另一方面,风险投资和私募等在金融危机后也开始逐渐从传统产业和行业退出,进入医药类等新兴行业寻找新的投资机会。风险投资和私募股权投资开始大量筛查生物医药开发项目,评估其风险和投资收益,并开展多种形式的投资论证。

三、对我国生物医药企业融资的建议

(一)建立多元化投资体系

首先,针对生物医药企业要建立多元化投资结构,政府在拨款支持的同时,政府的自筹资金也能够顺利投入支持;国内各种金融贷款存在的情况下,允许国外有资质的投资也能够进入。尤其要注意的是,政府必须在基础性的研究方面要相应的加大投入力度,通过设立一些大型技术创新基金来支持,或者也可以出台政策向相应的生物药企业提供无息的贷款、差额担保等多种方式;还可以通过减税、增加研发投入、研发设备更新费用的抵扣税款比例等方式来提供支持。

(二)大力发展风险投资

在市场上大力发展风险投资,不断扩大融资范围;同时要辅之以积极的保障措施,倡导社会上的资金管理公司或者证券公司参与投资,同时努力吸引国际上合法合规的资本风险投资。与此同时,积极开创新的融资模式,使融资市场的渠道更加的多元化。

四、结论

综上所述,本文在分析我国生物医药企业融资问题的基础上,提出多种适合生物医药企业的融资渠道。希望我国的医药企业本着实事求是的原则,从自身情况出发,积极探索出符合自己企业发展的融资模式,努力做到以最小的成本实现企业的融资,从而为企业的研发创造良好的资金环境,促进企业发展壮大。

作者:张仕林郑磊单位:长春科技学院

参考文献:

[1]任春青.对企业融资结构的分析和判断.商业现代化,2008.2.

[2]彭熠,黄祖辉,郭红东.中国生物技术产业国际竞争力分析与评价.科学研究,2006.

(北京工商大学商学院100048)

【关键词】上市公司跨界经营公司价值

2012年12月19日,云南白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云南白药”,股票代码000538)宣布斥资38亿元打造国际高端养生度假基地,在“跨界经营”的道路上又迈进了一步。而同一天,四川省药监局官方网站上公布的2012年第二期药品抽验的36个不合格批次药品中,云南白药的经典药品云南白药胶囊(批次:20110213,规格:0.25g×16粒)赫然在列,再度引发了业界投资者对云南白药“不务正业”的质疑。

一、云南白药“跨界经营”事件回顾

二、云南白药“跨界经营”分析

(一)云南白药“跨界经营”的动因

(二)云南白药“跨界经营”的结果和影响

1.“跨界经营”使企业的主营业务削弱。云南白药在2006年成立控股子公司云南白药置业有限公司,主要进行房地产开发等项目。但直到2010年它才作为占公司主营业务收入10%的产品被列入年报中。而云南白药年报反映出,2011年房地产的毛利率为18.10%,比2010年增加了6.85%,但与房地产行业30%以上的毛利率相比,云南白药的房地产业务在2010年和2011年仍然处于较低水平。并且在2012年的半年报中,主营业务中房地产业务的列示突然消失,虽然在2012年年报中又得到反映,并且毛利率达到55.11%,但营业收入大幅下降。2012年年底,置业公司的总资产为92721万元,比2011年同期增加1.23亿元,但净资产却减少730万元。

这表明,该置业公司的资金流动性和偿债能力都有所下降,房地产业务已成“瘦狗”。同时,在2010年和2011年,房地产行业的毛利率要比医药行业的毛利率低得多。云南白药将部分资金投资于房地产及其他行业,不仅没有获得更高的毛利率,反而造成企业资源的不合理配置,分散了管理层的精力,不利于整个集团的管理和控制。

2.“跨界经营”使企业核心产品的竞争力下降。随着云南白药“跨界经营”的不断深入,企业药类产品的市场份额以及盈利能力也在不断变化。近几年的年报反映出,云南白药的医药行业营业收入和营业利润所占比例从2005—2009年变化不大。但在2010年,营业收入比例下降到94.99%,营业利润比例更是降到79.48%,虽然在2011年回升到98.85%,但到了2012年上半年,医药行业的营业收入是150901.72万元,仅为上半年的24.83%。而从公司分红情况来看,2008年现金分红16022万元,2009年现金分红10681万元,2010年现金分红仅仅是6943万元。公司现金分红逐年减少,这无疑损害了广大投资者的利益。虽然2011年和2012年的分红逐渐上升,但也难掩药品产业竞争力下降的态势。核心产品利润的波动,再加上近年频发的“质量门”以及四川省将云南白药集团划入“黑名单”,不仅会给云南白药的发展蒙上一层阴影,而且还会削弱企业集团的核心产品竞争力,云南白药或许应该把更多的精力放在企业核心产品的未来发展上。

3.“跨界经营”使企业承担了更大的风险。公司的资源和管理层的精力都是有限的,“跨界经营”使平均到每个领域的资源和精力减少,一旦某个产品出现问题,整个集团就会受到影响。2012年12月19日,四川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查出云南白药胶囊水分项不合格。虽然云南白药随即就该情况发出公告,但四川省药械集中采购工作联席会议办公室(简称川药采联办)仍然取消了云南白药胶囊的基本药物中标资格以及集中上网采购资格,四川省卫生厅在2013年1月9日表示,云南白药之所以失去基本药物中标资格及集中网上限价采购资格,同2012年12月19日药品水分项不合格事件有直接关系。可以看出,四川省对云南白药的公告并不认同,川药采联办将云南白药公司列入“黑名单”,很可能会影响公司其他药品在四川的销售,并且这种情况可能会扩散到全国其他地区。这一连串的“质量门”事件及云南白药被列入四川基药“黑名单”,使云南白药失去的不仅是一个省份未来3年的市场,而且对公司信誉度也会造成严重的损害,如果不能及时采取危机公关措施,那么它将承担着失去市场的风险。

三、启示与建议

2.以企业主营业务为核心构建竞争优势。企业的竞争优势是获取利润的源泉,也是企业的生存基础,而竞争优势的取得主要来自主营业务的发展。在进行“跨界经营”时,企业要合理配置自身资源,结合企业主营业务特色利用闲置资源生产市场需要的其他产品。企业的“跨界经营”还要在不影响主营业务发展的前提下进行,不能为了“跨界经营”战略的实施,而忽视了主营业务的进一步发展。

3.以降低企业风险为目的扩展经营内容。在进行“跨界经营”时,企业还要做好相应的市场调查,以实现降低经营内容风险的目的。在企业跨界经营的领域,有效地结合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是“跨界经营”取得良好效果的重要保证。而云南白药是企业的核心竞争产品,具有相当大的核心竞争力,白药牙膏和云南白药相结合,取得了很大程度上的成功,不仅降低了“跨界经营”内容的经营风险,而且强化了企业品牌,产生巨大的品牌效应。

参考文献

[1]姜付秀.我国上市公司多元化经营的决定因素研究[J].管理世界,2006,(5):128-135.

[2]朱江.我国上市公司的多元化战略和经营业绩[J].经济研究,1999,(10):26-33.

[3]李善民,朱滔.多元化并购能给股东创造价值吗[J].管理世界,2006,(3):129-131.

[4]洪道麟,熊德华.中国上市公司多元化与企业绩效分析[J].金融研究,2006,(11):33-43.

[5]王春,齐艳秋.企业购并动机理论研究[J].外国经济与管理,2001,(6):18-24.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方式的变化,困扰现代人的颈椎病、肩周炎、腰腿痛、风湿关节炎、失眠、头痛、高血压、心脏病、糖尿病等各种慢性病的发病率逐年上升,单靠药物治疗无法根治。上至政府官员,下至平民百姓,都在寻求一种行之有效的解决亚健康的方法和途径,中医养生已成为市场热点,社会正在呼唤有良好的中医养生保健知识和技能的职业人员出现,这就是中医养生行业广阔的发展前景。

中医养生馆,就是针对亚健康人群,各种慢性病人,用刮痧、拔罐、针灸、按摩、食疗等简、便、验、廉的传统中医药适宜技术,达到预防,保健,康复的效果。不打针,不吃药,安全无任何毒副作用,比开药店更赚钱,比吃药更有效,比打针更安全。比药店更赚钱。

二、项目优势

1、广阔的市场空间。权威资料显示,我国颈椎病的发病率达10%,糖尿病人7000多万,血脂异常人达2亿,风湿关节炎的发病率达2.8%,各种慢性病呈逐年上升趋势,慢性病单靠药物是不能根治的,由于药物的毒副作用,往往一个病治成了多个病。中医药适宜技术以其简单、方便、灵验、廉价的优势,能防治几十种常见病和慢性病,必将迅速走红市场。专家预测,到2015年,我国养生市场份额将近10000亿元,进入养生行业,永远不会淘汰,没有投资风险。

2、强大的政策支持力度。国务院自2008年开始在全国启动“治未病”工程;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在2010年提出推进中医药服务“三进工程”(进社区,进家庭,进乡村);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2010年推出中医药行业特有工种――中医刮痧师和养生保健师;国务院(2010)58号文件《关于进一步鼓励和引导社会资本举办医疗机构的意见》要求:推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鼓励有一技之长人员举办中医医疗机构;逐步建立和完善执业医生和职业技能人员相结合的中医预防保健服务提供体系。这个服务提供体系中的职业技能人员,有可能是几十万甚至几百万人。普通人通过中医药行业培训也能成为职业技能人员,这就为社会大众进入中医养生行业铺平了道路。

3、真实可靠的技能培训。目前,社会上有很多的养生馆、足疗店、美容院、按摩店,虽然也打着中医养生的牌子,但真正通过正规中医专业培训的专业人员寥寥无几,得不到正统中医技术支持,只能在休闲娱乐行业开展业务。而我们的学员就不一样,鄂州市中医院是国家三甲医院,培训内容严格按照《养生保健师》教学大纲内容培训,有专业的培训场地和设备,技术和信誉绝对优于普通的培训机构。培训后的学员,我们实行终身远程技术指导,包括医疗技术,客户服务,产品营销等免费服务,确保学员能100%开店成功。

4、投资少,收益快,零风险。国家正规医院培训,无技术转让费,无加盟费。开店初期,有1~2名员工参加《养生保健师》考证班学习,拿到证书即可开业,设备投资就是几张理疗床,刮痧板,拔罐器,再购置一台全自动医用针灸治疗仪,设备投资加员工培训总投入2~3万元。有了技术和设备,对亚健康和疼痛性疾病能达到立竿见影的效果,开业当月就可盈利,年收入至少十万以上,而且技术熟练效益会逐年上升,生意会越来越红火。

由于店长通过中医专业培训,有养生行业全国通用证书,采用中医外治疗法,无毒副作用,没有医疗风险,加之有中医院终身技术指导作后盾,这是目前社会上所有的养生馆无法比拟的优势。

三、投资分析

以最小投资为例,开一家50平米的中医理疗养生馆,房租1.5万元/年,装修1.5万,购买理疗床,针灸治疗仪,刮痧,拔罐,艾灸用具等0.8万元,2名员工技能培训费1.2万元,共计投资5万元。

四、效益分析

养生馆的服务对象是亚健康人群,需要按疗程长期调理,销售模式以会员卡为主,单次消费68元,会员月卡800元,季卡2000元,年卡6000元,若在1年内累计有100个会员,年主收入60万元,消耗材料,员工工资,水电房租占65%,年纯利20万元左右。

养生馆的另一大收入来自保健品的营销,经营药食两用产品,雇佣5~10名店外销售人员,按销售提成发工资,进行店外销售,每人每月销售5000元,年销量60万,纯利12万元。

理疗服务加产品销售,年收入30万元左右。

五、培训方案

教学内容:中医基础理论(中医望诊、阴阳学说、五行学说、脏腑学说、经络学说);中医技能操作(健康管理师、营养师、刮痧师、按摩师、足疗师、针灸师、美容师、心理咨询师八位一体技能培训);保健品、日用品、化妆品营销专业知识培训;店铺管理知识等。

“非典”的近期影响

对于运输业,包括航空及其他方式的运输行业,政府对于人员流动的限制以及消费者对于出行的畏避,使航空业大伤元气,载客量在未来数月内下降三成左右已算乐观的看法。中国航空公司的经营特点是低边际利润率,由此看来今年的亏损似乎已不可避免。此外,公路、铁路运输也将在不同程度上受到影响。

在消费服务业,消费信心的下降导致非必要性消费的迅速下降。从近期来看,家电、汽车,甚至住房,都会受累于“非典”。但以香港地区的“非典”经验,消费者在初期的冲击之后尚能较快地恢复正常――大多空气较流通的香港消费场所迅速从4月初的门可罗雀恢复到人头攒动的常态,不过多了一些口罩。因此消费在“非典”受控之后有望反弹。

对于工业生产,近期的风险在于抗灾而产生的干扰,近期之后则需看总体需求及投资的情况。目前我们尚未看到工业生产受到“非典”严重影响的证据,但这一判断有赖于疫情保持相对的稳定,并在近期内得到控制。

在能源及原材料行业,消费、工业活动及固定资产投资对于能源及原材料需求,都会产生影响。因此近期内能源及原材料,包括钢铁、化工产品及水泥等,感受到“非典”压力大概在所难免。但从中长期着眼,能源及原材料受益于投资及消费带动的良性需求增长,仍是我们的基本看法。

至于医药行业,目前可说是一枝独秀,而中药行业的得益将尤为明显。西药常用药目前没有对抗“非典”的产品,而中药中的抗病毒类药物如板兰根,则因其广谱性而大受欢迎。“非典”对中药行业正面效应甚至将会是长期的。保健及调养进补类药品将受益于社会整体健康意识的提高。

“非典”的中长期影响

我们对于“非典”最大的担心在于其对中国出口及外国直接投资的打击。

“非典”对于出口的影响将在短期内显现,较为悲观的预测是出口增长将在三季度降至个位数甚至负增长。而更为长期和严重的影响,则在于中国在全球供应链中地位的动摇。我们看到的迹象是,国际买家已在着手降低集中于中国采购的风险,而中国的竞争对手则在充分利用此次机会恢复过去的失地。目前离开中国的订单尚为数不多,有应急的性质,而一旦国际买家与第三供货者建立较为稳定的关系,夺回中国的市场份额就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了。

另一个角度则是此次疫病对于中国出口产品形象所造成的破坏。传染病不同于其他,对消费者带来的抵触心理将可能长期挥之不去。因此中国政府及出口厂家在“非典”受控之后,必须投入资源做广泛而深入的公关努力。

“非典”对于外国直接投资的影响,近期在于人员交流的受限,将减慢投资决策的制定及实施。第二、第三季度,我们预期看到实际外国直接投资及协议的外国直接投资双双大幅下降。而“非典”的长期影响,则将源于此次疫病所导致的外资对于中国投资风险的重新评估。此次事件既提醒了外资在把供应链集中于中国之后,此类突发事件所带来的风险,又把中国投资环境的问题――如信息透明度等重新推到前台。

关键词:互联网医疗;风险投资;模式;发展趋势

风险投资风靡全球,因为它有以下几个优点:1.促进创业公司技术创新。2.促进信息产业、医疗健康产业等高科技领域的公司成长,增强竞争力。3.促进高新技术成果有效投入实体经济,主要是由投入的风险资金填补高新技术产业化中出现的资金缺口实现的;4.激发高新技术研究员的创业动力;5.完善企业风险管理、促进企业组织结构科学化合理化。

一、医疗服务机构的现状及发展机遇

目前,我国医疗机构存在很多问题,设备落后、体系不完善、服务水平严重滞后等问题众多,已然难以满足人们日益增加的医疗消费需求,医疗端、医药端以及医保端等环节存在很多可以改进的地方。伴随我国不断出台的政策支持,医疗健康行业涌现大量投资机会。具体表现为需求增长、技术支持和行业政策支持。

(一)需求增长

首先,随着生活水平提高使未来在养生保健方面有更多的需求。其次,我国迈入人口老龄化进程。调查统计,2013年我国65岁及以上的人口占总数的9.7%,这对推动医疗保健服务发展有积极作用。第三,人口结构与健康需求变化,增加需求。因此,未来我国对医疗服务的需求将快速增长。

(二)技术支持

伴随大数据、云计算等多领域新技术与互联网融合,先进技术、商业模式能很快渗透到医疗各个细分领域,从预防、诊断、治疗、购药都更加高效、个性化。

(三)行业政策支持

二、我国互联网医疗风险投资现状

2014年总共发起的58起互联网医疗项目主要分为四类:穿戴式设备类(16起),医疗服务类(10起),移动医疗应用类(13起),健康应用项目类(6起)。随后,几乎每隔两月,投资机构就向互联网医疗,特别是比较成熟的企业投入大笔资金,并且主要集中在C轮。与此同时,2015年BTA巨头也积极布局互联网医疗,竞争进入白热化阶段。比如腾讯就在丁香园C轮中投入7000万美元,随后又向挂号网投入1亿美元。马云参办的私募基金云峰基金,出资3200万美元,购买医用成像设备制造商华润万东的股份。

三、风险投资互联网医疗的主要模式

按照“控端―导流―变现”的思路,我国互联网医疗模式大致分为:医疗端、医药端、健康端这三种模式。

(一)医疗端

医疗端模式是指把医院资源、医生资源充分利用,通过提供诸如远程医疗服务,如网上问诊,形成一个医疗生态链的闭环。通过销售医疗产品,实现盈利。这个模式中,医院及医生资源居于核心地位,谁的资源越多越有优势。

其代表企业有春雨医生。作为我国首家基于手机终端的医疗品牌,春雨医生旨在利用互联网技术解决用户就医难题。主要通过线上与线下结合的方式建立移动医疗体系。其合成伙伴包药商、可穿戴设备厂商等企业,还和中国科学院大学成立健康大数据实验室,能够实时监测使用者数据,特别在慢性病方面,能够提前提醒,降低发病率,为客户提供更加适合的医疗服务。

(二)医药端

随着《关于药品生产经营企业全面实施药品电子监管有关事宜的公告》中药品采用电子监管码的实行,以及网上销售处方药的政策放开,医药电商业务、医药O2O行业直接获得很大提振。阿里巴巴旗下的天猫医药馆是典型代表,实现由过去单纯的药品提供商向健康方案服务商的转变,使其医药的生态链更加完整。

(三)健康端

健康端指把依托大数据平台的APP作为医疗服务的核心价值端,通过分析整合海量数据提供医疗服务。目前,体检健康平台、医疗服务平台是健康端的主要载体。代表企业有专注于运动社交平台服务和软件开发的咕咚,天猫医药馆。

四、风险投资互联网医疗的发展趋势

1.医药电商实现爆发式增长。随着处方药的电子商务销售模式和监管模式不断打破原有规则,未来处方药网售权限开放值得期待。医药企业在内的众多企业能有更多采购、销售的途径,利于企业综合实力提升,医药电商有望爆发。

2.软、硬件结合更加充分,数据价值进一步放大。随着医疗设备、配套技术的完善,医疗服务通过软、硬件结合可以实现更迅速、更高效智能的服务。未来对数据价值利用得越充分,比如在精准医疗等方面,谁就能获得超额收益。

3.线上、线下整合增强。具备线下整合能力、能够更好融合线下资源的健康医疗类应用的竞争力会更强。企业通过加强线上线下整合能够更具优势。(作者单位:重庆工商大学)

参考文献:

[1]易宪容.中国利率市场化改革的理论分析[J].江苏社会科学,2015(2):1-10.

[2]孙猛,《私募股权投资基金医药行业投资评价》,哈尔滨理工大学,2010年,第12-18页,21-29页,33-37页,42-29页

[3]张卫华,戴淑芬,《风险投资运作中的风险分析――导入期风险企业的风险分析与评价》,《技术经济》,2000年

[4]吕雅娜,曹阳.以风险投资解决医药中小企业的融资难[J]上海医药,2011(04):195-197.

随着我国社会老龄化趋势的加剧和城镇化的推进,居民对健康和养老的需求日益增大,可以预见的是健康和养老必将成为保险公司未来重要的盈利点,所以保险公司投资健康产业链对于整合资源,反哺保险主业具有重要的意义。

总体来看,我国保险公司介入健康产业链起步较晚,并未建立起一套有效的深层次合作网络,但在近期保险“新国十条”的推动下,各大保险公司纷纷开始抢滩健康产业链,但仍处于探索阶段。

二、保险公司投资健康产业链必要性分析

(一)有效控制道德风险和消除过度医疗在医疗保险领域,道德风险和过度医疗一直是制约其发展的瓶颈。一方面保险公司需要降低医疗成本来减少赔付,另一方面在中国“以药养医”的大环境下,医院有动机夸大被保险人的医疗需求,增加其不合理的医疗费用。所以二者在一定程度上是相互对立的,再加上二者之间的信息不对称,即保险公司处于信息劣势的一方,几乎观察不到医院的行为,所以尽管其采取了一些措施如指定医院等来控制道德风险,但仍无法完全抑制医院的内在动因。但如果保险公司参股甚至自建医院,二者建立起资本上的从属关系,就能使双方经营目标一致化,从而利益共享风险共担。若两者建立起了共享的信息平台,也就能从根本上消除保险公司与医院,保险公司与被保险人之间的信息不对称。

三、保险公司投资健康产业链现阶段障碍

(一)国家政策不完善虽然保险“新国十条”支持保险机构参与健康服务业产业链整合,探索运用股权投资、战略合作等方式,设立医疗机构和参与公立医院改制。但是并没有配套的相应实施细则,各地的政府的支持力度参差不齐,所以不少保险公司仍然选择观望。而“新医改”由于涉及的利益群体众多,改革步伐一直十分缓慢。而在公立医院现有体制的背景下,保险公司掌握不了话语权,从而使得投资风险较大。

(二)保险行业与医疗机构合作机制的缺失在健康险领域,从核保到理赔,许多关键环节都需要医疗机构的密切配合,而且控制医疗成本的关键也在于能不能实现和医院的目标一致化。自建医院和参股医院确实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但是控股大医院,优质医院的成本非常高,所以现在的保险公司基本仍采用战略合作的方式,但力量有限,不能有效提高保险公司的话语权,但现在医保行业之间有效的合作机制并未建立起来。

THE END
1.医药行业面临风险分析报告.pptx医药行业面临风险分析行业概述政策风险市场风险技术风险质量风险国际风险contents目录行业概述01CATALOGUE医药行业的定义与特点医药行业是指生产和销售药品、医疗器械、医疗设备以及其他与医疗相关的产品的行业。医药行业的特点包括高技术、高风险、高投入、高附加值等,需要不断进行技术创新和产品研发,以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医疗...https://www.renrendoc.com/paper/304961931.html
2.2024年医药流通风险评估与管理报告.docx2024年医药流通风险评估与管理报告.docx,医药流通风险评估与管理报告 PAGE PAGE 98 医药流通风险评估与管理报告 目录 TOC \o 1-9 概论 3 一、医药流通项目财务管理方案 3 (一)、财务管理概述 3 (二)、无形资产管理 5 (三)、固定资产管理 7 (四)、收入管理在医药流通项目中的https://m.book118.com/html/2024/0121/8062072001006030.shtm
3.中国医药行业并购财务风险分析医药行业整体仍处于增长期,行业集中度低,并购是唯一的途径。对于优势企业,通过并购可以获得新的优质药品和新的生产线,扩大生产能力,获得新的优质药品生产批准,扩大市场规模,致力于完成整个产业链的布局,促进业绩增长。 二、中国医药行业并购财务风险分析 (1)定价风险 ...https://www.caiwuhn.com/hydt/4052.html
4.医药行业商业贿赂风险分析和防范——行政处罚风险篇医药行业商业贿赂风险分析和防范——行政处罚风险篇 药品和医疗器械行业的反腐败主要集中在产品营销阶段,近几年一系列“组合拳式”行业法规的发布,对药品和医疗器械行业的反腐败行政执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比如新《反不正当竞争法》、“两票制”、“医药代表备案制度”等。本文首先分析各种行业政策背后的逻辑,其次尝试...http://www.tiantailaw.com/CN/05-18923.aspx
5.医疗行业常见六点税务风险剖析越来越多的医药企业已经认识到,在税务机关不断强化税收监管的情况下,自身的税务风险很容易暴露出来。本文列举并分析了医药企业常见的六个税务风险点,希望能够帮助医药企业提高税务合规水平。 一、违反税收法规肆意扩大研发费税前扣除范围 医药生产企业每年都会投入不少资金用于研发活动。一些医药企业没有深入研究现...https://www.360doc.cn/article/1078068128_1078068128.html
1.关于医药销售行业涉税风险问题分析关于医药销售行业涉税风险问题分析 一、医药行业存在的基本状况 (一)医药行业是一个市场准入受到严格限制的行业。医药行业是一个特殊的行业,从事医药经营必须有药品监管部门核发的医药许可证,特别是医药经营行业下一步推行GSP认证,对医药企业的资格有了更加严格的要求,管理更加规范。市场准入受到一定限制,税务机关易于摸清...https://www.dongao.com/practice/gongwen/20080519105833_16462.shtml
2.行业分析报告(精选14篇)行业分析报告 篇4 生物医药行业在战略新兴产业中属于盈利周期较长的产业,一个生物医药品种从临床前研究到上市,一般需要5~10年时间,期间需要大量的研发投入。因此,生物医药产业高投入、高产出、高风险、高技术密集型的特点,决定了股权融资是生物医药企业在成长期的重要融资方式,也提示我们应该根据生物医药企业的在成长...https://www.unjs.com/fanwenku/303526.html
3.医药行业返利和红字发票的涉税风险分析医药行业是指药品生产和药品经营企业,医药行业返利和红字发票的涉税风险分析,为了大家全面的学习掌握,小编就为大家整理分析了有关的知识内容。有需要的小伙伴快来看看以下文章吧。 返利和红字发票 【风险描述】 为在同质化现象较为严重的市场环境中抢占更多的份额,医药生产企业(供货商)通常会采取直接返现或冲抵货款或...https://www.niuacc.com/zxssch/495089.html
4.医药行业市场分析6篇(全文)药品行业(企业市场竞争策略分析)一.医药行业特点的分析1.医药行业属于防守型行业从本质上讲,医药行业是与生命科学紧密相关的产业,因此,它不存在成熟期,是一个永远成长和发展的行业。在世界范围内,医药行业的发展速度一般高于其它行业,而且较少受经济危机影响,在https://www.99xueshu.com/w/filegfg5jh0c.html
5.2024第三节 中国糖尿病药物行业社会环境分析 44 一、人口环境分析 44 二、教育环境分析 46 三、文化环境分析 47 四、科技环境分析 49 五、生态环境分析 49 六、中国城镇化率 50 第四节 “十四五”中国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分析 50 一、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任务及目标 50 ...https://maimai.cn/article/detail?fid=1829779726&efid=KKCznzdlyzn2BS6SNTBw0g
6.医药行业调研报告(精选8篇)农村医药市场的现状确实让人担心,它影响了医药行业在农村中的声誉,造成了农民群众购药的困惑和困难,同时农民群众在用药的安全问题上也存在较大的风险。农村村落的分散和网点的稀少,进一步增加了农民买药的困难。 二、症结 农村医药市场的实际状况我们分析主要有以下几种原因造成。 https://www.ruiwen.com/word/yiyaohangyediaoyanbaogao.html
7.医药腐败与虚开发票的伴生风险及合规指引专业文章2022年4月,国家税务总局南通市税务局第一稽查局按照上级机关开展医药行业专项核查的工作要求,依照“双随机”抽查制度,抽选南通市Y生物技术股份公司(以下简称“Y公司”),对其2019年—2021年税收情况实施分析核查。在对Y公司的申报数据和涉税信息进行风险疑点综合分析时,检查人员发现了以下几个疑点: ...https://www.allbrightlaw.com/CN/10475/623012e7f9bb2c03.aspx
8.生物专业创业计划书(通用8篇)3.投资分析:基本定位为生产保健品,当生产达到一定规模,在深入投资其他生物制药产品。 七、风险分析 这个行业由于对技术、资金有较高要求,所以开始来自其他同行企业的排挤较大,而且有些细节没有了解清楚,以及财务上的问题可能会给投资这一行业带来风险。 八、法律分析 ...https://www.yjbys.com/chuangye/ziliao/chuangyejihuashu/6318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