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险分析与应对策略范例6篇

【关键词】中小企业信贷风险应对策略

引言

随着资本市场的发展,商业银行间的竞争也变得越来越激烈,传统经营模式显然难以有效促进银行健康、快速的发展,必须进行有效的战略转型。对商业银行而言,发展中小企业信贷业务不仅是为了响应国家政策的号召,也是为了适应金融市场变化、谋求自身发展的内在需求。所以积极开拓中小企业的信贷业务,对商业银行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由于中小企业的自身特点,商业银行更应该高度重视在中小企业信贷业务中的风险规避。笔者结合XY锰业有限公司的具体情况,简单分析了中小企业信贷风险管理中的贷款风险及风险规避与应对策略。

一、XY锰业有限公司基本情况和资金需求情况分析

通过实际的调查分析,笔者总结了在对XY锰业有限公司进行信贷业务的过程中所产生的一些银行风险,并提出风险产生的原因。

三、风险规避措施及应对建议

虽然中小企业信贷存在较大风险,但同时也会为商业银行各项的发展提供更好的机遇。为了控制风险,商业银行依据多年的经验,也会采取相应的措施来最大限度的控制风险,保证能健康有序的发展。在对风险控制的过程中,笔者根据对XY锰业有限公司的实际情况,提出了一些风险控制的措施和建议,希望能对有关商业银行信贷工作人员有所启示。

第六,要加强中小企业业务队伍建设,提高从业人员业务素质。商业银行在加快小企业经营中心建设的同时,要切实做好小企业专业化人员队伍的建设,多渠道做好人员选调工作,把合适的人员充实到中小企业业务岗位上来。此外,要采取多种方式,加大培训力度,提高小企业业务人员的综合能力,适应业务快速发展的需要。

四、结语

国内的大环境对中小企业的发展是很有利的,但是中小企业的发展面对很多困难,尤其是融资问题。如果银行能在控制风险的基础上,增加对中小企业的贷款,不但可以解决他们的实际困难,而且对银行自身的发展,国家经济发展都是很有利的。虽然现阶段中小企业的发展存在很多问题,但是只要认真加以分析,根据公司的实际运行情况,加强管理,一定可以有效避免信贷危机。

参考文献

[1]后斌,杨礼英,郁永健.解决中小企业贷款难的对策[J].现代金融,2005,(12).

[2]熊熊,张维,张永杰等.银行治理、信贷配给与中小企业融资[J].财经理论与实践,2008(1).

[3]何宜强.中小企业融资渠道与风险防范分析[J].北方经贸,2008,(6).

[4]熊丹,冯嘉.对我国银行拓展中小企业信贷业务的思考[J].中小企业科技,2006,(12).

[5]刘国莲.浅议商业银行竞争中小企业客户面临的制约因素和对策[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08,(7).

企业经营管理过程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事件,这些事件可能对企业产生不利影响或者有利影响。产生负面影响的事件代表了风险,可能阻碍企业价值创造;产生正面影响的事件能够抵销不利影响或者为企业带来机会。风险管理就是对上述风险和机会的管理,它是企业从战略制定到日常经营过程中对待风险的一系列信念与态度,目的是确定可能影响企业的潜在事项,并进行管理,为实现企业的目标提供合理的保证。

二、风险管理与内部控制的关系

风险管理与内部控制作为企业管理的两大工具,各自经历了理论体系的创新和实务操作的发展。内部控制由传统的内部牵制制度逐步发展为以风险为导向的内部控制整合框架,风险管理也由分散的财务、经营和战略风险管理逐步发展为整合风险管理。实践证明,内部控制的有效实施有赖于风险管理的技术方法,而风险管理离开了内部控制作为手段支撑也将流于形式。我国的企业内部控制规范体系将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融为一体。

三、企业风险管理要结合内部控制的内部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和内部监督等要素进行管理

1.目标设定

2.风险识别

在明确企业发展战略和内部控制目标的前提下,识别企业各类潜在的风险是履行具体控制程序的基础和起点。常用的风险识别技术和方法有行业风险组合清单、职能部门风险汇总、头脑风暴、SWOT分析、调查问卷、价值链分析、流程分析、情景分析等。企业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用其中一种或多种方法识别风险。此外,企业还可以利用外部专业咨询机构的力量提高风险识别的效率和效果。

3.风险分析

风险分析是在风险识别的基础上对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和影响程度进行描述、分析、判断,并确定风险重要性水平的过程。它是风险应对的直接依据。

风险分析的程序:(1)分析风险可能性。(2)分析风险影响程度。(3)确定风险的重要性水平。

风险分析的方法包括定性方法、定量方法以及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

定性分析法,比较常用的定性分析方法主要有:L谈、集体讨论、专家咨询、问卷调查以及标杆分析等。定性分析的质量主要取决于管理层的风险意识、判断能力和对潜在事项的了解。

不论是定性方法还是定量方法都有其适用范围,企业通常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对风险进行分析,确定各类风险的重要性水平。具体的分析方法有敏感性分析、行业标杆比较法、风险价值、情景分析、压力测试、风险矩阵等。

4.风险应对

常用的风险应对策略有风险规避、风险降低、风险分担和风险承受。

(1)风险规避是控制风险的一种最彻底的措施,是在风险事故发生之前将所有风险因素完全消除,从而彻底排除某一特定风险发生的可能性。风险规避策略是相对消极的风险应对策略,选择这一策略意味着放弃可能从风险中获得的收益,同时企业在该业务或事项上的前期投入也将成为沉没成本。因此,企业应当谨慎选择风险规避的策略。企业在选择风险规避策略时必须考虑以下因素:①风险规避是否影响企业的经营绩效;②风险规避的成本效益;③风险规避是否导致产生新的风险。

(2)风险降低策略是风险应对策略中最为积极和常见的方法,包括风险预防和风险抑制。

风险预防是指在风险事故发生之前,采取消除风险因素的措施,达到降低风险发生的概率、减轻潜在损失的目的。

风险抑制是指企业针对不愿完全规避又无法顺利转移的风险,采取各种控制技术和方法来减少风险事故发生之后的不利影响和损失。风险抑制策略主要有风险分散和风险复制两种方法。

风险分散是指通过增加风险单元的数目,将特定风险在较大范围内进行分散,以此减少单个风险单元的损失。风险分散是金融证券投资领域常用的风险应对策略。例如,投资者在证券市场上选择不同类型的证券,通过证券组合来分散证券投资的风险,某一只或某几只股票出现的损失可以通过其他股票的收益来弥补。对于企业而言,也可以选择不同的投资项目来分散企业总体的投资风险。

风险抑制是指企业对某些资产或设备进行备份,在原有资产或设备不能正常使用的情况下,动用这些复制品。例如,企业储备一定数量的零部件以备设备出现故障时及时更换,从而不影响企业正常的生产活动。

(3)风险分担是指企业为避免承担风险损失,有意识地将可能产生损失的活动或与损失有关的财务后果转移给其他方的一种风险应对策略。常见的方法有业务分包、购买保险、出售、开脱责任合同、转移责任条款等。

(4)风险承受是指企业不采取任何措施干预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和影响。企业对风险承受度之内的风险,在权衡成本效益之后无意采取进一步控制措施的,可以采取风险承受策略。

四、风险应对策略的选择和调整

企业在选择或调险应对策略时应当采用风险组合观。风险组合观要求企业在管理风险时应当着眼于企业整体层面,致力于将风险控制在总体风险承受度之内。例如,企业内部各个职能部门和业务单元的风险可能处于各自的风险承受度之内,但汇总后可能超出了企业整体的风险承受度,此时企业必须调险应对策略或者增加风险控制措施;相反,如果企业内部某些职能部门或业务单元因风险偏好较高而承受较大的风险,而其他部门或业务单元则由于厌恶风险而承担较低的风险,这样只要整体风险处于企业风险承受度范围之内,企业管理层就不需要调险应对策略。

关键词:内部控制;医院管理

1资料与方法

1.1企业内部控制的目标和要素

1.1.1内部环境是规定企业的纪律与架构,包括治理结构、机构设置及权责分配、内部审计机制、人力资源政策、企业文化等。

1.1.5内部监督是企业对内部控制建立与实施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内部监督包括日常监督和专项监督。

1.2企业内部控制体系建设

1.2.1内部控制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其建设关系企业战略目标和长远发展的重要制度安排,涉及企业经营管理的方方面面,企业内部控制分为企业层面控制和业务层面控制[1]。

1.2.2企业层面控制是指对企业控制目标的实现具有重大影响,具体包括组织架构控制、发展战略控制、人力资源控制、社会责任控制和企业文化控制。

1.2.3业务层面控制业务层面控制包括:资金活动控制、采购业务控制、资产管理控制等十三项。

1.3内部控制体系建设的主要步骤

1.3.2在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制度和控制文档的同时,分析建立内部控制信息系统的必要性;确定内部控制信息系统的基本模式和路线图。

1.3.3企业根据内部控制信息系统建设可行性报告,结合企业现有信息技术水平和管理状况,完善对原有系统的更新改造。

1.3.4通过内部控制信息系统与原有信息系统提取和嵌入的集成,实现内部控制信息系统的全面建设。

2风险应对策略

2.1风险应对策略的选择依据是企业分析的结果,企业通过风险分析了解风险的重要性水平,针对不同的风险级次分别选择应对策略。

2.2风险应对策略的选择必须能将企业的剩余风险控制在企业的风险承受度以内。

2.3风险应对策略的选择必须在技术和资源上具有可行性。

2.险应对策略的选择必须权衡成本与效益。

2.5风险应对策略的选择应该考虑不同岗位人员的风险偏好,避免出现因个人风险偏好给企业整体战略和经营带来损失。风险应对策略包括风险规避、风险降低、风险分担和风险承受。

3讨论

3.1目前医院内部控制存在的主要问题

3.1.1内部控制意识淡薄,医院领导层良好的内部控制意识是内部控制制度得以健全和实施的重要保证[2]。一些医院的领导层对医院内部控制理念和方法缺乏基本了解,错误的认为内部控制只是会计内部控制,对内部控制的内涵和外延的理解仅停留在内部牵制阶段。认为内部控制就是"职责分工、岗位分离",由于意识淡薄,理解的混乱,造成一些医院营运管理滞后,严重阻碍医院事业发展步伐,人民医院得不到人民的信赖。

3.1.2内部控制制度不完善,迄今为止我国还没有颁布医院的内部控制制度[3],有些医院内控制度常年不变,不能紧跟医院发展目标,对那些已经偏离全面性、重要性、制衡性、适应性、成本效益性五项原则的旧制度,不进行完善和更新,因此也不能体现内部控制制度体系的基本功能。

3.1.3工作人员服务意识淡薄,服务质量低劣,导致医院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受到很大影响。一些医院国有资产管理松散,跑、冒、滴、漏现象屡见不鲜。内部控制基准在于人,因此对人的控制才是内部控制的理念性要素,其对其他内部控制起着基础作用。

3.2完善医院内部控制的对策

3.2.1加大医院领导层宣传培训力度,增强内部控制意识,培养医院管理层良好的内部控制体系意识,切实履行健全医院内部控制的职责。

3.2.2完善医院内部控制制度,提高执行有效性,首先要对现行的内部控制制度和流程进行全面梳理和优化。

3.2.2.1整合岗位责任制度,审核医院机构设置的合理性,建立一套自我制约和自行检查的岗位工作关系。

3.2.2.3梳理医院会计制度,验证医院财产物资内部各控制环节和控制点的内容、程序、方法等是否正常运行以及相互之间的协调配合情况等[4]。

3.2.2.4强化监督职能,形成日常监督与专项监督并存的格局,要通过合理分工,加强各部门间的信息交流,定期情况互通,形成有效的监督合力。

3.2.2.5建立责任追究制度,要保证内部控制制度的有效执行,就必须建立违反内部控制制度的责任追究制度。

3.2.3加强医院文化建设,纯洁职业操守,增强医院员工法纪观念和防范意识,正确引导并规范行为。

参考文献:

[1]黑东东.医院内部控制方法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3.

[2]缪丽.某医院内部控制优化研究[D].吉林大学,2012.

关键词:全面风险管理风险分析风险管控

一、全面风险管理的概念

全面风险管理是指企业围绕总体经营目标,通过在企业管理的各个环节和经营过程中执行风险管理的基本流程,培育良好的风险管理文化,建立健全全面风险管理体系,包括风险管理策略、风险理财措施、风险管理的组织职能体系、风险管理信息系统和内部控制系统,从而为实现风险管理的总体目标提供合理保证的过程和方法。它强调风险管理是一个系统过程,从企业战略制定一直贯穿到企业的各项活动中,是一个由企业的董事会、管理层和其他员工共同参与的,应用于企业战略制定,用于识别可能对企业造成潜在影响的事项并在其风险偏好范围内管理风险,为企业目标的实现提供合理保证的过程。

风险按性质可以分为纯粹风险和投机风险两类。纯粹风险,是指有可能带来损失的风险,如各种形式的天灾人祸。投机风险,是指既有可能带来损失,又有可能带来机会的风险。如股票投资,既可以为投资者带来丰厚的利润,也可能使投资者遭受重大的损失。对于经营管理者(风险承担者)来说,纯粹风险和投机风险往往同时存在。

二、企业风险分析

风险分析是利用分析工具对风险产生的可能性、概率和可能的结果进行量化后进行的分析,包括风险识别、风险测算、风险评估及风险决策等。

(一)风险识别

(二)风险测算

风险测算是在风险识别的基础上,通过对所收集的各种信息进行分析,运用科学的统计和分析方法,估计和预算风险发生的概率和损失程度。风险测算不仅使风险管理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上,还能为风险管理者进行风险决策、选择最佳防范措施提供可靠的科学依据。风险测算常用的方法有重现期方法、直接积分法、蒙特卡罗方法等。

(三)风险评估

(四)风险决策

三、企业风险管控措施

(一)建立严格规范的企业内控制度,从制度上防范风险。企业应当结合风险评估结果,通过手工控制与自动控制、预防性控制与发现性控制相结合的方法,综合运用控制措施,对各种业务和事项实施有效控制。

实务中常常以报表为基础,利用杜邦财务分析体系展开对企业盈利能力、流动性、资产管理及成长性分析。

(三)建立风险和控制自我评价制度。风险和控制自我评价是对风险管理和控制系统的评价,既可以对整个系统进行评价,也可以对某些具体的项目、机构或事件的控制过程进行评价。企业可定期对内部控制的有效性进行自我评价,出具内部控制自我评价报告。

风险和控制自我评价方法一般有三种:促进小组研讨班法、调查法、管理部门分析法。

(四)建立重大风险预警机制和突发事件应急处理机制,明确风险预警标准,对可能发生的重大风险或突发事件,制定应急预案、明确责任人员、规范处置程序,确保突发事件得到及时妥善处理。

企业应根据内外部经济环境的变化及企业发展战略,制定科学的风险管理策略和风险解决的内控方案,实施有效的风险管理措施,特别是要充分发挥企业财务战略的统领作用,科学安排企业年度筹资、投资、经营、收益分配等现金流计划,提升企业的战略决策能力,全面提高企业的抗风险能力,从而保持企业平稳健康发展。

关键词:化妆品;新产品开发;风险管理;风险评估模型;风险应对策略

一、化妆品新产品开发的风险识别

风险是指损失发生的可能性及其影响程度,它包含两个变量,用公式可表示为:R=f(P,C)。式中,R代表风险值,P代表风险发生的概率,C代表风险发生的影响程度。风险值的大小和它的变量成正比,概率或影响程度越大,风险就越高。

所谓风险管理是指识别,度量风险,并采取有效手段处理这些风险的过程。化妆品的新产品开发风险管理大致包括几个步骤:风险识别、风险评估以及风险对策。其中,风险识别是风险管理的基础。

(二)化妆品新产品开发的风险指标体系

在确定风险领域之后,需要找到各风险领域内影响新产品开发的具体风险因素,建立风险指标体系,完成风险识别的目的。化妆品的新产品开发的风险指标体系(如下图所示):

二、化妆品新产品开发的风险评估

化妆品新产品开发的风险评估是对化妆品的新产品开发过程中各个风险因子进行综合判断、分级、评价等分析过程,包括风险估计和风险评价两个方面。风险估计的对象是单个风险因子,通过定性或定量的方法得到各个风险因子的发生概率和影响程度,计算出风险值,并按照各个风险因子的风险值对其排序,从而找到关键风险,确定主要风险领域。风险评价针对的是新产品开发活动的整体风险,它是在风险估计的基础上用一定的方法判断出整体的风险水平,以便做出决策和措施。在对化妆品新产品开发的风险评价中,我们还加入了对主要风险领域的风险水平的计算,为之后合理选择风险对策提供更全面的依据。

(一)基于主观评分法的风险评估模型

主观评分法的特点是定性与定量相结合,应用于模型建立的第一步,即确定单个风险。具体是指通过风险识别找到开发流程中的各风险因子之后,利用专家的经验或已知数据给出各风险因子在风险开发各流程中的发生概率和影响程度,得到单个风险值。

在得到单个风险值之后,以各风险因子为纵向,开发流程为横向,得到新产品开发的综合评分表,计算出整体风险水平和主要风险领域的风险水平,完成风险评估。

1.确定单个风险值。假设有某个风险因子Ri,在某个开发流程中发生的概率是pi,发生后的影响程度是ci,风险值是ri。

本文用数值定义法来描述各风险因子发生的概率和影响程度,并根据公式风险值=概率*影响程度来确定各风险值

2.评价整体风险水平。假设某产品开发活动有m个风险因子,必须经过n个开发流程L1,L2……Ln,则其综合风险评分

该产品开发活动的整体风险水平t=r/rs,其中rs是该活动的最大风险权重值,它的值等于表中每格的最大风险与风险值个数的乘积。

3.评价主要风险领域的风险水平。通过上表亦可得到各项风险因子按风险值大小的排序,从而找到主要风险领域。并以同样的方法算出主要风险领域的风险水平。

(二)化妆品新产品开发的风险评估

某化妆品企业,拟开发一个新产品,专家经过对公司内外部环境的分析,得到以下风险评价表:

上表中,每格的最大风险权重是5*5=25,表中无赋值的格子也无权重,因此最大风险权重rs=25*36=900,该活动整体风险总值r=288。所以可得该新产品开发活动整体风险水平t=r/rs=288/900=0.32。

根据各风险因素的风险值的大小,可将该新产品开发活动的风险做出排序:

某化妆品企业风险因子排序

通过对该化妆品新产品开发风险的排序我们可以看到,排在首位的是来自市场的需求预测风险,其风险值为69,远高于其他风险。因此,对化妆品新产品开发而言,主要风险领域来自市场。根据上文同样的计算方式,可算出市场风险的水平为0.59。

三、化妆品新产品开发的风险对策

(一)新产品开发风险应对策略的种类

风险应对是指通过对风险的识别,评价和估计,在考虑风险的综合因素之后,提出合理的风险处置意见和办法。风险应对策略归纳起来有以下四种:风险储备、风险缓解、风险转移和风险回避。

2.风险缓解。风险缓解是一种主动、积极的风险应对策略,是指通过各种手段降低风险因素发生的概率,并使风险影响程度降到最小。

3.风险转移。风险转移是将风险转移至其他人或组织。其目的不是降低风险发生概率和减轻不利后果,而是通过合同或协议,在风险事故发生时将损失的一部分转移给有能力承受或控制局势的个人或组织。

4.风险回避。风险回避是指当风险值过大时,为了避免损失而选择放弃。虽然风险回避是一种消极的策略,但有时却也是明智的选择。

不同的风险应对策略应用于不同的风险水平。将风险评价的两个维度,即整体风险水平和主要风险领域的风险水平与风险水平基准进行比较,得到合理的应对策略。

(二)化妆品新产品开发的风险应对策略选择

根据以往化妆品的新产品申报情况,可将整体风险水平基准t0定为0.6。通过上文计算已得出,化妆品新产品开发的市场风险的水平为0.59,整体风险水平为0.32。故,根据上图,对于化妆品新产品开发,应采取风险缓解和风险转移的方式来降低风险。

[1][美]加里·阿姆斯特朗,[美]菲利普·科特勒.科特勒市场营销教程:第6版[M].俞利军,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4.

[2]李五四,孟繁荣,雷培莉.市场营销学[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6.

[3]沈建明,郑东良,闫植林.项目风险管理:第1版[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1-24.

关键词:烟草企业;境外投资;风险;评估

一、背景

我国是烟草生产销售大国,年卷烟产销量2亿件以上,产值人民币近万亿元,但是出口卷烟销量仅有数百万件,出口卷烟总值数十亿美元,无论从销售数量还是从销售收入对比,出口卷烟在中国烟草行业中所占比重都微乎其微,这说明中国从烟草大国迈向烟草强国的路还很漫长。因此国家烟草专卖局提出,卷烟工业企业要以巩固国内市场主导地位,提高国际竞争力为目标,进一步在开拓国际市场方面取得实质性进展,努力实现从立足国内市场向面向国际市场的跨越,积极实施“走出去”战略,对提高中国烟草总体竞争实力、培育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保持行业平稳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烟草工业企业需要坚持“整合资源、拓展渠道、重心外移、做实市场”的战略方针和“实体运作、重点突破”的策略,努力实现由一般贸易向以境外办厂、建网络的转变,稳步扎实推进我国卷烟企业在境外目标市场的落地生产和落地销售。

虽然国内烟草企业已有数家境外卷烟生产企业,但比较分散,基本属于区域性的小企业,境外投资积累的规范化程序和成熟资料较少,整个中国烟草企业尚未形成完整的境外投资评估体系,缺乏统一的科学指导,现状有待改善。如何对项目进行科学、客观地评估,为投资决策提供足够的数据支持,是中国烟草企业在“走出去”国际化战略实施过程中面临的一个问题。本文根据烟草企业的特点,对境外投资前期的主要风险分析,风险评估,以及风险规避等问题进行探讨。

二、烟草行业的特点

烟草行业是一个特殊的行业,有以下显著特点。

(1)高投入、高产出。建立烟草企业资金投入大,对设备、工艺技术要求较高,建成运营后,产出也较高。全球烟草行业平均总税负水平在65%之上,这对企业和政府投资者而言,烟草行业都具有极大的诱惑力。

(2)烟草常与政治结盟。由于烟草行业利税高,对国民财政税收影响大,大部分国家对烟草企业采取生产许可政策,在一些跨国烟草巨头垄断的国家和地区,政策常会受到烟草巨头影响,烟草与政治结盟现象明显。例如,菲莫公司、英美烟草、日烟国际等跨国巨头常会通过对政府政策的影响,限制其他竞争者,达到市场垄断的目的。

(4)烟草行业进入壁垒高。有些国家和地区对烟草行业发展的政策虽然较为宽松,如科特迪瓦、朝鲜、津巴布韦、马拉维等国家,却是对外资办厂设置了较高的壁垒,通过许可证、高税收等方式,造成了成本高、风险高的环境。

三、投资环境的评估

从上述分析可知:烟草行业与政治、经济联系密切,境外投资面临的国际环境更加复杂,竞争更加激烈,风险更大,因此对投资项目进行科学、客观的可行性研究,将为投资决策提供有力支持。境外投资环境的识别,环境因素的评估是可行性研究成功的基础,将是企业境外投资决策的重要依据。

(1)投资环境识别。要进行环境评估,首先应进行环境识别,只有正确识别哪些是主要影响投资的环境,才能使得评估具有实际意义。环境识别应遵循客观性、系统性和动态性的原则,主要针对影响投资项目的宏观环境、资源、市场和竞争因素进行识别,一般应包括以下方面:1)宏观环境条件识别。项目宏观环境条件识别是指对项目运行所处的宏观经济环境,如政治环境、自然环境、社会文化环境和政策法律环境等大环境的识别。2)资源环境识别。项目所需资源的供应是项目运行主要的环境与条件,一般情况下,资源环境在短期内是基本固定的。资源环境识别主要包括原材料供应条件、自然资源条件、资金和人力资源条件、服务条件方面进行环境识别。3)市场环境条件识别。市场环境主要指产品的市场情况,市场环境条件识别主要涵盖市场需求、市场细分和其他影响因素等的识别。另外还有竞争对手,也是很重要的市场影响,要考虑现有的和潜在的竞争者。

环境因素评估主要是指对项目必须依赖而且项目本身对其无法控制和改变的环境因素所进行的评估。项目运行环境分为内部和外部运行环境两个方面,其中内部运行环境评估主要是对项目运行组织的资源、组织制度和管理方法等评估,外部运行环境评估主要是对项目运行所依赖的外部环境条件所进行的评估,对根据环境识别出来的要素进行评估。在此,仅就外部环境因素进行讨论。

四、投资环境风险应对

环境风险识别与评估的目的是为了制定风险应对策略,因此在进行风险评估之后,需要有相应的应对策略,一般的环境风险应对策略有:投资环境风险规避、投资环境风险遏制、投资环境风险转移、投资环境风险化解、投资环境风险消减、投资环境风险储备、投资环境风险容忍、投资环境风险分担、投资环境风险开拓措施等。烟草行业境外投资的根本目的是拓展国际市场,实施“走出去”战略,形成国际化品牌和国际化企业。在此特定背景下,可行性研究阶段,风险应对策略应以环境风险规避、环境风险消减、环境风险化解等应对措施为主要措施。结合前述的烟草行业特点,企业境外投资环境风险应对策略的选择应抓住产业特点,选择合理策略规避避险。

(1)宏观运行环境风险应对。宏观运行环境中政治环境因素很重要,世界烟草市场的大环境决定了中国烟草企业境外投资大多选在非洲、中东、南美等地区,而这些国家政治环境风险较大,可以考虑应对策略有:第一,合作办厂,分散投资风险,选择有政治背景合作方,最大限度规避投资国政治风险。第二,在第三国注册特殊目的公司(SAP),为资本进出留有退路。第三,优先选择与中国关系友好,价值观相同的国家进行投资。经济风险主要是投资国经济发达水平,应避免在经济发展水平极低、国民收入极低的国家投资是规避经济风险的有效途径。宏观环境中的政策风险、法律风险等可通过慎重选择投资国合作方的方法进行规避。山东中烟与哈萨克斯坦烟草合作项目的失败,很大原因是对投资国合作方与政府关系及目的不了解,合作方政治投机失败。中国企业一般具备资金优势,因此在选择合作伙伴时,更要注重对方与其政府关系的密切程度,而对合作方经济实力的考察则次之。

(3)市场风险应对。市场风险中最重要的是市场准入风险应对,对于风险较大的项目,应进行否定,彻底遏制风险。其次是市场需求、市场划分方面的风险,对烟草企业境外投资项目运营也很重要,可行性研究阶段主要应对市场进行分析,今后趋势做出预测,采取先拓展市场,获得稳定的市场份额后再进行投资决策的稳妥方式规避风险。从全球烟草市场特点可以看出,烟草行业竞争较为激烈,大多数国家地区基本被跨国烟草巨头垄断,面临较大的竞争风险,可采取利用中国烟草体制优势,集中行业整体力量,减少竞争产生风险。

五、结论

企业在进行境外投资时,必然面临着比国内更大的风险,为了有效防范各种内、外部风险,企业应建立风险识别、评估、防范机制,通过法规和制度的完善,建立科学的投资决策体系,正确评估投资可行性,防止盲目投资,避免遭受损失。实践证明,一些中国烟草企业在“走出去”过程中,通过科学论证,在风险评估、风险应对策略、风险控制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取得了显著的成效,获得了宝贵的经验,值得同行借鉴。

[1]金为设.论企业境外投资风险的规避[J].中国外资.

[2]蒋新建.浅析我国企业境外投资风险管理[J].财金论坛.

[3]何娣.海外投资面临的政治风险及其防范[J].江苏理工大学(经济问题探索),2001(3).

THE END
1.风险以及对策范文五篇.docx风险以及对策范文五篇【篇一】风险以及对策 政策风险预测: 随着国家的不断发展,社会的进步,国家对于教育事业的关注度明显提高,也更加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就目前或是不远的将来国家政策也会往着更利于我公司的方向发展。但是,随着教改的推进,将来素质教育进入课堂,这将可能对公司造成致命性的打击。 市场风险: ...https://max.book118.com/html/2022/0506/8016013046004077.shtm
2.风险分析及对策.docx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风险分析及对策.docx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文档介绍:风险分析财务风险:( 1)由于公司初期规模较小,且面向的消费群体有限,财务风险主要体现为资金短缺风险,即资金不能满足公司快速发展的需要。( 2)财务人员的业务素质较低,会直接导致业务纰漏出现;( 3)资金回收策略不当以及在筹资方面资金结构不合理;技术...https://m.taodocs.com/p-481028980.html
3.高校筹资风险及对策分析高校筹资风险及对策分析 高校筹资风险形成的原因 1.资金筹集具有盲目性。高校筹集资金一般是为了更好地进行软件、硬件建设,包括吸引更多的优秀人才,但是如果不考虑筹资成本等因素,则会为自己带来不可估量的风险。近年来,随着高校自主化运营改革的深入,财政拨款占高校收入比例的下降,迫使各校不得...https://www.zjitc.net/info/1015/35723.htm
1.项目风险分析及对策(3篇)项目风险分析及对策篇一 一、加强工程项目风险管理的必要性 当前,中国仍处于工程项目建设的高峰期。工程项目本身具有投资规模大、建设周期长、技术复杂、工程参与方众多、内外部环境制约因素多等特点,这就决定了工程项目从筹划、设计、建造及竣工后投入使用的整个过程均可能伴随着各种各样的风险,诸如自然风险、管理风险、...https://fanwen.chazidian.com/fanwen868268/
2.项目实施的风险分析及对策措施6篇(全文)项目风险分析及对策 一个产品从它的研发到投入市场再到消费者购买使用它,这些过程中都存在着不同的风险,主要包括政策风险、市场风险、财务风险、管理风险。技术风险、融资风险、环保风险、金融风险和经营风险等,面对这些风险我们必须未雨绸缪防患于未然,提前制定出一套完整的企业风险评估报告并筹划出相关的对策,争取将企...https://www.99xueshu.com/w/filev5jq183x.html
3.项目风险及对策分析项目风险分析及对策 一个产品从它的研发到投入市场再到消费者购买使用它,这些过程中都存在着不同的风险,主要包括政策风险、市场风险、财务风险、管理风险。技术风险、融资风险、环保风险、金融风险和经营风险等,面对这些风险我们必须未雨绸缪防患于未然,提前制定出一套完整的企业风险评估报告并筹划出相关的对策,争取将企...https://www.360wenmi.com/f/filewe6vh265.html
4.如何进行有效的风险管理?这些管理策略有哪些潜在风险?股票频道在当今复杂多变的经济环境中,有效的风险管理是企业和个人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风险管理并非一蹴而就,而是一个持续的过程,需要综合运用多种策略和方法。 首先,明确风险识别是风险管理的基础。这包括对内部和外部因素的全面分析。内部因素可能涵盖企业的财务状况、运营流程、人员素质等;外部因素则涉及市场动态、政策法规...https://stock.hexun.com/2024-11-19/215635065.html
5.企业风险分析及对策.docx企业风险分析及对策【摘要】随着市场竞争的日趋激,投资风险对企业生存发展的影响愈来愈大。本文分析了企业投资风险的成因,并提出了控制投资风险的对策。在市场经济体制下,进行投资活动是企业财务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有效的投资活动能达到企业资源的最佳配置和生产要素的最优组合,是企业增加利润的源泉,但风险贯穿于企业财务...https://m.renrendoc.com/paper/229508409.html
6.浅谈软件项目开发过程中的主要项目风险及对策浅谈软件项目开发过程中的主要项目风险及对策 软件项目成果的需求分析方和软件项目的承担者都十分关心这样的一个问题:什么样的因素会导致软件项目的失败?与项目有关的因素的改变将对按时、按经费预算交付符合预定质量要求的软件成果产生什么样的影响?这些都属于软件项目开发过程中考虑的风险问题。 https://blog.csdn.net/u011106957/article/details/45537475
7.企业财务风险分析及防范措施(通用8篇)三、企业财务风险的防范的对策 未雨绸缪,防患未然,企业经营者面对财务风险,应发挥主观能动性,树立财务风险意识,对企业经营的外部环境以及企业自身的财务状况进行适时地分析研究,并采取有效措施,才能防范财务风险。财务风险的防范就是企业在识别风险、估量风险和分析风险的基础上,充分预见、有效控制风险,用最经济的方法把...https://www.oh100.com/peixun/caiwuzongjian/284165.html
8.菲律宾EPC总承包项目风险及对策分析案例分析“一带一路”背景下中菲电力EPC项目风险及对策分析 曾芬钰 石国平摘 要:自“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以来,我国电力企业在菲律宾EPC总承包项目不断增多。国际EPC项目不仅工作内容复杂,还受到工程所在地区的政策、环境及文化等因素的影响,风险程度远高于其他模式。 https://www.goalfore.cn/a/3393.html
9.我国风险投资业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全国中文核心期刊·财会月刊阴我国风险投资业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苏惠琳渊江西财经大学国际学院南昌330032冤【摘要】我国风险投资业经历了20余年的发展历程,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也积累了不少宝贵的经验,但是与具有50多年风险投资经验的西方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一系列问题。本文结合西方发达国家该产业中的先进理念和技术对我国...https://doc.mbalib.com/view/0c4b949f82f8bcc53ea763699475a82a.html
10.转基因中国危局分析及对策转基因、中国危局分析及对策 1.2 半个内行看转基因的巨大危害 1.2.1 本人的几点经验 1.2.2 转基因油可能是近年来女性肺癌增速远远高于男性的原因 1.2.3 毒红豆、地沟油等有可能是给转基因油打掩护的 1.2.4 转基因不安全的理论证明 1.2.4.1转基因的安全性不能用理论证明...http://www.wyzxwk.com/Article/shiping/2010/12/179497.html
11.企业人力资源外包的风险及对策分析(人力资源外包法律风险)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企业人力资源外包的风险及对策分析,以及人力资源外包法律风险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今天给各位分享企业人力资源外包的风险及对策分析的知识,其中也会对人力资源外包法律风险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开始吧! https://www.ctghr.com/post/18666.html
12.建筑施工合同风险的分析和对策有哪些2、合同谈判及签约阶段 在取得合同资格后,应把主要精力转入到合同谈判签约阶段,其主要工作是对合同文本进行审查,结合工程实际情况进行合同风险分析,并采取相应对策以及最终签订有利的工程承包合同。 施工合同谈判前,承包人应明确专门的合同管理机构如经营处,负责施工合同的审阅,根据发包人提出的要求,逐条进行研究,实施监督...https://www.66law.cn/laws/378285.aspx
13.财务风险的分析及防范论文(精选8篇)活动及其业务流程中的税务风险,分析风险发生可能性和条件,评价风险对企业实现税务管理目标的影响程度,对税务风险实行动态管理,及时识别和评估原有风险的变化情况及新的税务风险,根据评估结果,充分考虑风险管理的成本和效益,在整体管理控制体系内,制定税务风险应对策略,合理设计税务管理的流程及控制方法,全面控制税务风险。https://bylw.yjbys.com/caiwushuishou/1429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