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深圳市公安局各派出所、警务室等,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十六个大字:“对党忠诚、服务人民、执法公正、纪律严明。”
2017年5月19日,习近平总书记亲切会见全国公安系统英雄模范立功集体表彰大会代表并发表重要讲话,强调始终坚持人民公安为人民,做到对党忠诚、服务人民、执法公正、纪律严明。
警心向党,擎旗奋进。一面面墙上镌刻时刻警醒,一句句殷殷嘱托铭刻心间。5年来,深圳公安牢记总要求,奋进新时代,将之作为新时代建警治警的总方略、立警从警的座右铭,坚持把“人民至上”落到实处,集中打造“反电诈”“局长信箱接诉即办”“失联人员查找”等系列“民心工程”,兑现向党和人民作出的庄严承诺,推动解决一大批人民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为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深圳、法治深圳贡献力量。
深圳市公安局失联人员查找中心实行24小时轮班运作。
为民守住“钱袋子”
六条战线握指成拳走出反诈新路
深圳公安依托高效的预警工作机制和专业的市区两级劝阻队伍,将曾女士的150万元止在“被骗路上”,劝在“成案之前”——这是深圳公安筑牢“反诈墙”的生动实践。
2021年以来,深圳市公安局针对人民群众深恶痛绝的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创新调整反诈思路,坚持打防结合、预防为先、全警反诈,摸索出“宣传-劝阻-止付-断卡-打击-联动”共六条战线,共同发力守护人民群众的“钱袋子”。据深圳市公安局刑警支队五大队大队长肖昌恭介绍,六条战线剑指电信诈骗的事前、事中、事后三个阶段,对这三个阶段的反诈提出针对性措施。
今年,深圳公安将在“反诈宣传更精准”“上门劝阻力度再加大”“探索第三方支付平台止付”“打击电诈继续下重拳”中苦下功夫,坚决铲除老百姓深恶痛绝的“电诈毒瘤”。
2021年5月1日,深圳市公安局将“局长信箱接诉即办”作为“一把手”工程正式启动。
便民畅通“新渠道”
局长信箱广纳民意解决急事难事
在深圳,越来越多市民喜欢给深圳市公安局“写信”,原因是信中提出的诉求有回应,急事难事都能及时得到解决。
为确保群众发送到“局长信箱”的信件回复速度快,不会“石沉大海”,深圳市公安局明确规定,接到信件后一律由主责单位“一把手”组织办理,办结时一律由主责单位“一把手”审批反馈,办结后一律由执法监督中心牵头组织督察,由法制部门回访核查,压实各级责任。
2021年9月中旬,市民袁先生将一封感谢信发至“局长信箱”,感谢深圳警方帮他找回了失散29年的小姨。袁先生没想到的是,从写信求助到写信感谢,两封信仅仅间隔9天。此外,还有不到两个小时收到急需证明材料的,不到一天就帮助失散多年的亲人团聚的事例。运行1年来,深圳市公安局着眼“局长信箱接诉即办”这个小切口,聚焦解决人民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共解决群众急事难事1万余件,来信办结率、满意率均达95%以上,收到感谢信近2100件。
据了解,启动“局长信箱接诉即办”的初衷在于倾听民意、发现问题。该信箱收集群众反映的社会治安问题,接受群众对行政执法的监督,吸纳群众对公安工作的意见和建议,真正做到“民有所呼,我有所应”,始终坚持“人民至上”的核心理念。运行之初,“局长信箱”最高峰收件量达每天数百件,来信反馈的问题涉及社会治安、规范执法、矛盾纠纷、举报咨询等各方面。为回应人民群众诉求,深圳公安从来信中梳理出18类共性问题,推动指挥、法制、经侦、刑侦、治安、禁毒、出入境等警种全方位改进工作,出台52项制度机制,制定完善16项便民措施。
在群众的监督和制度约束合力下,如今“局长信箱”的信件量下降到日均50多件,带动涉警类投诉同比大幅下降18.1%,撬动重复报警、涉警投诉、行政复议等大幅下降,推动深圳法治公安建设不断走深走实。
暖民守护“万家圆”
查找失联人员消除失散家庭烦恼
5月6日晚10时许,一名女子报警称,她的丈夫李先生在坪山区田头山野外迷了路。多在山中停留一分钟,可能就会多一分危险。深圳市公安局失联人员查找中心接警后立即启动合成作战机制,由市局、坪山分局提供支撑,石井派出所警力赶赴田头山展开搜救。经过30分钟的高效专业搜救,警方终于在水祖坑进入田头山的山脚隐蔽处成功找到迷路驴友李先生。
高效寻人的背后,是失联人员查找中心的快速发力。
平安团圆作为我国老百姓心中最朴素的愿望,每个失联警情都牵动着一个心急如焚的家庭。2021年,深圳公安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践行“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围绕110寻人报警求助事项,以合成作战机制为保障,以“找到人”作为检验标准,建立失联人员查找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