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新闻网2024年5月16日讯(深圳商报记者任建新)近年来,随着社会反诈骗意识逐渐形成,不法分子的诈骗手段越来越变化多端,刷单返利、虚假网络投资理财、冒充公检法等常见诈骗类型通过“快递送礼”引流、FaceTime视频来电、冒充网信部门等新形式不断“换装”,行为更主动、更隐蔽,受骗者年龄从7岁到96岁不等。为有效遏制此类案件高发态势,深圳市反诈联席办发布了12种典型新型诈骗案例,以提高群众的防骗识骗能力。
2.房屋租售引流骗局。受害人收到一租客通过“58同城”来信表示要租下其挂网出租的房子,并发来了定金。多次聊天后,租客表示自己是证券软件后台工程师可以介绍其参与投资理财。根据对方的诱导,受害人陆续在对方提供的投资平台,投资共计110万元,后发现被骗。
3.投资虚拟币骗局。受害人在网上认识一自称“做金融业务”的男性网友,称可以带其做国际比特币投资,随后受害人按照对方指引在一名为“AMATAK”的网址上陆续投资百万余元人民币购买USDT。3月14日,受害人准备提现时发现需额外交付高额税费,怀疑被骗遂报警求助。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