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生产者剩余:厂商在提供一定量的某种商品时,实际接受的总支付与愿意接受的总支付的差额。13.成本不变行业:该行业的产量变化所引起的要素需求变化,不对生产要素价格产生影响。14.成本递增行业:该行业的产量增加所引起的要素需求增加,会导致生产要素价格产上升。15,成本递减行业:该行业的产量增加所引起的要素需求增加,会导致生产要素价格产下降。16.消费者统治:在一个经济社会中,消费者在商品生产这一基本问题上,所起的决定性作用。这种决定性作用表现为“货币选择”。完全竞争市场长期均衡状态证明了这一点。
1.局部均衡:单个市场的均衡,不考虑其他市场的影响和关系性。2.一般均衡:将所有相互关系的各个市场看作一个整体,来研究整个经济体系的供求平衡的状态,即相互联系的各个市场价格的综合决定。3.瓦尔拉斯定律:在一般均衡状态下,社会总收入=总支出。公式:∑PiQis=∑PiQid左右两边都等于同一个社会成交量。4.拍卖人/瓦尔拉斯均衡试探过程:瓦尔拉斯假定市场上存在一个“拍卖人”,他报出一组价格,家户和厂商报出自己的需求量,若供给等于需求,则按此价格成交;若供给不等于需求,则不成交。拍卖人再调整报价,再进行下一轮家户和厂商报出供求量,直到供给=需求。这一价格便满足一般均衡。这个过程叫做瓦尔拉斯均衡试探过程。5.超额需求函数:市场需求相应减去市场供给得到的函数。公式:Zi=Qid-Qis6.自由物品:超额需求函数都在纵轴的左边,即不存在一个正的价格使得供给=需求。但当P=0时,仍可以达到均衡。这样的物品叫做自由物品,指相对来说并不稀缺的物品。7.经济物品:在超额需求函数中,存在一个正的价格使得供给=需求。这样的物品叫做经济物品。8.不动点定理:有界闭凸集合到自身的连续映射存在一个不动点。
1.均衡产出:均衡产出是和总需求相一致的产出,也就是经济社会的收入正好等于全体居民和企业想要的支出时的产出。2.非计划存货投资:即非意愿投资。是产出超出需求的部分。3.消费函数:描述消费和收入之间关系的函数。C=C(y)4.边际消费倾向:每增加一单位的收入中,增加的消费得比率。MPC=dC/dY,0 1.财政政策:政府变动收税和支出以便影响就业和国民收入的政策。目标:……2.货币政策:政府货币当局即中央银行通过银行体系变动货币供给量来调节总需求的政策。目标:3.挤出效应:政府支出增加做引起的私人消费或投资的降低的作用。4.货币幻觉:人们不是对实际价值作出反映,而是对由货币表示的价值作出反应的现象。5.凯恩斯极端:当LM曲线水平、IS曲线垂直时,财政政策完全有效,货币政策完全失效的情况。6.古典主义极端:当IS曲线水平、LM曲线垂直时,财政政策完全失效,货币政策完全有效的情况7.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混合使用:当政府使用一种政策时,同时以另一种政策相搭配,以稳定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