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少数特别是一把手日常监督有效路径思考

一、强化对关键少数特别是一把手有效监督的原因分析

当前,党中央高度重视金融反腐问题,金融反腐抓住关键少数特别是一把手是关键。关键少数特别是一把手以掌控实际权力为特征,是腐败易发多发人群。从全国情况看,2019—2020年,被查处或接受审查调查的71名中管金融企业党员干部和金融监管部门领导干部中,有20余名担任一把手,约占30%,如中国华融资产管理股份有限公司原党委书记、董事长赖小民不讲政治、任人唯权、搞一言堂等。从全行情况来看,中央纪委国家监委驻中国工商银行纪检监察组(以下简称派驻组)查处了包括上海分行原行长顾国明在内的多起案件,且当前全行还存在多起因涉嫌行贿、违法放贷、职务违法等被地方监委审查调查并采取留置措施等问题。可见,进一步强化关键少数特别是一把手有效监督刻不容缓。

虽然当前国家纪检体系改革和金融派驻改革的推进和深化,增强了我行纪委党内专责监督的权威性,为关键少数特别是一把手日常监督提供了体制保障;同时近年来我行也从思想认识上、制度依据上、监督手段上、履职能力上开展了一些探索,进行了一些努力,取得了一定效果。但是,现有权力运行机制还不够规范、我行监督制度基础还不够夯实、监督主体作用发挥还不够有力、专责监督履职能力还不够有力等造成了对关键少数特别是一把手监督仍然难的问题,如何对全行关键少数特别是一把手实施有效监督仍是需下大力气解决的重要课题。

二、当前关键少数特别是一把手日常监督面临的问题和难点

一是权力运行过度集中。关键少数特别是一把手在领导班子中地位最高、权力最大,在人权、事权、财权方面有着很大的话语权和支配权。在一个权力过分集中的领导体制下,对权力的监督尤其对一把手的监督往往很难甚至不可能。一把手实际拥有决策话语权、主导权、决定权,由于权力过度集中,自由裁量空间大,难以实施有效监督。二是未充分体现民主公开。当前,在权力运行过程中,一些领导班子对民主集中制贯彻执行不好,集体领导和个人分工负

责的要求没落到实处,权力得不到合理分解和制衡,致使少数一把手花钱一支笔、用人一句话、决策一言堂。三是监督机制尚有缺陷。虽然派驻改革后,实行提名考察、案件查办、日常考核以派驻组为主的“三为主”要求,但是在现行双重领导体制下,分行纪委在客观上仍然缺乏应有的独立性和权威性,不太可能胜任有效监督同级党委尤其是一把手的重任。

为夯实关键少数监督制度保障,派驻组和我行都印发实施了“提名考察、履职考核、报告工作、政治监督、同级监督、谈话函询”等一系列制度办法,明确了监督目标、内容和方法。但在实践中还存在一些短板和弱项:一是操作性还不够强。有的制度原则性规范多,可操作性细则少,没有充分发挥监督效力。如在“三重一大”监督方面,哪些属于“三重一大”事项,哪些需要纳入党委会研究,行内目前还无统一界定标准。二是配套上还不够全。例如,虽然对党组织发挥监督作用有一些原则性规定,但对监督实施还缺少相应保障性条款,造成党内监督有时处于随机性、盲目性和不稳定状态。又如,对党员领导干部八小时之外的监督还无章可依,难以发挥党组织的监督作用。三是约束力还不够紧。有些制度执行缺少有力的保障措施,一般性要求多,“不准”“禁止”多,但对禁而不止者如何惩处则缺乏刚性规定,导致制度执行很易走样。如,今年派驻组印发的同级监督办法对监督内容、路径、频率、质量认定特别是对责任追究等还需进一步明确。

一是监督力量仍有薄弱环节。目前,专业队伍人数力量有限且年龄、专业、履历结构较为单一的情况还未从根本上改善,监督者和被监督者力量较为悬殊的现状对监督专责有效履行有很大影响。二是履职能力亟待持续提升。存在监督“方法不多”“视角不宽”“不够有力有效”等问题,内心深处“本领恐慌”,担心因本领不足、技巧不高,处理不好,对监督有顾虑,政治素质和履职本领还需持续提高。三是主观能动性还需充分调动。有效监督主要取决于主观能动性,而主观能动性则取决于政治信念、敬业精神、责任感或利益的驱动,故需建立深层次激励机制,形成持久的驱动力。

三、加强关键少数特别是一把手有效监督的路径思考

一是规范权力运行机制。建议紧紧围绕一把手人权、事权、财权及对其的监督权,通过厘权、“晒”权、行权、制权、评权等方式,进一步明确一把手权力内容、权力边界、权力行使方式和程序以及与权力对等的责任等,形成权力明晰、规范、透明的运行机制,规范一把手权力运行。二是实施权力适当分解。建议按照班子职责分工,尝试规定一把手不得直接分管人事、财务、审批等制度,对一把手权力进行适当分解。三是压实派驻改革要求。建议在现行体

制下,严格落实派驻改革和“三为主”等要求,放大纪检监察工作垂直领导效应,使派驻组和上级纪委成为下级纪委的坚强后盾,让关键少数特别是一把手监督有底气、依据和抓手。

一是补足短板。建议派驻组针对同级监督,进一步细化监督范围、权限、内容、方法和程序以及监督路径、频率、质量认定和责任追究等,为同级监督打气撑腰;针对重点领域,进一步细化信贷、人财物权等重点领域监督的重点和具体环节、纪委参与的环节和流程,避免因制度规定不明确而导致关键少数监督不完整潜藏风险隐患;针对重要节点,根据不同时期要求,定期提示关键少数监督阶段性重点,促进下级行纪委集中精力开展监督。二是完善配套。建议针对内部监督,配套建立报告报备机制,如进一步明确一级分行党委及班子成员特别是一把手向同级纪委书面报告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履职情况等硬性规定要求;同级党委成员把落实“三重一大”集体决策、个人重大事项报告等情况送同级纪委备案并进行抽查核实制度;党委班子成员对“八小时外”情况每半年报备机制等。针对外部监督,配套建立案件协作、定期走访、同业联系工作机制等。针对现有责任追究条款可操作性不够强和不让监督等问题,建立专门针对关键少数特别是一把手责任追究、拒绝监督惩戒制度,为实施有效监督创造条件。三是落实执行。制定保障执行的刚性措施,促进在实践中能不折不扣地细化落实监督制度,做到执行制度不走样。

一是多维度培育监督力量。建议派驻组商总行党委建立纪检队伍建设管理办法,明确按分行规模、管理幅度等配齐人员。分行进一步加大纪检干部培养

管理和选拔任用力度,在干部选拔中将忠诚干净担当和敢于监督、善于监督的用人导向体现出来、落到实处,注重选调懂业务、懂管理、懂政策的年富力强的人员充实纪检战线,不断优化专业队伍结构。二是全方位增强履职能力。推进专业化建设,通过专业培训、以工代训、跟班学习、实岗锻炼、座谈研讨等方式多角度、多渠道、多层级强化纪检干部思想淬炼、政治历练、专业训练和实践锻炼,帮助其把准斗争方向,明确斗争任务,掌握斗争方法,不断提升政治敏锐性、政治鉴别力和政治素质,切实提高履职战斗力。三是深层次优化激励机制。建议进一步深化细化重实效、重实干、鼓励创新、激励关怀的纪检干部监督管理考核体系和晋升机制,为其成长进步创造条件,制定落实监督保护性措施,解除其监督后顾之忧,充分保护工作积极性,调动主观能动性,促进监督成效的提升。

THE END
1.焦俊成:深刻认识加强“一把手”监督的极端重要性和现实紧迫性...因此,我们必须高度重视“一把手”监督,将其上升到国家战略高度,通过充分发挥上级党委、纪检监察、组织等部门的作用,将巡视、派驻、纪检、监察四项监督的合力充分发挥出来,注重发挥群众的监督作用,把“一把手”权力真正关进制度的“笼子”;通过以案促改、系统治理,引导党员干部弘扬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保持清正廉洁...http://www.kunlunce.com/e/wap/show.php?classid=149&id=156308
2.长沙9区县(市)“一把手”谈意识形态工作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意识形态工作,作出一系列战略部署,要求各级党委对意识形态工作负总责,强调各级党委主要负责同志要带头抓意识形态工作。为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意识形态工作,推动各级党组织把主体责任落细落实、落地生根,长沙组织开展了“一把手”谈意识形态工作活动。本报集中推出长沙9区县...https://www.icswb.com/h/161/20160127/392782_0_m.html
1.连报时评“关键少数”·关键时期·关键作用具体到连云港,在解决发展不够充分这个最大矛盾的关键时期,“关键少数”务必知耻后勇、知弱图强。各地各部门各单位要向外向上锚定追赶目标,党员干部要耻于坐而论道、夸夸其谈,切实负起一地一部门一单位的“关键少数”之责,为全市“后发先至”出一己之力、建一己之功。http://www.lyg01.net/news/lygxw/2024/1111/357436.shtml
2.管理者的“C能力”决定了组织的企业文化落地能力文化咨询1、“一把手”重视是关键 因为企业文化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企业家的价值需求,自上而下进行会更加有效,关键是企业家(或领导者和老板)应该首先重视它,并带头实践。 2、统一思想是根本 企业中高层管理者必须统一认识和统一思想。只有首先在公司的管理层上形成共识并达成一致,才能为企业文化日后的有效推进打下坚实的基础。https://www.laserfair.com/fangtan/202304/27/778.html
3.《清风》杂志姬亚平:对“一把手”的监督仍是当前党内监督的关键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届中央纪律检査委员会第二次全会上强调,“要坚持抓关键少数和管绝大多数相统一,既对广大党员提出普遍性要求,又对‘关键少数’ 特别是高级干部提出更高更严的标准,进行更严的管理和监督”,这是对党员领导干部特别是“一把手”的监督的强调, 也指出了“一把手”监督仍是当前加强党内监督的重点。https://www.nwupl.edu.cn/news/mbbd/bkdz/82841.htm
4.湖北法院36位“一把手”共商重点工作:精细算账找问题精准施策促...“要抓住弘扬枫桥经验这个推动人民法庭建设千载难逢的机会,过了这个村就没这个店了,跟大家交流不难发现,人民法庭工作做的好不好的关键就是一把手重视不重视。” “平均办案天数是多少?服判息诉率是多少?” “东西湖区法院和硚口法院的两位负责同志刚到岗七天,就能把本院的一审案件审判质效基本说清楚,其他同志更要...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23611838
5.安全保卫领导讲话稿(精选10篇)从银行内部层面看,目前银行业正处于改革关键时期,重视资本管理和规模效益,一些机构没有处理好业务发展和安全保卫工作的关系,对业务经营集中了过多的精力,安全保卫工作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内控机制建设不完善,员工队伍管理不到位,风险控制不科学等问题和薄弱环节较多,诱发案件因素增加,一些抢劫、监守自盗、内外勾结案例教...https://www.fwsir.com/yanjiang/html/yanjiang_20200708080219_441105.html
6.《中国共产党问责条例》:6种情形将被问责问责对象重点是一把手专家表示,将各级党组织纳入问责对象之中,意味着问责不能只对下级,包括中央部委党组、省区市党委也要把自己摆进去。同时,条例还突出强调问责重点是主要负责人,突出了“关键少数”,特别是一把手这个“关键少数中的关键少数”,更成为了问责的重中之重。 6种问责情形体现纪法分开 ...https://www.thecover.cn/news/50445
7.《紧盯关键少数多措并举加强对一把手和领导班子监督》三部纪委高度重视,认真组织学习,深刻认识到《意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着眼于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实现新时代党的历史使命,聚焦贯彻执行党章党规、破解“一把手”和同级监督难题,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工作中,三部纪委不断增强思想自觉、政治自觉和行动自觉,切实把学习贯彻《意见》与学习...https://gmm.gmw.cn/newsinfo/4316003.html
8.数字化转型是一把手工程只是一句话吗中所需的资金支持,还要协调组织管理上各种问题;④.一把手应该还是数字化转型建设效果考核者,价值验证者;⑤ .一把手必须是数字化系统的忠实应用者;一把手是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关键与灵魂人物,重视数字化不必细说,但关键是一把手重视数字化并不等于企业会做好数字化,不仅需要战略的高度,更需要明确的方向与路径,关键是方法...https://blog.csdn.net/maocg2008/article/details/136076020
9.调查研究靠有效监督把“关键少数”管住管好有干部直言,“抓好‘一把手’监督,关键在‘一把手’”。这启示我们,在选任“一把手”时,除把好人选政治关和廉洁关外,不妨增加对其重视监督、敢于监督、自觉接受监督等情况的考察内容,真正让敢于善于监督的同志走上“一把手”岗位,从源头上保证领导干部既清白干净又富有力量。同时,应坚持常态化加强党性教育、纪律教育和...https://www.hubpd.com/hubpd/rss/yidianzixun/index.html?contentId=4899916394581643006
10.企业宣传范文(精选12篇)(一)领导重视是关键 公司董事长李xx和党委副书记覃xx等公司领导对宣传工作非常重视,除认真阅读每期的《xx》报外,还亲自督促抓好《xx》、公司网站建设,提出了很多建设性指导意见,并在多次会议上动员各单位领导、员工投稿《xx》、浏览xx论坛,多次强调领导干部要注册xx论坛网友,积极参与论坛建设,对员工反映的生产经营等...https://www.searcheasy.net/shiyongfanwen/zonghecailiao/1707507235396166.html
11.财务工作心得一、领导的重视是关键。各级领导的重视是对财政监督的最大支持,只有领导充分认识到监督的重要性,财政监督才能真正做到不缺位、不错位、不越位。 二、促进协调关系,充分发挥内部监督职能。财政所内部监督是在财政管理过程中形成的同步监督,只有从日常工作中及时发现问题,才能避免监督的'随意性和盲目性。我们必须在加强对...https://mip.wenshubang.com/xindetihui/2480730.html
12.一把手到底要不要抓细节?第一,细节太重要了,尤其是关键环节的细节…一把手抓细节,可以有效地减少项目所承担的风险。 第二,模范带头作用。一把手都重视细节了,下面的人很自然会不自觉地去重视。如果一把手马大哈,下面的人也会和你一样,那这个项目就完了。 一把手要抓细节,能让细节为王落实到行动中来。 https://m.digitaling.com/articles/124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