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同志在《关键在抓落实》一文中指出:“有了重视抓落实、善于抓落实的一把手,才能带出抓落实的好班子、好团队。”“一把手”作为一个单位和部门的带头人,由于其特殊的地位和在领导活动中的特殊作用,在落实中担负着重要职责,发挥着关键性作用。实践证明,有什么样的一把手就会有什么样的执行力,就会有什么样的落实效果。落实的关键在一把手。为此,各单位一把手要增强抓落实的自觉性,切实做到重视抓落实、善于抓落实,在落实中注重发挥好先锋模范作用。
一要建立以“一把手”为主体的管理机制。首先,各级党政“一把手”要把自己摆到抓决策落实、抓工作落实的主体地位上来。在此基础上,要依照集体领导、分工负责的原则,对重决策、重要工作部署提出明确的质量和时限要求,层层分解,逐级负责,责任到人,通过新闻媒体向人民群众作出“目标承诺”,并建立定期不定期报告工作制度,落实了的要及时上报结果,正在落实的要报进度,没有落实的要说明原因,出了问题的要追究责任。同时还可以通过派督导组、巡视组等形式进行暗访暗查、微服私访督促检查,使各级领导不仅成为制定决策的谋划者、指挥者,而且自觉成为决策落实的主体,成为推动抓落实的直接责任者和推动者。
二要专心致志。现在有些同志抓落实精神不集中、不专心。有的心态浮躁、追名逐利,一事当前首先算计个人得失;有的静不下心、深不下去、蹲不到位、抓不实在,工作落实上出现“夹生饭”;还有的习惯用一些不动脑子、不用心思、不费力气的办法抓落实,只求过得去、不求过得硬。凡此种种不专心的工作状态,很难把工作落到实处。任何时候,投入与产出都是成正比的,只有少一些名利、少一些抱怨、少一些开脱,多一份专心、多一份实干、多一份主动,才能切实把抓落实的精力聚到位、措施想到位、职责尽到位,各项工作才能真正落到实处。
三要有务实的的作风。抓工作落实是件“苦差事”,需要勤勤恳恳,踏踏实实,真抓实干,不能有一丝一毫的懒惰情绪,不能搞空对空,以会议落实会议,以文件落实文件。必须把求真务实的精神和真抓实干的作风,体现在发展上,体现在解决突出问题上。落实中要“严”当头,把“严”字贯穿始终。组织要严密,要求要严格,纪律要严肃。
四要有持之以恒的韧劲。发展永无止境,抓落实不可能毕其功于一役,必须长期抓,抓经常。抓落实没有任何捷径可走,只有盯紧目标,真抓实干,一步一个脚印地向前推进。一个地方落后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干部没有干劲,没有干事创业抓落实的氛围。作为领导者,既要善于集思广益,科学决策,定好发展目标,更要长于凝聚人心,汇集人气,调动方方面面的积极性,围绕一个目标干,朝着一个方向走,不因外部环境变化而松懈干劲,不因条件困难而退缩不前,以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良好精神状态,坚定不移地实现发展目标。
五要有“善抓落实”的能力。抓落实是对一把手思想、能力和作风的试金石。因此,一名合格的、优秀的一把手,必然是一个善抓落实、会抓落实的行家里手。要做“善抓”行家里手。一是要注意抓落实的工作方法,既不能好大喜功,形式主义,更不能贪大求全,不切实际,一定要讲正确的方法论,坚持唯物论、辩证法的思想方法。二是要胸怀全局,善于抓重点、抓主要矛盾,抓长远性、战略性的问题,尤其是善于抓统筹、抓协调,推进可持续发展。三是要审时度势,善于以全面的、联系的观点把握工作的全局,防止任何一种静止的、孤立的片面性,善于把握趋势,掌握火候,注意轻重缓急。弹好钢琴,协调各方,推进全面发展。四是要见微知著,提高敏锐性、增强鉴别力,保持清醒头脑。五是要着眼于提高领导水平和执政能力,坚持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提高领导艺术,切实增强贯彻十七大精神的能力和水平。
六要大兴精诚团结、服务全局之风。要强化干部的几种意识:一是中心意识。要紧紧围绕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开展工作,在经济建设中找准自己的落脚点和着力点,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二是大局意识,要围绕加快发展来行使自己的工作职权,决不允许因一己之利而干扰、破坏发展大局。三是服务意识,在服务中发挥好各自的职能作用,营造一个服务中心的良好氛围。四是不断建立健全管理制度,强化纪律、制度意识。
(责任编辑:秦华)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建议升级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