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Libra稳定币才是真正的数字货币
李义奇
数字货币,以数字形态存在的货币。货币是用来买东西(商品和劳务)的,是人们在物质世界的一种信念。李义奇教授深入挖掘货币、货币的数字化、数字货币等几个方面的内容,阐述为什么Libra稳定币才是真正的数字货币?
技术改变不了人性,技术能够使人性得到更大程度的满足,技术促进人性。作为回报,我相信,人性成就技术。
认为货币是一种权力没问题,问题是大家普遍存在一种误解,这种权力掌握在谁手里?在人类历史上,这种权力有时掌握在声称是神的仆人的手里,有时掌握在现世君主(国家)的手里,有时掌握在盗窃贼的手里,有时掌握在那些庞大的商业组织手里。今天我们发现,这种权力,还有可能掌握在几乎所有人(网民)的意愿里。
这些年社会上广为流传的一些说法,透出某些怪异。比如前些年货币战争、金融霸权等说法大行其道,此后网络货币热过一阵子,近几年数字货币甚嚣尘上。不知多少人在所谓的数字货币上赔光了身家,才成就了个别人赚得盆满钵圆。在全世界都因所谓数字货币炒作、欺诈、洗钱等问题而高调打击时,在我国,这些明显不靠谱的东西甚至还有死灰复燃之势。骗子不够用啊!
不仅是社会上炒作,就连一些高校的知名学者,也在推波助澜。歪理邪说流传于世,愚弄大众;货币理论掩形匿迹,束之高阁。总觉得不是什么好现象。所以,借FACEBOOK的Libra稳定币面世之机,阐述清楚一个问题,什么才是真正的数字货币。以正视听。
货币是个好东西,只我们对它误解太多。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中引用一个故事,说是在1844年英国议会讨论“皮尔条例”的一次辩论会中,格莱斯顿(W.E.Gladstone,自由主义思想家,曾四度出任英国首相)曾经说过,受恋爱愚弄的人,甚至还没有因钻研货币本质而受愚弄的人多。这说明要搞明白货币的本质,是多么地困难。
支付是货币最初的功能。据考证,货币起初以支付工具形式进入流通领域。马克斯·韦伯曾提起,在公元前六世纪或者更早时期,迦太基城市里和波斯帝国中,为军事支付的目的开始铸造货币。西美尔《货币哲学》中提到过,马耳他钱币上的铭nonaessedrides(此乃信用,非铜币也)。中国早期钱币上的铭文,如齐国各种“法化”也是王权作保信物的意思。早期的钱币,应该是一个信物,持有者能够凭此换取其他物品的信物。
货币充当支付工具,是货币最初也是最原始的功能。凡是能够称为货币的东西,最起码具备支付功能,在支付清偿债务时能够被普遍接受。
仅仅货币这一最原始的功能,当前社会上所谓的数字货币,包括比特币,均不具备。有人讲,比特币可以被接受,有支付的功能啊!注意,货币在支付时是能够被普遍接受,而不是个别人或特定圈子内的接受。
财富储藏工具。当一件物品能够充当支付工具且其价值长期恒定时,才能够被作为未来的购买力(财富代表)被贮藏起来。可以观察到,社会上无论是股票、债券、土地、住宅、艺术品还是珠宝,任何一种资产都具有财富储藏功能。而且这些资产相对货币,在某些方面更有优势。比如房产不仅能够提供居住功能,还能保值增值,艺术品和珠宝不仅能保值增值,还能炫耀性消费。但是,这些物品相对于货币,在财富储藏过程中的明显缺陷是,缺乏流动性。当你需要钱时,你会发现,你将资产变现付出代价,代价多少视你的着急程度而定。由于货币是流动性最高的资产,只要币值相对稳定,人们还是愿意持有货币,以应对未来不时之需。
计价标准。货币不同于他物的一个显著特点,是化质为量的能力。货币使物品可以通约,一切抽象的和具体的物品都可通过货币转化为一种具有象征意义的符号,转化为可以计算的抽象的数字(价格)。借助于货币,不同种类、甚至是风马牛不相及的物品,可以相互比较,可以相互交换。如果说货币可以像一把尺子一样衡量不同物的价值,货币单位就是这把尺子上的刻度,货币单位就是价格标准。早期的货币单位是货币金属的重量,随着货币逐渐符号化,货币单位逐渐从货币金属重量演化为一个称谓。
同一市场价值尺度或价格标准是惟一的。胡如雷在《中国封建社会形态研究》中说到,“有两种以上的货币同时并存时,实际只有一种货币能最终发挥价值尺度的职能,其他货币只有与这种主要货币相比较而确立价值比例关系后,才能当作价值尺度”。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中也认为,“全部的历史经验总结起来不过是这样:凡是两种商品依法充当价值尺度的地方,事实上总是只有一种商品保持着这种地位。”试想,如果一个市场,每种商品都有两个或更多不同的标价,货币流通和经济秩序的混乱是可以想象的。因此,在多种货币并行的局面下,保持市场秩序或稳定市场价格的办法是相对固定多种货币之间的比价(复本位制)。这在现实中很难做到,多种货币并行时货币流通的混乱就不可避免。
货币世界的王者,是计价货币,即充当价值尺度职能的货币。货币的价值尺度职能是货币之所以成为货币的基础,是货币最基本的职能。但无论是在理论研究中还是在现实生活中,人们常常忽略货币的这一职能,正好像地心引力,人们习惯于忽略它的存在,以至于忘记它在保持地球上万事万物的秩序的必不可或缺性。
在一个社会市场范围内,能够充当支付工具的物品很多,但能够被普遍接受的支付工具较少(但不是惟一的);能够作为财富储藏的工具很多,但急用时可随时变现的较少(也不是惟一的);只有计价标准,一个社会市场内只能有一个。一种物品,能够成为普遍的计价标准,它必然是完整的货币,即集计价、支付、财富储藏三个主要功能为一体的货币。否则,只充当支付工具的物品,或只充当财富储藏工具的物品,都不是完整意义上的货币,甚至不能称之为货币。
前些年流行的一个说法“银行不改变,我们就改变银行”,基本上是扯淡。说得刻薄一些,他们是在利用大众的无知,渲染一种情绪,伺机收取智商税。事实上,支付宝这些网络支付工具,是附着在银行货币基础之上的一种便利的支付手段。这些工具之所以存在并得到较快发展,是因为互联网经济的衍生需求,支付宝等网络支付工具有效弥补了市场空隙,便利了市场交易。很明显,这些网络支付工具是附着于银行货币体系之上的。如果没有银行机构提供的存款货币,网络支付就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末。如果没有银行的支付清算系统,这些网络支付业务,寸步难行。打个比喻,支付宝等网络支付工具是树叶,而银行及其支付清算基础设施是树干和树根。树叶再茂盛、再风光,也取代不了树干、树根。
当然,网络支付、移动支付有其积极意义。确实很方便。这些互联网企业,发挥它们的技术特长,利用它们的贴近客户和市场的优势,进一步伸长了金融体系服务的触角,细化并占居了支付市场细分领域,有效提升了市场交易效率。甚至可以说,在网络支付、移动支付领域,中国已经走在了世界的前列(在当前这个维度,规模大概也就这样了)。这给普通消费者带来了极大的便利。但是,爆炸式的增长,并不意味着网络支付和移动支付可以取代银行。同时,其应用的范围、发展规模也受制于银行。银行以及现有货币所受限制,这些网络支付手段,也摆脱不了。这就是其局限性。
数字货币就不同了。
作为一个货币史爱好者,笔者曾经长期迷茫于数字货币这一概念。直到前几天听说起、并研读了Facebook推出的Libra稳定币后,才有耳目一新的感觉:这才是我心目中的数字货币!
作为支付工具。
想像一下,未来Libra稳定币的使用,如同我们今天通过互联网发送手机信息一样,无国界,点对点,实时完成支付。比二维码扫码支付更方便。Facebook的用户遍及全球130多个国家,有大约27亿人,如果Libra稳定币顺利推出,普遍接受是没有问题的。
为什么Facebook的用户愿意接受Libra稳定币呢?与现在所谓的数字加密货币不同,Libra稳定币具有令人信任的价值基础。Libra稳定币由真实的资产储备提供价值保证。互联网上发行的每一个Libra稳定币,在Libra储备中,都有相对应价值的一篮子银行存款和短期政府债券,为其提供价值保证。这种价值连接,不由得使我们想起了早期伦敦金匠发行的银行券、1994年布雷顿森林会议确立的美元挂钩黄金,各国货币挂钩美元的货币体系安排。这种安排的妙处在于,使得Libra稳定币出世时,就能借助现有的价值和信用体系,形成一个稳定的价值锚,迅速地获得广泛的认可和普遍的可接受性。这是货币之所以成为货币,最为重要的部分。(假设一国央行也锚定本国法定货币发行数字货币,没有现实意义啊!能跨国流通吗?)
网络支付直接方便。Facebook用户使用Libra稳定币进行支付的过程,是转出账户与转入账户之间点对点,直接的交易划转、底层清算链直接清算的过程(这种去中介化的做法,是现有银行体制下一国央行做不到的)。Libra稳定币独立存在,记录在底层清算链的账户中。Libra稳定币的流通基于区块链的清算网络之上,不与银行清算网络发生关系,当然也不受其限制。由于Libra稳定币的底层清算网络是全球性、基于分布式记账技术的基础设施,持有Libra稳定币的用户可以全球任何一个有互联网网络的地方,彼此之间直接进行交易。Facebook声称他们从零开始构建Libra稳定币所需的区块链(Libra区块链的软件是开源的),同时优先考虑了可扩展性、安全性、存储效率和处理量以及对未来的适应性。将构建一个开放、可彼此协作的金融服务生态系统,帮助人们持有和转移Libra稳定币以供日常使用,以至于数十亿人都可以依靠它来满足自己的金融需求。显然,这是一种“互联网+金融”,完全基于互联网的金融服务满足方式。这就是未来。
Libra稳定币实质上就是,通过借助现有的、能够取得广泛信任的价值和信用体系,将全球价值交换网络镶嵌在现有的信息交流的全球互联网之上。这是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革命性事件。如果Libra成功实施推广,其在货币史上的意义,将超过1944年布雷顿森林会议。其在全球市场上的应用,将会比美元具有更强的影响力和渗透力。
作为计价标准。
Libra稳定币借助一篮子法定货币或政府债券实现其币值的度量,而不是单独锚定某一种货币。这种安排的巧妙之处在于,既可以使Libra稳定币借助法定货币迅速获取大众信任,又可使其在未来的发展过程中摆脱国别法定货币的束缚。可以预期,在借助一篮子国别法定货币和政府债券提供的稳定币值站稳脚跟后,Libra稳定币将演化成一个覆盖全球、更加稳定的计量货币单位。因为它的起初币值锚定着一篮子法定货币,相比一国货币的币值更具稳定性;又因为其参与全球支付,比法定货币的国别使用具有更大的吸引力,能够获得更为广泛的应用。Libra稳定币最终将摆脱其锚定的一篮子法定货币,独立演化出自己的价值。就像货币史上信用货币摆脱商品、美元与黄金脱钩一样。最终,应用范围更大的、取得遥遥领先优势的Libra稳定币,将比主权货币具有更加稳定的币值,会反过来成为全球国别法定货币的价值锚,最终成为全世界通用的计价标准。
Libra稳定币在币值稳定方面将接受考验。与现在中央银行体制下的货币供应体制不同的是,Libra稳定币如何提供一个弹性的货币供给机制,以适应实体经济的扩张或收缩?这一点,从其发布的报告中,还没有发现。我们担心的是,如果Libra稳定币的供给过于刚性,锚定一篮子货币,其供给会缺乏弹性,从而难以应对经济波动(当然,是在其成为主流货币之后)。如果Libra稳定币演化过程中不再锚定一篮子货币,又如何保证其币值稳定?这一货币史上的货币演化过程中曾经存在矛盾,Libra稳定币演化过程中也会遇到。所以说,作为财富储藏工具,Libra稳定币还要接受考验:如何在实现币值稳定与满足支付手段的需求之间,取得一个平衡?
我们有理由相信,Libra稳定币会做得更好。原因是我们相信技术,是为了改变或者提高人类福祉而来,而不是为了奴役人类而来。我们更相信人性,那种发自内心的渴望。
在《Facebook加密货币项目Libra中文白皮书》中,Facebook声称,Libra的使命是建立一套简单的、无国界的货币和为数十亿人服务的金融基础设施。Libra由三个部分组成,一是它建立在安全、可扩展和可靠的区块链基础上。二是它以赋予其内在价值的资产储备为后盾。三是它由独立的Libra协会治理,该协会的任务是促进此金融生态系统的发展。Facebook虽然发明了Libra稳定币,况且它比任何商业组织甚至国家组织更有条件推广Libra稳定币,但Facebook主动放弃了独家运营Libra稳定币的权力。你能想像,还有类似的组织,能够率先做出如此举动吗?这与声称要改造、取代银行的支付宝相比,根本就不是一个维度上的生物。
Libra协会是Libra稳定币治理机制中的耀眼之处。Libra协会是一个独立的非营利性成员制组织,总部设在瑞士日内瓦。协会旨在协调和提供网络与资产储备的管理框架,并牵头进行能够产生社会影响力的资助,为普惠金融提供支持。其成员将包括分布在不同地理区域的各种企业、非营利组织、多边组织和学术机构。从目前的情况来看,信用卡领域的Visa、Mastercard,消费领域的Uber,支付领域的PayPal、Stripe,均已计划参与。Libra协会拥有最终决策权,重大政策或技术性决策需要理事会三分之二的成员投票表决同意。这种治理机制,先由代表广泛的非营利组织确定规则,然后让其在互联网上自动运行,过程中没有人为的干预,有利于为Libra稳定币的演化,形成一个公平的、稳定的生态环境。值得说明的是,Facebook放弃独家运营Libra稳定币,有利于Libra稳定币迅速获取公信力和市场推广。
Libra区块链将向所有人开放,任何消费者、开发者或公司都可以使用Libra网络、在这个网络上构建产品,并通过他们的服务实现增值作用。《Facebook加密货币项目Libra中文白皮书》声称,这种开放性是Libra精神的本质,这也是互联网精神的本质。白皮书中还讲到,Libra区块链遵循匿名原则,允许用户持有一个或多个与他们真实身份无关的地址。这一点,打消了人们对数字货币的担忧。使数字货币的在提供方便的同时,又不损害人类的个人自由。
很明显,Libra稳定币,超出了一国央行的能力范畴。首先,一国央行不可能跨越国界,即便是美联储,也有所力不从心。其次,互联网去中介化的功能,在逻辑上不会给商业银行这类中介组织留下牟利空间。我们知道,一国央行的权威,往往是借助其商业银行的渠道发挥的。既然商业银行在互联网上作用有限,那么,央行的能力,在互联网的范畴内,也会大打折扣。其三,本质上讲,中心化的组织与机构,与去中心化的数字货币,根本上就是两类生物。直观地讲,数字货币就是要革央行的命的,你能靠央行去发展数字货币,自己革自己的命吗?在数字货币的范畴内,连国别就没有了,还会有央行吗?我们推测,虽然当前Libra稳定币借法定货币的价值体系取得信任,总有一天,Libra稳定币会抛弃与其挂钩的一篮子法定货币而独立存在,如同当年美元抛弃黄金一样。
我们只能说,Libra稳定币的设计理念,符合货币的逻辑,与人类历史上货币演化的逻辑一脉相承。不同的是,它独立地活跃于互联网(物联网)的世界里,服从服务于人类的需要。像思想引领人类行动一样,互联网世界引领物质世界的生产和消费活动。我们有理由相信,超越了现有金融体系的数字货币,Libra稳定币的出现,将改变现有的金融生态,为国别法定货币引入竞争者。第一,如果一国货币过度贬值,人们将选择持有和使用Libra稳定币,而抛弃法定货币。第二,Libra稳定币也为跨境资金流动的管制带来了挑战,主权国家会发现他们的货币主权受到了挑战。第三,点对点的支付将带来点对点的信贷,征信成本的大幅降低,将来人们会发现,资金需求会轻易解决,真正的P2P会发展起来,成为主流的金融方式。
虽然Libra稳定币的面世和推广,还会有国别之间的利益纠葛、还有恐龙似的商业组织的阻碍。但我们相信,技术进步的洪流,不是人为力量可以压制的。技术促进人性,人性成就技术。可以预测,未来Libra稳定币完全可以重塑金融新秩序。
Libra稳定币,才是真正的数字货币。这是人类货币史上革命性的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