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反映预付可变资本增殖程度的是()A.剩余价值率B.年剩余价值率C.利润率D.平均利润率
4.资本总公式的矛盾是指()A.生产社会化与资本主义私人占有形式之间的矛盾B.形式上的平等掩盖了事实上的不平等C.资本流通中等价交换与价值增殖的矛盾D.剩余价值既在流通中产生又不在流通中产生
5.剩余价值的资本化是()A.资本积聚B.资本集中C.资本积累D.资本周转
6.资产阶级国家同私人垄断资本相结合的垄断资本主义形式实际上()A.仍然是私人垄断资本主义B.已具有公有制性质C.是国家垄断资本主义D.是资产阶级国家控制和掌握了私人垄断资本
7.资本技术构成是指()A.c和v之间的比例B.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之间的比例C.机器设备与雇佣工人之间的比例D.由生产技术水平决定的生产资料价值和劳动力价值之间的比例
8.社会生产分为两大部类的依据是()A.社会总产品的最终用途B.社会生产的规模大小C.不变资本与可变资本的划分D.固定资本与流动资本的划分
9.Ⅰ(v+m)=Ⅱc是()A.社会资本简单再生产的前提条件B.社会资本简单再生产的实现条件C.社会资本扩大再生产的前提条件D.社会资本扩大再生产的实现条件
10.平均利润形成后仍然存在超额利润是因为()A.商品价值与生产价格之间存在差额B.商品价值与生产成本之间存在差额C.个别生产价格与社会生产价格之间存在差额D.剩余价值与利润之间存在差额
11.价值转化为生产价格以后,商品的市场价格的变动是围绕着()A.生产价格上下波动B.价值上下波动C.个别价值上下波动D.成本价格波动
12.资本主义条件下所有权和使用权相分离的资本形态是()A.产业资本B.商业资本C.借贷资本D.农业资本
13.在资本主义农业中剩余价值总额总是大于()A.不变资本总额B.平均利润总额C.可变资本总额D.生产成本总额
14.商业资本的职能就是执行产业资本循环中的()A.货币资本的职能B.生产资本的职能C.商品资本的职能D.流通资本的职能
15.跨国公司是()A.国际间的合资企业B.中小资本的跨部门联合C.以资本为纽带形成的企业集团D.当代跨国生产经营的企业组织形式
16.社会主义经济制度与以往一切以私有制为基础的社会经济制度的根本区别在于()A.消灭剥削和消除两极分化B.取消商品经济与市场的作用C.消除生产的专业化和社会化D.消除劳动者生活富裕程度的差别
17.我党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中的“两个基本点”是指()A.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B.坚持物质文明建设,坚持精神文明建设C.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人民民主专政D.坚持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坚持政治协商制度
18.我国的公有制经济既包括国有经济和集体经济,还包括()A.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B.私营经济C.外资经济D.个体经济
19.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让非公有经济健康发展主要是为了()A.增强人们的竞争意识B.发展对外经济关系C.实现社会公平D.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
20.实行按劳分配原则应该允许劳动者在致富的道路上有先有后,因为()A.劳动者的投资收入不同B.劳动者占有的生产资料不同C.劳动者的劳动力价值不同D.劳动者的劳动能力和劳动贡献不同
2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必须使()A.企业成为市场主体B.企业经济活动由国家安排C.企业的产品由国家统购包销D.企业的资金统收统支
22.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就是要使市场在国家宏观调节下()A.实现国家制定的计划任务B.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C.保持物价的基本稳定D.达到经济结构的优化
23.我国放开搞活中小企业要()A.以出卖企业为主要形式B.形式多样化C.实行一种统一形式D.搞好搞活所有企业
24.所谓合理的价格体系,主要是指()A.让全部商品的价格长期固定不变B.不同地区的同类商品价格应该完全一致C.同类商品在不同季节应该有同样的价格D.在同类和不同类商品之间应保持合理的差价和比价
25.要实现我国经济发展的战略目标,经济增长方式必须实现()A.由集约型向粗放型转变B.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C.由内含型向外延型转变D.由质量型向数量型转变
26.目前我国农村双层经营体制的基础是()A.家庭承包经营B.生产队承包经营C.农场承包经营D.集体股份合作经营
27.社会主义国有企业的国民收入以工资形式分配给企业职工属于()A.国民收入的再分配B.国民收入的创造C.国民收入的初次分配D.国民收入的积累基金
28.我国对外技术交流的内容包括()A.技术引进和补偿贸易B.技术输出和进口减税C.技术创新和技术开发D.技术引进和技术输出
29.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必须由国家对经济实行宏观调控的一个重要原因是()A.市场机制有自身的局限性B.市场发育不充分C.企业尚未成为真正的市场主体D.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
30.我国的货币政策,应当以()A.发展经济、基本稳定币值和提高经济效益为目标B.促进经济高速增长,保持一定的通货膨胀为目标C.坚持货币的财政发行,避免经济发行为目标D.多发放贷款,尽量增加非生产性固定资产投资为目标
二、多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五个备选答案中有二个至五个正确的答案,将所有正确答案的序号写在题干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漏选均不得分。每小题2分,共20分)
1.资本主义生产过程的结果是()A.生产出新的使用价值B.转移了生产资料的价值C.再生产劳动力的价值D.创造出剩余价值E.再生产出预付资本的价值
2.纺织厂的资本家购买的用于生产的棉花属于()A.不变资本B.固定资本C.可变资本D.流动资本E.商品资本
3.利润率的变动与()A.剩余价值率的大小同方向变化B.资本有机构成的高低反方向变化C.资本周转速度的快慢反方向变化D.不变资本的节省程度同方向变化E.原材料价格的变动同方向变化
4.在数量上相当于平均利润的剥削收入有()A.产业利润B.商业利润C.借贷利息D.银行利润E.地租
5.垄断主义时期占主要地位的竞争是由垄断本身产生的竞争,这类竞争包括()A.非垄断组织之间的竞争B.垄断组织内部的竞争C.非垄断组织内部的竞争D.垄断组织之间的竞争E.垄断组织与非垄断组织之间的竞争
6.实行按劳分配原则必须正确认识按劳分配的内容,包括()A.实行按劳分配的物质对象只是个人消费品B.实行不折不扣的劳动所得分配原则C.以社会平均劳动量作为分配的尺度D.劳动量是取得个人收入的唯一根据E.积累的物化劳动也是分配的依据
7.在我国经济体制改革中改革、稳定和发展的关系是()A.发展是根本任务B.改革是发展的动力C.稳定是改革和发展的前提D.发展为改革创造宽松有利的经济环境E.改革要有力地促进发展
8.我国政府对国家出资兴办和拥有股份的企业()A.通过出资人代表行使所有者职能B.按出资额享有资产受益、重大决策和选择经营管理者等权利C.承担其债务的有限责任D.承担其全部债务的无限偿还责任E.不干预其日常经营活动
9.我国货币流通的形式是()A.商品回笼B.非现金流通C.支付职工工资D.现金流通E.财政回笼
10.宏观经济效益与微观经济效益的关系可概括为()A.微观效益是宏观效益的基础B.宏观效益是微观效益的基础C.微观效益是提高宏观效益的前提D.宏观效益是提高微观效益的前提E.二者在根本上是统一的,又存在矛盾
三、简答题(每小题6分,共30分)
1.商品二因素与生产商品的劳动二重性的关系。
2.固定资本的损耗有哪几种
3.为什么社会主义社会的根本任务是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
4.什么是有限责任制度
5.如何改革和完善社会保障体制
四、论述题(每小题10分,本大题满分共20分。第1小题必答。第2、3小题中任选一题作答,如果两题全部作答,则第3小题无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