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政治复习:选必3《逻辑与思维》易错知识点.pdf

高中政治复习:选必3《逻辑与思维》易错知识点汇总

第一单元树立科学思维观念

第一课走进思维世界

1.狭义的思维与认识同义。(X)

[解析]狭义的思维与理性认识同义。

2.理性认识比感性认识更正确、更可靠、更深刻。(x)

[解析]正确的理性认识比感性认识更正确、更可靠、更深刻。

3.思维具有间接性、概括性、能动性和直接现实性。(x)

[解析]思维本身不能把观念的存在变为现实的存在,因此不具有直接

现实性。实践具有直接现实性。

4.思维在实践中产生,在实践中发展,又反作用于实践。(V)

5.思维能够帮助人们在实践中实现预期的目的。(x)

[解析]正确的思维能够帮助人们在实践中实现预期的目的,错误的思

维则会把人们的实践引向歧途。

6.从思维对认识对象的思考角度看,可以将思维分为抽象思维和形象

思维。(x)

[解析]从思维对认识对象的思考角度看,可以将思维分为综合思维和

分析思维。抽象思维和形象思维是依据思维运行的基本单元的不同来

划分的。

7.形象思维以概念作为思维的基本单元。(x)

[解析]形象思维以感性形象作为思维的基本单元,抽象思维则以概念

作为思维的基本单元。

8.基本单元的形象性、运行方式的想象性和思维表达的情感性是形象

思维的主要特征。(V)

9.形象思维就是感性认识,抽象思维就是理性认识。(x)

[解析]“逻辑与思维”中所说的“思维”主要是从狭义角度来讲的,与

理性认识同义,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都属于理性认识。

10抽象思维与形象思维的区分是绝对的。(x)

[解析]抽象思维与形象思维的区分是相对的,不是绝对的。

第二课把握逻辑要义

1.逻辑学的研究对象是"逻辑规律与规则",以及"思维方法"意义上的"逻

辑"。(V)

2.狭义的逻辑学是指辩证逻辑。(x)

[解析]狭义的逻辑学是指形式逻辑,辩证逻辑属于广义的逻辑学。

第1页共12页

3.从形式逻辑角度看,从真前提推出真结论,取决于思想的具体内容。

(x)

[解析]从形式逻辑角度看,从真前提推出真结论,并不取决于思想的具

体内容,而是取决于思想的形式结构。

4.形式逻辑的核心任务是要把握从真前提推导出真结论的规律和规则。

(V)

5.遵循形式逻辑的规律与规则,是正确思维的充分必要条件。(x)

[解析]遵循形式逻辑的规律与规则,是正确思维的必要条件。

6.同一律要求合乎逻辑的思维是具有明确性的思维。(x)

[解析]同一律要求合乎逻辑的思维是具有确定性的思维。

7.”小张去年还是团员,今年已经是党员了。”这句话没有违反同一律的

要求。(V)

8.自相矛盾与客观矛盾都是对客观事物的反映。(x)

[解析]自相矛盾属于思维认识的范畴,是对客观事物的一种错误反映。

客观矛盾不是思维认识的范畴,不是一种反映,是一种客观存在。

9."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这一诗句犯了自相矛盾的错误。(x)

[解析]这一诗句运用了衬托的手法,以动衬静,渲染山林的幽静,体现

了动与静的辩证统一,属于辩证矛盾。

10.有人问:"有没有飞碟”你既不肯定有,也不肯定没有,而是说:“我不清

楚。“这种回答违反了排中律的要求。(X)

[解析]这种回答没有违反排中律的要求。“有没有飞碟”是对客观存在

的认识。排中律在逻辑上要求对两个相互矛盾的判断明确地肯定一个。

“我不清楚”这一回答并无自相矛盾。

第三课领会科学思维

1.内容与形式的统一是科学思维的基本条件。(X)

[解析]内容真实和形式正确是科学思维的两个基本条件。

2.科学思维是与逻辑思维、辩证思维和创新思维并列的思维形态,是对

实践中遵循逻辑思维要求、运用辩证思维方法、创新性解决问题的思

维方式的统称。(x)

[解析]科学思维不是与逻辑思维、辩证思维和创新思维并列的思维形

态,而是对实践中遵循逻辑思维要求、运用辩证思维方法、创新性解决

问题的思维方式的统称。

3.科学思维总是从实际出发,不盲目崇拜权威,不盲目相信书本知

识。W)

4.思维指导人们在实践中实现预期的目的。(x)

第2页共12页

[解析]只有科学思维才能指导人们在实践中实现预期的目的。

5.科学思维能够以实事求是的态度接受实践的严格检验,修正错误,坚

持真理。(V)

6.我们学习逻辑知识,是为了更好地担当起维护真理的责任。(x)

[解析]我们学习逻辑知识,可以更好地担当起维护真理的责任。

7.学习科学思维,我们就能把握事物的本质和发展规律。(x)

[解析]学习科学思维,有利于我们把握事物的本质和发展规律。

8.学会运用辩证思维方法,我们可以更为全面、动态地把握客观事物。

(J)

9.正确思想只能从社会实践中来,而成功的社会实践离不开思维的参与。

(X)

[解析]正确思想只能从社会实践中来,而成功的社会实践离不开科学

思维的参与。思维有科学思维和不科学思维之分。

10.学习科学思维,可以确保我们提高学习和工作的效率。(X)

[解析]学习科学思维,有助于我们提高学习和工作的效率。

第二单元遵循逻辑思维规则

第四课准确把握概念

1.本质属性是一事物成为自身并使该事物同其他事物区别开来的内部

规定性。(V)

2.同一个语词只能表达同一个概念。(x)

[解析]同一个语词在不同的场合可以表达不同的概念。

3.概念的外延说明概念所反映的那种事物究竟"是什么"。(x)

[解析]概念的内涵说明概念所反映的那种事物究竟“是什么”。概念的

外延说明概念所反映的那种事物“有哪些”。

4."动物"与"马"是种属关系。(x)

[解析]“动物”与“马”是属种关系。“马”与“动物”是种属关系。

5."动物"与"植物"这两个概念之间的关系是矛盾关系。(x)

[解析]“动物”与“植物”这两个概念之间的关系是反对关系。

6.明确概念的内涵需要运用划分的方法。(x)

[解析]明确概念的内涵需要运用定义的方法。明确概念的外延可以运

用划分的方法。

7.在"文学就是以语言文字为工具形象化地反映客观现实的艺术”这一

语句中,"文学"是"艺术"的属概念。(x)

[解析]在“文学就是以语言文字为工具形象化地反映客观现实的艺术”

中,“艺术”是“文学”的属概念,“文学”是“艺术”的种概念。

第3页共12页

8.定义项如果直接或间接地包含被定义项,就会犯"定义过宽''或"定义

过窄”的逻辑错误。(x)

[解析]划分就是把一个属分为几个种的逻辑方法。

9.划分就是把一个整体分为几个部分的逻辑方法。(x)

10.”选票分为赞成票和反对票。”这一划分犯了“划分不全”的逻辑错

误。(V)

[解析]选票还包括弃权票。

第五课正确运用判断

1.判断是对认识对象有所肯定的思维形式。(x)

[解析]判断就是对认识对象有所断定的思维形式。

合实际。

3.对认识对象的断定方式包括肯定和否定。(V)

4.判断是通过语词来表达的。(x)

[解析]判断是通过语句来表达的,概念才是通过语词来表达的。

5.依据判断本身的性质,判断分为简单判断和复合判断。(x)

[解析]依据判断本身是否包含其他判断,判断分为简单判断和复合判

断。

6."老王与老李是战友''属于性质判断。(x)

[解析]“老王与老李是战友”属于关系判断。

7."小张是一名中学生"属于特称判断。(x)

[解析]“小张是一名中学生”属于单称判断。

8.反映事物的性质判断是"质"与"量"的统一。W)

9.特称判断不需要量项。(x)

[解析]单称判断不需要量项。

10.在关系判断"小王比小李岁数大"中,小王和小李都是第一关系者项。

(x)

[解析]小王是第一关系者项,小李是第二关系者项。

11.复合判断分为联言判断、选言判断和假言判断等多个种类。(J)

12."小刘和小赵是球迷''是一个简单判断。(x)

[解析]“小刘和小赵是球迷”是由“小刘是球迷”和“小赵是球迷”两

个性质判断组成的联言判断。

13相容选言判断选言支所断定的对象情况可以同时存在。(J)

第4页共12页

14.干部竞选中,不是投赞成票就是投反对票。这是一个准确的不相容

选言判断。(x)

[解析]投票还有一种可能,即弃权。这个选言判断没有列举对象的所有

可能情况,判断不准确。

15.假言判断的真假取决于前件、后件本身的真假。(x)

[解析]假言判断的真假并不取决于前件、后件本身的真假,而取决于判

断所揭示的事物之间的条件关系能否成立。

第六课掌握演绎推理方法

1.实践是形成一个判断的唯一途径。(x)

[解析]一个判断的形成有两条途径:一是通过实践,直接对对象进行观

察或调查,然后作出判断;二是借助已有的判断,合平逻辑地推出一个

新的判断。

2.形式逻辑从前提与结论之间是否有必然联系的角度,将推理分为必然

推理和或然推理。W)

3.演绎推理和归纳推理都是必然推理。(x)

[解析]演绎推理是必然推理,归纳推理(除完全归纳推理外)是或然推

理。

4.如果前提真实,由前提推出的结论就一定正确。(x)

[解析]如果推理结构不正确,那么,尽管前提真实,也不能保证推出正

确的结论。

5.掌握演绎推理的方法,就可以保持思维的严密性。(x)

[解析]这一说法太绝对。掌握演绎推理的方法,对人们保持思维的严密

性具有重要的作用。

6.真理都是有用的,所以有用的都是真理这是一个正确的换位推

理。(x)

[解析]这是一个不正确的换位推理。正确的换位推理为真理都是有用

的,所以有些有用的是真理。

7."所有的同学都不是不认真学习的",这个判断的主项是周延的,谓项

是不周延的。(x)

8.有的人不是说谎者,所以,有的说谎者不是人。这个换位推理是错误的。

(V)

[解析]“有的人不是说谎者”是一个特称否定判断。从这种特称否定判

断的前提,我们不能通过换位推理必然得出结论。

第5页共12页

9.在三段论的结论中不出现而在前提中出现两次的那个项叫作"大项二

[解析]在三段论的结论中不出现而在前提中出现两次的那个项叫作

“中项”。

10.如果三段论的前提中有一个否定判断,则它的结论应是否定判断。

11.如果联言推理的前提分别断定了各个联言支是真的,它的结论就能

够断定由这些联言支所构成的联言判断是真的。(J)

12.如果肯定了相容选言判断前提中的一部分选言支,结论就可以必然

地否定剩下的另一部分选言支。(x)

[解析]如果肯定了相容选言判断前提中的一部分选言支,结论就不能

必然地否定剩下的另一部分选言支。

13.在进行不相容的选言推理时,如果肯定了选言判断前提中的一部分

选言支,结论就可以否定剩下的另一部分选言支。(V)

14.如果患肺炎,那么会发高烧,小李发高烧了,所以,小李患肺炎了。这一

推理是正确的。(x)

[解析]在充分条件假言推理中,由肯定假言判断的后件而在结论中肯

定假定判断的前件,是错误的推理结构。

15.只有努力工作才能过上美好的生活,小王努力工作了,所以,小王过

上了美好的生活。这一推理是正确的。(x)

[解析]在必要条件假言推理中,由肯定假言判断的前件而在结论中肯

定假言判断的后件,是错误的推理结构。

第七课学会归纳与类比推理

1.完全归纳推理属于逻辑推理分尖中时推理。(X)

[解析]完全归纳推理属于逻辑推理分类中的必然推理。

2.只要断定个别对象情况的每个前提都是真实的,就能使完全归纳推理

的结论具有保真性。(X)

[解析]除了断定个别对象情况的每个前提都是真实的以外,还需要其

所涉及的认识对象一个都不能遗漏。

3.提高不完全归纳推理结论的可靠程度,需要在认识对象与有关现象之

间寻找因果联系。(J)

4.人们看到千千万万的天鹅是白的,于是得出结论:"所有的天鹅都是白

的。"这一推理是必然推(x)

[解析]这一推理是不完余归纳推理,是或然推理,不能为然推出“所有

的天鹅都是白的”。

第6页共12页

5.任何两个事物都可以进行类比。(x)

[解析]并非任何两个事物都可以进行类比,两个事物的属性必须有内

在的联系。事物属性之间的内在联系,是类比推理的客观依据。

6.类比和比喻都以比较为基础。(V)

7.类比和比较都是一种推理。(x)

[解析]类比是一种推理;比较不是推理,它只是一种简单的认识方法。

8.从思维方法的角度看,仿生技术所运用的模拟方法是一种演绎推理方

法。(x)

[解析]从思维方法的角度看,仿生技术所运用的模拟方法是一种类比

推理方法。

9.由儿童刮木听声的游戏到听诊器的发明,是在对象之间比结构。(x

[解析]由儿童刮木听声的游戏到听诊器的发明,是在对象之间比功能。

第八课把握辩证分合

1.科学思维就是辩证思维。(X)

问题的思维方式的统称。我们可以说辩证思维是一种科学思维。

2."刻舟求剑"的愚蠢之处在于用孤立的思维方式看待事物。(X)

[解析]“刻舟求剑”的愚蠢之处在于用静止的思维方式看待事物。

3.辩证思维的实质和核心是运用矛盾分析方法,在绝对不相容中把握事

物(X)

[解析]辩证思维的实质和核心是运用矛盾分析方法,在对立统一中把

握事物。

4.辩证思维强调整体性和动态性,因而辩证思维看不到局部的独立性

和相对的静态性。(x)

[解析]辩证思维强调整体性,但不排斥局部的独立性:辩证思维强调动

态性,但不排斥相对的静态性。辩证思维在整体性与独立性、动态性

与静态性的对立统一中把握事物。

5.辩证思维用实践的观点看问题。凡未经实践检验的认识,决不能轻信

和盲从。这是辩证思维同形而上学思维的根本区别。(x)

[解析]辩证思维用实践的观点看问题。凡未经实践检验的认识,决不能

轻信和盲从。这是辩证思维同唯心主义诡辩论的根本区别。

6.分析方法力图将具体的"点"认识透彻,具优点是具体。(x)

[解析]分析方法将注意力集中在问题的“点”上,力图把具体的“点”

认识透彻,其优点是精确。

7.动态性是综合方法的重要特征。(x)

第7页共12页

[解析]整体性是综合方法的重要特征。

8.掌握综合方法就能对认识对象形成完整认识。(x)

[解析]任何一次综合的结果都只是对认识对象相对完整的认识,只是

对现实原型的近似描述。只有将分析与综合辩证地统一起来,才能全

面而又深刻地把握认识对象。

9.先有分析,后有综合。(x)

[解析]分析与综合是方向相反却相辅相成的对立统一的关系。分析是

综合的基础,综合是分析的先导;分析为综合做准备,而综合的结果又

指导人们继续对事物进行新的分析。辩证的分析与综合是综合之中有

分析,分析之中有综合。

10.辩证的分析与综合方法是因果分析法的体现。(x)

第九课理解质量互变

1.量就是用数量表示的规定性。(X)

[解析]量不仅可以表现为用数量表示的规定性,还可以表现为事物构

成因素在空间上的排列组合方式。

2.质变就是发展。(x)

[解析]并非所有的质变都是发展,只有那些前进的、上升的质变才是发

展。

3.量变必然引起质变。(x)

[解析]量变只有达到一定的程度才会引起质变。

4.事物的发展是量变与质变、渐进性与飞跃性、连续性与间断性的统

—o(V)

5.事物发展过程中的间断性表明事物停止了发展。(x)

[解析]事物发展过程中的间断性不是事物停止了发展,而是打破旧的

质的规定性而代之以新的质的规定性。

6.事物的量变即连续性的过程,质变即间断性的过程,所以,只有连续性

才能使事物向前发展。(x)

[解析]量变与质变相互包含,事物发展过程中的连续性与间断性也是

相互包含的,它们共同推动事物的发展。

7.在度的范围内,事物的质与量相互否定。(x)

[解析]在度的范围内,事物的质与量相互结合、相互规定。

8度就是量变的关节点。(x)

第8页共12页

[解析]度是一事物保持自身质的稳定性的量的限度。关节点是事物量

变达到的极限,是引起质变的节点。

9.适度原则就是任何时候都不要超过事物的度。(x)

[解析]适度原则不是任何时候都不要超过事物的度。为了保持我们所

需要的事物特定的质,应当把事物的变化控制在度的范围内,防止过犹

不及;为了改变我们不需要的事物的特定的质,应当积极创造条件,促

进事物量的变化,并使其向度的边缘不断发展,使该物转化为他物。

10.坚持适度原则就是事事折中。(x)

[解析]适度思维是“得中”而处之的思维。“中”是不偏不倚,无过与

不及。“得中”是把持有度,合适且正好。这里的“得中”,不是凡事

都采取折中主义的消极的思维方式。

第十课推动认识发展

1.事物内部的肯定方面与否定方面是完全对立的。(x)

[解析]事物内部的肯定方面与否定方面是对立统一的。

2.辩证的否定是对旧事物的彻底的否定。(x)

[解析]辩证的否定是对阳事物既肯定又否定。

3.辩证的否定是外力作用的否定。(x)

[解析]辩证的否定不是外力作用的否定,而是事物内部的自我否定。

4.辩证的否定过程是先肯定后否定。(x)

5.辩证的否定是把旧事物中的合理因素原封不动地照搬到新事物之中。

[解析]辩证的否定是对旧事物中的合理因素进行改造,把它们包含在

新事物之中。

6.感性具体的认识是对事物的现象和外部联系的正确反映。(x)

[解析]感性具体的认识是对事物的现象和外部联系的反映,但不一定

都是正确的反映。

7.思维抽象是对事物整体的本质和规律的反映。(x)

[解析]思维抽象是指从多样性统一的事物整体中抽取某一方面的本质

规定,或者从其个性中抽取共性的思维活动。人们通过思维抽象形成

的是对事物零散的、片面的认识,还不能把握事物整体的本质和规律。

8.简略化是思维抽象的关键环节。(x)

[解析]提纯是思维抽象的关键环节。简略化是表述思维抽象结果的环

节。

9.思维具体是思维活动的起点。(x)

[解析]思维具体是思维活动的结果,而不是起点。

第9页共12页

10.从思维抽象发展到思维具体要选择一个合适的上升起点。这个上升

的起点往往是某一认识对象的矛盾焦点。W)

第十一课创新思维要善于联想

1.创新思维就是否定一切。(X)

[解析]创新思维并不是否定一切。创新思维离不开对前人和他人已有

成果的继承。

2.创新思维是几种思维活动的叠加。(x)

[解析]创新思维是综合能力的体现,不是几种思维活动的简单叠加,而

是建立在实践基础上的多种思维活动相互协同、综合作用的结果。

3.与单向性的思维相比,多向性是创新思维的明显特征。W)

4.直觉、灵感使得创新思维的结果具有独特性。(x)

[解析]直觉、灵感往往带来的是思维步骤的跨越,未体现创新思维的结

果具有独特性。

5.创新思维的智慧之"花",必定能结出实实在在的创新之"果二(x)

[解析]创新思维的智慧之“花”,只有经得起实践的反复验证,才能结出

实实在在的创新之“果”。

5.只要有创新思维就能推动事物向前发展。(x)

[解析]要推动事物向前发展,需要有创新思维,但有创新思维仅仅是其

中的一个主观条件。

6.联想思维要跳出事物之间的联系。(x)

[解析]事物之间是普遍联系的。联想思维是对事物之间普遍联系的反

映。离开了事物之间的客观联系,思维中的联想只能是臆想。

7.联想思维具有逻辑制约的畅想性。(x)

[解析]联想思维具有非逻辑制约的畅想性。

8.迁移是联想思维的"畅想"方式。(x)

[解析]迁移是联想思维的“联结”方式,想象是联想思维的“畅想”方

式。

9.想象都是有目的的。(x)

[解析]想象可以分为有意想象和无意想象,无意想象是没有预定目标

的。

10.提出"假如"式的问题,推测事物发展的可能前景,有助于打破人们对

事物原有联系方式认识的局限性,帮助人们创造出多种多样的"现实世

界"。(x)

[解析]“现实世界”应为“虚拟世界”。

11创新思维是联想的基础。(x)

[解析]联想是创新思维的基础。

第10页共12页

第十二课创新思维要多路探索

1.创新思维就是发散思维。(X)

[解析]发散思维是一种创新思维。但是创新思维并不就是发散思维,创

新思维有多种表现形式。

2.检核表法、信息交合法和头脑风暴法都是自由思维发散的技法。(X)

[解析]检核表法、信息交合法和头脑风暴法都是强制思维发散的技法。

3.信息交合法就是列举的方法。(x)

[解析]信息交合法是利用已有的或引进的事物信息,通过列举的方法,

将不同信息有目的地进行组合,以产生新的思路。信息交合法不仅需

要列举,还需要组合。

4.通过头脑风暴法,可以将事物可能具有的组合"一网打尽",供人们筛

选。(x)

[解析]通过信息交合法,可以将事物可能具有的组合“一网打尽”,供人

们筛选。

5.发散思维是从四面八方向一个目标点想,向联系、共同之处想,是收

敛、集中。(X)

[解析]聚合思维是从四面八方向一个目标点想,向联系、共同之处想,

是收敛、集中。

6.聚合思维与发散思维是相反的方法,不能同时使用。(x)

[解析]聚合思维与发散思维在思维方向上是相反的,但是在解决问题

时却可以殊途同归。解决复杂问题,往往需要人们的思维结合实际情况,

反复地“发散-聚合-发散-聚合”。

7.逆向思维需要具备一定的逆反心理。(x)

[解析]逆向思维不是什么事都“倒着来”“对着干”的逆反心理。那种

在自然科学领域不讲事物的确定性和精确性,在社会生活领域拒斥理

想和崇高的思潮,就其思维方法而言,都不是我们所倡导的逆向思维。

THE END
1.人力资源管理六大模块化的角度分析和制定人力资源管理的一些具体目标。 人力资源规划的概念包括以下四层含义 1)人力资源规划的制定必须依据组织的发展战略、目标。 2)人力资源规划要适应组织内外部环境的变化。 3)制定必要的人力资源政策和措施是人力资源规划的主要工作。 4)人力资源规划的目的是使组织人力资源供需平衡,保证组织长期持续发展...http://www.chinahrd.net/blog/264/1011645/263502.html
2.中国独立审计侵权责任之法理分析我国会计界和法律界存在着认识上的分歧,分歧焦点不在于利害关系人是否包括委托人之外的第三者,而是集中于是否应不加区别地包括与委托企业发生经济纠纷的所有当事人。 从国外立法和司法实践来看,美国《证券法》(1933)规定,注册会计师对经他审核、报告的公开发行证券的公司登记表中会计报告的误述和遗漏,因普通过失造成...https://china.findlaw.cn/jingjifa/shenji/sjfl/waibu/42507.html
3.王峰明不存在只雇佣劳动而不剥削的“资本”!市场经济和资本之于公有制经济,都是一种利用与被利用的关系,它们之间的联系因而是“外在的”,而非“内在的”和“有机的”。作为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的两种具体实现形式,国有经济和集体经济采取股份公司形式,这些都是公有制经济利用市场经济和资本的具体表现形式,决不能由此把公有制经济变性为资本经济。所谓“国有...http://www.kunlunce.com/llyj/fl1/2024-02-21/175528.html
4.2022年12月浙江省临海市委政法委下属事业单位公开选聘1名工作人员...2022年12月浙江省临海市委政法委下属事业单位公开选聘1名工作人员(三)笔试历年难易错点考题含答案带详细解析.docx,(图片大小可自由调整) 2022年12月浙江省临海市委政法委下属事业单位公开选聘1名工作人员(三)笔试历年难易错点考题含答案带详细解析 第1卷 一.重点考察https://max.book118.com/html/2023/0727/8112075035005114.shtm
1.2021年6月4政治理论学习内经济工作从来都不是抽象的、孤立的,而是具体的、联系的。各级领导干部特别是高级干部必须立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心怀“国之大者”,不断提高把握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的政治能力、战略眼光、专业水平,敢于担当、善于作为...https://hgxy.hhtc.edu.cn/info/1041/1385.htm
2.擊球手对《西方马克思主义概论(第二版)》的笔记(4)由于生产过程和社会过程完全是按照精确的理性原则组织起来的,人由主体沦为客体,因此,不但每一个体变成被动的存在,而且人与人之间的有机联系也被隔断,人变成各自孤立的、被动的原子。个人的工作不再把个人直接地和有机地联系起来,个人越发专门受到禁锢他们的抽象的机械规律的居中调解 # 物化的普遍化——在“非人性的...https://book.douban.com/people/210810670/annotation/34818846/
3.坚定理想信念追求与时俱进6篇(全文)比如, 共产主义理想是中国共产党坚定不移的远大目标,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全国人民的共同理想, 但是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一部分教师往往是宣讲一些课本上的内容, 没有能够和学生的学习、生活联系起来。 此外, 青年人喜欢憧憬未来, 对未来充满了希望, 喜欢追求理想的生活, 但是目前对于未来的...https://www.99xueshu.com/w/file4dipocqf.html
4.暑假教师培训总结(通用21篇)总结是事后对某一阶段的学习或工作情况作加以回顾检查并分析评价的书面材料,它可以帮助我们有寻找学习和工作中的规律,不如立即行动起来写一份总结吧。那么你知道总结如何写吗?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暑假教师培训总结,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暑https://www.jy135.com/peixunzongjie/1172145.html
5.2019考研政治思修部分纯知识点(上),看会这些就足够(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立足基本国情,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巩固和完善社会主义制度,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https://www.wangxiao.cn/ky/2693723.html
6.推荐毕业实习报告在实习过程中,常常犯一些不应有的错误,比如在开单时数字会填错,或漏记数字等等,有时还没有把当天所发生的经济业务及时登记到日记账中去,导致核对的时候出现了差错,总之一句话,做事还不够细心,而且在工作中有时会丢三落四的,比较粗心。在实习中,表现出胆子不够大,没有什么胆量说出自己的看法。老板也曾指出我...https://www.unjs.com/fanwenwang/shixibaogao/20221211093800_6091329.html
7.简析劳动价值论创新与发展的方法论这些现实的运动其实都是价值规律作用的具体形式,科学地阐述它们,乃是充实劳动价值论的必然要求,是需要在《资本论》的理论基础上必须做的工作。由于各种原因,这些工作远未完成。而今天经济现实运动又有了更新的发展,这就更需要联系当代新的实际来完成他们。。因此,随着经济生活的发展和社会分工的细化,应从劳动价值论...https://www.yjbys.com/bylw/lunwenfanwen/604.html
8.成人高考专升本《政治》复习考点(1)联系的客观性。 联系是指一切事物和现象之间、事物内部诸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相互制约和相互影响。联系都是相互联系。联系与区别互为前提。联系的客观性是指:联系是客观事物本身固有的,不以人的主观认识和意志为转移;联系都是现实的、具体的,不是主观幻想的。 https://www.oh100.com/kaoshi/chengkao/fudao/4999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