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政治复习:选必3《逻辑与思维》易错知识点汇总
第一单元树立科学思维观念
第一课走进思维世界
1.狭义的思维与认识同义。(X)
[解析]狭义的思维与理性认识同义。
2.理性认识比感性认识更正确、更可靠、更深刻。(x)
[解析]正确的理性认识比感性认识更正确、更可靠、更深刻。
3.思维具有间接性、概括性、能动性和直接现实性。(x)
[解析]思维本身不能把观念的存在变为现实的存在,因此不具有直接
现实性。实践具有直接现实性。
4.思维在实践中产生,在实践中发展,又反作用于实践。(V)
5.思维能够帮助人们在实践中实现预期的目的。(x)
[解析]正确的思维能够帮助人们在实践中实现预期的目的,错误的思
维则会把人们的实践引向歧途。
6.从思维对认识对象的思考角度看,可以将思维分为抽象思维和形象
思维。(x)
[解析]从思维对认识对象的思考角度看,可以将思维分为综合思维和
分析思维。抽象思维和形象思维是依据思维运行的基本单元的不同来
划分的。
7.形象思维以概念作为思维的基本单元。(x)
[解析]形象思维以感性形象作为思维的基本单元,抽象思维则以概念
作为思维的基本单元。
8.基本单元的形象性、运行方式的想象性和思维表达的情感性是形象
思维的主要特征。(V)
9.形象思维就是感性认识,抽象思维就是理性认识。(x)
[解析]“逻辑与思维”中所说的“思维”主要是从狭义角度来讲的,与
理性认识同义,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都属于理性认识。
10抽象思维与形象思维的区分是绝对的。(x)
[解析]抽象思维与形象思维的区分是相对的,不是绝对的。
第二课把握逻辑要义
1.逻辑学的研究对象是"逻辑规律与规则",以及"思维方法"意义上的"逻
辑"。(V)
2.狭义的逻辑学是指辩证逻辑。(x)
[解析]狭义的逻辑学是指形式逻辑,辩证逻辑属于广义的逻辑学。
第1页共12页
3.从形式逻辑角度看,从真前提推出真结论,取决于思想的具体内容。
(x)
[解析]从形式逻辑角度看,从真前提推出真结论,并不取决于思想的具
体内容,而是取决于思想的形式结构。
4.形式逻辑的核心任务是要把握从真前提推导出真结论的规律和规则。
(V)
5.遵循形式逻辑的规律与规则,是正确思维的充分必要条件。(x)
[解析]遵循形式逻辑的规律与规则,是正确思维的必要条件。
6.同一律要求合乎逻辑的思维是具有明确性的思维。(x)
[解析]同一律要求合乎逻辑的思维是具有确定性的思维。
7.”小张去年还是团员,今年已经是党员了。”这句话没有违反同一律的
要求。(V)
8.自相矛盾与客观矛盾都是对客观事物的反映。(x)
[解析]自相矛盾属于思维认识的范畴,是对客观事物的一种错误反映。
客观矛盾不是思维认识的范畴,不是一种反映,是一种客观存在。
9."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这一诗句犯了自相矛盾的错误。(x)
[解析]这一诗句运用了衬托的手法,以动衬静,渲染山林的幽静,体现
了动与静的辩证统一,属于辩证矛盾。
10.有人问:"有没有飞碟”你既不肯定有,也不肯定没有,而是说:“我不清
楚。“这种回答违反了排中律的要求。(X)
[解析]这种回答没有违反排中律的要求。“有没有飞碟”是对客观存在
的认识。排中律在逻辑上要求对两个相互矛盾的判断明确地肯定一个。
“我不清楚”这一回答并无自相矛盾。
第三课领会科学思维
1.内容与形式的统一是科学思维的基本条件。(X)
[解析]内容真实和形式正确是科学思维的两个基本条件。
2.科学思维是与逻辑思维、辩证思维和创新思维并列的思维形态,是对
实践中遵循逻辑思维要求、运用辩证思维方法、创新性解决问题的思
维方式的统称。(x)
[解析]科学思维不是与逻辑思维、辩证思维和创新思维并列的思维形
态,而是对实践中遵循逻辑思维要求、运用辩证思维方法、创新性解决
问题的思维方式的统称。
3.科学思维总是从实际出发,不盲目崇拜权威,不盲目相信书本知
识。W)
4.思维指导人们在实践中实现预期的目的。(x)
第2页共12页
[解析]只有科学思维才能指导人们在实践中实现预期的目的。
5.科学思维能够以实事求是的态度接受实践的严格检验,修正错误,坚
持真理。(V)
6.我们学习逻辑知识,是为了更好地担当起维护真理的责任。(x)
[解析]我们学习逻辑知识,可以更好地担当起维护真理的责任。
7.学习科学思维,我们就能把握事物的本质和发展规律。(x)
[解析]学习科学思维,有利于我们把握事物的本质和发展规律。
8.学会运用辩证思维方法,我们可以更为全面、动态地把握客观事物。
(J)
9.正确思想只能从社会实践中来,而成功的社会实践离不开思维的参与。
(X)
[解析]正确思想只能从社会实践中来,而成功的社会实践离不开科学
思维的参与。思维有科学思维和不科学思维之分。
10.学习科学思维,可以确保我们提高学习和工作的效率。(X)
[解析]学习科学思维,有助于我们提高学习和工作的效率。
第二单元遵循逻辑思维规则
第四课准确把握概念
1.本质属性是一事物成为自身并使该事物同其他事物区别开来的内部
规定性。(V)
2.同一个语词只能表达同一个概念。(x)
[解析]同一个语词在不同的场合可以表达不同的概念。
3.概念的外延说明概念所反映的那种事物究竟"是什么"。(x)
[解析]概念的内涵说明概念所反映的那种事物究竟“是什么”。概念的
外延说明概念所反映的那种事物“有哪些”。
4."动物"与"马"是种属关系。(x)
[解析]“动物”与“马”是属种关系。“马”与“动物”是种属关系。
5."动物"与"植物"这两个概念之间的关系是矛盾关系。(x)
[解析]“动物”与“植物”这两个概念之间的关系是反对关系。
6.明确概念的内涵需要运用划分的方法。(x)
[解析]明确概念的内涵需要运用定义的方法。明确概念的外延可以运
用划分的方法。
7.在"文学就是以语言文字为工具形象化地反映客观现实的艺术”这一
语句中,"文学"是"艺术"的属概念。(x)
[解析]在“文学就是以语言文字为工具形象化地反映客观现实的艺术”
中,“艺术”是“文学”的属概念,“文学”是“艺术”的种概念。
第3页共12页
8.定义项如果直接或间接地包含被定义项,就会犯"定义过宽''或"定义
过窄”的逻辑错误。(x)
[解析]划分就是把一个属分为几个种的逻辑方法。
9.划分就是把一个整体分为几个部分的逻辑方法。(x)
10.”选票分为赞成票和反对票。”这一划分犯了“划分不全”的逻辑错
误。(V)
[解析]选票还包括弃权票。
第五课正确运用判断
1.判断是对认识对象有所肯定的思维形式。(x)
[解析]判断就是对认识对象有所断定的思维形式。
合实际。
3.对认识对象的断定方式包括肯定和否定。(V)
4.判断是通过语词来表达的。(x)
[解析]判断是通过语句来表达的,概念才是通过语词来表达的。
5.依据判断本身的性质,判断分为简单判断和复合判断。(x)
[解析]依据判断本身是否包含其他判断,判断分为简单判断和复合判
断。
6."老王与老李是战友''属于性质判断。(x)
[解析]“老王与老李是战友”属于关系判断。
7."小张是一名中学生"属于特称判断。(x)
[解析]“小张是一名中学生”属于单称判断。
8.反映事物的性质判断是"质"与"量"的统一。W)
9.特称判断不需要量项。(x)
[解析]单称判断不需要量项。
10.在关系判断"小王比小李岁数大"中,小王和小李都是第一关系者项。
(x)
[解析]小王是第一关系者项,小李是第二关系者项。
11.复合判断分为联言判断、选言判断和假言判断等多个种类。(J)
12."小刘和小赵是球迷''是一个简单判断。(x)
[解析]“小刘和小赵是球迷”是由“小刘是球迷”和“小赵是球迷”两
个性质判断组成的联言判断。
13相容选言判断选言支所断定的对象情况可以同时存在。(J)
第4页共12页
14.干部竞选中,不是投赞成票就是投反对票。这是一个准确的不相容
选言判断。(x)
[解析]投票还有一种可能,即弃权。这个选言判断没有列举对象的所有
可能情况,判断不准确。
15.假言判断的真假取决于前件、后件本身的真假。(x)
[解析]假言判断的真假并不取决于前件、后件本身的真假,而取决于判
断所揭示的事物之间的条件关系能否成立。
第六课掌握演绎推理方法
1.实践是形成一个判断的唯一途径。(x)
[解析]一个判断的形成有两条途径:一是通过实践,直接对对象进行观
察或调查,然后作出判断;二是借助已有的判断,合平逻辑地推出一个
新的判断。
2.形式逻辑从前提与结论之间是否有必然联系的角度,将推理分为必然
推理和或然推理。W)
3.演绎推理和归纳推理都是必然推理。(x)
[解析]演绎推理是必然推理,归纳推理(除完全归纳推理外)是或然推
理。
4.如果前提真实,由前提推出的结论就一定正确。(x)
[解析]如果推理结构不正确,那么,尽管前提真实,也不能保证推出正
确的结论。
5.掌握演绎推理的方法,就可以保持思维的严密性。(x)
[解析]这一说法太绝对。掌握演绎推理的方法,对人们保持思维的严密
性具有重要的作用。
6.真理都是有用的,所以有用的都是真理这是一个正确的换位推
理。(x)
[解析]这是一个不正确的换位推理。正确的换位推理为真理都是有用
的,所以有些有用的是真理。
7."所有的同学都不是不认真学习的",这个判断的主项是周延的,谓项
是不周延的。(x)
8.有的人不是说谎者,所以,有的说谎者不是人。这个换位推理是错误的。
(V)
[解析]“有的人不是说谎者”是一个特称否定判断。从这种特称否定判
断的前提,我们不能通过换位推理必然得出结论。
第5页共12页
9.在三段论的结论中不出现而在前提中出现两次的那个项叫作"大项二
[解析]在三段论的结论中不出现而在前提中出现两次的那个项叫作
“中项”。
10.如果三段论的前提中有一个否定判断,则它的结论应是否定判断。
11.如果联言推理的前提分别断定了各个联言支是真的,它的结论就能
够断定由这些联言支所构成的联言判断是真的。(J)
12.如果肯定了相容选言判断前提中的一部分选言支,结论就可以必然
地否定剩下的另一部分选言支。(x)
[解析]如果肯定了相容选言判断前提中的一部分选言支,结论就不能
必然地否定剩下的另一部分选言支。
13.在进行不相容的选言推理时,如果肯定了选言判断前提中的一部分
选言支,结论就可以否定剩下的另一部分选言支。(V)
14.如果患肺炎,那么会发高烧,小李发高烧了,所以,小李患肺炎了。这一
推理是正确的。(x)
[解析]在充分条件假言推理中,由肯定假言判断的后件而在结论中肯
定假定判断的前件,是错误的推理结构。
15.只有努力工作才能过上美好的生活,小王努力工作了,所以,小王过
上了美好的生活。这一推理是正确的。(x)
[解析]在必要条件假言推理中,由肯定假言判断的前件而在结论中肯
定假言判断的后件,是错误的推理结构。
第七课学会归纳与类比推理
1.完全归纳推理属于逻辑推理分尖中时推理。(X)
[解析]完全归纳推理属于逻辑推理分类中的必然推理。
2.只要断定个别对象情况的每个前提都是真实的,就能使完全归纳推理
的结论具有保真性。(X)
[解析]除了断定个别对象情况的每个前提都是真实的以外,还需要其
所涉及的认识对象一个都不能遗漏。
3.提高不完全归纳推理结论的可靠程度,需要在认识对象与有关现象之
间寻找因果联系。(J)
4.人们看到千千万万的天鹅是白的,于是得出结论:"所有的天鹅都是白
的。"这一推理是必然推(x)
[解析]这一推理是不完余归纳推理,是或然推理,不能为然推出“所有
的天鹅都是白的”。
第6页共12页
5.任何两个事物都可以进行类比。(x)
[解析]并非任何两个事物都可以进行类比,两个事物的属性必须有内
在的联系。事物属性之间的内在联系,是类比推理的客观依据。
6.类比和比喻都以比较为基础。(V)
7.类比和比较都是一种推理。(x)
[解析]类比是一种推理;比较不是推理,它只是一种简单的认识方法。
8.从思维方法的角度看,仿生技术所运用的模拟方法是一种演绎推理方
法。(x)
[解析]从思维方法的角度看,仿生技术所运用的模拟方法是一种类比
推理方法。
9.由儿童刮木听声的游戏到听诊器的发明,是在对象之间比结构。(x
[解析]由儿童刮木听声的游戏到听诊器的发明,是在对象之间比功能。
第八课把握辩证分合
1.科学思维就是辩证思维。(X)
问题的思维方式的统称。我们可以说辩证思维是一种科学思维。
2."刻舟求剑"的愚蠢之处在于用孤立的思维方式看待事物。(X)
[解析]“刻舟求剑”的愚蠢之处在于用静止的思维方式看待事物。
3.辩证思维的实质和核心是运用矛盾分析方法,在绝对不相容中把握事
物(X)
[解析]辩证思维的实质和核心是运用矛盾分析方法,在对立统一中把
握事物。
4.辩证思维强调整体性和动态性,因而辩证思维看不到局部的独立性
和相对的静态性。(x)
[解析]辩证思维强调整体性,但不排斥局部的独立性:辩证思维强调动
态性,但不排斥相对的静态性。辩证思维在整体性与独立性、动态性
与静态性的对立统一中把握事物。
5.辩证思维用实践的观点看问题。凡未经实践检验的认识,决不能轻信
和盲从。这是辩证思维同形而上学思维的根本区别。(x)
[解析]辩证思维用实践的观点看问题。凡未经实践检验的认识,决不能
轻信和盲从。这是辩证思维同唯心主义诡辩论的根本区别。
6.分析方法力图将具体的"点"认识透彻,具优点是具体。(x)
[解析]分析方法将注意力集中在问题的“点”上,力图把具体的“点”
认识透彻,其优点是精确。
7.动态性是综合方法的重要特征。(x)
第7页共12页
[解析]整体性是综合方法的重要特征。
8.掌握综合方法就能对认识对象形成完整认识。(x)
[解析]任何一次综合的结果都只是对认识对象相对完整的认识,只是
对现实原型的近似描述。只有将分析与综合辩证地统一起来,才能全
面而又深刻地把握认识对象。
9.先有分析,后有综合。(x)
[解析]分析与综合是方向相反却相辅相成的对立统一的关系。分析是
综合的基础,综合是分析的先导;分析为综合做准备,而综合的结果又
指导人们继续对事物进行新的分析。辩证的分析与综合是综合之中有
分析,分析之中有综合。
10.辩证的分析与综合方法是因果分析法的体现。(x)
第九课理解质量互变
1.量就是用数量表示的规定性。(X)
[解析]量不仅可以表现为用数量表示的规定性,还可以表现为事物构
成因素在空间上的排列组合方式。
2.质变就是发展。(x)
[解析]并非所有的质变都是发展,只有那些前进的、上升的质变才是发
展。
3.量变必然引起质变。(x)
[解析]量变只有达到一定的程度才会引起质变。
4.事物的发展是量变与质变、渐进性与飞跃性、连续性与间断性的统
—o(V)
5.事物发展过程中的间断性表明事物停止了发展。(x)
[解析]事物发展过程中的间断性不是事物停止了发展,而是打破旧的
质的规定性而代之以新的质的规定性。
6.事物的量变即连续性的过程,质变即间断性的过程,所以,只有连续性
才能使事物向前发展。(x)
[解析]量变与质变相互包含,事物发展过程中的连续性与间断性也是
相互包含的,它们共同推动事物的发展。
7.在度的范围内,事物的质与量相互否定。(x)
[解析]在度的范围内,事物的质与量相互结合、相互规定。
8度就是量变的关节点。(x)
第8页共12页
[解析]度是一事物保持自身质的稳定性的量的限度。关节点是事物量
变达到的极限,是引起质变的节点。
9.适度原则就是任何时候都不要超过事物的度。(x)
[解析]适度原则不是任何时候都不要超过事物的度。为了保持我们所
需要的事物特定的质,应当把事物的变化控制在度的范围内,防止过犹
不及;为了改变我们不需要的事物的特定的质,应当积极创造条件,促
进事物量的变化,并使其向度的边缘不断发展,使该物转化为他物。
10.坚持适度原则就是事事折中。(x)
[解析]适度思维是“得中”而处之的思维。“中”是不偏不倚,无过与
不及。“得中”是把持有度,合适且正好。这里的“得中”,不是凡事
都采取折中主义的消极的思维方式。
第十课推动认识发展
1.事物内部的肯定方面与否定方面是完全对立的。(x)
[解析]事物内部的肯定方面与否定方面是对立统一的。
2.辩证的否定是对旧事物的彻底的否定。(x)
[解析]辩证的否定是对阳事物既肯定又否定。
3.辩证的否定是外力作用的否定。(x)
[解析]辩证的否定不是外力作用的否定,而是事物内部的自我否定。
4.辩证的否定过程是先肯定后否定。(x)
5.辩证的否定是把旧事物中的合理因素原封不动地照搬到新事物之中。
[解析]辩证的否定是对旧事物中的合理因素进行改造,把它们包含在
新事物之中。
6.感性具体的认识是对事物的现象和外部联系的正确反映。(x)
[解析]感性具体的认识是对事物的现象和外部联系的反映,但不一定
都是正确的反映。
7.思维抽象是对事物整体的本质和规律的反映。(x)
[解析]思维抽象是指从多样性统一的事物整体中抽取某一方面的本质
规定,或者从其个性中抽取共性的思维活动。人们通过思维抽象形成
的是对事物零散的、片面的认识,还不能把握事物整体的本质和规律。
8.简略化是思维抽象的关键环节。(x)
[解析]提纯是思维抽象的关键环节。简略化是表述思维抽象结果的环
节。
9.思维具体是思维活动的起点。(x)
[解析]思维具体是思维活动的结果,而不是起点。
第9页共12页
10.从思维抽象发展到思维具体要选择一个合适的上升起点。这个上升
的起点往往是某一认识对象的矛盾焦点。W)
第十一课创新思维要善于联想
1.创新思维就是否定一切。(X)
[解析]创新思维并不是否定一切。创新思维离不开对前人和他人已有
成果的继承。
2.创新思维是几种思维活动的叠加。(x)
[解析]创新思维是综合能力的体现,不是几种思维活动的简单叠加,而
是建立在实践基础上的多种思维活动相互协同、综合作用的结果。
3.与单向性的思维相比,多向性是创新思维的明显特征。W)
4.直觉、灵感使得创新思维的结果具有独特性。(x)
[解析]直觉、灵感往往带来的是思维步骤的跨越,未体现创新思维的结
果具有独特性。
5.创新思维的智慧之"花",必定能结出实实在在的创新之"果二(x)
[解析]创新思维的智慧之“花”,只有经得起实践的反复验证,才能结出
实实在在的创新之“果”。
5.只要有创新思维就能推动事物向前发展。(x)
[解析]要推动事物向前发展,需要有创新思维,但有创新思维仅仅是其
中的一个主观条件。
6.联想思维要跳出事物之间的联系。(x)
[解析]事物之间是普遍联系的。联想思维是对事物之间普遍联系的反
映。离开了事物之间的客观联系,思维中的联想只能是臆想。
7.联想思维具有逻辑制约的畅想性。(x)
[解析]联想思维具有非逻辑制约的畅想性。
8.迁移是联想思维的"畅想"方式。(x)
[解析]迁移是联想思维的“联结”方式,想象是联想思维的“畅想”方
式。
9.想象都是有目的的。(x)
[解析]想象可以分为有意想象和无意想象,无意想象是没有预定目标
的。
10.提出"假如"式的问题,推测事物发展的可能前景,有助于打破人们对
事物原有联系方式认识的局限性,帮助人们创造出多种多样的"现实世
界"。(x)
[解析]“现实世界”应为“虚拟世界”。
11创新思维是联想的基础。(x)
[解析]联想是创新思维的基础。
第10页共12页
第十二课创新思维要多路探索
1.创新思维就是发散思维。(X)
[解析]发散思维是一种创新思维。但是创新思维并不就是发散思维,创
新思维有多种表现形式。
2.检核表法、信息交合法和头脑风暴法都是自由思维发散的技法。(X)
[解析]检核表法、信息交合法和头脑风暴法都是强制思维发散的技法。
3.信息交合法就是列举的方法。(x)
[解析]信息交合法是利用已有的或引进的事物信息,通过列举的方法,
将不同信息有目的地进行组合,以产生新的思路。信息交合法不仅需
要列举,还需要组合。
4.通过头脑风暴法,可以将事物可能具有的组合"一网打尽",供人们筛
选。(x)
[解析]通过信息交合法,可以将事物可能具有的组合“一网打尽”,供人
们筛选。
5.发散思维是从四面八方向一个目标点想,向联系、共同之处想,是收
敛、集中。(X)
[解析]聚合思维是从四面八方向一个目标点想,向联系、共同之处想,
是收敛、集中。
6.聚合思维与发散思维是相反的方法,不能同时使用。(x)
[解析]聚合思维与发散思维在思维方向上是相反的,但是在解决问题
时却可以殊途同归。解决复杂问题,往往需要人们的思维结合实际情况,
反复地“发散-聚合-发散-聚合”。
7.逆向思维需要具备一定的逆反心理。(x)
[解析]逆向思维不是什么事都“倒着来”“对着干”的逆反心理。那种
在自然科学领域不讲事物的确定性和精确性,在社会生活领域拒斥理
想和崇高的思潮,就其思维方法而言,都不是我们所倡导的逆向思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