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带一路”项目中最为关键的“中巴经济走廊”,不仅是未来巴基斯坦经济发展和社会基础设施建设的依据,也是我国实现互联互通、对外交流和贸易发展的门路。近年来,巴基斯坦境内恐怖主义事件频发,已经造成了上千人的伤亡,国家安全和社会秩序受到了极大的挑战和威胁,也严重威胁了中巴经济走廊项目的进行以及项目人员的生命安全。本文对2020年至2023年以来巴基斯坦境内发生的恐怖袭击事件进行回顾,结合在巴基斯坦境内的田野调查和口述访谈以及文献参考对其恐怖袭击的特点和原因进行分析。巴基斯坦境内恐怖主义肆虐,这不仅仅与巴基斯坦国内内部历史、社会和政治问题有关,也受到了国际形式和地缘政治的影响。从俾路支当地人民的视角来看,这更是极端民族主义者同巴基斯坦以及国际社会的对立。单纯地加强防恐战略部署不足以能够应对未来逐渐严峻的恐怖主义态势,更需要对俾路支等民族地区进行深层次了解,达到“去边缘化”。
关键词:巴基斯坦;恐怖主义;极端民族主义
图源:网络
(一)
2020年概况
2020年巴基斯坦共发生146起恐怖袭击,造成220人死亡、547人受伤。
2020年1月10日,巴基斯坦俾路支省奎达市的一座清真寺遭遇“伊斯兰国”(IS)自杀式炸弹袭击,该事件造成15人死亡、20人受伤。
2020年2月17日,同样是奎达市发生了一起自杀式炸弹袭击,爆炸导致8人死亡,其中3人是警察,另有19人受伤。据悉,袭击者原本的目标是一个名为AhleSunnatWalJamaat的逊尼派宗教团体,该团体当天在附近有一个集会活动,他们在奎达记者俱乐部旁的一辆警车附近引爆了身上的炸弹。在发动袭击前被俱乐部周围负责警戒的警方发现并阻止,袭击者随即便引爆了身上的爆炸物。
2020年5月11日,巴基斯坦开普省白沙瓦市阿什拉夫路发生简易爆炸装置(IED)爆炸,造成至少5人受伤,其中包括两名交警。据当地媒体报道称,本次袭击的目标是值班警察,约两公斤的炸弹被安放在一辆摩托车上,在目标接近后远程遥控引爆。
2020年6月29日,巴基斯坦南部信德省卡拉奇市的一个证券交易所遭到“俾路支解放军”(BalochistanLiberationArmy,BLA)的恐怖袭击。据悉,4名持枪武装分子有备而来,并携带了大量手榴弹,试图强行攻入证券交易所大楼。武装分子遭遇了安保人员的激烈抵抗并发生了正面交火,整个过程持续了约8分钟,共造成11人死亡,包括4名安保人员、1名警察和2名平民,4名恐怖分子被赶来增援的巴基斯坦游骑兵(Ranger)及警察部队当场击毙,另有多人在此次袭击中受伤。恐怖分子未能攻入证券交易所,警方称,袭击者先是乘坐一辆汽车停在交易大厅外,试图从停车场一侧进入。在未能顺利入内后,袭击者使用枪支和手榴弹强行攻击。事后,警方在恐怖分子乘坐的车辆中发现了大量武器弹药,这也表明他们已经为此次袭击做了大量准备工作。据消息人士称,巴基斯坦证券交易所在2个月前就得到了有关部门的预警情报,因此提前进行了充分准备。
2020年6月29日,巴基斯坦一证卷交易所遭遇武装分子使用手榴弹袭击,至少造成11人死亡,该交易所种含有一部分中国公司的股份。事后,“俾路支解放军”宣称制造了该次袭击。
2020年7月23日,巴基斯坦开伯尔普什图省靠近阿富汗边境的古勒姆县(Kurram)帕拉奇纳尔镇(Parachinar)的Turi集市发生了一起炸弹袭击,造成至少17人受伤。据悉,炸弹被安装在一辆售卖蔬菜的手推车上,由遥控装置引爆。
2020年10月15日,巴基斯坦俾路支省发生两处袭击事件,造成共12名安全部队人员死亡,其中北瓦济里斯坦死亡6人,瓜达尔地区死亡6人。
(二)
2021年概况
2021年,巴基斯坦共发生207起恐怖袭击,其中包括5起自杀式爆炸袭击,比前一年增加了42%。这些袭击由不同的民族主义叛乱分子、激进宗教武装分子和暴力宗派组织实施,造成335人死亡,另有555人受伤,比2020年此类袭击的死亡人数增加了52%。
2021年4月21日,奎达市一豪华酒店发生汽车炸弹袭击,造成5人死亡,12人受伤。巴基斯坦塔利班斯瓦特分支宣称制造了该次袭击。
2021年7月14日,9名来自中国工程技术人员,在前往巴基斯坦达苏水电站途中遭遇自杀式的袭击,共有9名中国公民和3名巴基斯坦人遇难。此事件是由巴基斯坦塔利班斯瓦特分支具体实施,袭击者所属网络得到印度、阿富汗情报部门支持。
2021年7月28日,巴基斯坦卡拉奇市,两名骑摩托车的枪手朝中国公民乘坐的汽车开枪,造成一名中国公民手臂中枪。
2021年8月20日,位于巴基斯坦俾路支省的瓜达尔港的高速公路项目上,“俾路支解放军”对中国人员的车队进行了自杀式炸弹袭击。该事件导致1名中方人员受轻伤,2名当地儿童死亡,多人受伤。
(三)
2022年概况
2022年共发生262起恐怖袭击事件,包括14起自杀式爆炸事件,造成419人死亡,另有734人受伤,比2021年的此类袭击死亡人数增加了25%。
2022年4月26日下午,巴基斯坦卡拉奇大学孔子学院班车在校内遭遇恐怖袭击,发生爆炸,造成3名,中方教师遇难,一名中方教师受伤。
2022年8月1日,逊尼派激进分子向一群什叶派朝圣者开火,打死两人。
2022年8月10日,巴基斯坦俾路支省胡兹达尔地区发生恐怖袭击,造成一人死亡,包括一名妇女在内的四人在爆炸中受伤。
2022年8月12日,一名艾哈迈迪宗教少数派在一个巴士站被逊尼派激进分子刺死。
(四)
2023年概况(截止五月)
2023年1月30日下午,巴基斯坦西北部城市白沙瓦戒备森严的警察总部区域内,警察正在一座清真寺里祈祷。随着爆炸声突然响起,截至1月31日下午,爆炸袭击造成的死亡人数已经升至93人,受伤人数为221人,其中有80多名受害者在医院接受治疗。随着清理废墟工作的推进,死亡人数还可能继续上升。此外,许多已经被送往医院的人目前也“情况危急”。巴基斯坦塔利班(TTP)的一名指挥官宣称对此次袭击负责,并称这是系列报复行动之一。
2023年2月17日晚,巴基斯坦卡拉奇警察部门一栋大楼遭恐怖分子袭击,袭击者使用了手榴弹等武器,现场传出枪声和爆炸声。这栋大楼是当地高级警官办公室所在地,这次袭击造成包括2名警察,1名反恐特种部队士兵和1名平民死亡,18人受伤。另外,当地官员证实,至少有三名恐怖分子在枪战中引爆了自己的炸弹。
2023年2月27日,巴基斯坦俾路支省盖杰县的图尔巴特市阿布萨尔和朱斯克地区发生两起爆炸袭击事件,造成包括一名巴基斯坦军官在内的五人受伤。据悉,一名边防部队官员在朱斯克地区的部队检查站被从不明方向发射的火箭弹击中后受伤。阿布萨尔地区4人因手榴弹爆炸受伤。目前还没有个人或组织声称对袭击事件负责。
2023年3月6日,巴基斯坦发生自杀式恐怖袭击,至少有9名巴基斯坦军警死亡,13人受伤。
2023年5月20日,巴基斯坦俾路支省一哨所遭恐怖袭击,造成3名巴基斯坦士兵死亡。
二、近年巴基斯坦恐怖主义袭击的特点
数量明显增加
敏感节点期间加大袭击力度
8月14日是巴基斯坦“独立日”,因此,恐怖分子在该节点前后,发动了多次恐怖袭击。据悉,在独立日前夕,俾路支激进武装分子针对巴基斯坦军队车队和其他目标发动了多次爆炸和袭击,同时发出警告要求所有俾路支民众禁止参加8月14日的任何庆祝活动。激进分子还威胁称,将在该日对巴基斯坦军队以及出售巴基斯坦国旗和其他物资的摊位发动袭击。据不完全统计,在8月10日-14日期间,共发生了8起恐怖袭击事件,且基本都是针对军警人员的袭击。
袭击手段武器装备并不先进
与过往的袭击事件相比,近期恐怖分子的袭击事件无论是在武器装备,还是在战术能力上都有了明显的提升,不局限于以往的简单的狙击偷袭、埋设路边炸弹等方式。从某些组织发布的伏击军队车队的视频可以看出,巴基斯坦的恐怖组织已经拥有遥控简易爆炸装置(IED)、重机枪、榴弹发射器等装备,袭击能力和手段类似于在伊拉克伏击美军车队的伊拉克民兵组织。这表明,无论是在资金还是人员培训方面都并不先进。
恐怖袭击具备策略性、组织化
(五)
袭击目的逐渐明确化
各类恐怖组织进行恐怖袭击的诉求和目的主要体现在“争取民族独立,抵抗巴方和国外势力”。
除此之外,为达到自己的独立诉求,反对巴基斯坦境内当局政权,各恐怖组织也将军政要员作为了袭击对象。为了报复近年来巴政府的强力打压,越来越多地把袭击目标锁定为军队、警察和政府人员,对抗中央政府的意图更加明显,这其中也包括外国驻巴使领馆等驻巴外交机构。这充分表明,外国驻巴外交机构和人员已经被列入巴恐怖组织的袭击清单。
三、近年来巴基斯坦恐怖主义形式严峻原因及态势分析
不仅仅是从2020年至2023年,在此之前,巴基斯坦始终都面临着较为严峻的恐怖主义形势。恐怖主义的存在不仅严重威胁了巴基斯坦国家社会的稳定和经济发展,也逐渐开始对在巴基斯坦境内的中巴联合企业、合作项目和文化交流项目进行破坏。这也影响了巴基斯坦与周边国家的关系,也使得全世界人民对巴基斯坦的安全程度表示疑问,从而影响了外企在巴基斯坦的发展,同时也让中国同胞对巴基斯坦的“铁”进行了质疑。这些原因是多方面导致的,其态势也会逐渐有所转变。
形式严峻原因——内部催化因素
形式严峻原因——国际形式复杂
当下,巴基斯坦境内恐怖主义势力较多,主要有伊斯兰国呼罗珊分支、巴基斯坦塔利班、基地组织以及俾路支解放军。通过各类恐怖袭击事件表明,这些恐怖组织彼此之间互相有所联系,甚至有所合作和情报共享。前文已经提到,印巴关系的紧张程度会间接导致巴基斯坦境内的恐怖主义活动,不仅仅通过国际舆论煽动极端民族主义者的情绪,也暗中与部分恐怖组织联系,为其进行“资助”和提供情报。根据现有的情报表明,俾路支解放军正是得到了印度情报组织(RAW)的资助,从而使得恐怖活动越发猖狂,加之中印关系的紧张,又使得对中巴经济走廊的恐怖袭击活动成为了破坏中巴关系和中巴经济的手段。除此之外,美国从阿富汗撤军后,打破了阿富汗境内原本存在的动态平衡,导致阿富汗境内的恐怖组织重新洗牌,阿富汗和巴基斯坦边境成为了恐怖组织的聚集地;同时,阿富汗塔利班接管阿富汗后,西方国家对其采取的各种制裁加剧了阿富汗面临的人道主义灾难,很可能令阿富汗再次成为恐怖主义的温床,这也会直接影响到巴基斯坦境内的恐怖主义活动。
态势分析——民族分离势力结盟对中资企业造成威胁
巴基斯坦的民族分离主义恐怖势力也具有相当的威胁性,特别是部分反对中国的分离组织。近年来,他们发动袭击的力度也有所增加。因反对中巴经济走廊项目以及对种族主义不满等多种因素。例如,2020年7月25日,由俾路支解放军的部分派别、俾路支共和军部分派别、俾路支解放阵线以及俾路支共和卫队组成的俾路支武装组织BRAS联盟和信德革命军(SRA)宣布正式宣布结成军事行动联盟,并将采取联合军事行动,他们的目的是力争摆脱巴基斯坦政府的控制,将俾路支和信德实现独立。这个新的联盟还宣布,它将与其他民族主义激进组织取得联系,以建立一个强大而广泛的反巴基斯坦国家的统一战线,并宣布要对巴基斯坦安全部队进行联合攻击。因此也可以解释2020年至2023年期间,在信德省和俾路支省的中巴经济走廊项目和人员遭受到频繁恐怖袭击的缘由。鉴于俾路支及信德省民族分离主义势力一贯就对中巴经济走廊项目表示不满和抗议,在巴中资企业或将成为其重点袭击的对象之一。
四、从俾路支视角看巴基斯坦恐怖主义袭击及应对方法
近年来,巴基斯坦境内爆发出了很多起反华恐怖袭击事件,其中较为典型的事件包括2018年11月23日中国驻卡拉奇领事馆袭击事件,2021年4月21日针对中国驻巴基斯坦大使农融袭击事件,2021年7月14日在开伯尔-普什图省针对中国工程师的爆炸事件,2021年8月20日在瓜达尔针对中国公民的爆炸事件,2022年4月26日,卡拉奇大学孔子学院的自杀式爆炸袭击事件。这些事件大多数以巴基斯坦塔利班或俾路支解放军为主导和发动者,旨在制造恐慌,煽动舆论,力争其在巴基斯坦境内的地位和独立。然而,不只是近些年,自2004年以来,巴基斯坦武装分子针对中国公民的袭击事件就已经开始不断发生。并且从袭击对象来看,受害者不仅仅是中国公民,也包含巴基斯坦公民和警察;袭击组织可谓是层出不穷,大多得到过巴基斯坦境外其他势力支持,其呈现出的袭击手段更是“剑走偏锋”。其恐怖袭击势态发展影响了中巴双方的文化认同和理念观点,也使得中巴两国在国际形式上处在风口浪尖,也间接使得中巴两国的国民和两国的利益,以及目前处在冲刺阶段下的中巴经济走廊建设受到了严重负面影响。
从俾路支的视角看恐怖主义袭击
2022年对于巴基斯坦来说是多灾多难的一年,不仅遭受到外汇储备不足的危机,还面临洪水灾害、恐怖袭击以及各类政治纠纷。自2022年4月26日的针对卡拉奇大学孔子学院的中国教师袭击一事发生后,各路极端分子陆陆续续开始展开了行动。其中,俾路支解放军最为嚣张。在4月26日时,提前得知中国教师出行消息的俾路支解放军组织派遣了名为莎莉·俾路支(ShariBaloch)的女性成员,在中国教师出行的途中用自杀袭击的方式引爆了炸弹,导致中方教师当场身亡。事件发生后,俾路支解放军公开宣布对此事负责,并在公众平台发表申明,表示:
“我们的袭击动机非常明确。这是向中国和巴基斯坦发出的明确信息,立即从俾路支省撤离。这个警告是我们的领导人阿斯拉姆·俾路支将军之前向中国传达的,但中国没有注意到。因此,我们将再次明确,瓜达尔和俾路支省其他地区属于俾路支,我们有责任保护我们的陆地和海洋。我们的行动是为保护俾路支海免受中国、巴基斯坦和其他外国势力侵害而发起的行动的连续性。中国,你未经我们同意就来到这里支持我们的敌人,帮助巴基斯坦军队摧毁我们的村庄,现在该是我们对你们行动的时候了。”
该名女子还是一位获得过博士学位的知识分子,从名字中不难看出其是俾路支省的人,她也是两位孩子的母亲。在进行袭击前,她曾发表过一则网络消息,大意为“参加正义的运动”。在袭击后,其丈夫发表言论,表示为自己的妻子感到自豪,在将来他们的女儿也会同他们的母亲一样,为俾路支做出这样的举措。
俾路支省是中巴经济走廊建设中所覆盖的项目里极其重要的地区,其中,瓜达尔港位于俾路支省南部沿海地区,是中巴经济走廊的“咽喉”。俾路支长久以来的民族极端主义在当下以及未来势必会成为影响中巴经济走廊建设和中巴双方人民利益的重要因素。而俾路支解放军为何会做出如此骇人听闻的举措,其目的和诉求为何,俾路支当地普通群众对中国和中巴经济走廊有何看法和影响?
俾路支解放军是俾路支分裂组织,在2018年与俾路支解放阵线(BLF)、俾路支共和军(BRA)建立联盟,这类武装分子重新集结力量,陆续开展针对巴基斯坦政府的统一协调行动,要求将俾路支省从巴基斯坦分离出来。与一般的民族主义运动不同,俾路支的极端民族主义是由俾路支部落的本体和其富有“同情心”的中产阶级团结的基础上成长起来,他们更有纪律性、更有政治意识,拥有武装和训练有素的战斗部队。从俾路支解放军公开的视频中可以看到,他们配备自动步枪,与一般的特警装备类似。
尽管情况如此复杂,但其地理位置和资源意义独特,不仅是拥有极具海路运输咽喉潜力的瓜达尔港,也是巴基斯坦矿产资源最丰富的省份,其拥有世界上第五大未开发的铜和黄金储量。在这种因素下,中巴双方的合作很容易就成为了极端民族主义进行活动和煽动地方民众的借口。巴基斯坦2008年的统计年鉴显示,40%的居民说俾路支语,20%的居民说卜拉希族语,25%的居民说普什图语;其他资料声称,该社区有两个主要群体,包括45%的俾路支人和38%的普什图人,剩下的17%是其他种族的混合;而布洛赫族领导人声称,在俾路支省人口中,布洛赫族占65-70%,普什图族占30-35%。因此,极端主义者会利用语言和民族差异,来大肆宣扬中巴经济走廊对他们的“危害”,从而达到“洗脑”的目的。当然这种行为并非只有上文所提到的第三类斗争组织的行为。可以想象,一个不懂英语和乌尔都语的当地人,在看到有关中巴经济走廊建设的宣传标语和建设施工时所表现出的疑惑,他们只能相信与他们同族或者同语言的人群对自己的“开导”。如此的“信息差”势必使得俾路支的普通人民对中巴经济走廊表示疑问,甚至反对。
同时,俾路支极端民族主义者对俾路支地区普通民众的利用也是细思极恐。一个普通的俾路支人不是罪犯、暴力分子和恐怖分子,而是相当友善,他们也是充满了对美的向往以及对生活的高品质追求。他们一般也会在其他城市打工以维持生计,但同时也会被极端组织的招募而吸引。一位在卡拉奇工作的俾路支人表示:
“那些经常出现在网络媒体上关于俾路支的报道中,进行犯罪活动、示威活动的俾路支人都是因为‘报酬’而吸引的...到处都是小团体,受宣传的影响,做那些事的报酬低至3万卢比,他们不需要每天都做事,一个月只需要两到三次,随叫随到地开一枪,在抗议当地政府时烧一个轮胎,然后回家接受下一个任务...这些恶劣事件主要发生在俾路支南部地区,比如土尔巴特(Turbat)、莫克兰(Makran)、苦思答儿(Khuzdar)和瓜达尔(Gawader)开发区。总的来说,那里很和平...中国人在俾路支省开采黄金和其他珍贵矿物,并以极低的价格将大量黄金运回国内...在我们的镇上没有黄金,但是中国人来皮欣开采铬铁矿。他们正在投资这种贸易...媒体对俾路支省的报道有点极端,城市里充斥着谎言和错误的宣传,对城市地区的文明人来说是一种恐怖和浩劫。我们和我们的土地,就像世界上的其他人和城镇一样,没什么特别的。但是糟糕的、不宽容、不安、暴力、骚乱和争斗无处不在。”
可以发现,恐怖主义势力会通过“报酬”的方式来招募普通的俾路支人民,替他们进行活动。从侧面也可反映出其组织框架体系缜密,背后也会受到一些政党、国外势力的各方面支持,才能有如此胆大心细的利用普通民众的行为出现。自从美国从阿富汗撤军以来,俾路支叛乱分子在战术上变得更加致命,在行动上也更加灵活,俾路支叛乱的重心已经从俾路支部落转移到受过教育的城市中产阶级青年,他们精通技术,接触社交媒体,俾路支省日益增长的城市化和互联网的普及,弥合了当地俾路支省年轻人与居住在欧洲和中东的侨民之间的距离。俾路支省在政治上被边缘化,社会经济发展不稳定,中巴经济走廊的出现本身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解决这些问题,但反而被其利用,成为当地部分势力和国际媒体眼中加速“俾路支问题”恶化的原因,从而也创造了一种更激进的俾路支民族主义形式。
关于“新殖民主义”的思考
如前文所述,极端民族主义者利用俾路支省复杂的情况以及中巴经济走廊发展的契机,刻意将俾路支通过媒体描述成混乱的地带,也利用生活所迫的俾路支底层人民进行对俾路支和走廊项目的破环,并向外界和俾路支人民灌输“中巴经济走廊是加剧俾路支混乱不堪、掠夺当地资源的祸端”。使得俾路支人民或多或少已经对中巴经济走廊产生了质疑。这种行为遭到了巴基斯坦各界的抵触,但也使得有不少巴基斯坦本土的政客和专家学者开始反思两国的关系,重新定位中巴经济走廊的地位和价值。
在2016年10月16日,伊斯兰堡举行参议院会议,讨论中巴经济走廊的关键问题,指出中巴经济走廊的主要部分依赖于当地财政,而不是中国的投资;瓜达尔正在开发的项目只会让中国和旁遮普政府受益,而不是当地居民。俾路支省的公众不会从这些基础设施中得到任何好处。其实,除了俾路支地区外,在开伯尔-普什图省等地区进行的项目建设中,存在中方负责人独揽大权,独自招募工人和管理者的情况,这些岗位本省是为巴基斯坦当地人提供的,反而被与负责人相识的国人抢占先机。巴基斯坦经济状况不稳定,劳动力缺乏技能,人力指标低下等。巴基斯坦方面可能会发现自己陷入困境,无法满足中国在中巴经济走廊运作方面的要求。机构内部的腐败可能进一步鼓励中方开出条件,这会引进更多的中国人力来取代重要职位上的当地人。
而事实上这些质疑也伴随着中巴经济走廊部分项目的陆续完工而逐渐消失。中巴经济走廊一期工程已在巴基斯坦各地建成多个项目。在信德省,大部分一期开发项目已经完成,而一些项目仍在进行中,完成的项目包括“卡西姆卡拉奇港燃煤电厂,安格罗塔尔煤电项目,塔尔煤田露天矿二期,UEP风力发电场,萨沙尔风力发电场,SSRL塔尔煤炭区块,塔尔诺瓦塔尔电力项目。2013年开始的第一个位于瓜达尔港的开发项目已经完成,现在至少有43家公司将在瓜达尔经济特区投资,中国海外港口公司董事长张宝忠表示,“瓜达尔工业区除了基础设施和能源项目外,还将设立纺织、化工、汽车、手机等多种行业,这将为该地区带来更多就业机会”。而位于俾路支省的马克兰地区也成为了中巴经济走廊中瞩目的发展地区,在马克兰地区完成的所有项目现在都以提供就业机会、商业和其他活动的形式为马克兰人民提供了生活机遇,该地区也逐渐成为了中巴经济走廊的未来,马克兰地区的发展势在必行。
关于文化方面,确实存在一些两国人民和两国发展交往还有待磨合的地方。为迎合中巴经济走廊,巴基斯坦政府发布了一项法定监管令,为中国公司提供了一系列免税优惠,为他们在巴基斯坦定居和主导巴基斯坦工业铺平了道路,这使得中国企业和投资者涌入巴基斯坦。但巴基斯坦文化经常与中国文化发生冲突,这种情况经常发生在很多中国人居住的地区,还有一些餐馆和娱乐场所,往往是中国顾客在喝酒,尽管在公共场合喝酒是违法的。在巴基斯坦生活的中国人经常谈到,当他们在巴基斯坦没有驾照时,警察会让他们离开,并声称“你们是我们的朋友”。经验丰富的中国人在巴基斯坦表现得像一位“本地人”,他知道如何博得当地人的同情,绕开一些认为繁琐的办事程序,诸如“走后门”般的行为运用的得心应手。此外,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中国商人声称,他和他的合作伙伴行贿,以加快政府审批,确保他们的工作高效完成,“这是我们中国人在这里感到舒适的原因之一,我们知道如何处理这个问题。”
根据信德省政府教育部和中国教育部签署的谅解备忘录,信德省的学校将在中国的帮助下教授普通话,同时传授有关中国文化和价值观的知识。正在学习的学生将获得加分、奖学金和前往中国留学的机会。这其实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乌尔都语作为巴基斯坦母语的语言教育和推广。除此之外,中国人饮食习惯也和巴基斯坦有所冲突,为了迎合中国人的饮食不少中餐厅也陆续出现;长袍和更宽松的中国服装潮流主导了巴基斯坦的时尚产业。每位设计师都在推出同一款不同剪裁和印花的服装;中国传统的儒家哲学教导善与人性,虽然它不是一种宗教,但巴基斯坦北部的某些地区确实存在儒家文化。
在经济层面上,2017年7月至12月,巴基斯坦从中国的进口超过66亿美元,除了用于中巴经济走廊建设的60亿美元外,中国还在2017-2018年向巴基斯坦财政部提供了50亿美元贷款。由于巴基斯坦没有加入沙特阿拉伯在也门的战争,美国的援助和与巴基斯坦的关系一直在恶化,巴基斯坦别无选择,只能依赖中国。
以上除了政治外,在文化、经济等方面中国都或多或少对巴基斯坦产生了一点影响,这也不得不让一些学者开始警惕和反思。反过来说,这种警惕和反思也在对中巴经济走廊产生影响。这一切都是因为频发的恐怖袭击,使得巴基斯坦境内不稳定的局势加剧。
客观来说,中巴经济走廊使巴基斯坦在经济发展、社会福利和基础设施等方面受益,并已经初步看到了成效。虽然不能将英国对印度次大陆的殖民与中国对巴基斯坦的影响进行直接比较,也不能将中巴经济走廊的建设视为一种“新殖民主义”,但部分在文化方面的交往需要更大力度的调整和包容;在经济发展和具体建设发展过程中也需要加大公开透明度和严格的制度制定,保证中巴双方都能够最大程度收益,也避免恐怖主义的扩散使得自己的“铁哥们”倒戈。
潜在的威胁和过度投入的安保工作
从2021年到2023年在巴基斯坦境内进行恐怖袭击的极端组织大多为人们已经熟知的巴基斯坦塔利班和俾路支解放军,这两大组织也是近年来经常出现在新闻报道中。然而,其实策划进行恐怖活动的不止这二者,其他势力也在暗流涌动。
应对办法
综上,通过俾路支当地的视角、巴基斯坦内部专家学者的观点以及反恐安保工作的前线来看,近年来陆续发生的恐怖主义袭击对中巴经济走廊造成了严重影响,具体体现在当地人(包括俾路支人)对中方建设行动表示质疑和徘徊,对未来中巴经济走廊的发展和走向堪忧并开始反思,重新对其进行定位;同时也增加了中巴经济走廊建设的投入成本,与被边缘化的巴基斯坦群体相碰撞后使得巴基斯坦境内本身存在的问题更加复杂化;也使得本身就存在的中巴文化冲突、项目建设管理以及有待磨合的方面得到扩大,这不利于在文化层面上为中巴经济走廊建设提供环境。为此,本文提出一些相应的应对办法。
1.调整反恐方针
巴基斯坦学者菲达·默罕默德·巴扎(FidaMuhmmadBazai)曾对俾路支的学生群体做了问卷调查,采访了俾路支大学的300名学生,这300名学生都来自不同地区,其中俾路支民族有99人,普什图民族有146人,其中78%的普什图学生和69.7%的俾路支的学生认为透明度(政府和国际之间的合作以及消息的公开程度)有助于民主政权战胜恐怖主义;同时,绝大多数人甚至表示,军事独裁比民主更能击败恐怖主义,因为民主没有表现出高度的承诺,没有为当地的问题提供当地的解决方案,没有解决人民的不满。可以说,适当的公开情报,在没有制造恐慌的前提下是有助于做好应对准备的。同时,实际的军事行动可以减轻中巴经济走廊项目面临的威胁和障碍。具体来说,建立区域风险登记是反恐的一项必要环节,风险登记册将使各方能够逐个区域评估现有的政治风险,并据此制定有针对性的解决方案,两国可以建立一个联合工作组,专门制定政治风险登记,其内容可以包含区域经济现状,恐怖活动的存在、程度和频率,社会和政治动荡程度,当地政治风险(腐败或贿赂等),失业率,联合工作组应从精通风险分析的第三方汲取专业知识。
2.加强文化认同感
(篇幅限制注释从略)
作者简介:孙博文,巴基斯坦旁遮普大学与东北大学民族学研究院联合培养在读博士研究生。
本文选自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四川大学南亚研究所《南亚发展报告2022-2023》专题报告部分,原标题为《近年巴基斯坦恐怖主义袭击的特点及其对中巴经济走廊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