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文化学大师罗纳德·英格尔哈特,十年文化变迁研究的顶峰之作《文化的演化》出版价值观

本文选自《文化的演化:民众动机正在重塑世界》中的导论,世纪文景·上海人民出版社,2024年11月出版。

1

导论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头几十年里,经济发达国家发生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变化:战后成长起来的一代人中,大部分都认为生存是理所当然的事情。这反映在三个方面:(1)西欧、北美、日本和澳大利亚在二战之后,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经济增长;(2)福利国家保障体系的出现保证了几乎没有人因饥饿而死亡;(3)大国之间没有战争。自二战以来,人类世界经历了有史以来最长的和平时期。

前所未有的高水平的经济安全和人身安全带来了普遍的代际文化变迁,重塑了民众的价值观和世界观,促成了从物质主义向后物质主义价值观的转变—它是从生存价值观(survivalvalues)向自我表现价值观(self-expressionvalues)更广泛的转变的一部分。这种广泛的文化变迁,从优先考虑经济安全和人身安全和强调个体服从群体规范,转向越来越强调个体有选择生活方式的自由。自我表现价值观强调性别平等,宽容同性恋者、外国人及其他外部团体,重视言论自由以及参与经济和政治生活决策的权利。这种文化转型带来了巨大的社会和政治变化,从更强有力的环境保护政策和反战运动,到政府、商业和学术生活中更高层次的性别平等,以及民主的传播。

很久以前,实质性的跨文化差异就已经存在了,这些差异根源于在对抗疾病和饥饿方面条件大不相同的地理环境。从不同角度出发的众多研究者,将这些文化差异描述为集体主义与个人主义、生存价值观与自我表现价值观、自主性与嵌入性的差异,但是它们都体现了跨文化差异的一个共同维度,即反映了不同层次的生存安全水平,也就是生存安全或不安全的程度。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的几十年间,不断提升的生存安全使得世界上大多数国家更加强调个人主义、自主性和自我表现价值观。

自我表现价值观排名高的国家比强调生存价值观的国家更有可能通过支持同性恋的立法。这些国家在联合国性别赋权测度(UNGenderEmpowermentMeasure)中也往往排名靠前,这一测度反映了女性在政治、经济和学术生活中担任高级职务的程度。调查数据显示,尽管这些社会变迁只是新近才出现的现象,但50年来社会基本规范一直在转变。文化变迁发生在体制变迁之前,而且看起来文化变迁促进了这些社会变迁。

高水平的生存安全也有利于世俗化,世俗化又系统地侵蚀了宗教习俗、价值观和信仰。过去50年来,世俗化已经在所有发达工业国家的民众中传播开来。但是,因为世俗化对人类的生育率有很大的负面冲击,所以世界范围内持有传统宗教观念的人比以往任何时期都要多。事实上,目前所有世俗化最彻底的国家的生育率都远低于人口替代水平。而在许多具有传统宗教倾向的国家,生育率是人口替代水平的两倍或三倍。

民众对性别平等和同性恋的态度经历了两个阶段的变化。第一阶段是朝更宽容地对待同性恋和更有力地支持性别平等的方向缓慢转变,它发生在当成年人口中较年轻的群体取代较年长的群体时。最终,当这些新规范被视为高收入国家的主流观念时,这一转变会达到临界点。此时,转变进入第二个阶段。从众的压力(conformistpressures)反而会促使人们开始支持以前他们反对的理念,这种情况带来的文化变迁比单纯依靠人口更替所带来的变迁更迅速。到2015年,美国最高法院的大多数法官都支持同性婚姻,即使是那些较年长的法官也想站在历史的正确一边。

发达国家里文化规范的女性化(feminization),也有助于暴力犯罪率和为国而战意愿的下降。此外,自我表现价值观水平较高的国家比自我表现价值观水平较低的国家更有可能是真正的民主国家。但是,是自我表现价值观带来了民主,还是民主引起了自我表现价值观的出现呢?因果箭头看起来主要是从自我表现价值观指向民主。自我表现价值观的出现,并不需要民主制度的确立。在1990年前后的全球民主化浪潮出现之前的几年,自我表现价值观已经通过代际价值观更替而产生了。不仅在西方民主国家如此,在许多威权国家也是如此。因此,一旦苏联军事干预的威胁消退,自我表现价值观水平高的国家就迅速走向了民主。

文化变迁反映出人类以幸福感的最大化为目的的策略变化。在缺乏甚至完全没有经济发展或社会流动性的农业社会,宗教通过降低人们对今生的欲求并承诺人们会在死后得到回报来使人感到幸福。现代化带来了经济发展、民主化和社会宽容的日益增长,这些有利于幸福感的提升,因为它们为人们提供了更为广泛的生活选择。因此,尽管在大多数国家内部,信仰宗教的人比不信仰宗教的人更幸福,但生活在现代化、世俗化的国家中的民众比生活在现代化程度较低、高度宗教化的国家中的民众更幸福。因此,尽管在前现代化的条件下,宗教能让人感到幸福,但一旦出现高水平的经济发展,现代化策略似乎比传统策略更能有效地使人们的幸福感最大化。

一个国家允许自由选择的程度对幸福感有重大影响。在1981年后的30年中,经济发展,民主化和社会宽容度的日益上升,增加了大多数国家民众在经济、政治和社会生活领域的自由选择,带来了更高水平的幸福感。从生存价值观向自我表现价值观的转变似乎有利于幸福感和生活满意度的上升。

近几十年来,全球化已将大量的资金和技术转移到发达国家以外的其他地区,这带来了东亚、东南亚和印度经济的快速增长。世界上一半的人口正在摆脱生存线上的贫困。从长远来看,这可能会带来类似于高收入国家已经发生的文化和政治变迁。但与此同时,全球化和服务外包引发了高收入国家的工人与低收入国家的工人之间的竞争,它们使就业岗位从发达国家转移到了世界其他地区,这削弱了富裕国家里工人的议价能力。自动化进一步减少了产业工人人数,在发达国家的劳动力人群中产业工人已经成为少数群体。

最初,产业工人工作岗位数量的减少被服务部门大量高薪的工作岗位的增加所抵消。但是,像美国这样的高收入国家目前正在进入人工智能社会(ArtificialIntelligenceSociety)阶段。人工智能可能会消除贫困、改善人们的健康水平以及延长人们的预期寿命,但是,如果完全交由市场力量主导,它往往会带来一个“赢者通吃”的社会,几乎全部的收益都会归于社会顶尖的精英阶层。在高收入国家,收入和财富的不均衡水平自1970年以来一直在急剧上升。在1965年,美国各大公司的首席执行官的薪酬是普通员工的20倍。到2012年,他们的薪酬是普通员工的354倍。除非有适当的政府政策加以调控,否则,这种“赢者通吃”的趋势可能会破坏二战之后形成的长期的经济增长、民主和文化开放。

人工智能使计算机程序不仅可以取代产业工人,也可以取代受过高等教育的群体,如律师、医生、教授、科学家,甚至计算机程序员。在诸如美国这样的高收入国家,产业工人的实际收入自1970年以来一直在下降。自1991年以来,具有大学学历和研究生学历的群体的实际收入也在下降。

正如经济学家、诺贝尔奖获得者约瑟夫·斯蒂格利茨(JosephStiglitz)所指出的那样,人工智能社会的经济冲突的中心不是在工人阶级与中产阶级之间,而是在社会的1%与99%之间。对工人阶级而言,稳定、高收入的工作正在消失。对受过高等教育的群体而言也是如此。

高水平的生存安全往往带来更为宽容、开放的前景。相反,生存安全水平的下降往往会引发威权主义反弹,这会为强有力的领导人和内部高度团结、严格遵守团体规范、排斥外部群体的价值观提供支持。目前,这一威权主义的反弹正在许多国家引发了愈演愈烈的排外型民粹主义威权运动(xenophobicpopulistauthoritarianmovements),从法国的国民阵线(NationalFront)登场到英国公投退出欧盟,以及唐纳德·特朗普(DonaldTrump)当选为美国总统。但是,与经济大萧条时期出现的排外型威权主义不同,目前的排外型威权主义不是由客观性的匮乏所导致。如今这些国家拥有丰富的资源,民众的不安全感是由日益增长的不平等水平所导致的,而这说到底是一个政治问题。通过适当的政治重组,那些致力于重建高水平的生存安全的政府才会被选举出来,而正是高水平的生存安全推动了二战之后越来越自信和宽容的社会的出现。

THE END
1.美国人的价值观是很难用正常东方人思维来衡...来自读网思考美国人的价值观是很难用正常东方人思维来衡量的,克老头可能是这样想的,我享受了,舒服了,连孩子都别人给我生好,算我的!//@V闪闪:克林顿的旧情人朱安妮塔·布罗德里克在2005年说的,切尔西并非克林顿的亲生女儿,而是希拉里与韦伯·胡贝尔的孩子?。1998年克林顿和莱温斯基“拉链门”一案的秘密调查档案中,朱安妮塔·布罗...https://weibo.com/3280876587/OFuJ05O62
2.研究生部(研究生工作部合署)(一)主要观点 (二)相关研究 (三)大众传播的三种社会作用 三、适度效果论 (一)信息寻求论 (二)使用与满足论 (三)创新扩散论 (四)议程设置论 (五)文化规范论 四、强大效果论(条件效果论) 五、分层效果论 (一)类型效果 (二)层面效果 (三)波纹效果 ...https://gs.cupes.edu.cn/zsgz/zstz/2a20904852404d18b412a211e21b677d.htm
3.银符考试题库在线练习21. 挫折-侵犯说的三个主要观点是 ①侵犯行为会给被侵犯方造成巨大挫折 ②侵犯强度同目标受阻强度呈正相关 ③抑制侵犯的力量与该侵犯可能受到的预期惩罚强度呈线性关系 ④如果挫折强度一定,预期惩罚越大,侵犯发生的可能性则越小;如果预期惩罚一定,则挫折越大,侵犯越可能发生 ⑤挫折导致的不是侵犯本身,而是侵犯的情...http://www.cquc.net:8089/YFB12/examTab_getExam.action?su_Id=11&ex_Id=18879
4.研究的主要结论与观点;研究方法的主要特色与创新;研究的突破性...研究的主要结论与观点;研究方法的主要特色与创新;研究的突破性.pdf,小学生自主心理健康教育的实践研究”研究总报告 一、课题的提出 《北京市中小学可持续发展教育指导纲要》 中指出:可持续发展是我国政府 回应国际社会倡导的人类与环境、 资源的和谐永续发展理念。 可持续https://m.book118.com/html/2021/0714/7030021043003144.shtm
5.自考大专04265社会心理学复习考题复习资料第二,过程角色论的主要观点:代表人物:J.特纳。J.特纳的过程角色理论认为,社会互动是基本出发点,主要围绕互动中的角色扮演过程展开对角色扮演、角色期待、角色冲突与角色紧张等问题的研究。主要观点:a借用米德的“社会领会”的概念,并进行发展。B角色领会就是角色建构。人们往往在三种意义杀害能够建构角色。C互动是角色...http://www.mdgs-edu.com/fxzl/1779.html
6.传播学教程笔记(详细版)3、传播过程的循环和互动模式 A奥斯古德与施拉姆的循环模式 ①施拉姆受奥斯古德的观点启发,《传播是怎样运行的》。 ②内容:a.没有传播者和受传者的概念,传播双方都是传播行为的主体,讯息循环,相互作用;b.重点不在于分析传播渠道中的各种环节,而在于解析传播双方的角色功能。双方在不同阶段都依次扮演译码者(接受和...https://www.360doc.cn/mip/1059639919.html
1.霍夫兰德等人的研究表明,当听众与劝说者的观点一致,或前者对所...【多选题】霍夫兰德(C.Hovland)态度转变模型包含的要素有( )。 A. 信息 B. 背景 C. 反馈 D. 通道 查看完整题目与答案 【简答题】人工智能未来发展有哪些值得思考和关注的重要问题? 查看完整题目与答案 【简答题】请用不超过150字的篇幅,概括出给定资料所反映的主要问题。 查看完整题目与答案 【判...https://www.shuashuati.com/ti/c8ef02956c4f4b1eba1a7c26a523ac44.html
2.你必须知道的知识点——霍夫兰说服理论历年真题 【名词解释】 传播与说服(2018?北京邮电大学新闻传播学617) 说服性传播(2017兰州大学学硕854) 【简答题】 霍夫兰和说服效果实验(2019?南京师范大学MJC440) 简述霍夫兰的说服技巧的基本观点(2019?暨南大学mjc 440)https://m.douban.com/note/799670994
3.传播学教程论述题简答题(全)1、麦克卢汉的媒介理论主要观点有哪些?它有什么意义和局限性? 答:主要观点:“媒介即讯息”“媒介是人的延伸”和“热媒介与冷媒介”,这三个观点构成了麦克卢汉媒介学说的主要内容。 意义:它开拓了从媒介技术出发观察人类社会发展的视角,并强调了媒介技术的社会历史作用。媒介是人的延伸”启发我们从不同角度理解不同...https://m.unjs.com/zuixinxiaoxi/ziliao/20170730000008_1410588.html
4.理论解读范文12篇(全文)如果给予学生充足的时间以达到掌握,那么所有的学生事实上都能掌握他们在学校所学的大量事物,取得优异的成绩。”布卢姆还指出,和其它个别化教学方法不同,“掌握学习”的策略和方法是在一般的课堂教学情景中应用的,教学中主要依赖教师和学生的努力去获得成功,并非需要教学机器和其它现代技术手段,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自己控制...https://www.99xueshu.com/w/ikeyy128wvwi.html
5.传播学期末总结(通用5篇)9.传播制度的民主参与理论的主要观点:①任何民众个人和弱小社会群体都拥有知晓权、传播权、对媒介的传播和使用权、接受媒介服务的权利②媒介应主要为受众而存在,而不应主要为媒介组织、职业宣传家或广告赞助人而存在③.社会群体、组织、社区都应该拥有自己的媒介④与大规模、单向的、垄断性的巨大媒介相比,小规模的、...https://www.360wenmi.com/f/filex4p5ze5i.html
6.5月二级心理咨询师《理论知识》考试真题96、霍夫兰德的态度转变模型中的要素包括()。ABCD154-2 (A)传递者 (B)沟通信息 (C)接受者 (D)情境 97、按照鲁宾的观点,爱情和喜欢的区别主要包括()。ABC184-2 (A)依恋 (B)亲密 (C)利他 (D)嫉妒 98、幼儿后期能运用的主要记忆策略包括()。ACD232-3 ...https://www.yjbys.com/edu/pepc/124765.html
7.公共关系学试题与参考答案5.组织中主要负责提出公关活动目标、计划和方案,设计公共关系项目的专职人员是(D) A.分析人员B.技术人员 C.传播人员D.计划人员 6.在公共关系学中,组织的总体特征和实际表现在社会公众中获得的认知和评价,称为(C) A.关系B.舆论 C.形象D.观念 7.各种党派团体、职业团体、群众社团组织、宗教组织等都属于(A) ...https://blog.csdn.net/qq_67692062/article/details/126194550
8.《传播学概论》考试复习题库及答案1.报刊四种理论”主要指的是报刊的A、市场经济世界的媒介理论B、集权主义理论C、自由主义理论D、社会责任理论E、苏联共产主义理论答案BCDE 2.保罗菜文森的媒介理论.其主要观点包括?、地球村AB、人性化趋势C、娱乐至死D、对手机的哲学解读E、补偿性媒介答案:BDE 3.传播的四大功能包括A、监测环境B、协调社会各...https://www.yxfsz.com/view/1750784831871094786
9.自考公共关系科目真题试卷(通用7套)20.某体育运动产品生产企业,以著名球星为其新产品的广告代言人。这一企业主要在树立自己的( ) A.人员形象 B.文化形象 C.媒介形象 D.标识形象 21.传播学界认为,在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的几十年间,关于大众传播威力研究中最流行的观点是( ) A.魔弹论 B.有限效果论 ...https://www.ruiwen.com/kaoshishiti/83367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