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传播学知识点

一、根据受众选择性注意理论,传播信息应遵循的原则

从传播者如何适应受众的选择性注意考虑,传播媒介的信息要想具有吸引力,必须遵循以下原则:

1、易得性:所传播的信息必须能使受众以轻易的手段获得。

2、对比性:与环境中的其他部分形成强烈的对比常常可以吸引受众。

3、报酬与威胁:受众能灵敏地感知和记忆那些有利于其需求和兴趣的信息;而对那些可能危及自身的警告性信息则会有特别的戒备。

二、大众传播的负功能,我们应如何正确对待(P103)

三、人肉搜索的社会影响,结合实例谈谈自己的看法

人肉搜索的社会影响:

人肉搜索”现象的积极价值

一是有利于个人情绪的平衡。封建臣民伦理强调的是民众的顺从,这一影响至今尚存。这使得人们在现实社会中压抑个性,情绪抑郁。网络虚拟社会给个体提供了一个相对自由表达的平台,人们可以以一个本真的自我在这个社会中存在,使现实社会积聚起来的不满得以释放,有利于个体身心的发展。

二是有利于社会的稳定。“人肉搜索”现象的出现,有利于网络社会的德治与现实社会法治的结合。通常情况下,来自社会的道德监督的声音通常比较微弱,道德一向都以自律来发挥作用,然而两种方式的效果都较差。有了“人肉搜索”就有了“道德法庭”,这样就能使德治和法治双管齐下,社会更稳定。

“人肉搜索”现象的消极影响

四、什么是集合行为?它的产生需要哪些基本条件(P84)

集合行为,指的是在某种刺激条件下发生的非常态社会聚集现象,多以群集、恐慌、流言、骚动的形态出现,往往会造成对正常的社会秩序下的干扰与破坏。集合现象的发生需要三个基本条件:

1.结构性压力

2.触发性事件

3.正常的社会传播系统功能减弱,非常态的传播机制活跃化。

五、培养理论的主要观点、意义(P204~P206)

“培养”理论,也称为“培养分析”或“教化分析”、“涵化分析”。它的基本观点是,社会要作为一个统一的整体存在和发展下去,就需要社会成员对该社会有一种“共识”,也就是说对客观存在的事物,重要的事物以及社会的各种事物、

各个部分及其相互关系要有大体一致或接近的认识。只有在这个基础上,人们的认识、判断和行为才会有共通的基准,社会生活才能实现和谐。

“培养分析”一方面肯定“共识”是社会作为一个统一整体存在的前提,强调大众传播在形成“共识”过程中的巨大作用;另一方面又指出大众传媒所提供的“象征性现实”与客观现实之间的距离,以及传媒的一些倾向(如暴力内容、对社会弱者的描述等)所带来的社会后果。“培养分析”的重要目的是揭示大众传播为占统治地位的阶级和意识形态服务的本质,其观点包含着对资本主义大众传播现状的鲜明的评判态度和改革志向。

六、传播过程的要素(P49)

1.传播者2受传者3讯息4媒介5反馈

七、传播学学科发展的“一二三四五”

一集大成者:施拉姆,传播学科的奠基者;

二大学派:批判学派和经验学派

四大先驱:拉斯韦尔、卢因、拉扎斯菲尔德、霍夫兰

五大研究领域:控制研究、内容分析、媒介分析、受众分析、效果分析

八、“传播学时钟”

传播学家威尔伯施拉姆和威廉波特仿卡尔塞根的“宇宙年”所假设的描述人类传播发展轨迹的时刻表。它将人类出现在地球上的历史假定为100万年,而后把它比作只有24小时的一天来计算人类传播发展史。

九、非语言符号P37

1语言符号的半生符,如声音的高低大小

2体态符号,如动作,手势,表情,视线,姿势等

3是物化、活动化、程式化、仪式化的符号

十、伯洛的传播过程理论

1、其理论:

(1)传播是一个动态过程,无始无终,没有界限。

(2)传播过程是一组复杂的结构,应将其中的多元关系作为研究的基本单位。

(3)传播的本质是变动的,即各种关系的相互影响和变化。

2、其意义是:强调了“传播过程研究”的重要性,而且加强了“过程研究”的科学性,纠正了以往认识中把传播看作是孤立的、静止的、简单的、封闭的过程的谬论。

十一、人类最基本的信息交流载体语言

十二、传播过程经典模式类型

1传播过程的直线模式(香农-韦弗模式)

2传播过程的循环和互动模式(奥斯古德和施拉姆的循环模式德弗勒的互动过程模式)

十三、德福勒归纳的受众理论

1个人差异论2社会分类论3社会关系论4文化规范论

十四、赖特的传播四功能理论

(二)1环境监视-警戒外来威胁/满足社会的常规性活动的信息需要

2.解释与规定-不是单纯的告知活动,而是为了向特定方向引导和协调社会成员的行为

3社会化功能-传播知识、价值以及行为规范

4.提供娱乐-满足精神生活的需要,占传播信息总量的一半以上

十五、大众传播的效果

早期的传播学研究,传播效果为强效果,代表理论为“魔弹论”或“子弹论”,意思就是大众传播就如射出去的子弹打在受众身上一样,有非常大的效果。

后来研究证明这一理论是错误的,继而改为“有限效果论”,即大众传播的效果是有限的,并不是想象中那么强大。参见拉扎斯菲尔德、霍夫兰等人的研究。

进入70年代后,效果研究发展到新一阶段,称为“适度效果理论”,如议程设置理论、沉默的螺旋理论等等。

传播的效果分为三个层次,认知层、意识层、行动层,有限效果论针对的是人的行动层面,而适度效果论针对的是认知层面。也就是说,大众传播对于人的认知层面具有较强的效果,而对于行动层面或许效果不大。

十六、受众具有的三种选择心理

选择性记忆选择性理解选择性注意

十七、拉扎斯菲尔德和默顿的传播功能观

1.社会地位赋予功能-造成社会瞩目的焦点,获得高知名度和社会地位,带来正统化效果

2.社会规范强制功能-来自其公开性,用公布反面行为唤起普遍的社会谴责,以强制遵守

3.麻醉作用-沉溺于表层信息和通俗娱乐中,会失去社会行动力而满足于被动的知识积累。

十八、巴斯的双重把关模式

巴斯的“双重行动模式”是对麦克内利把关模式的进一步完善。巴斯认为,信息流通中的把关环节虽然很多,每个参与传播的人都可以看做把关人,但最关键的把关人是传播媒介。因此,他专门研究了传媒的把关活动,指出这是前后相连的两个步骤或两个阶段,也就是“双重行动”。其中的第一阶段是新闻采集,把关人主要是记者。记者根据一定的标准对现实事件进行取舍和提供新闻稿件。第二阶段是新闻加工,把关人主要是编辑。传媒输出的所有的信息,都得经过这道重要关口,因而这一阶段的把关活动更具有决定性作用。

THE END
1.美国人的价值观是很难用正常东方人思维来衡...来自读网思考美国人的价值观是很难用正常东方人思维来衡量的,克老头可能是这样想的,我享受了,舒服了,连孩子都别人给我生好,算我的!//@V闪闪:克林顿的旧情人朱安妮塔·布罗德里克在2005年说的,切尔西并非克林顿的亲生女儿,而是希拉里与韦伯·胡贝尔的孩子?。1998年克林顿和莱温斯基“拉链门”一案的秘密调查档案中,朱安妮塔·布罗...https://weibo.com/3280876587/OFuJ05O62
2.研究生部(研究生工作部合署)(一)主要观点 (二)相关研究 (三)大众传播的三种社会作用 三、适度效果论 (一)信息寻求论 (二)使用与满足论 (三)创新扩散论 (四)议程设置论 (五)文化规范论 四、强大效果论(条件效果论) 五、分层效果论 (一)类型效果 (二)层面效果 (三)波纹效果 ...https://gs.cupes.edu.cn/zsgz/zstz/2a20904852404d18b412a211e21b677d.htm
3.银符考试题库在线练习21. 挫折-侵犯说的三个主要观点是 ①侵犯行为会给被侵犯方造成巨大挫折 ②侵犯强度同目标受阻强度呈正相关 ③抑制侵犯的力量与该侵犯可能受到的预期惩罚强度呈线性关系 ④如果挫折强度一定,预期惩罚越大,侵犯发生的可能性则越小;如果预期惩罚一定,则挫折越大,侵犯越可能发生 ⑤挫折导致的不是侵犯本身,而是侵犯的情...http://www.cquc.net:8089/YFB12/examTab_getExam.action?su_Id=11&ex_Id=18879
4.研究的主要结论与观点;研究方法的主要特色与创新;研究的突破性...研究的主要结论与观点;研究方法的主要特色与创新;研究的突破性.pdf,小学生自主心理健康教育的实践研究”研究总报告 一、课题的提出 《北京市中小学可持续发展教育指导纲要》 中指出:可持续发展是我国政府 回应国际社会倡导的人类与环境、 资源的和谐永续发展理念。 可持续https://m.book118.com/html/2021/0714/7030021043003144.shtm
5.自考大专04265社会心理学复习考题复习资料第二,过程角色论的主要观点:代表人物:J.特纳。J.特纳的过程角色理论认为,社会互动是基本出发点,主要围绕互动中的角色扮演过程展开对角色扮演、角色期待、角色冲突与角色紧张等问题的研究。主要观点:a借用米德的“社会领会”的概念,并进行发展。B角色领会就是角色建构。人们往往在三种意义杀害能够建构角色。C互动是角色...http://www.mdgs-edu.com/fxzl/1779.html
6.传播学教程笔记(详细版)3、传播过程的循环和互动模式 A奥斯古德与施拉姆的循环模式 ①施拉姆受奥斯古德的观点启发,《传播是怎样运行的》。 ②内容:a.没有传播者和受传者的概念,传播双方都是传播行为的主体,讯息循环,相互作用;b.重点不在于分析传播渠道中的各种环节,而在于解析传播双方的角色功能。双方在不同阶段都依次扮演译码者(接受和...https://www.360doc.cn/mip/1059639919.html
1.霍夫兰德等人的研究表明,当听众与劝说者的观点一致,或前者对所...【多选题】霍夫兰德(C.Hovland)态度转变模型包含的要素有( )。 A. 信息 B. 背景 C. 反馈 D. 通道 查看完整题目与答案 【简答题】人工智能未来发展有哪些值得思考和关注的重要问题? 查看完整题目与答案 【简答题】请用不超过150字的篇幅,概括出给定资料所反映的主要问题。 查看完整题目与答案 【判...https://www.shuashuati.com/ti/c8ef02956c4f4b1eba1a7c26a523ac44.html
2.你必须知道的知识点——霍夫兰说服理论历年真题 【名词解释】 传播与说服(2018?北京邮电大学新闻传播学617) 说服性传播(2017兰州大学学硕854) 【简答题】 霍夫兰和说服效果实验(2019?南京师范大学MJC440) 简述霍夫兰的说服技巧的基本观点(2019?暨南大学mjc 440)https://m.douban.com/note/799670994
3.传播学教程论述题简答题(全)1、麦克卢汉的媒介理论主要观点有哪些?它有什么意义和局限性? 答:主要观点:“媒介即讯息”“媒介是人的延伸”和“热媒介与冷媒介”,这三个观点构成了麦克卢汉媒介学说的主要内容。 意义:它开拓了从媒介技术出发观察人类社会发展的视角,并强调了媒介技术的社会历史作用。媒介是人的延伸”启发我们从不同角度理解不同...https://m.unjs.com/zuixinxiaoxi/ziliao/20170730000008_1410588.html
4.理论解读范文12篇(全文)如果给予学生充足的时间以达到掌握,那么所有的学生事实上都能掌握他们在学校所学的大量事物,取得优异的成绩。”布卢姆还指出,和其它个别化教学方法不同,“掌握学习”的策略和方法是在一般的课堂教学情景中应用的,教学中主要依赖教师和学生的努力去获得成功,并非需要教学机器和其它现代技术手段,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自己控制...https://www.99xueshu.com/w/ikeyy128wvwi.html
5.传播学期末总结(通用5篇)9.传播制度的民主参与理论的主要观点:①任何民众个人和弱小社会群体都拥有知晓权、传播权、对媒介的传播和使用权、接受媒介服务的权利②媒介应主要为受众而存在,而不应主要为媒介组织、职业宣传家或广告赞助人而存在③.社会群体、组织、社区都应该拥有自己的媒介④与大规模、单向的、垄断性的巨大媒介相比,小规模的、...https://www.360wenmi.com/f/filex4p5ze5i.html
6.5月二级心理咨询师《理论知识》考试真题96、霍夫兰德的态度转变模型中的要素包括()。ABCD154-2 (A)传递者 (B)沟通信息 (C)接受者 (D)情境 97、按照鲁宾的观点,爱情和喜欢的区别主要包括()。ABC184-2 (A)依恋 (B)亲密 (C)利他 (D)嫉妒 98、幼儿后期能运用的主要记忆策略包括()。ACD232-3 ...https://www.yjbys.com/edu/pepc/124765.html
7.公共关系学试题与参考答案5.组织中主要负责提出公关活动目标、计划和方案,设计公共关系项目的专职人员是(D) A.分析人员B.技术人员 C.传播人员D.计划人员 6.在公共关系学中,组织的总体特征和实际表现在社会公众中获得的认知和评价,称为(C) A.关系B.舆论 C.形象D.观念 7.各种党派团体、职业团体、群众社团组织、宗教组织等都属于(A) ...https://blog.csdn.net/qq_67692062/article/details/126194550
8.《传播学概论》考试复习题库及答案1.报刊四种理论”主要指的是报刊的A、市场经济世界的媒介理论B、集权主义理论C、自由主义理论D、社会责任理论E、苏联共产主义理论答案BCDE 2.保罗菜文森的媒介理论.其主要观点包括?、地球村AB、人性化趋势C、娱乐至死D、对手机的哲学解读E、补偿性媒介答案:BDE 3.传播的四大功能包括A、监测环境B、协调社会各...https://www.yxfsz.com/view/1750784831871094786
9.自考公共关系科目真题试卷(通用7套)20.某体育运动产品生产企业,以著名球星为其新产品的广告代言人。这一企业主要在树立自己的( ) A.人员形象 B.文化形象 C.媒介形象 D.标识形象 21.传播学界认为,在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的几十年间,关于大众传播威力研究中最流行的观点是( ) A.魔弹论 B.有限效果论 ...https://www.ruiwen.com/kaoshishiti/83367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