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裘锦秋实验学校

上海市裘锦秋实验学校学校防疫工作手册

学校防疫工作手册

上海市裘锦秋实验学校

目录

传染病防控健康教育制度.31

关于做好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的开学准备工作方案

一、加强组织领导,规范管理流程

1.加强组织领导

成立上海市裘锦秋实验学校管理领导小组和工作小组。

(1)学校管理领导小组

组长:党支部书记、校长

组员:副校长、工会主席、人事干部、教导主任、德育教导、总务主任、大队辅导员

职责:制定并指导实施学校“关于做好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的开学准备工作方案”,负责组织学校新型冠状病毒疫情防控工作,组织学校正常教育教学管理工作,加强防控必备物资储备,统一调配消毒物品、洗涤物品、体温测量仪等防控物资,开展全员培训,对教学、行政、学生、后勤、财务等进行统筹管理,及时处理防控工作中出现的突发事件和紧急情况。

(2)学校管理工作小组

组长:校长

常务副组长:副校长

组员:党支部书记、工会主席、人事干部、教导主任、德育教导、总务主任、大队辅导员、教研组长、班主任、卫生保健老师

职责:负责协调、落实学校教育教学工作和新型冠状病毒疫情防控工作,明确职责分工和工作机制,通过网络及时通报疫情期间师生员工教育教学活动开展情况、节假日和双休日动向、发放防疫通知等,落实教学、行政、学生、后勤、财务等工作,及时上报学校教育教学工作中出现的突发事件和紧急情况。

2.规范管理流程

3.注重防控流程

根据疫情进展,注重细化、动态化完善防控措施,落实上级部门要求。开学前,做好校园环境卫生整治、设施设备清洁消毒工作,完善校内疫情场地、人员、经费等保障方案。

学校“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日常防控工作流程

注:有突发事件或紧急情况,可直接报校长室。

4.加强物资保障

学校自主筹措,多渠道获取防控物资合格产品,包括口罩、体温检测设备、消毒剂、呕吐包、免洗手消毒液和医疗废物专用袋等防护用品,准备临时留观区。及时调整增加预算安排,建立健全紧急物资采购内控机制,保证采购质量,做好采购文件和凭据的管理、留存备查,加强物资管理,进库出库登记。

二、追踪动态监控,实施分类管理

根据《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诊疗方案(最新版)》,摸清师生员工动向以及身体、心理状况,严格根据要求进行上报。

1.建立校级疫情防控工作台账

每日开展学生、教职员工和其他人员的情况排查,落实每日报告制度和重要事项登记及时报告制度,做好信息统计报送,不瞒报、缓报、谎报。对于观察、疑似、确诊病例,随时发现随时上报。

建立包括《学校师生员工每日情况报告》、《学校疑似或确诊新冠病毒人员情况记录表》《、学校进出人员检疫情况记录表》、《学校场地消毒情况记录表》、《教室消毒情况记录表》、《专用室消毒情况记录表》、《办公室消毒情况记录表》、《教师餐厅消毒情况记录表》等台账。

学校“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疑似或确诊病例上报流程

2.按照上级工作要求,督促返沪教职员工、学生和家长及时向所在街道社区报备,向学校报告、隔离观察等。师生员工要按照属地原则,自觉、主动落实本市有关隔离观察要求,学校进行全程跟踪,注重关心关怀。

对湖北以外地区的师生员工返校,须经学校批准,完成正式返校前14天的自我健康管理,符合健康条件,并持“随申码”绿码(未成年人由监护人代为申请),可向学校递交申请,经学校确认同意后方可返校

3.保持与所有师生员工密切联系,跟踪了解并动态掌握健康状况。落实传染病报告、学生及教职员工假期期间健康状况申报、晨午检、全日健康巡检、缺勤缺课登记、饮食饮水卫生管理等预防措施,坚决落实学校传染病疫情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报告制度、学生晨检制度、因病缺勤缺课登记追踪制度、复课证明查验制度、学生健康管理制度、应急心理干预方案、免疫接种证查验制度、环境卫生检查通报制度、传染病防控健康教育制度、传染病防控宣传制度、学校消毒及隔离制度、学校清洁制度等。

5.做好预防性和常态化消毒工作

(1)开学前预防性消毒工作

按照《上海市托幼机构和中小学校消毒技术规范》,对学校所有场地和设施设备做好预防性消毒。

(2)开学后常态化消毒工作

落实卫生室、校门、教师餐厅、校内公共场所、厕所等区域场所以及教室、专用室、办公室的防控工作,加强保洁卫生,按照《上海市托幼机构和中小学校消毒技术规范》,在预防性消毒的基础上,增加消毒频次,规范处理各类垃圾。

对于重点人员隔离观察期间的消毒按照《上海市防控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重点人员隔离观察工作流程和要求》中的消毒要求执行。

出现疑似或确诊人员时,学校应在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指导下对疑似或确诊病例生活、学习或工作等可能污染的场所开展彻底的消毒工作。具体消毒方法按照《上海市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方案(最新版)》中“上海市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现场消毒技术指南(最新版)”要求执行,消毒人员应做好相应的个人防护措施。

教职员工常态化消毒责任表

责任人

责任点

工作要求

备注

班主任

教室

1.定时开窗通风,每天至少3次,每次至少30分钟

2.每天早上用酒精棉球对饮水机水嘴进行消毒

3.分别在每天中午、放学清洁教室后,佩戴一次性手套,对地面、窗台、课桌椅、讲台、橱柜表面、门把手等使用喷雾消毒后擦拭,保留10-30分钟后再用清水擦拭

4.指导学生适时合理使用免洗洗手液等消毒用品

5.突发情况清理

6.其他情况上报总务处

7.认真填写《教室消毒情况记录表》

1.每天早上到卫生室领取消毒喷雾,下班后归还

2.根据使用情况,到卫生室领用酒精棉球、免洗消毒洗手液

专用室

负责人

2.启用后分别在每天中午、放学清洁专用室后,佩戴一次性手套,对地面、窗台、课桌椅、讲台、橱柜表面、门把手等使用喷雾消毒后擦拭,保留10-30分钟后再用清水擦拭

3.突发情况清理

4.其他情况上报总务处

5.认真填写《专用室消毒情况记录表》

适时到卫生室领取消毒喷雾,下班后归还

教职员工

(含保安)

办公室

(含门卫室)

3.分别在每天中午、下班清洁办公室后,佩戴一次性手套,对地面、办公桌椅、橱柜表面、门把手等使用喷雾消毒后擦拭消毒液擦拭,保留10-30分钟后再用清水擦拭

7.认真填写《办公室消毒情况记录表》,门卫室加填《学校进出人员检疫情况记录表》

1.每间办公室指定一人每天到卫生室领取消毒喷雾,下班后归还

2.根据使用情况,到卫生室领用酒精棉球

保洁

学校场地

楼梯楼道

厕所等

1.每天上下午2次消毒厕所,包括地面、窗台、洗手池、便器等

2.每天2次消毒楼道、楼梯,包括外窗台、扶手等

3.对多功能教室、情景室、会议室、咖吧、教研室等专用室消毒

4.突发情况清理

5.厕所洗手液、肥皂、厕纸、擦手纸等补充

7.认真填写《学校场地消毒情况记录表》

1.按比例浸泡消毒药片,使用消毒水清洁环境

2.不同区域使用不同的拖布和抹布,每次使用后浸泡消毒

卫生保健老师

卫生室

临时留观区

3.分别在每天中午、下班清洁卫生室后,佩戴一次性手套,对地面、办公桌椅、橱柜表面、门把手等使用喷雾消毒后擦拭消毒液擦拭,保留10-30分钟后再用清水擦拭

4.临时留观区使用后按照防疫标准进行清洁、消毒

5.条件允许的话,在下班后,用紫外线灯照射30分钟后关灯、通风

6.突发情况清理

7.其他情况上报总务处

8.认真填写《卫生室消毒情况记录表》《临时留观区消毒情况记录表》

3.卫生室和临时留观区产生的垃圾尽量用医疗废物专用袋及时清运

食堂人员

教师餐厅

1.餐具、熟食盛具等清洗消毒,采用消毒柜对餐具消毒

2.餐桌使用前后擦拭清洁消毒

3.餐厅地面使用后清洗消毒

5.其他情况上报总务处

6.认真填写《教师餐厅消毒情况记录表》

根据使用情况,到卫生室领用消毒用品

6.强化校园安全

(1)开展开学前安全大检查。重点对传染病防控、饮用水等进行检查,对问题隐患逐一登记造册,制定有效解决方案。开展用电安全检查,避免违规引发的事故。加强自然实验室安全控制和酒精等危险品管理。加大校园巡查和校内空置房等场所和重要设施、重要部位的监管力度,做到安全管控不留死角。

(2)加强食品安全管理。使用好“阳光溯源”平台,自查承包方的食品经营许可证和员工健康证有效期等,特别要做好从业人员必须每日健康检查,并有记录。建立食品安全状况学校自查、责任督学检查和家委会抽查制度,持续开展食品安全隐患排查,及时整改检查发现间题。检查结果和问题整改情况按规定记录和保存。

三、落实联防联控,普及健康教育

2.加强开学初师生员工健康教育,宣传普及疫情防控知识,并作为重要内容纳入开学第一课。每一位师生员工在疫情解除前避免前往疫区,如有不适症状,及时报告学校并有序就诊。加强关心关怀,引导师生员工理性认识疫情、做好科学防护,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和健康的生活方式。

3.利用广播、午会、班会、健康教育课、宣传栏、告家长书和网络媒体等途径,加强新冠肺炎防控知识宣教,不断根据最新要求完善内容,进一步增强广大教职员工及家长的健康意识和能力。以“一封信”、组织学生收看上海市教育电视台制作的“学做防疫小卫士”公开课等方式,普及防控知识,督促师生员工做到不外出、不聚会、不参加聚集性活动,避免到通风不畅、人流密集场所等。发挥“班级群”的信息沟通和正面引导作用,以各种形式引导家长配合做好学生在家期间的疾病预防以及配合学校做好病例报告、消毒隔离等防控措施,发挥家校共育合力。

4.引导师生员工注重个人卫生,学会正确戴口罩、洗手和“咳嗽礼仪”,防止病毒粪口传播,饭前便后要洗手,食物要洗净煮熟。乘坐交通工具时保持手部卫生,减少接触公共物品和部位。引导家长配合学校做好病例报告、消毒隔离等防控措施。做好因疫情未能及时复课或处于隔离状态的师生员工和家长的安抚工作,发挥共育合力。

5.主动了解受疫情影响的师生员工心理健康状况,动态排摸师生员工心理状态,按照学校《应急心理干预方案》对高危人群开展心理危机干预,对普通人群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充分利用“蜻蜓·心天地”区未成年人心理健康辅导热线提供的24小时服务,做到师生员工、家长对心理热线知晓率的全覆盖,引导学生合理求助,优先保障让最需要帮助的人得到及时、有效的心理援助。

6.组织开展分散型、网络型的阅读、游戏、艺术欣赏、劳动体验以及围绕疫情知识和防护学习。加强运动指导,组织学生开展积极锻炼,增强体质,发挥规律作息、体育锻炼和健康生活对调适心理、提升免疫力的积极作用。

7.将全民防疫作为一堂学习体验的“大课”,将疫情防控中涌现出的先进人物事迹、科学防治所体现的崇尚科学的态度、个人防护中所体现的责任担当,作为学生思政教育的鲜活“素材”,鼓励学生以绘画、童谣、歌唱、诗歌、写作、微视频等形式弘扬正能量。及时挖掘和报道疫情防控中涌现出的先进事迹和典型,激励引导师生员工尽责履职、积极应对。

8.做到“停课不停学”,做好利用网络信息技术开展在线教育教学的准备及开学时无法返校学生的教育教学预案,在市教委统筹安排的基础上,提供丰富的教学资源和相应辅导交流。

9.根据疫情形势,所有师生员工佩戴口罩。

四、夯实常态管理,确保防控实效

1.疫情解除前,不组织大型活动

(2)开学后暂缓开设兴趣小组,待消毒方案成熟后择机择时开设;

(3)专用室暂停使用,教师进各班教室上课,择机择时恢复使用;

(5)晚托班照常开设,严格做好使用教室的消毒工作;

(6)暂停聚集的升旗仪式、课间大活动等集体活动,根据疫情发展情况,调整学校集体活动;

(7)若延迟开学做到停课不停学,教师加强教学“五环节”研究,做好学生线上学习指导、阅读推荐、心理辅导、运动指导、健康教育、劳动教育等工作。在市教委统筹安排的基础上,提供丰富的教学资源和相应辅导交流。

(8)成立一支由党团员组成的志愿者队伍,对因滞留湖北省疫区和因疫情无法准时返校的学生做好心理安抚、抓漏补缺等工作。

2.加强校门出入管理

(1)每天上学前家长自行对学生进行测温,通过“晓黑板”告知班主任当天学生体温,有发热等情况在家休息,并立刻向班主任请假;

(2)每天上班前教职员工自行测温,报工会组长,有发热情况在家休息,并立刻向校长或人事请假;

(3)上学期间,卫生保健老师、护导、保安对所有出入人员(含学生、教职员工)在校门口进行测温,体温正常者用免洗洗手液洗手后方可入校,对体温异常者进行复测,复测仍异常者,学生由家长带回,成人拒入;

(4)学生入校后班主任进行严格晨检,根据疫情发展情况增加午检,卫生保健老师加强巡检;

(5)因发热需回家的学生可以暂时在卫生室隔离房等候家长,不得与他人接触,学生离开后进行隔离房消毒;

(6)保安对出入人员严格做好测温检查,外来人员和车辆进行登记,发热人员拒入,外来人员需佩戴口罩、用免洗洗手液洗手后方可入校;

3.落实全日健康观察和健康巡查

五、落实台账管理,做好奖惩追责

⒈各部门在做好疫情防控的过程中要注重各项资料的积累,及时完成台账的记录与归档,疫情结束后做好经验的汇总和工作总结。

⒉充分发挥党团员、干部及骨干教师的先锋模范作用,构筑群防群治的严密防线,积极传递正能量,不信谣,不传谣,戮力同心、科学防治,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全力以赴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

⒊建立奖惩考评和责任追究制。对疫情防控工作中表现突出的部门和个人予以表彰和绩效奖励;对疏于管理,造成学校防控工作事故的部门和个人,学校将视情节轻重,给予处分,并追究责任人的相应责任。

上海市裘锦秋实验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

为了提高我校预防和控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和水平,指导和规范各类公共卫生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置工作,减轻或者消除突发事件的危害,保障全体师生员工的身体健康与生命安全,维护学校正常的教学秩序和校园稳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学校卫生工作条例》等法律法规和规范性文件,结合本校实际,特制定本应急预案。

一、工作原则

⒈预防为主、常备不懈

宣传普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防治知识,提高全体师生员工的防护意识和校园公共卫生水平,加强日常监测,发现病例及时采取有效的预防与控制措施,迅速切断传播途径,控制疫情的传播和蔓延。

⒉依法管理、统一领导

严格执行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预防、疫情报告、控制和救治工作实行依法管理;成立管理组织,负责组织、指挥、协调与落实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防控与处置工作。

⒊快速反应,运转高效:建立预警和医疗救治快速反应机制,强化人力、

物力、财力储备,增强应急处理能力。按照“四早”要求,保证各环节紧密衔接,一旦发生传染病,立即响应,及时准确处置。

二、组织管理

学校成立公共卫生突发事件领导小组,按《学校卫生工作条例》要求设立卫生室,具体负责公共卫生突发事件的日常预防与控制工作。

组成人员如下:

组长:倪玉琴

组员:杜晴怡、吕敏、潘振宇、孙磊、陆伟英、陆成红

领导小组主要职责如下:制定并指导实施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负责组织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疫情防控工作,加强防控必备物资储备,统一调配消毒物品、洗涤物品、体温测量仪等防控物资,做好全员培训,对教学、行政、学生、后勤、财务等进行统筹管理,及时处理防控工作中出现的突发事件和紧急情况。

三、上报流程

四、疫情报告

⒈报告病种

⑴法定报告的甲类和按照甲类控制的乙类传染病

学校发现甲类(霍乱、鼠疫)传染病疑似或确诊的散发病例,乙类传染病中的传染性非典型肺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炭疽等疑似或确诊散发病例。

⑵法定报告的乙、丙类传染病

①呼吸道传染病。学校在一周内发生麻疹、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猩红热1例及以上,丙类传染病中流行性腮腺炎、水痘1例及以上,流行性感冒10例及以上。

②肠道传染病。在疾病最长潜伏期里,学校发生急性病毒性肝炎、伤寒、副伤寒1例及以上,痢疾及丙类肠道传染病5例及以上。

⑶非法定报告的传染病

学校出现集聚性手足口病等非法定传染病病人以及集聚性不明原因疾病病人,应立即向区教育局和区疾控中心报告。

⑷发热事件

同一班级在近3天内突然出现有3例以上的体温大于38度或学校在近3天内突然出现有5例以上的体温大于38度,并伴有痛、咽痛、肌肉酸痛等类流感症状的病人应立即向区教育局和区疾控中心报告。

⑸食源性疾病

学校在短期内发生因食品原因引起的恶心、呕吐、腹痛、腹泻,伴有发热症状的病人5例及以上,应立即向区教育局、区疾控中心和区食品药品监督部门报告。

⒉报告内容

⑶目前状况和紧急处理措施;

五、操作程序及责任人

预防操作程序为:日检→报告→劝说→记录→消毒→跟踪→观察→宣教。

⒊劝说:发现教职工、学生身体不舒服或发热必须迅速隔离,及时通知家属陪同就医。责任人:卫生教师、班主任、工会室长、德育教导、校长。

⒋记录:卫生教师及时统计患病教职工、学生的具体情况(班级、人数、症状、就医情况、上课情况、目前康复情况)并记录在册,完成网络直报。责任人:卫生教师。

⒌消毒:根据有关规定做好(包括教室、办公室、食堂、厕所、公共场所、共用教室等)消毒工作,学校领导要听从卫生部门的专业指导,积极采取有效措施,停止一切集体性活动。责任人:卫生教师、后勤人员。

⒍跟踪:每天关心患病教职工、学生身体状况,利用多种手段经常保持联系。待学生身体恢复后主动帮其补课。责任人:工会主席、班主任、任课教师。

⒎观察:对与传染病人密切接触的学生、教职工进行隔离观察,以防止疫情扩散,迅速切断感染源。加强宣传,正确认识,做好防范,确保稳定,注重巡视,痊愈教职工、学生必须经医疗机构认可后方可回校上班、上课。责任人:工会室长、卫生教师、班主任。

⒏宣教:对师生员工开展卫生健康教育,包括饭前便后洗手、保持个人卫生、注重环境卫生、少去拥挤场所、室内开窗通风、加强个人防护、合理饮食饮水、保持身心健康等。责任人:卫生教师。

六、调查处理

⒈学生或教职工在家中出现流感、风疹、流脑、麻疹、手足口病等传染性疾病症状,应及时就医,并向学校请假,不得带病上学、上班。学生或教职工在校内出现传染病症状,应立即戴好防护口罩、手套等,在隔离区进行等待送医,护送人员要穿好防护服,戴口罩、手套,经医院诊断排除传染病或痊愈后方可回校上课、上班。学生出现传染病症状,班主任立即通知其家长,由家长陪同去医院,家长无法到校时由卫生教师护送就医;教职工出现传染病症状,立刻通知其家属,由家属陪同去医院,家属无法到校时由工会负责护送就医。

⒉传染病烈性感染,采取一切有效措施,迅速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染途径,保护易感人群,具体做到:

⑴封锁疫点。立即封锁患者所在班级或所在办公室,暂停活动。停止校内人员相互往来和与外界往来,等待卫生部门和市教育局的处理意见。如学校领导已隔离,由中层干部等组成临时班子,负责处理日常工作。待疫情解除后,校级领导班子开始工作。

⑵疫点消毒。对学校所有场所进行彻底消毒。此项消毒可请防疫站操作,消毒结束后进行通风换气。

⑶疫情调查。学校密切配合市、区疾控中心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对传染病人到过的场所、接触过的人员,以及患者的家庭成员、邻居、同事、同学进行随访,并采取必要的隔离观察措施。根据疫情控制需要,疾控机构提出的暂停集体活动、停课、停学等紧急措施,立即报教育局,经批准后组织实施。

⑷严管探望。传染病人在医院接受治疗时,禁止任何同学、同事前往探望。

⒊食源性疾病和食物中毒事件,迅速上报区教育局、区食品药品监督所,在卫生部门指导下及时护送病人就医治疗。对现场予以保护,如认为属共同食用污染的食品或水而引起的,立即暂停供应,并保留污染食品或水,同时积极配合市、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开展调查、样品采集、消毒等工作。

⒋学校领导按要求及时向全体师生公布突发卫生事件及其采取的防护措施,安定人心,做好心理抚慰,维护学校稳定,树立战胜疫情的信念。

七、说明

在紧急情况下,另行制定并启动传染病及食源性疾病等专项工作预案及应急预案。

部门

联系人

手机

黄浦区教育局德体卫艺科科

武艾婧

33134800-21550

黄浦区疾病控制预防中心

63013388

南京东路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学校卫生科

钱丽智

18019088338

53023821

地址

瑞金医院

瑞金二路197号

64370045

第九人民医院

制造局路639号

23271699

长征医院

凤阳路415号

81886999

瑞金医院卢湾分院

重庆南路149号

63864050

第九人民医院黄浦分院

普育东路58号

23308990

加强对校园安全的监察力度,规范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工作,及时了解和处理学校传染病疫情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确保师生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一、学校传染病疫情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人职责

1.校长是传染病疫情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的第一责任人。

2.学校卫生保健老师承担疫情责任报告人,负责学校传染病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疫情收集、核实、登记、报告和分析工作。

3.学校传染病疫情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及时填写《黄浦区学校传染病报告卡》或形成书面报告,在报告时限内上报区教育局、区疾病中心等部门。

4.协助卫生部门对学校发生的传染病疫情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进行调查和处理,接受教育行政部门与卫生行政部门对学校传染病疫情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督促、检查。

5.负责组织开展对全体师生传染病防治知识的宣传教育。

7.建立学校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责任追究制度,将及时、准确报送学校传染病疫情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信息放在重要地位,层层建立责任制,对学校传染病疫情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后,瞒报、缓报、谎报的,必须严肃追究直接责任人和分管领导责任;对造成严重后果,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二、学校传染病疫情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监测、报告及处理机制

1.监测

学校建立学生晨检制度、因病缺勤缺课登记追踪制度、复课证明查验制度、学生健康管理制度。教职工发现学生有传染病早期症状、疑似患传染病学生以及因病缺勤等情况时,应立刻报告学校领导和卫生老师,如实对学生因病缺勤、传染病早期症状、疑似患病及病因排查结果进行登记记录。

2.报告

(1)报告项目

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指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社会公众健康严重损害的重大传染病疫情、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重大食物和职业中毒以及其他严重影响公众健康的事件,包括且不限于《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中所列报告病种。

(2)报告时限

(3)报告内容

3.跟踪及处理

4.分析与整改

一、学生晨检工作在卫生保健老师的参与或指导下进行,每日由班主任在早上第一节课前对本班每位学生进行观察、询问,了解其出勤和健康状况。

二、晨检内容包括:观察学生精神状态,询问学生健康状况。教师通过身体观察、检查、询问等手段,重点检查学生中有无发热、皮疹、腹泻、黄疸、结膜充血等症状。

五、卫生保健老师负责指导晨检工作,对各班晨检结果进行核实、排查和处理,加强巡检,于当天11:00前完成晨检结果的网络直报,有传染病疑似病人直接上报,确保患传染病学生的早发现、早报告、早预防、早就诊、早治疗。

六、根据疫情发展情况增加午检。

七、卫生保健老师对已发生传染病的班级加强晨检、午检和巡检。

八、教职员工身体情况巡检要求可参照学生,由卫生保健老师完成。

一、班主任应告知学生及家长因病缺课时要事先向班主任请假,如实说明病因。

三、对因病缺勤的学生,班主任应当了解其患病情况和可能病因,如果怀疑是传染病时,及时报告学校领导和卫生保健老师。

四、班主任及时了解家长对患儿是否进行科学有效的治疗及隔离,避免出现重症病例,向学生及家长宣传健康知识,告知学生不能带病外出。

五、班主任对边治疗边要求上学的学生及家长做好说服劝止工作,让学生安心在家或在医院休息、治疗,请家长将就医结论报告拍照上传,实行患传染病学生复课需携带医生开具的复课证明方能进班上课。

七、卫生保健老师负责指导各班开展因病缺勤缺课登记追踪工作,对各班登记结果进行核实、汇总,完成网络直报,将病因追查及病例追踪情况应如实登记。

八、教职员工因病缺勤缺课参照执行。

一、班主任严格落实晨检制度,学生疑似患有传染病,需按《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立即隔离,请家长立刻送诊,并将诊断报告交卫生室,观察期或确诊患者不得继续在校上课。

二、患传染病学生病愈且隔离期满时,必须由医院开具盖有公章的复课证明,学生持此证明到校,由学校复检后,方可回班复课。

三、卫生室应将学生的诊断报告、复课证明归档,以备查验。

五、患传染病教职员工复工参照执行。

一、加强学生健康管理

1.贯彻预防为主的原则,做好防近、防病工作宣传,利用卫生黑板报、校园网、每周卫生广播、健康教育进行学生常见病、传染病和卫生小常识的介绍。

2.建立学生的健康卡片,每学年对学生进行一次健康体检,每学期检查两次学生视力,定期开展龋齿检查、粪检等,对体检中发现学生异常及阳性体征,及时告知家长,督促去医院作进一步确诊。

3.做好学生生长发育、健康状况、疾病防治的调查研究和资料统计积累工作。

4.开展每天一次小扫除、每月一次大扫除,开展每天个人卫生检查、每周个人卫生抽查等,创设干净卫生的校园环境。

二、培养学生卫生习惯

1.注意用眼卫生

(1)向学生和家长经常宣传保护视力的重要性,督促学生做好眼保健操,要求认真做、穴位准。

(2)随时注意纠正学生不正确的看书、写字姿势,做到眼睛离书一尺,胸离课桌一拳,握笔时手指离笔尖一寸。

(3)教师板书要字体端正清楚,大小适中。

(4)严格控制作业量,要求家长不额外增加学生过重学业负担。

(5)上课不提前,下课不拖堂,鼓励学生课间十分钟不看书报、不写字,走出教室休息、远眺或开展小型运动。

(6)每周开展眼保健操检查活动,每年红十字日举办班级眼保健操展示、评比活动。

(7)发现学生近视,请家长陪同进行专业眼科近视的矫治。

(8)告知学生用眼小贴士

l不在光线过强或过弱的地方和直射阳光下看书、写字,不在卧床、乘车、走路时看书看报;

l不看过小过密或字迹不清的书报,作业时字不要写得过小过密;

2.养成良好卫生习惯

(1)养成定时作息、饭前便后洗手、勤洗澡换衣、勤剪指甲勤理发等习惯。

(2)养成礼貌打喷嚏、文明如厕、不乱擤鼻涕等习惯。

(3)不吃野味、不喝生水,不吃不洁或腐败变质的食物。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和《上海市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上海市实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细则》等文件精神,在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社会安全事件等突发公共事件发生后,最大限度地预防和减少心理危机的发生,维护社会稳定,保障师生员工心理健康,提升处置突发公共事件心理危机的能力。

一、适用范围

突发公共事件所涉及师生员工的心理危机应急干预行动。

二、工作原则

以人为本,预防为主;统一领导,分级负责;反应及时,部门联动;点面结合,家庭参与。

三、组织体系及职责

1.突发公共事件心理危机应急领导小组

组员:党支部书记、德育教导、安全干部

职责:按照突发公共事件分级情况启动分级响应,协调学校人员和资源,组织开展突发公共事件心理危机应急干预行动。

2.突发公共事件心理危机应急干预小组

常务副组长:德育教导

组员:党支部书记、德育教导、安全干部、大队辅导员、“道德与法治”教研组长、心理辅导老师、卫生保健老师

职责:开展突发公共事件心理危机应急干预行动,提供咨询建议、技术指导和干预支持。

具体职责:

l校长:全面负责突发公共事件心理危机应急干预行动;

l党支部书记:为突发公共事件心理危机应急干预行动提供咨询建议;

l德育教导:具体负责突发公共事件心理应急干预行动的现场实施;

l安全干部:负责维护突发公共事件现场秩序,保证现场应急干预行动的顺利进行;

l“道德与法治”教研组长:参与危机应急干预行动;

l心理辅导老师:开展心理卫生知识宣传,参与危机应急干预行动,提供专业技术指导;

l卫生保健老师:协调心理卫生知识宣传,协助现场处理。

四、干预分级及处置

1.分级与原则

根据突发公共事件分级标准,将应急心理干预按特别重大事件、重大事件、较大事件、一般事件分成四类后,启动分级响应及干预。

根据师生员工遭受突发公共事件直接或间接影响的方式,分成五级进行干预,干预重点从第一级开始逐步扩展,普适性宣传教育覆盖到全体师生员工。

(1)第一级:突发公共事件的直接受害者,包括死难者家属、伤员、幸存者等。

干预原则:隔离、保护、心理支持、个体辅导、及时反馈信息。

(2)第二级:现场目击者、救援者,包括班主任、任课教师、卫生保健老师、其他救护人员)。

干预原则:合理调配、劳逸结合、保护、心理支持、集体心理干预、定时反馈信息。

(3)第三级:与第一级、第二级有关的人员,包括幸存者亲人、目击者的亲人等。

干预原则:合理安置、保护、心理支持、团体辅导、信息反馈。

(4)第四级:突发公共事件发生后在现场开展服务的教职员工或志愿者。

干预原则:统一管理、心理支持、团体辅导、科学宣教、信息反馈。

(5)第五级:通过媒体、网络等间接了解突发公共事件的师生员工。

干预原则:正确导向、科学宣教、心理支持、信息反馈。

2.响应与干预

接到符合响应的突发公共事件信息后,学校立即启动相应级别响应及干预,听取心理危机干预专家对该事件引发心理危机的综合评估,评估目标人群的心理健康状况,根据评估结果启动分类分级干预计划。

学校突发公共事件心理危机应急干预小组立刻开展心理干预工作,接受领导小组指挥,对目标师生员工进行现场评估和分级干预,并将干预情况及时向领导小组汇报,提出对重点人群的干预意见,特别提出对重点人群开展心理干预时的注意事项。

充分利用“蜻蜓·心天地”区未成年人心理健康辅导热线提供的24小时服务,做到师生员工、家长对心理热线知晓率的全覆盖,引导学生合理求助,优先保障让最需要帮助的人得到及时、有效的心理援助。

及时向教育部门反馈有关心理危机应急干预行动的情况,必要时向卫生部门请求支援。

3.现场干预及指挥

学校突发公共事件心理危机应急干预小组在领导小组的指挥下,根据现场情况迅速展开心理危机干预行动,注重自我防护,确保安全,加强与现场其他人员、部门的沟通协调。

4.信息报告和发布

5.应急干预终止

经心理危机干预专家评估,提出终止干预的建议,由学校突发公共事件心理危机应急领导小组报上级教育部门,宣布干预终止。

一、查验方法

1.新生入学报到时,学校要求新生监护人出示该新生的免疫接种证或有效免疫接种证明,根据免疫接种证上的接种记录认真核对。

2.发现学生未按照国家规定的适龄儿童免疫规划要求完成疫苗接种剂次,或接种记录不完整、不真实、无预防接种证,卫生保健老师通报给班主任,由班主任通知其监护人,督促监护人带学生到接种单位补种或补证。

3.学生在完成补种或补证后,监护人将补种完成的免疫接种证或补发的免疫接种证交学校验证登记。对不及时补种或补证的学生,班主任应督促学生家长尽快完成补种或补证。

4.在完成学生免疫接种证验证工作后,学校存档备查。

二、学生接种要求

国家规定的适龄儿童免疫规划中疫苗应完成接种剂次。

三、接受督查

一、深入宣传教育

1.通过卫生黑板报、校园网、卫生广播、健康教育等形式,开展环境卫生教育。

2.通过科技节小型竞赛、上街环保宣传、参与垃圾分类等活动培养学生环保意识。

二、规范开展管理

1.明确环境卫生标准、工作内容及要求

(1)环境卫生工作标准

地面:无纸屑、果壳等杂物,无明显灰尘积痕;

门窗:门、玻璃及窗框无灰尘、蜘蛛网;

桌椅:桌椅放置规范、整齐、不零乱、无乱挪乱放现象,桌面、椅面擦拭干净;

墙壁:无积尘、无脚印、无球印等;

门口:门口及包干走廊清洁干净无垃圾;

黑板:每天揩擦干净,无积存粉笔头,无积灰,无乱涂乱画现象;

讲台:每天揩擦,台面及台内无乱放杂物;

卫生工具:卫生工具安放定位、整齐;

天花板及四角:要求天花板、日光灯及四角无明显积尘和蜘蛛网。

楼梯楼道:无垃圾,无乱堆物;

厕所:便池定时清扫,干净无异味,厕纸丢入垃圾桶每天清理;

公共场所:清洁、整洁;

整体:做到干净、整齐,体现和谐、文明。

(2)环境卫生工作内容及要求

每天清扫整理,拖擦地面,无垃圾、积尘、积水现象。

2.每天一次小扫除、每月一次大扫除,每月开展卫生评比,将评比结果列入班级流动红旗指标,每月公示,对先进个人、班级予以表彰奖励。

4.学校楼梯楼道、厕所、公共场所等保洁由负责清洁、消毒等工作。

5.规范设置分类垃圾桶,按《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积极开展校园垃圾分类,定期检查,及时整改。

传染病防控健康教育制度

一、把师生健康放在第一位,注重流行病、传染病防控的宣传,认真贯彻《传染病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实施办法》精神,落实学校卫生工作制度和条例,形成校长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师生员工一齐抓的良好氛围。

二、扎实做好健康教育工作,上好健康教育课、卫生广播、健康教育讲座、生活技能拓展课等,保质保量,上足课时,充分利用黑板报、班队活动、升旗仪式、校会等,宣讲流行病、传染病等卫生知识,增强防患知识,帮助师生掌握基本的卫生防病知识和技能。

四、加大健康饮食宣传,帮助学生纠正不良饮食习惯,形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五、随时掌握流行性疾病、食源性疾病和饮水污染的情况,开展宣传教育,采取切实有效的预防措施,预防流行性疾病和食物中毒等事件的发生。

一、加强传染病防控专题宣传,包括计划免疫知识、饮食卫生、健康卫生和季节性传染病防治知识等,增加师生的健康知识,提高健康意识及健康行为,促进不良健康行为转变,推动了传染病健康教育工作的深入开展。

二、充分利用网络、广播、黑板报、卫生小贴士等多种形式对师生广泛开展新型冠状病毒、SARS、禽流感、水痘、霍乱、肠道传染病等防治知识的宣传,普及卫生常识,指导师生以科学的行为和方式对待和预防控制传染病。

三、增强师生的公共卫生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帮助改变随地吐痰、乱擤鼻涕、乱扔垃圾、滥食野生动物等陋习。

四、加强师生个人卫生和班级卫生、校园环境的检查工作,杜绝可能的传染源。

五、加大预防接种好处的宣传力度,鼓励师生自愿接种,主动预防传染病。

一、学校设有卫生室、隔离室,隔离室内放置隔离凳、隔离床。

二、烈性传染病消毒及隔离措施

1.学生或教职工在校内出现传染病症状,应立即戴好防护口罩、手套等,在隔离区等待送医,护送人员要穿好防护服,戴口罩、手套,经医院诊断排除传染病或痊愈后,持医院证明方可回校上课、上班。

学生出现传染病症状,班主任立即通知其家长,由家长陪同去医院,家长无法到校时由卫生教师护送就医;教职工出现传染病症状,工会主席立刻通知其家属,由家属陪同去医院,家属无法到校时由工会负责护送就医。

2.传染病烈性感染,采取一切有效措施,迅速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染途径,保护易感人群,具体做到:

(1)封锁疫点。立即封锁患者所在班级或所在办公室,暂停活动。停止校内人员相互往来和与外界往来,等待卫生部门和教育局的处理意见。如学校领导已隔离,由中层干部等组成临时班子,负责处理日常工作。待疫情解除后,校级领导班子开始工作。

(2)疫点消毒。对学校所有场所进行彻底消毒。此项消毒可请防疫站操作,消毒结束后进行通风换气。

(3)疫情调查。学校密切配合市、区疾控中心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对传染病人到过的场所、接触过的人员,以及患者的家庭成员、邻居、同事、同学进行随访,并采取必要的隔离观察措施。根据疫情控制需要,疾控机构提出的暂停集体活动、停课、停学等紧急措施,立即报教育局,经批准后组织实施。

(4)严管探望。传染病人在医院接受治疗时,禁止任何同学、同事前往探望。

三、常规消毒及隔离措施

1.消毒措施

(1)按照《上海市托幼机构和中小学校消毒技术规范》,对学校所有场地和设施设备做好预防性消毒。

(2)落实卫生室、校门、教师餐厅、校内公共场所、厕所等区域场所以及教室、专用室、办公室的防控工作,加强保洁卫生,按照《上海市托幼机构和中小学校消毒技术规范》,在预防性消毒的基础上,消毒责任落实到人,增加消毒频次,规范处理各类垃圾,做好常态化消毒。

2.隔离措施

对患传染病学生所在班和与传染病患者接触过的学生采取校内相对隔离措施:不混班,不串班,不参加集体活动,不去专用教室上课,错峰上厕所,错峰上下学,隔离期满后无新发病例方可解除观察和隔离。

学校发生传染病爆发期间,暂停集体性活动,暂停走班、混班等。

一、学校楼梯楼道、厕所、公共场所由保洁进行打扫,清洁消毒,确保干净整洁。

二、教室、专用室、办公室使用要注意定时开窗通风,按照卫生标准进行打扫,清洁消毒,确保师生工作学习环境的健康安全。

三、加强卫生室保洁工作,工作环境与物品务必进行多次扫、洗、擦等清洁消毒工作,确保师生就诊环境的健康安全。

四、师生若患传染病立即隔离,所在室内和公共区域由保洁、卫生保健老师按消毒标准彻底清洁消毒。

五、对患传染病师生所涉及的人员加强宣教,督促做好个人卫生、环境卫生和包干区清洁,杜绝传染源。

THE END
1....三支一扶考试公共基础知识考点:关于行政管理中公共危机管理...共危机管理的原则主要包括时间性原则、效率性原则、协同性原则、时间性原则、科学性原则,需要大家重点掌握的是时间性原则,也可以称为迅速性原则,这一原则是公共危机管理的首要原则,遇到公共危机无论是决策还是后期救援工作的展开首先要重视时间性原则;效率性原则,公共危机一般发展比较快,这就要求政府机关要提高工作效率,...https://m.gs.offcn.com/html/2021/06/216601.html
2.湖北襄樊2010年公鸭试领导素质能力测试强化训练:突发事件应对...13、政府危机管理的最优化原则是(D) A、公众利益至上原则B、快速反映原则 C、协调性原则D、居安思危,未雨绸缪原则 14、下列哪个不是“四不放过”原则?(C) A、事故原因未查清不放过B、责任人员未处理不放过 C、检查验收未通过不放过D、有关人员未受到教育不放过 ...https://www.wydbw.com/info/20/44709.html
3.应急管理概论(一)韩慧兵在处置突发事件时,政府应急管理的一些原则、程序和方式将不同于正常状态,权力将更加集中,决策和行政程序将更加简化,一些行政行为将带有更大的强制性。当然,这些非常规的行政行为必须有相应法律、法规作保障,应急管理活动既受到法律、法规的约束,需正确行使法律、法规赋予的应急管理权限,同时又可以以法律、法规作为手段,...https://www.cnblogs.com/hanhuibing/articles/5549985.html2
1.危机公关有哪些原则,如何妥善进行危机公关?哈喽,大家好,今天媒介盒子小编又来跟大家分享的干货知识了,本篇分享的主要内容是:危机公关有哪些原则,如何妥善进行危机公关。 危机公关5S原则是指危机发生后为解决危机所采用的5大原则,包括承担责任原则(shouldering the matter)、真诚沟通原则(sincerity)、速度第一原则(speed)、系统运行原则(system)、权威证实原则(sta...https://maimai.cn/article/detail?fid=1620129671&efid=F-5mJMcLgYyTozDdTg1C4g
2.危机管理的七大原则职场心理危机管理的原则包括: 1、战略先行原则。 2、制度保障原则。 3、预防第一原则。 4、全局利益原则。 5、勇于担责原则。 6、积极主动原则。 危机处理的原则包括承担责任原则一方面是利益的问题,利益是公众关注的焦点,因此无论谁是谁非,企业应该承担责任。即使受害者在事故发生中有一定责任,企业也不应首先追究其责任,...https://mip.yjbys.com/xinli/zhichang/796563.html
3.2020年MPA行政学管理试题及答案5A.法治原则B.应急性原则C.基本权利保障原则D.主动性和防范性原则 答案:ABC 4.行政紧急权力在公共危机管理中受到的法律规制主要体现在() A.范围规制B.程度规制C.程序规制D.目的和条件规制 答案:ABCD 5.传统的行政方法包括() A.行政手段B.法律手段C.经济手段D.思想教育手段 ...https://www.tantuw.com/mpa/detail-100411
4.医院危机管理手册第一章医院危机管理理论在线免费阅读医院危机管理是医院管理中应对危机状态的一种特殊形式,其实质是危机管理理论在医院管理中的应用,是危机管理和医院管理的结合。本章主要探讨危机及医院危机的定义、特点和类型;危机管理及医院危机管理的概念、特征、模式、原则和相关研究与发展;医院危机管理的作用和意义。 https://fanqienovel.com/reader/7358364305466608702
5.社工理论:危机行为下的社会工作保密原则与管理因此,本文以章莹颖案件为例,分析两名心理社工Jennifer Maupin 和Thomas Miebach在已知克里斯滕森存在滥用药物和酒精行为且有“谋杀”他人动机的事件中,未进一步采取措施,致使中国留学生章莹颖遇害的悲剧发生的案件中分析社会工作保密原则与管理,以期为社会工作者在实务过程中践行保密原则提供理论支持。http://www.luzhousx.com/newsdetails?article_id=250
6.突发人为灾难后的心理危机干预与援助突发人为灾难发生后,需要最大限度地减少灾难对人类身心健康的影响,提供急救和持续护理。为了将影响降到最低,必须实施心理危机干预和管理。 典型的危机管理包括4个环节: 预防和减灾(Preventionand mitigation) 准备(Preparedness) 紧急反应(Response) 恢复(Recovery) ...https://kyc.hnebp.edu.cn/Home/Page/29354
7.公共关系学试题与参考答案本文介绍了公共关系学的内涵,包括其传播沟通属性、管理职能以及与广告的区别。公共关系关注组织与公众之间的信息交流,涉及形象塑造、危机管理等多个方面。同时,文章探讨了公关的道德规范和职业行为,以及其在现代社会中的重要性。此外,还提到了公共关系活动的策划和评估,以及在不同领域如企业、政府公关中的应用。 https://blog.csdn.net/qq_67692062/article/details/126194550
8.2022年10月自考00182公共关系学真题试卷自考3月26日,官方检测结果显示,鸭血产品质量没有问题。公司随即宣布恢复鸭血产品售卖,并且感谢媒体为公众食品安全付出的努力。此后的一周,该公司的股价上涨了33%。 该案例体现出公关危机管理的哪些原则?资料下载 更多资料 00149《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知识集锦】 立即下载 00159《高级财务会计》【知识集锦】 立即...https://www.educity.cn/zikao/5016504.html
9.企业危机公关管理内训课程,丁兴华,森涛培训当企业了解媒体的供给需求,结合企业自身的利益,善用媒体特性与资源,就可能达到企业的传播目标和媒体的信息报道需求,即可化阻力为助力、化危机为转机。 ? 公共关系是一项管理功能,制定政策及程序来获得公众的谅解和接纳;公共关系也是一个组织与其相关公众之间的传播管理。企业为改善与社会公众(包括政府、媒体、厂商、...http://www.stpxw.com/kcnx/nx2864.html
10.应急管理概论(九)监测与预警(四)合法性原则 监测可以由政府部门、专业机构实施,也可以由公众、法人和其他组织实施,但预警发布主体和预警发布程序必须合法、规范。在主体方面,突发事件预警只能由负有相应应急管理职能的政府部门作出,既不允许政府部门越权预警,也不允许一般的单位和个人随意发布应急预警信息,以保障预警信息发布的权威性。如气象局发布...http://sthjt.hunan.gov.cn/sthjt/xxgk/zdly/yjgl/zyzs/201112/t20111228_4667147.html
11.国际危机管理危机管理的原则包括以下几点: 及时性:在危机事件发生后,必须立即采取行动,以避免危机的扩大和加剧。 透明度:在危机事件处理过程中,必须保持透明度,及时向公众和媒体通报相关信息。 协调性:在危机事件处理过程中,各方必须保持协调,共同制定应对措施。 灵活性:在危机事件处理过程中,必须保持灵活性,根据实际情况及时调整应...https://www.fjgggs.com/index.php/wjggch/6705.html
12.危机管理讲座:化危机为转机危机管理讲座:化危机为转机 每一次危机既包含了导致失败的根源,同时也包括了孕育成功的种子。如何从危机中获益,是危机管理的重头戏。 为期近一年的危机管理讲座到这期就结束了。我们在此对主要的危机管理方法做一个概括和总结,同时,我们想明确一下危机管理的主要目的:让企业欲火重生,继续为社会提供产品和服务。危机...https://www.tmtpost.com/4989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