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仅为个人观点,不作为投资意见。且都为个人整理,如有错误,欢迎指出。
所以我认为“幸运”与“能干”的定义也比较明确。“幸运”就是身处好的行业,乘风而起的公司,而“能干”是企业管理做得好、效率高、方向正确、能创造利润的公司。
(图1:重点造纸企业前五盈利能力对比)
(图3:A股规模纸企业务构成对比)
值得一提的是,最近又重新翻看了招股书,发现太阳的“危机意识”其实比我想的还要超前,因为在2006年刚上市的时候,就开始发展包装纸了,那时造纸还供不应求。
那分析基本面就完全没意义了吗?非也。
我认为基本面更多是为了“安全”,因为只有投资了好公司,你才能熬得住周期,谁都不希望在等待周期景气之前突然暴雷。
我第一次买太阳是在2021年11月,价格在11块3左右,不算太低。当时的逻辑是觉得YQ要过去,国外纸浆厂开工,供给增加必然导致高位运行的浆价下跌,纸企将因此受益。
其实周期股投资相当困难,不仅要熟悉周期,还得耐心的等待。投资周期股必须要做到以下几点:1)熟悉行业;2)判断行业周期位置;3)寻找行业拐点信号;4)对持股周期的预判
以此为模型,我个人也梳理了下对造纸业的方法:
1)关于纸浆品牌
中下游我觉得应该比较熟悉,就不多介绍,主要看一下纸浆。中国纸浆的特点就是靠进口,虽然自2020年11月国家颁布了禁废令之后,废纸浆就得靠国产了,但针叶浆和阔叶浆还是得看进口。
中国纸浆主要从加拿大、俄罗斯、芬兰、巴西等国进口。国外纸浆的牌子信息如下:
(图5:个人整理的国外针叶和阔叶品牌清单)
2)关于港口
纸浆进口后会进入到中国的港口,有一些主流的港口,如常熟,青岛,保定。但好在你不用一家家的统计,网络上有大量的港口库存信息可供使用。
3)关于造纸定性
造纸属于无差异化的产品,品牌效益不明显,价格是最大的利器。当造纸业处于供过于求的低谷时,最大的特点是会出现全行业大规模亏损的局面,因为存在着大量的固定成本,且伴随着停工。比如2022年,最高的时候有将近30%的造纸企业在亏损。
4)关于季节性
熟悉完行业,接下来就是判断行业的周期位置。周期判断对了,周期股就投资一大半了。
我为此复盘了造纸行业过去5年的周期情况,总结了一些专门针对造纸业的判断方法。首先必须有一些看得见的指标的,是量化的,这是前提。如果不了解指标的话,是很难判断的。比如造纸业特别重要的指标有三个,一是造纸行业的利润,这决定了开工还是停机的积极性。二是造纸行业的库存,这决定了补库和去库的趋势。三是造纸行业的需求。
但我认为真正重要的只有两个,一和二,因为造纸行业除了供给侧改革那阵,供不应求,其余都是供大于求。它的降库存慢如蜗牛…
哈哈抱怨归抱怨,但你还是要知道当造纸行业的利润和库存周转率都处于低位的时候,即行业低谷,反之,则是高峰。
低谷和高峰相互交错。低谷的时候一般是去库阶段,而高峰的时候是补库阶段。
我复盘下来的股价拐点信号一共有两个:
1、如果左侧交易的话,在主动去库阶段;
2、右侧交易的话,在被动去库阶段。
我个人认为,其实最好的预判就是不要预判。
为什么呢?假设我们2019年3月初买入。
显然从上帝视角来看,2019年3月初买入的话,确实是不错的阶段,因为它正从主动去库向被动去库过渡,并且4个月后它将开启一段为期19个月的主升。而去库阶段的特点是下游需求开始回暖,但由于造纸业仍为了去库而压缩生产,所以体现为库存回落和行业利润的回升。那么我们假设此时,你认为周期已经到来,并预测需求升温就在明天。于是,激动的你预测完开始等待。
然而,有人会说,不就三个月嘛,等得起,怎么会卖呢?但我想表达的是,这是建立在你知道后面会开启主升的情况下。真相更可能是你期待的主升并没有来。而更雪上加霜的是,你对需求的乐观预测和现实的悲观走势形成强烈的落差,进而你会非理性的卖出。
所以综上所述,虽然我在第三点的时候给出了左侧和右侧两个买点,但我个人认为,最好的投资买点是在被动去库阶段的前中期,这样子投资的心态也更加舒服。
其实之前的内容看似很容易,但都是我在这半年里一步步的思考和整理,希望能看到这里的朋友们给我点个赞。
价格方面信息(从一类,二类,三类针叶浆中选出代表的四种):
(图8:Choice导出的价格清单)
国废价格(和包装纸有关,从2021年1月1日起全面用国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