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织行为学第六章

一、判断改错题(先判断对错,对错误的要加以改正)

1.组织只是群体的总称,它不是管理的一种职能。

答:错,组织既是群体的总称,也是管理的一种职能。

2.组织结构是要将组织的个体和群体以分散的方式去完成工作任务。答:错,组织结构是将组织的个体和群体结合起来去完成工作任务。

3.组织机构是否设置合理是衡量组织成熟程度和有效性的重要标志。

答:对

4.工作设计是指为了有效地达到组织目标,而采取与满足工作者个人需要有关的工作内容、工作职能和工作关系的设计。

答:对。

5.敏感性训练是通过结构小组的相互作用改变行为的方法。

答:错,改为:敏感性训练是通过无结构小组的相互作用改变行为的方法。

二、单项选择题(在备选答案中,选择一个正确答案并将答案题号

填入题后的括号内)

1.大型组织拥有的成员一般在多少人左右?(C)

A、3——30人

B、30——1000人

C、1000——45000人

D、45000人以上

2.帕森斯是从哪个角度来划分组织类型的(A)

A、社会功能

B、成员受益程度

C、对成员的控制程度

D、成员人数

3.要帮助领导者对组织的一切“变化”做出有效管理的设计理论是(

D)。

A.分化—整合组织结构

B.项目组织设计

C.距阵式组织设计

D.自由型组织结构

4.下面哪一个不是组织的基本要素?(A)

A、人际关系

B、协作关系

C、共同目标

D、信息沟通

5.“熵”能测量环境的什么特性(B)

A.稳定性

B.有序性

C.复杂性

D.不确定性

6.我们平常所说的企业精神实质上是一种(A)。

A.价值观念

B.职业道德

C.组织信念

D.组织情感

7.一个造纸厂的商业环境最能反应组织环境的哪一特性(A)

8.不能用现成的规范和程序解决所遇到的问题,而需要专业管理人员对环境有深入的洞察力和丰富的知识。这类环境是(D)。

A.简单—静态环境

B.复杂—静态环境

C.简单—动态环境

D.复杂—动态环境

9.艾桑尼是从哪个角度来划分组织类型的?(C)

C、对成员的控制方式

10.以组织结构为中心的变革措施主要是:(D)。

A.调查反馈

B.群体建议

C.咨询活动

D.完善信息沟通系统

11.以人为中心的变革措施主要包括哪些?(A)

A、调查反馈、群体建议、咨询活动

B、群体决策、激励

C、调查研究、集体

D、集体活动、激励

12.下面哪一项正确描述了组织变革的基本内容?(D)

A.组织的人员、组织的任务及技术、组织的结构

B.组织的任务及技术、组织的结构、组织职能

C.组织的结构、组织的任务及技术、组织职能、组织环境

D.组织的环境、组织的任务及技术、组织的结构、组织的人员

三、多项选择题(在备选答案中选择2个或2个以上正确答案,并

将答案题号填入题后括号内)

1.以人为中心的变革措施主要包括:(ABC)。

D.激励

2.学习型组织的支持者们认为传统组织的问题是由其固有的特性引起的,这些固有特性主要有(ABC)。

A.分工

B.竞争

C.反应性

D.协作

3.组织变革大致涉及:(ABCD)。

A.组织的人员

B.组织的任务及技术

C.组织的结构

D.组织的环境

4.以任务和技术为中心的变革措施主要包括:(ABC)。

A.工作再设计

B.目标管理

C.建立社会技术系统

D.建立规章制度

5.组织发展活动的基本价值观念包括(AB)

A、权力均等

B、正视问题

C、决策果断

D、质询精神

E、勇于进取

四.简答题(答全要点,未答或漏答要点,依每个要点在该题中的得

分比例来扣分。)

1.组织设计应遵守哪些基本原则?

答:⑴目标明确、功能齐全。

⑵组织内部必须实行统一领导,分级管理。

⑶有利于实现组织目标,力求精干、高效、节约。

⑷有利于转换经营机制和提高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

⑸既要有合理的分工,又要注意相互协作和配合。

⑹明确和落实各个岗位的责、权、利,建立组织内部各种规章

制度。

2.影响个人能否体验到工作压力的因素是什么?

面。

3.什么是组织文化,企业文化的构成

答:组织文化是组织成员在较长时期的生产经营实践中逐步形成的共有价值观、信念、行为准则及具有相应特色的行为方式、物质表现的总称。在企业中通常称它为企业文化。企业文化的结构一般分为三个层次:物质层、制度层和精神层。

4.组织变革的基本动因是什么?

答:⒈组织变革的内在基本动因:

⑴组织目标的选择与修正

⑵组织结构的改变

⑶组织职能的转变

⒉组织变革的外部驱动因素:

⑴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

⑵组织环境的变动

⑶管理现代化的需要

5.组织柔性化特点的表现

答:组织结构柔性化特点的表现为:1)集权化和分权化的统一;

2)稳定性和变革性的统一。

6.组织发展战略措施有哪些?

答:⒈激发组织的创新

⒉发展的价值观与可持续发展

⒊危机管理与风险管理

⒋知识管理

⒌工作生活质量

⒍创建学习型组织

五.典型案例(用作案例选择、案例分析)

1.大连三洋制冷公司的企业文化建设(第6次考过)(所用理论:组织文化理论)

主管大连三洋制冷公司企业文化建设的王东经理告诉我们:企业管理对企业来讲是一个永恒的主题,在企业管理的过程中,如何做好企业的文化建设,是一个企业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基本建设。对于企业文化建设而言,在企业的发展过程中,它不是自发产生的,大连三洋制冷公司在成立伊始时,作为企业的经营者和管理者的公司经理肖永勤,就把企业文化的建设作为企业发展中的一个重要基础建设。

THE END
1.自考大专04265社会心理学复习考题复习资料1、社会心理学研究的基本动因是什么? 参考答案:人是社会的动物,社会问题的产生与人的心理和行为有关。而人的生活过程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探讨人的心理和行为的社会动因和社会效应,分析人与社会交互作用中的种种社会心理现象(态度、认知、吸引)及行为(侵犯、助人、合作与竞争)是社会心理学研究的基本动因。社会心理学...http://www.mdgs-edu.com/fxzl/1779.html
2.2020年北师大心理学部应用心理(MAP)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三)知觉中的组织过程 (四)辨认与识别过程 四、心理、意识和其他状态 (一)意识的内容 (二)意识的功能 (三)睡眠与梦 五、学习与行为分析 ...(四)社会关系 十一、社会心理学、社会和文化 (一)利他主义与亲社会行为 (二)攻击 (三)偏见 (四)冲突与和平心理学 《心理学研究方法》 ...https://yz.kaoyan.com/bnu/zhaosheng/5d8c5dd1c815f.html
3.3社会知觉与归因分析.pptmax上传文档投稿赚钱不同: 作用的信息:客观物理事物 Vs.社会信息 心理过程不同:“知觉”是认识的初级阶段,不包括判断、推理等高级认识过程。 而社会知觉则包括复杂的认知过程,既有对人外部特征和人格特征的知觉,又有对人际关系的知觉以及对行为原因的推理、判断与解释;是一种基本的社会心理活动 二、印象形成的效应(★) 首因效应: ...https://mip.book118.com/html/2016/0629/46881891.shtm
4.兖州事业编招聘2021年考试试题及答案解析下载版- 1:“身教”的意思是( )。单项选择题 身体教学用身体动作教人身体教学比言语教学重要用自己的行动作榜样 2:对比效应是一种社会知觉偏见,指评价一个人或一件http://www.sdsgwy.com/article/html/6822514.html
5.浙大《组织行为学》第四章克服知觉偏见:知觉与管理1、 社会知觉的偏见 (1)第一印象:也叫首因效应,是指一个人在同他人初次接触时所形成的最初印象。(2)晕轮效应:是指在知觉过程中,通过获得知觉对象某一行为特征的突出印象,而将其扩大成为整体行为特征的认知活动。(3)近因效应:是指在知觉过程中,有时最后给人留下的印象最为深刻,往往决定着人们对某人或某事的...http://www.op5n.com/thread-54556.htm
1.认知的个体差异与管理重点复习资料(管理心理学)社会知觉的应用。 三、案例分析 首因效应和近因效应; 晕轮效应。 01 知觉的概念 ★★ ? 知觉是人脑对当前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整体反映。知觉是在感觉的基础上,在知识经验的作用下,经过人脑的加工而产生的。 ? 感觉是事物的个别属性在人脑中的反映,它是最简单的心理现象,但它保证了机体与环境的...http://www.zikao35.com/34429.html
2.心理降人际关系教案(全文)6、人际关系心理学的理论任务、实践任务:* 理论任务:全面揭示与阐明人际关系发生、发展的一般规律和机制,分析人际关系的理论基础,弄清个人与个人、个人与群体的交互作用的方式,以及人在人际关系体系中的运作,探讨人际态度、社会知觉、自我知觉、心理控制、人际影响、人际吸引、人际冲突和群体行为等对人际关系的影响,建立...https://www.99xueshu.com/w/sg44d74xe5ms.html
3.组织行为学作业答;:常见的社会知觉偏见有: (首因效应)由于人们在心理上存在认知上的惰性,所以在对待他人的知觉方面,首次印象能给人留下深刻印象,产生心理定式作用。 晕轮效应(以点盖面)人们往往用一些明显的品质和特点,去掩盖其他品质和特征,以致影响对知觉对象本质的了解全面正确评价,产生偏见性。 https://www.360wenmi.com/f/filep1i4q6yg.html
4.谈社会知觉中的“偏见”及其对企业管理的影响谈社会知觉中的“偏见”及其对企业管理的影响,第一印象,晕轮效应,优先效应,近因效应,刻板印象,在行为科学中,人们在社会知觉方面存在着几种“偏见”,本文分析了这些偏见在企业管理中的影响,并阐述了管理者如何适当利用它们...https://wap.cnki.net/qikan-JJSS905.002.html
5.2018上半年三级人力资源《理论知识》真题及答案(单选题)33、 社会知觉是个体对其他个体的知觉,具体不包括( ) A.蝴蝶效应 B.光环效应 C.投射效应 D.对比效应 答案,A。社会知觉具体包括首因效应,光环效应,投射效应,对比效应,刻板效应。没有蝴蝶效应,故选A 39、 工作岗位分析是对各类工作岗位所进行的系统研究,其具体內容不包括( ) P13 ...https://www.educity.cn/hr/1830795.html
6....把他归类到自己认定的形象之中,这是社会知觉偏见中的()请帮忙给出正确答案和分析,谢谢! 答案 查看答案发布时间:2022-08-09 收藏 更多“老年人往往会认为年轻人举止情妇、办事不牢,并在减到某个年轻人时把他归类到自己认定的形象之中,这是社会知觉偏见中的()A、首因效应B、近因效应……”相关的问题 第1题 美国社会两级分化十分严重,年轻人呈现少子化、不婚化...https://www.youtibao.com/TV79EVPS.html
7.社会心理学前者揭示心理活动的生理基础,而后者则探讨社会因素对人的心理与行为的影响,两者强调的重点都是个体。除此之外,沙莲香、周晓红和沈德灿等都对社会心理学加以定义,其中沈德灿教授在对所有的这些概念做了分析整合之后,认为社会心理学是研究个体和群体的社会心理、社会行为及其发展规律的科学,这个定义也是我们认为最全面的。https://www.guhei.net/post/jb460
8.学渣备忘录(6)——社会心理学1.个体社会心理和社会行为 2.社会交往心理和行为 3.群体心理和行为 4.社会心理应用研究 三、研究方法 1.观察法 2.实验法 3.调查法 4.档案研究法(最早用于精神分析) 第二章 社会思维 一、社会知觉 .概念:社会知觉,又称社会认知,即个体对他人、群体以及对自己的知觉。社会知觉的分类: ...https://www.douban.com/note/5133651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