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心理学重点整理

心理学研究涉及知觉、认知、情绪、人格、行为、人际关系、社会关系等许多领域,也与日常生活的许多领域——家庭、教育、健康、社会等发生关联。心理学一方面尝试用大脑运作来解释个体基本的行为与心理机能,同时,心理学也尝试解释个体心理机能在社会行为与社会动力中的角色。

1879年德国学者冯特受自然科学的影响,在莱比锡大学建立第一个心理实验室,脱离思辨性哲学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标志着科学心理学的诞生。

2.旅游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核心:心理支配=反映行为

1)旅游者在旅游活动中以某种形式表现出来的心理现象和行为表现(旅游者心理)2)旅游业从业人员在旅游活动中所反映出的一般心理和行为规律(旅游服务心理)

3)旅游业从业人员在旅游企业中的人际关系、心理保健、员工劳动心理、企业领导心理。

(旅游企业员工心理)

3.现代心理学三大流派

4.旅游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观察法

调查法

测量法

投射技术

观察法是研究者在未经控制的日常生活条件下,直接察看、了解和分析他人言谈举止等外部表现以探求其心理活动及其规律的一种的方法。观察法是心理学研究中最常见也是最基本的一种研究方法。

优点:所观察到的情况直观,真实

缺点:太过表象,很难揭示现象背后的本质或因果规律

调查法是通过收集被调查者的有关材料,间接了解其心理活动的研究方法。它包括谈话调查法和问卷调查法,其中问卷调查法的应用最为广泛。问卷调查法是通过被调查者根据个人情况填写事先拟定好的表格、问题等形式来研究其心理的一种方法。

第二章

1.知觉与感觉的区别与联系

1)相同点:都是大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反映。

2)不同点:

感觉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而知觉是对事物整体属性的反映。

感觉是一种生理、心理活动,其产生来自感官的生理活动及其客观刺激物的物理特性。而知觉纯粹是一种心理活动,受一个人的兴趣、爱好、价值观、知识经验影响。

3)两者的联系:感觉是知觉的基础,知觉是感觉的深入与发展;感觉越丰富、越精确,知觉也就越完善、越正确。

2.旅游知觉的定义

旅游知觉:旅游者为了赋予旅游环境以意义而解释感觉印象的过程

3.知觉的特性(小题)

1)选择性:

(1)对象和背景的差别

对象和背景的差别越大,对象越容易从背景中突出。

(2)对象的运动

在固定不变的背景上,运动的物体比不动的物体更容易成为知觉的对象。

(3)对象的组合

相似组合:性质相同或相似的事物容易被人们组合在一起。

2)理解性

人在感知某一事物时,总是依据既往经验力图解释它究竟是什么,这就是知觉的理解性。人的知觉是一个积极主动的过程,知觉的理解性正是这种积极主动的表现。人们的知识经验不同,需要不同、期望不同,对同一知觉对象的理解也不同。

3)整体性

知觉的对象都是由不同属性的许多部分组成的,人们在知觉它时却能依据以往经验组成一个整体。知觉的这一特性就是知觉的整体性(或完整性)。例如,一株绿树上开有红花,绿叶是一部分刺激,红花也是一部分刺激,我们将红花绿叶合起来,在心理上所得的美感知觉,超过了红与绿两种物理属性之和。

4)恒常性

当知觉的条件在一定范围内改变了的时候,知觉的印象仍然保持相对不变,这就是知觉的恒常性。

旅游服务中要注意:

旅宜速

游宜慢

提供各种交通工具要准时

5.社会知觉

社会知觉,又称社会认知,即个体对他人、群体以及对自己的知觉。对他人和群体的知觉是人际知觉,对自己的知觉是自我知觉。此外,对行为原因的认知也属于社会知觉的范围。

6自我知觉

自我知觉,即自我认识,是指人们对自己的需要、动机、态度、情感等心理状态以及人格特点的感知和判断。

7.知觉的效应(小题)

晕轮效应:由对象的某种特征推及对象的总体特征,从而产生美化或丑化对象的现象。

刻板印象:板印象”也叫“定型化效应”,是指个人受社会影响而对某些人或事持稳定不变的看法。它既有积极的一面,也有消极的一面。

8.心理定势

9.行动者的观察者偏见

行动者和观察者两方面,对于导致某一行为产生的原因的个人力量和环境力量有不同的认识,在推测时会表现出相反的倾向。

具体表现:行动者容易把行为归因于不相同的情景,在情景中求得解释。观察者往往倾向于把行为的原因归因于行动者的内在倾向性。

10.假定相似性偏见

人们有这样一种倾向,总是认为他人和自己是相同的,这种现象称为假定相似性偏见。

第三章

1.旅游动机的定义

旅游动机是指直接引发,维持个体的旅游行为并将行为导向旅游目标的心理动力。

2.单一性需要和复杂性需要(简答)

1)单一性需要——人们在生活中总是寻找平衡、和谐、相同、可预见性、没有冲突。任何非单一性都会产生心理紧张。

2)复杂性需要——人们追求新奇、出乎意料、变化和不可预见性。

3)适应性良好的人们在生活中需要追求单一性和复杂性的平衡。

4)人们的家庭生活和工作一般以单一性、可预见性和不变性为主,必须用一定程度的复杂性、不可预见性和变化性加以平衡,旅游正好能为人们提供一种理想的刺激。

3.好奇心

定义:人类与其它动物在面对新奇、陌生、怪诞或复杂刺激时所产生的一种趋近、探索、

THE END
1.设计团队中可能存在的6种认知偏见作为设计师,我们应该避免这种偏见,并理解在评估每个人的意见时保持中立的重要性。记住,承认问题是解决问题的第一步。 01确认性偏见 确认性偏见来自于直接的信念或理论。每个人都倾向于寻找证据,来支持他们现有信念,而忽略了反面。一旦他们形成了一种观点,就会接受支持它的信息,而忽视或不权衡反对它的意见。这是出于...https://www.163.com/dy/article/F2LJ0FM505169V9M.html
2.形成知觉偏见的原因主要有()。形成知觉偏见的原因主要有( )。 形成知觉偏见的原因主要有( )。 A.首因效应 B.近因效应 C.晕轮效应 D.刻板印象 E.鲶鱼效应https://www.zikao365.com/ask/ad1901021636.shtml
3.形成知觉偏见的原因主要有()A首因效应B近因效应C晕轮效应D刻板...免费领取,广东编制招聘备考资料,了解更多考试相关信息 题目 形成知觉偏见的原因主要有() A 首因效应 B 近因效应 C 晕轮效应 D 刻板印象 E 蝴蝶效应 优质答案 查看答案 近期公考资料 2024广东事业单位考试教材图书 2025版国家公务员考试图书 华图教育在线APP下载(刷题听课尽在掌握) ...https://guangzhou.huatu.com/tiku/4036112.html
4.银符考试题库在线练习13. 在知觉偏见产生的原因中,最近或最后印象的强烈影响被称为___ A.首因效应 B.近因效应 C.晕轮效应 D.定型作用 A B C D 14. 一般指热切地追求知识或从事某种活动的外现性意向是___ A.兴趣 B.气质 C.动机 D.需要 A B C D 15. 按照一种固定的倾向去认识事物、判断事物、思考问题,表现出心理...http://www.cquc.net:8089/YFB12/examTab_getExam.action?su_Id=16&ex_Id=6927
5.在知觉偏见的产生原因中,固定的僵化印象对人知觉的影响称为...在知觉偏见的产生原因中,固定的僵化印象对人知觉的影响称为()。 A.首因效应B.近因效应C.晕轮效应D.定型作用 点击查看答案&解析进入题库练习 查答案就用赞题库小程序 还有拍照搜题 语音搜题 快来试试吧 无需下载 立即使用 你可能喜欢 单项选择题 与组织无关,观点、态度和行为不受组织影响的公众是()。 https://m.ppkao.com/mip/tiku/shiti/6694682.html
6.自考大专04265社会心理学复习资料(考点)复习资料六、产生偏见的原因 1、群体间的利害冲突:偏见产生的最根本原因在于群体间的厉害冲突。因为资源是有限的,为了得到更多的物资利益,群体之间就会产生竞争冲突,这就是造成偏见的基础。 2、社会化的影响:有些人的偏见是社会化的结果,及后天学来的。这种学习可分为三种方式:直接学习;模仿学习;环境气氛的感染。 http://mip.mdgs-edu.com/fxzl/1782.html
1.大脑固有的偏见有哪些?如何减少自我中心偏见? 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一切问题从自己身上找原因,这才是个人成长的基础,我们不要想着改变别人,只要求自己,对自己负责,那就走出了以自我为中心。 那具体怎么做呢? 第一,对外少说我多说你。每天讲话说的最多的一个字就是“我”,我怎么怎么样……,比如我看到什么、我听到什么、我认为...https://m.haodf.com/neirong/wenzhang/9391576300.html
2.形成知觉偏见的原因主要有(多选题 试题出自试卷《00182《公共关系学》真题及答案解析(2019.04)》 形成知觉偏见的原因主要有( )。 问题1选项 A.首因效应 B.近因效应 C.晕轮效应 D.刻板印象 E.蝴蝶效应 参考答案:查看答案查看解析https://www.educity.cn/tiku/10788064.html
3.第一印象的强烈影响,在知觉的偏见的产生原因中称为()。刷刷题APP(shuashuati.com)是专业的大学生刷题搜题拍题答疑工具,刷刷题提供第一印象的强烈影响,在知觉的偏见的产生原因中称为( )。A.定型效应B.近因效应C.晕轮效应D.首因效应的答案解析,刷刷题为用户提供专业的考试题库练习。一分钟将考试题Word文档/Excel文档/PDF文档转https://www.shuashuati.com/ti/4246a50355504763994418d707db0373.html?fm=bdbdsaaad95773b38bda42d22689facc72f67
4.四川自考(00182)公共关系学真题及答案24.形成知觉偏见的常见原因有() A.首因效应B.近因效应C.晕轮效应D.刻板印象E.蝴蝶效应 25.传播的内容分析主要包括() A.传播的分类B.传播的符号C.传播的宣传方法D.传播对象的心理E.传播对象的劝服 26.根据公关工作的业务类型,可将公关活动划分为() ...https://m.sczikao.com.cn/beikao/a43698.html
5.受众调研范文9篇(全文)这种知觉的选择性, 要求我们在广告实践中注意受众的兴趣、特征以及广告环境、背景, 并基于这些灵活运用各种广告因素, 以实现广告目标。 三、知觉的偏见与广告策略 由于知觉的上述特点, 人们的知觉在实践中往往会产生偏见而犯错误。如何利用和防备知觉偏见是我们需要探讨和研究的重点。 https://www.99xueshu.com/w/ikeyf0wxl8vu.html
6.社会心理学这有点类似我们的知觉机制,一般情况下会带给我们有用的信息,但有时又使我们误入歧途。另一个关注诸如基本归因错误这类思维偏见的原因就是出于人道主义的考虑——人们不应该总是因为自己的问题而被责备,人们更愿意承认失败、残疾和不幸是现实环境导致的结果。第三个原因是我们通常意识不到这种思维偏见,也意识不到如果...https://www.douban.com/note/802719124/
7.西北师范大学人格与社会心理学2023年考研自命题科目参考大纲通过本章的学习,掌握态度的定义及其特征、态度的构成要素、影响态度和行为关系的因素,以及态度测评的基本技术方法;了解偏见产生的原因、偏见产生的后果和消除偏见的途径。 考核内容: 第一节态度概述 一、态度的定义及其特性 1.态度定义 2.态度特性 二、态度的构成要素 ...https://www.gaodun.com/kaoyan/1291495.html
8.常见的人际知觉偏见及解释导语:人际关系中知觉偏见的纠正人际知觉是指我们对人与人之间关系的知觉,包括自己与他人关系以及他人与他人的关系。人际知觉是在人际交往中形 人际关系中知觉偏见的纠正 人际知觉是指我们对人与人之间关系的知觉,包括自己与他人关系以及他人与他人的关系。 https://www.unjs.com/w/101690.html
9.2021年心理咨询师考试知识点梳理:社会知觉与归因刻板印象(具有社会适应的意义,使人的社会知觉过程简化;但在有限经验基础上形成的刻板印象往往具有消极的性质,会使人对某些群体的成员产生偏见甚至歧视)。 三、印象形成中有哪些信息整合模式? ⑴加法模式 ⑵平均模式 ⑶加权平均模式 ⑷中心品质模式:真诚、热情是积极的中心品质,虚伪、冷酷是消极的中心品质。中心品质模式...https://m.hqwx.com/news/2021-4/16189953492711.html
10.关于教师学业偏见的成因及克服策略的个案研究结合偏见相关理论,导致教师产生学业偏见的原因主要包括社会学习、验证性偏见、归因偏差和人际知觉偏差。综合实际调查研究发现教师的观念和素质以及现行教学评价制度也是影响教师产生学业偏见的重要因素。针对学业偏见形成的原因,本研究建构了相应的克服策略:加强自我反思,树立教育公平理念;正确认识和看待学生,树立正确的学生观;...https://wap.cnki.net/lunwen-10156705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