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事档案有什么用途?包含哪些材料?档案能自己携带、保管吗?毕业后,档案怎么办?入职新公司,要转移档案吗?哪些机构能存放档案?档案存放收费吗?辞职了,档案应该放哪里……
二、互动体验让档案“触手可及”
互动体验环节结束后,张晓敏部长与陈凯副馆长从多个角度对整场活动作精彩点评,张晓敏部长对整体活动的环节设定以及氛围营造表示肯定,并通过列举档案存在的常见问题,重点强调规范完整的流动人员人事档案的重要性。陈凯副馆长提到流动人员人事档案对于个人、单位、甚至城市发展都尤为重要,通过活动面向市民提供优质、高效、贴心的流动人员人事档案服务,不但体现苏州城市温度,更彰显苏州爱惜人才、凝聚人才、成就人才、留住人才的态度和决心。
三、库房参观让档案“不再神秘”
目前,全市公共就业人才服务机构共保管人事档案132万份,其中苏州市人才服务中心保管17万份。苏州市人才服务中心自2023年起升级改造流动人员人事档案中心,同步推进在库档案的数字化和配套改造工作。
作为流动人员人事档案中心升级改造后的第一个“档案开放日”,大家跟随档案工作人员的脚步,身临其境地了解档案管理的实际场景,实地走进阅档室、办公区、档案库房等区域,亲身体验档案接收的全过程,近距离了解档案数字化工作的新模式,切身感受档案工作的严谨与细致。
四、时光邮局让档案“穿越时空”
人事档案,记录了每个人的过去,见证了个人的成长,也承载着他们对未来的期许。在活动的“时光邮局”环节,大家在印有“档案开放日”的明信片上,书写下2024年心愿寄语,加盖“干将之窗”印章后放入信封,带着对未来的美好期盼,将信封投入“时光邮局”邮筒,与未来的自己展开一场跨时空对话。若干年后,心愿实现时,由小小的明信片牵引出人生重要节点的档案材料归档,划出一个个人生的“关键词”。
活动结束后,在江苏省人才流动服务中心指导下,全市各级公共就业人才服务机构档案业务负责人围绕流动人员人事档案业务办理过程中的一些问题进行交流沟通,推动苏州全市公共就业和人才服务机构的档案管理工作更高效、便捷、规范。
兰台筑梦展新颜,故纸堆里写芳华。2023年,全市公共就业人才服务机构提供档案接收、档案转出、查(借)阅、留学归国建档、高中阶段留学人员学生档案托管等各类档案服务137179人次。
依托“档案开放日”活动,苏州人社部门引导社会公众进一步了解人事档案知识,对档案工作的价值意义和档案的重要性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接下来,苏州人社部门还将在6月28日、9月27日、12月6日,按季开展三期“档案开放日”主题活动,持续与大家携手探索档案奥秘,呈现更多档案精彩内容。感兴趣的朋友可以联系我们工作人员报名参加!
你问我答
没有来得及参加首期“档案开放日”活动的小伙伴也不要急,请随人社君一起看看活动中的人事档案热点问答吧!
1.一位刚毕业的陶同学通过报名后台提问:大学毕业时,老师把档案给了我,请问档案可以自己保管吗?
3.市民李先生通过报名后台提问:工作以后取得的学历材料,还有职称材料等应该如何处理?
答:党员材料是人事档案的一部分,首先要查询人事档案存档机构。毕业生档案的去向,一般为户籍地公共就业人才服务机构,工作地公共就业人才服务机构,以及如国企事业单位等有保管档案权限的单位。
需要注意的是,可能存在学校未及时将党员材料放进人事档案中的情况,导致毕业生的人事档案已经从学校转递到地方存档机构,但党员档案仍滞留学校,请注意把党员档案及时归档。
5.一位HR徐女士通过报名后台提问:从国企离职后,我的人事档案应该怎么处理?
答:有以下三种情况
情况1:如果新入职的工作单位是机关、国有企事业单位等具有档案保管权限的,档案可以直接转递至工作单位进行保管。
情况2:如果新入职的工作单位没有档案保管权限,建议将档案转递至工作地的公共就业人才服务机构,便于今后及时办理归档手续。
情况3:如果暂未就业,档案可以转递至户籍地公共就业人才服务机构。
6.研究生复试如何办理政审表盖章?
7.入职新公司,档案需要转移吗?需要缴纳保管费用吗?
答:到机关、国有企事业单位等有档案保管权限单位就业的,可以将人事档案转递至就业单位保管;到没有档案保管权限单位就业的,可以申请将人事档案转递至工作地公共就业人才服务机构保管。
联系我们:0512-12333地址:苏州市平泷路251号城市生活广场A座邮编:215031E-mail:web@rsj.suzhou.gov.cn
您访问的链接即将离开“苏州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门户网站,是否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