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经济”的2021:Z世代成价值载体,增量发掘与存量博弈共存

回顾2021年国内消费市场的发展情形,用“百花齐放”来形容或许并不为过。

根据赢商网数据显示,2021年休闲零食、新式茶饮、美妆个护、家电、潮玩等赛道发展迅速,一定程度上带动消费市场的繁荣,新零售市场规模达到1.8万亿,过去五年年均复合增长率超过100%。

经济发展带动消费升级,消费升级加速涌现出的新潮流,为新经济的成长提供了土壤。

随着年轻用户群体逐渐成为消费主力军,在消费特性上呈现出崇尚个性,追求自我等特点,“悦己消费”逐渐成为主流消费趋势,由此催生出颜值经济、单身经济、宠物经济等新型经济业态。

接下来,「松果财经」和大家一起盘点2021年新消费市场新型经济业态,分析其爆发的新风口以及未来赛道规模,解读消费升级下的新业态经济走向。

伴随我国消费结构的升级,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注重外在消费。在这个“靠脸吃饭”的时代,拥有一张高颜值的容貌,相当于拥有了一张入场券,这也催生了颜值经济的爆发。

如今,颜值经济已飞速发展到4.0时期,“变美”成为不少群体的追求,包括80后、90后,甚至是00后都成为颜值经济的重要用户群体。

根据市场数据显示,当前国内美容用品市场主要由Z世代和千禧一代女性消费者推动,2020年,40岁以下人均花费超过1000元人民币的女性贡献了该市场的近70%占比。

2021年6月16日,港股市场迎来牙科龙头时代天使,发行价173港元的时代天使,上市首日涨幅最高却达到183.24%,外界也将高瓴资本认定成时代天使的最大赢家。

虽然在“悦己消费”的推动下,未来颜值经济的市场前景无疑是巨大的。但对于“爱美”的消费者来讲,作为用在“脸上”和“身上”的产品,更需要一个健康、正规的行业环境。

“懒人经济”,本质上由人们省时省力、生活水平以及生活设施的完善。提升效率与品质的需求催生,代表着当下消费观念与方式的升级,这也是懒人经济直接爆发的根本原因。

最早寄生于互联网的懒人经济便是外卖,根据第48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止2021年6月底,国内网上外卖用户数量已超4.69亿人,外卖市场的规模就足以达到百亿规模。

就目前已经形成的发展态势而言,懒人经济初步形成了“服务”和“产品”两大板块,比如代购、家政服务、外卖、社区团购等皆属于懒人服务,而懒人眼镜、嗑瓜子神器、手机遥控器、预制菜等就是懒人产品。

当下,按照消费升级以及追求效率生活的发展趋势来看,人们“变懒”已经成为一个不可逆转的趋势,未来,不仅年轻的Z世代群体,“懒人经济”的主要用户群体还会迅速扩张,向90后、80后甚至是70后展开。随着商业便捷性的完善以及生活服务的不断提高,“懒人经济”也将向着深度和广度继续延展。

宠物经济的崛起,与近几年流行的“单身经济”、独居年轻人以及人口老龄化增高有关。

另一方面,独居年轻人的增加,希望能有感情寄托来消减自身的孤独感和空虚感,据《2021宠物食品行业消费洞察报告》显示,2021年我国的独居成年人数量将接近1亿,而养宠物的人数将达到6294万。同时,截止到2021年底,我国单身人口数量已经超过2.4亿人,一定程度上也催生了宠物经济的爆发。

2021年6月,福贝宠物启动上市,如果福贝宠物顺利上市,将成为国内继中宠股份、佩蒂股份、依依股份之外的又一个宠物食品代加工企业。

未来,随着收入水平和生活条件的提高,宠物将成为家庭的重要陪伴载体,这种情感需求仍将会进一步地推动宠物经济的发展。波奇宠物首席战略官房凯表示,“宠物行业这一市场正处于即将爆发的前夕。”

从中国李宁登上纽约时装周,到故宫口红走俏,再到完美日记、元气森林、奈雪的茶、波司登等国货品牌爆红,一波波国潮消费热潮持续升温。

加之,Z世代成为消费主体的格局逐渐形成,对具有民族文化的产品具有天然的好感,促进了国潮经济的爆发。根据最新的中国青年报社《不同代际的民族自豪感调研》显示,90后、00后为代表的Z世代群体的民族自豪感高于60、70、80后。

市场上,对于国潮的定义也没有统一的定义,但更多的指的是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和现代潮流元素相融合,比如结合时尚设计风格、多元化营销手段建立品牌IP。很明显的例子,就是李宁,剥离自身品牌建立“中国李宁”要让自己踏入了高端和国潮的门槛。

如今随着国潮的发展,国潮步入3.0时代,对于国潮的定义更加广泛,已经不在限制于将与国内民族传统文化相结合,而是更倾向国货品牌、国产产品等具体民族识别性的产品和品牌。2021年7月,郑州暴雨期间,鸿星尔克捐赠5000万物资,随后其产品被广发网友买爆。实际上就是一种“国潮经济”的体现,更多的是这种“国潮经济”体现在爱国情怀。

在资本的支持下,国货品牌仍有着广阔的市场空间,国潮优势将进一步体现。截止2021年,包括红杉中国、经纬中国、IDG资本、高瓴资本在内的多个投资机构,向喜茶、王小卤、菜鸟和配方师、谷雨护肤等国货品牌抛出了橄榄枝。

作为国内社会的主要劳动力,自古以来,男性群体对消费并没有很大的需求。

美团的王兴曾经在饭否中提到一则市场消费价值结论:少女>儿童>少妇>老人>狗>男人,男性“当仁不让”地排在了最后,消费价值甚至要低于汪星人。

这是长久以来市场对于男性消费力的认知,一直以来,社会及市场给予男性的消费标签都在衣服、汽车、房子、手表、古玩等偏高档的产品。

各种统计和分析数据显示,饮食、理容、3C数码以及服饰潮鞋是男性消费者日常花钱最多的品类。曾在2012年京东公布的数据显示,在已经8000万注册用户数当中,男性占了60%以上。

前不久,国潮男士个护品牌蓝系就完成了千万元A轮融资,由梅花创投领投,玖创资本和金慧丰资本跟投。据悉,这是蓝系上线一年多以来获得的第3轮融资。

不仅如此,男士用户对自己的“悦己”理念的提高,变美”也不再是女性专利,越来越多的男性也愿意通过医美变“美”,也带动了医美市场、植发市场等更多细分领域。“据艾瑞咨询数据显示,2020年,医美消费人群中约10%为男性消费者。

除了爱美,男性用户也更加爱潮,特别是Z世代男性群体,比如忠爱手办、潮鞋、潮服、RAP等多种潮物。淘宝数据显示,2018年以“潮牌”为关键词的搜索量超三亿。

在得物、识货、虎扑等潮物APP上,潮品、稀缺品的价格会来得更高一些。目前,耐克Dunk系列的产品当中潮流系列,已经远远超出了品牌溢价,甚至有多款产品价格高达上万元。

“他经济”这个万亿级的市场,或呈现更大的潜力。对于资本以及市场来说,更应该抓住这批消费个性更为明显的年轻用户群体。

伴随社会产业的转变,第三服务产业逐步进入驱动模式,这一模式下,女性地位得到显著提高占据主导地位,催生了审美和消费的升级,更加趋向于“女性价值观”。

也就是说,人们会更愿意为赏心悦目付出更高价格,女性消费观念也从“奉献型消费”转向“悦己消费”。

在这种思想观念转变和解放的背景下,以女性消费为导向的“她经济”得到快速发展。据CBNData数据显示,2020年中国97%的女性都是家中“买买买”的主力军,2020年中国女性消费市场超过了10万亿,消费的方向更广、品类更多。

当下,有消费需求的女性越来越多,女性消费需求的年龄段上也是各有分布,不过,主要集中在年轻女性。据艾瑞咨询数据显示,20-25岁年轻女性成为医美消费主力,人均消费金额达7700元,其中,非手术类医美项目越来越受到青年消费者的欢迎。

如今,“女性经济”发展趋势愈演愈热,成为各行各业绕不开的焦点。加之,全民健康时代的来临,很多滋补品牌抓住新趋势,专门为女性消费者设计的滋补品越来越多,其中知好燕燕窝、东阿阿胶等为较典型的代表。

根据数据显示,2015-2019年,线上燕窝的复合增长率超过50%,即食燕窝复合增长率超过100%,消费人群中,孕妇是燕窝消费的主力军,2020年双十一孕妇消费燕窝比例提高了19%。燕窝市场在“女性经济”以及“全民健康”的推动下,也将迎来一波新的爆发的机遇。

“女性经济”已经是新业态经济中,所不能忽视的存在。

近些年,能够明显感觉,市场专注于“一人份”、“单人”等方面的服务、产品不断涌出,例如“一人食”、“迷你家电”这些。

“单身经济”也称“一人消费”,导致这种新经济业态逐渐崛起的核心原因,在于当前国内的单身群体正在逐渐增高,且单身人群具有极高的边际消费倾向。截止2021年底,我国单身人口数量已经超过2.4亿人,近半单身人群集中在20-29岁。在“未婚且单身”的群体中,90后、Z世代、白领等年轻群体占主要比例,这也就加速了“单身经济”的爆发。

根据艾媒咨询发布的《2021中国单身群体消费行为调查及单身经济趋势分析报告》,单身人口和独居人口的增加,催生了一人居、一人食、一人游和一人嗨的市场,为“单身经济”提供了绝佳的发展机会。市场数据显示,“单身经济”消费市场规模有望达13万亿元以上。

目前,“单身经济”的主要市场爆发点,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专注于单身群体的服务,比如说,娱乐消费、旅游、宠物等;另一方面,一人食、迷你类家电等产品集中爆发,微波炉、电饭煲、洗衣机等家电有往迷你化发展的趋势。

除了白天消费之外,国内有不少年轻人更热衷、享受夜晚消费带来的快感,宵夜、娱乐、购物等成为带动了整个“夜经济”崛起的关键。

“夜间经济”主要指的是晚6点-早6点之间,以休闲、旅游、购物、健身、文化、餐饮为主要形式的现代城市消费经济。

根据《2021中国夜间经济最新发展报告》显示,2016年以来,中国夜间经济规模快速增长。截至2020年底,中国夜间经济规模突破30万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了5.0%,预计2022年将突破40万亿元。

目前,“夜间经济”主要发生在经济繁荣度较高的一二线城市,同时这些城市还满足娱乐设施齐全、多样等特性。比如长沙,这座被网友称之为“不夜城”的城市,其消费形势以及内容非常多样化。

总体来讲,“夜间经济”催生了众多业态的发展,但传统线下以及到家、到店消费仍是“夜间经济”的主要业态。不过,随着娱乐方式以及生活服务的提高,一些新的业态也在呈现出发展潜力,例如在线娱乐、游戏、线上消费、购物等正在成为“夜间经济”的生力军。

除了把握大方向的判断之外,对夜间个性化的消费品类也是机会点,比如宵夜市场的小龙虾、烧烤,煲剧必备的休闲食品等。

但也能够看到的是,随着健康、合理的作息、饮食逐渐受到年轻群体的认可,加之,国家层面,对资源限制以及限电的力度增强,夜间经济也会受到这种不确定性的影响。

能够看出的是,在消费结构升级以及消费需求、观念转变的趋势下,逐渐衍生出许多新业态经济。在资本和市场的一轮眷顾下,这些新经济都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

但也能明确的是,像夜间经济、颜值经济这些具有特殊性的经济业态,是否仅是资本或市场收割流量的一轮“形式”,还存在着不确定性。不过,有一个共同点,这些新业态经济都是围绕Z世代等年轻群体作为核心用户所展开,在新消费和新经济的走势下,年轻群体仍将成为资本和市场争夺的主要对象。

THE END
1.[共同关注]网络直播售卖“星期宠”乱象丛生买卖疫苗接种记录册...网络直播售卖“星期宠”乱象丛生:买卖疫苗接种记录册,宠物医院参与造假。https://tv.cctv.com/2024/05/20/VIDESx7cO6IFQgQtM4g6PMfq240520.shtml
2.梅州日报近年来,宠物市场升温,但乱象也随之产生。中国消费者协会日前公布的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全国消协组织受理宠物类投诉6617件,同比增长近九成。 点评:宠物市场乱象不仅损害了消费者权益,也影响了宠物市场的长远健康发展。诚然,宠物经济不应成为城市管理中的“盲点”,整顿宠物行业市场乱象刻不容缓。https://mzrbh5.meizhou.cn/html5/2022-08/15/content_7221_6594493.htm
3.新快报教声乐的莹莹老师家的缅因猫走丢了,在两个寻宠机构的帮助下,花费过万终于找回。得益于消费升级,被称为“它经济”的宠物行业逐渐发展出覆盖宠物衣食住行、生老病死的全产业链。《2022京东宠物消费趋势报告》数据显示,去年中国宠物实体市场规模达1158亿元,宠物食品份额进一步增至46%,依然占据最大规模。 https://ep.ycwb.com/epaper/xkb/h5/html5/2023-03/07/content_1515_559120.htm
4."315揭露宠物粮乱象:整治行动启动,产业链透明化助力重塑消费者信心"近日,在第42个国际消费者权益日(简称:315)当天,央广网中国之声独家报道了宠物粮市场乱象,并指出:有着“中国宠物食品之乡”称号的河北省邢台市南和区,宠物食品年产销量超130万吨,占全国宠物食品约60%的市场份额,但市场劣质宠粮乱象频出。 据央广网记者调查发现,每天有大量的劣质宠物粮从这里流向市场。宠物粮配料...https://www.petslib.cn/news/610849133804126208.html
5.年轻人流行生“哈基米”?宠物经济野蛮生长时宠物经济野蛮生长时 本文作者:王钰祺 责编:刘照龙 排版:刘雅琼 主编:杨猛 在有关猫猫狗狗的爱宠短视频里,一首在歌词里反复唱着“哈基米”的BGM正十分的流行。 虽然在日语里“哈基米”意味着“蜂蜜”,但在国内这三个字已经成为了毛孩子的代名词。由此,“生哈基米”表达的就是“有了个毛孩子”的意思。https://www.niaogebiji.com/article-624610-1.html
1.那些跨界到宠物赛道的巨头们,混的咋样了?澎湃号·湃客得益于人们对宠物价值的进一步认可和消费能力的提升,我国宠物市场经济呈现持续增长的趋势。据艾媒咨询数据,2023年中国宠物经济产业规模达5928亿元,预计到2028年市场规模有望达11500亿元。 向好的市场趋势使得各大巨头纷纷跨界布局宠物赛道,试图在这个充满潜力的领域分得一杯羹。 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29330446
2.“我不要钱,我只想让我的狗活过来!”揭秘血淋淋的宠物行业乱象二、3000亿宠物经济的背后乱象 "我不想要钱,我只想要Siri活过来。我想让他们倒闭,这样的公司根本不配做宠物行业!" 2021年7月9日,一名叫“亚瑞蒂奥”的微博用户发了一篇长文,哭诉了自己的金毛爱犬Siri在宠物托运途中意外死亡的事件。 原来,亚瑞蒂奥联系了一家宠物托运服务商“广州帮帮”,双方商定的采用空运将金毛...https://www.dsb.cn/160926.html
3.从萌宠到动物盲盒,看城市中人与宠物的关系表面上看,这是一个人类驯化宠物,宠物经济又回馈人类的关系。但事实上,在城市中,人类也需要被宠物“驯化”才能拥有更良性的关系。 猫咖乱象+宠物盲盒,揭露了人与宠物的另一面 近年来,源于日本的猫咖和狗咖在国内很多城市相继开花。在店里,喝不喝咖啡不重要,能和猫狗一起玩耍、拍照才更符合消费者的意图。 https://www.gzstv.com/a/61881cf0b9fe4efd95b763aea1216e54
4.被资本热捧的宠物经济,亟需一场价值重构乱象丛生的宠物行业,成为了“智商税”的泛滥区? 独居人群规模的扩大,以及居民收入的逐年递增,都给宠物市场规模的快速增长创造了优良的环境。不过,真正引发宠物行业迎来投资热潮的契机,当属疫情。 疫情过后,投资愈加谨慎的投资人发现,宠物行业具备抵抗经济周期下滑甚至逆势增长的能力,换言之,经济越差,宠物行业的高速增长...https://36kr.com/p/1865636570026755
5.宠物粮市场乱象:一场践踏生命的信誉危机近日,有媒体曝光河北邢台南和区宠物粮生产基地有不法厂商为追求更高的经济利润,使用最劣质的原料制作宠物食品,甚至大量“掺石粉”“掺羽毛粉”。有从业者坦言:“用最烂的东西做最贵的粮,这就是这个行业的潜规则”。(3月15日 中国之声) 宠物粮市场乱象迅速引发一大批“铲屎官”的关注:一部分养宠人严正抗议毒粮...https://m.yunnan.cn/system/2024/03/21/032982950.shtml
6.“吸猫撸狗”的“它经济”有制度的约束才能良性发展但是需要强调的是,宠物经济的良性发展离不开制度的约束。需要看到,我国目前尚未形成统一的、专门针对宠物产业发展的法律法规和行业标准,行业依然处于自发生长阶段。“它经济”无论是上游、中游还是下游,都存在着监管空白。只有及早制定行业标准,倡导协会自治约束,依法管理宠物市场经济,严厉打击市场乱象,督促商家遵守规章...https://www.xiancn.com/content/2022-09/18/content_663642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