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40年的中国会计信息化

结论:会计信息化开启了企业信息化建设的先河,推动了以ERP、CAD/CAM、CRM、SCM等多种企业应用软件的不断应用和扩展升级;在企业数字化转型的过程中,会计信息化再度引领企业走向全面数字化,在企业迭代升级的过程中再当大任,进一步推动企业的智能化管理水平;信息技术在会计领域的深入应用推动了企业会计信息化的水平,也改变了传统会计管理模式、人才培养模式,对企业管理的深度剖析和及时决策带来了巨大价值。

作者:刘勤,上海国家会计学院智能财务师FAI项目总顾问,上海国家会计学院党委副书记兼纪委书记、副院长、教授

杨寅,上海国家会计学院智能财务师FAI项目专家,上海国家会计学院和上海财经大学联合培养博士后、副教授

引言

自1979年财政部在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启动会计电算化试点工作以来(刘玉廷,2009),我国会计信息化经历了40年的发展历程,这40年也恰逢中国改革开放大潮。会计管理从电算化到信息化(狭义),再到目前方兴未艾的智能化,这是我国广义会计信息化(包含会计电算化、狭义会计信息化和会计智能化,以下统一简称为会计信息化)发展的缩影,也是中国会计行业不断转变思想、创新管理、再造组织、培养人才、探索新技术应用,以服务财政中心工作、服务中国经济发展的辉煌历程(杨纪琬,1985;王景新,1994;刘勤和杨寅,2018)。

进入21世纪,我国积极扩大内需,拉动经济快速增长,企业集团业务规模不断扩张。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企业在国际化进程中财务管理出现了效率低下、成本上升、管控难度增加等问题。基于此,2005年开始,以中兴通讯为代表的大型集团企业开始建立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张瑞君等,2010;何瑛和周访,2013)。经济一体化使全球经济规则、技术规则趋同,会计信息化标准成为企业解决财务管理问题的关键技术(应唯等,2013),2008年XBRL中国地区组织成立,我国会计信息化进入了标准化阶段。

大数据时代的到来要求企业具有经营管理敏捷性和信息决策实时性,现代企业以数据驱动来带动业务发展,需要从大数据环境下获取决策信息。企业借助人工智能技术智能化地处理会计工作,挖掘数据背后隐含的秘密,让数据通过洞察变成信息和知识,辅助管理决策。2016年德勤和KiraSystems联手宣布将人工智能引入会计、税务、审计等工作中,标志着我国进入了会计智能化阶段。

新技术正以风卷残云之势改变着传统会计的流程、组织和方法,甚至战略思维(刘勤等,2014)。新技术利用高速、准确、智能等特点,帮助会计人员实时、精准、安全地收集经济数据,快速、精细、高效地对会计信息进行存储和处理,方便、智能、人性化地为管理者展示所需的财务信息,帮助组织降低会计工作成本、提高效率、提升质量,加强风险管控、支撑财务转型和支持组织快速发展。现代技术在一定程度上破解了中国改革开放40年会计发展的诸多难题,不断助推会计向高质量方向发展。尽管会计信息化的主要驱动力来自于企业自身需要和现代技术推动,但若没有政府强有力的政策指导、高校和学术机构的人才供给和智力支持、中介机构的咨询服务、软件厂商的产品研发,会计信息化发展定会成为无源之水,也不可能获得如此卓著的成绩。会计信息化是一项系统工程,它的发展具有长期性、复杂性、多样性和动态性的特点,科学地回顾和展望它的发展历程必须从多维度视角去观察。

研究理论模型

会计信息化40年发展历程的四维结构分析

我国会计信息化40年发展经历了会计电算化、会计信息化(狭义)和会计智能化(唐清亮,1986;刘勤和杨寅,2018),三个阶段的详细划分与阶段内容如表1所示。

2、政策维度

表2会计信息化40年发展历程政策维度的划分

会计信息化40年发展历程的主要政策如表3所示。

表3会计信息化40年发展历程的主要政策

3、知识维度

01人才体系

从1982年公开出版第一本高等财经院校教材开始,我国会计电算化教育分别经历了本科生、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三个阶段。1994年财政部颁布《关于大力发展我国会计电算化事业的意见》,明确提出了会计从业人员关于会计电算化知识的初、中、高三级培训计划。1998年教育部颁布《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在管理学门类下只设置会计学和财务管理两个二级专业,全国大部分院校取消了会计电算化专业的招生,但大部分院校仍然有会计电算化方向。2004年,为了培养会计人才同时具有理论与实务的知识,教育部和国务院学位办批准设立会计硕士专业学位(MPAcc)。为了迎接现代信息技术对会计工作的冲击,财政部2009年提出未来将全力打造会计信息化人才队伍。会计信息化40年发展历程的主要人才体系如表4所示。

表4会计信息化40年发展历程的人才体系

02理论体系

在会计信息化40年发展历程中,也产生了许多理论热点,这些主要的理论热点如表5所示(孙玉甫和刘梅玲,2017;毛元青和刘梅玲,2015;刘勤等,2014;陈宋生等,2013;吴沁红,2012,2011,2010,2009,2006,2005)。

表5会计信息化40年发展历程的理论热点

03信息技术

会计信息化40年发展历程的信息技术通过两个方面进行探讨:第一,借助中国会计学会会计信息化年会提出的具有当时特点的信息技术,例如2005年至2015年年会均提出XBRL,如图2所示(孙玉甫和刘梅玲,2017;毛元青和刘梅玲,2015;刘勤等,2014;王跃堂等,2004);第二,由上海国家会计学院主办的2017年和2018年影响中国会计从业人员十大信息技术的评选活动,提出近两年对会计从业人员影响较大的信息技术,如图3所示(上海国家会计学院等,2017;上海国家会计学院等,2018)。

(影响会计从业人员十大信息技术)

04实践维度

上个世纪80年代初,市场上主要是基于DOS平台的核算型单机软件,并以企业的定制化会计软件为主。1988年,市场出现了商品化会计软件产品,主要侧重于会计核算。从1996年开始,我国企业由会计核算型软件向管理型软件迈进,ERP成为市场的主导。随着互联网的广泛应用,基于WEB技术的ERP网络财务软件开始出现。随着经济全球化,2005年财务共享服务模式开始在集团企业应用。2008年,我国开始迈入会计信息化标准建设阶段,大量XBRL的产品得到快速应用。随着“大智移云”技术的快速发展,企业开始应用财务云、智能决策系统、RPA等产品。会计信息化40年发展历程的主要产品应用如表7所示(中国会计学会会计信息化专业委员会,2009;孙玉甫和刘梅玲,2017;毛元青和刘梅玲,2015;刘勤等,2014;陈宋生等,2013)。

05多维度逻辑关系

1.会计信息化的理论体系

会计理论以提高经济效率为主要目标,将约定的概念通过对经济管理活动的归纳、总结而形成体系。然而在会计信息化领域,无论从“老三论”到“新三论”,还是到TMAIM理论(刘梅玲和杨周南,2016),理论探讨尽管一直在持续,但终究没有形成被业界普遍认可的理论体系。面向未来,(1)会计信息化理论的发展将会呈现接轨于传统会计理论、依赖于信息系统处理过程、贴近于企业经济管理活动的特点;(2)研究内容可能包括且不限于财务决策支持系统,智能财务系统,XBRL和网络财务报告,信息系统审计,信息技术治理、风险及评价,伦理和隐私,会计信息可视化等内容。

2.会计信息化的技术趋势

现代技术的发展轨迹,预示着未来技术正朝着不可预期的方向发展,并对会计产生深远影响。在众多技术中,大(数据)智(能技术)移(动互联)云(计算)物(联网)区(块链)技术的影响将不断凸现。(1)随着会计智能化发展的深入,机器学习、深度学习、自然语言理解、知识图谱、专家系统等技术在会计领域的应用会趋于成熟;(2)财务共享的发展则将更加依赖RPA、电子发票、电子档案、移动计算、图像识别、财务云、5G通讯、大数据分析、商务智能等技术;(3)区块链和强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和大批成熟应用场景的出现,将会伴随着新的财务管理模式的出现,引发企业决策模式、管理运营模式、生产经营模式、服务创新模式和数据分析模式等方面的变革。

3.会计信息化的企业应用

传统会计信息化可以帮助企业解决采购销售、会计核算、管理会计、决策支持等会计工作,未来会计信息化将引领会计工作向纵横延伸:(1)财务会计将与管理会计更加融合。借助于商业智能、数据挖掘等技术,使财务工作的重点向大会计融合的方向发展。(2)财务会计将与业务活动深度一体化。财务会计的工作源于业务活动,借助信息技术,使企业财务与业务的一体化程度进一步加深。(3)会计信息系统将打破组织的边界,与外部系统实现有机集成。不仅会实现与税务、财政、金融系统的集成,还会实现与上下游企业、战略伙伴等机构信息系统的集成。(4)会计信息的呈现方式将向频道化、个性化、实时化、可视化等方向发展。这将使会计信息用于加强和改善企业经营管理和帮助政府部门进行宏观调控等方面的作用更加彰显。

4.会计信息化的市场产品

传统的会计信息化市场产品主要以中小规模的财务软件或者ERP系统为主,当前的市场已发生了较大的变化。鉴于财务工作涉及范围越来越广,未来会计信息化市场产品将呈现以下趋势:(1)跨组织边界、融合了会计信息处理核心功能的企业供需链管理系统,体现人工智能先进算法的RPA以及新型的智能财务系统,包含预算和绩效管理等功能的管理会计信息系统,融业务活动、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为一体的财务共享服务系统等产品将成为市场的主流。(2)将金税系统与企业风险管控系统有机集成的、将财务大数据与商业智能有机结合的、将物联网和区块链技术有机融合的新型会计信息系统将会陆续出现和不断优化。(3)在互联网环境下,能帮助企业提供所需的洞察、完善业务模式、创造竞争机会并打造敏捷财务团队的新一代财务云产品也将会出现。

THE END
1.理工光科: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在创业板上市招股说明书报告期内,公司主营业务总体呈现稳步发展、平稳增长的态势;未来,随着光 纤传感技术应用的不断深入,以及物联网的进一步建设,公司所处的光纤传感 器及智能仪器仪表行业正处于重要发展期,市场前景可期。公司面临的主要风 险包括市场开拓风险、技术创新风险等。 为降低本次发行摊薄公司即期回报的风险,增强对股东利益的回报...https://stock.stockstar.com/notice/JC2016101900000004_53.shtml
2.网络中心当今社会,以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人工智能、5G、VR/AR、区块链等信息技术为代表的科技革命对人类生活、工作、学习等各个方面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在教育领域数字校园已成为办学的基本条件,特别是职业院校数字校园已成为支撑教育教学、沟通校企合作、促进师生发展的必需环境。 http://www.xtzy.com/wlzx/detail.jsp?public_id=153330
3.2020年网络新技术新应用在网络安全领域的发展特点2020年,经过时间充分检验的区块链技术应用走下“神坛”,一直被推崇的网络防御天然属性暴露出众多问题,在网络安全领域的发展由爆发式增长转入理性完善阶段。(一)区块链特有的技术缺陷成为网络安全暴风眼2020年,区块链技术逐渐发展成熟,广泛应用于金融、物联网、公共服务、供应链等诸多领域,其自身安全问题成为网络安全业内...https://www.cnblogs.com/zywnnblog/p/14331852.html
4.物联网发展现状及趋势分析物联网CIO时代网2. 物联网的发展历程 物联网发展第一阶段:物联网连接大规模建立阶段,越来越多的设备在放入通信模块后通过移动网络、WiFi、蓝牙、RFID、ZigBee等连接技术连接入网。在这一阶段网络基础设施建设、连接建设及管理、终端智能化是核心。 物联网发展第二阶段:大量连接入网的设备状态被感知,产生海量数据,形成了物联网大数据...https://www.ciotimes.com/iot/152631.html
5.短波王翠林:浅析我国物联网技术应用发展物联网被称为继计算机...物联网被称为继 计算机 、互联网之后世界信息产业发展的第三次浪潮。随着人工智能、5G通讯技术、大数据等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的不断成熟,物联网技术实现颠覆性突破,已完成应用试点与技术验证,进入跨界融合、集成创新和规模化发展的新阶段。物联网技术的不断升级,对工业、https://xueqiu.com/4162984112/149944308
6.技术趋势物联网发展现状与产业发展趋势他提出:“要着力突破传感网、物联网关键技术,及早部署后IP时代相关技术研发,使信息网络产业成为推动产业升级、迈向信息社会的‘发动机’”。 这篇讲话对中国物联网的发展目标提出明确要求,把对物联网概念的研究推向了新的高潮。在中国,“物联网”一词随即成为炙手可热的名词。许多专家预言“物联网”将是继计算机...https://iei.jxut.edu.cn/info/1032/1802.htm
1.物联网技术的发展历程及其未来趋势物联网(Internet of Things,IoT)是指通过互联网将物体(物理设备、生活用品等)与互联网连接起来,使其能够互相传递信息,自主行动,以实现智能化管理和控制的技术体系。物联网技术的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1980年代,但是直到2000年代末,物联网技术才开始迅速发展,成为当今最热门的科技趋势之一。 https://blog.csdn.net/universsky2015/article/details/137297701
2.科技名词物联网internetofthings,loT科技博览2021年,《物联网新型基础设施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21—2023年)》指出,要加速推进全面感知、泛在连接、安全可信的物联网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技术创新,壮大产业生态,深化重点领域应用,推动物联网全面发展,有力支撑制造强国和网络强国建设。 随着技术的进步和需求的变化,物联网的发展呈现出一些新的趋势。通过使用物联...http://www.agricoop.net/mobile/news/show.php?itemid=21039
3.电气工程开题报告范文(通用10篇)摘要:我国自动化技术发展非常迅速,在冶金业中的应用我国已经自主开发出了具有世界领先水平的核心控制软件。本文从物联网技术、数学模型、自动化系统的集成与创新以及能源管控一体化对冶金工业自动化技术作了更深入的分析。 关键词:冶金;自动化技术;发展 近些年我国自动化专业技术的发展得到了很大的成就,已经被推广至制造...https://www.wenshubang.com/kaitibaogao/84148.html
4.人工智能主要分为哪几个研究阶段,未来的发展方向是什么人工智能一直处于计算机技术的前沿,人工智能研究的理论和发现在很大程度上将决定计算机技术的发展方向。现在,已经有很多人工智能研究的成果进入人们的日常生活。从目前的一些前瞻性研究可以看出,未来人工智能可能会向以下几个方面发展:模糊处理、并行化、神经网络和机器情感。 https://www.51cto.com/article/580965.html
5.物联网发展问题(精选十篇)特点七:物联网核心技术突破仍是难题, 领先产品依旧贫乏。 特点八:物联网商业模式仍处于探索阶段, 物联网发展仍处于初期阶段期。 2、物联网在高校的发展 物联网作为国家重点培育的战略性新兴产业, 被纳入“十二五”规划, 受到各界普遍重视, 为加快物联网产业发展, 各地纷纷建设物联网产业基地, 物联网产业园区,...https://www.360wenmi.com/f/cnkeypxf81be.html
6.物联网应用技术职业发展规划书(精选15篇)2、经济环境分析:未来十年中国经济进入大发展阶段,在经济发展的几大趋势中有一项:网络生活进入物联网阶段;我国已将“物联网”明确列入《国家中长期科学技术发展规划》和2050年国家路线图。物联网被列为国家五大新兴战略性之一,要求着力突破传感网、意味着物联网的发展不只是行业自己升级的事情,而是上升到了国家发展...https://www.yjbys.com/jiuyezhidao/zhiyeguihua/3518502.html
7.计算机信息管理论文【摘要】计算机数据库技术是在目前这个信息时代应用最为管饭的计算机技术之一,是计算机信息技术的发展核心和基础。数据库技术的应用,提高了大数据管理的科学性和高效性,不仅增大了数据信息的存储量,而且提高了数据信息的处理速度。本文根据计算机数据库技术特点,分析了在信息管理中的应用价值与措施。 https://www.unjs.com/lunwen/guanli/20220723131305_5330526.html
8.物联网应用技术的职业规划书(精选13篇)物联网应用技术的职业规划书(精选13篇) 光阴如水,忙碌而又充实的工作又将告一段落了,我们又将迎来全新的工作和生活,我想我们需要好好地做个职业规划了。但是你知道怎样才能写的好吗?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物联网应用技术的职业规划书,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https://www.ruiwen.com/zhiyeguihua/6625147.html
9.人工智能,从科幻到现实**第一阶段(2000~2009)润物细无声 PC互联网产生的大量数据,推动了人工智能的发展。包括三大应用:搜索,推荐,广告。但这些技术都是偏后台的,用户无法容易感知。 **第二阶段(2010~2019)于无声处听惊雷 从PC互联网到移动互联网,更多的数据,更强大的计算能力和网络带宽,更强的模型,如大数据,深度学习,语音识别,自...https://www.jianshu.com/p/bd1dfbd2d1d5?utm_campaign=maleskine&utm_content=note&utm_medium=seo_notes&utm_source=recommendation
10.物联网——电子政务的“智慧神经”理论基础目前国际物联网产业的发展现状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各国齐头并进,相继推出区域战略规划 当前,世界各国的物联网基本都处于技术研究与试验阶段:美、日、韩、欧盟等都正投入巨资深入研究探索物联网,并启动了以物联网为基础的”智慧地球”、”U-Japan”、”U-Korea”、”物联网行动计划”等国家性区域战略...https://www.echinagov.com/news/39016.htm
11.计算机专业发展趋势12篇(全文)计算机技术的网络化发展已经成该领域的必然发展趋势,以往的局域网或单体机已经不能满足当前信息技术的发展形式。利用远程技术和网络技术,结合数字化发展方向,能够实现用户的便捷化操作,使计算机技术的应用范围更为广阔。 3.绿色化。 在倡导节能环保的整体环境下,计算机硬件的绿色化发展已经成为大势所趋。能耗低、辐射低...https://www.99xueshu.com/w/ikeyvshvxh2u.html
12.物连网物联网的概念是在1999年提出的。当时基于互联网、RFID技术、EPC标准,在计算机互联网的基础上,利用射频识别技术、无线数据通信技术等,构造了一个实现全球物品信息实时共享的实物互联网“Internet of things”(简称物联网),这也是在2003年掀起第一轮华夏物联网热潮的基础。 传感网是基于感知技术建立起来的网络。中科院...https://baike.sogou.com/v881586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