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概是从四、五年前起,中文世界里突然开始扯起来“信息化”和“数字化”的区别,很多人都在说“过去干的叫信息化,现在都搞数字化转型,现在干的数字化,信息化过时了。”但是,你要是问那些那些人:能不能具体解释一下“信息化”和“数字化”概念的区别?“数字化”和“信息化”对企业和用户来说,究竟有什么使用上的差异?没有两个人的说法是一样的,而且很多说法都是自相矛盾。
例如这几天有个几万转的热文是这样解释的:
如果说“信息化”是记录业务,“数字化”是分析业务,这不就是企业级信息系统的著名分类方法:OLTP和OLAP吗?谁说OLAP型应用就不是“信息化”了——果总做商业智能、供应链优化这些数据分析型系统时,满嘴“数字化”的一些小朋友还没出生呢。
在今天,说“‘数字化’代替‘信息化’”,解释这两个名词的差异,在我来看,是个比“中台”还反科学、荒诞不经的说法。
在中文世界里,“信息化”这个名词大概是2000年前后开始被广泛应用在企业管理的。当时背景是由于计算机在企业中被广泛使用,管理者意识到“信息”在企业运营和管理中的作用(参见《》),信息化就是指计算机在业务中使用,利用计算机生成数据、分析数据,产生信息。
我观察到“数字化“广泛进入到中文世界里差不多是2015年后,当时这个词儿应该就是从英文的Digital和digitaltransformation翻译过来的。
在英文语境里,随着互联网发展,近年来在字面意义上,IT和digital确实有一定的差别:信息技术(IT)是指产生和管理信息的那些硬件、软件的系统,而数字(digital)则是指人们消费IT系统的方法、手段和技术,例如网站、App、社交媒体等,digital带有个人信息消费的含义。2015年前后正好是企业级信息技术升级换代的时点,当时云、移动、大数据、物联网等新技术发展,这些技术也被称为“数字技术”,简称DT,以示和IT的区别。从这个含义来说,DT和IT不是替代关系,而是承继关系——DT是IT的前端技术,或者是包含关系——IT包含DT。
-DT的重点是前端数字化
-DT给企业技术架构和实施路线带来的进化
-DT和IT并存的企业“双模式IT”
然而到了今天,在中国企业界,DT该完成的科普已经完成了——该变的已经变了,例如物联网和移动已经成了企业数字化的标配,变不了的也还是变不了,例如公有云普及举步维艰。今天,中国企业数字化转型的主要矛盾已经不是DT和IT的差别、固步自封于IT不愿意转型DT,而恰恰相反,是大多数企业还没有解决IT——或者说信息化——本来就该解决的问题,也就是说:信息化都没做好,就别扯数字化的淡了。
前面提到的热文说现阶段中国的企业干信息化是一件非常简单的事,恰恰相反,信息化用得好的前提是流程、数据的标准化,而现阶段中国企业最缺的就是标准化,信息化的特点是“垃圾进去、垃圾出来“,面对一堆垃圾的IT系统,消费IT系统的数字化能好吗?
所以在今天的技术环境下,再扯“数字化“、”信息化“的区别的淡就没啥意义了,我建议企业管理者们要有点分辨事物本质的批判性思维,记住:
-信息化和数字化这两个概念没啥区别,在企业信息技术应用上,可以互换互用
-说“你们过去做的叫信息化,现在做的叫数字化,要用数字化来替换信息化“的都是骗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