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件设计必然存在漏洞。为了保证网络管理的正常运行,网络设计人员会在其系统设计登陆控制通道,同时也要实行相应的防护手段。第一,加强防火墙技术。该技术是最为常见的,其功能是阻挡不识别的危险因素。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防火墙技术也要不断进行革新,适应新时期的互联网通讯技术发展的特点。第二,数据加密技术。数据加密技术是近年来兴起的一种安全技术。它通过密钥把人们的交流的信息进行绑定加密,使信息的安全性大大增强。数据加密技术的核心就是密钥,通过它保障网络内容安全。第三,网络隔离技术。随着互联网通讯技术的发展,对网络安全上升到更高的档次。网络隔离技术的特点又被重点应用。
四、处理好互联网通讯技术利弊关系
五、结语
关键词互联网时代;通信运营商;发展机遇;挑战;应对策略
互联网技术是20世纪以来人类最重要的科技发明,代表了生产力的发展方向。经过20多年的发展,移动通讯业得到了巨大的发展。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对全球经济、文化、经济和社会文明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加速了社会文明和信息传播的变革进程。随着智能设备的普及,我国手机网民的数量正在逐年递增,因此,电信运营商的积极变革是适应互联网时代的必然趋势。
1移动互联网环境下的通信业务发展的特点
移动互联网环境下的通讯业务是一种双向融合的服务模式。其打破了传统通讯业务只能为客户提供语音、数据等内容的资源出租式服务。在移动互联网技术的带动下,通讯技术得到了不断的发展,功能更强大的新移动通讯终端功能提高了客户服务质量,丰富了服务内容。
2通信运营商目前所面临的挑战
2.1数据流量指数式激增,数据响应快速
随着移动用户对服务的体验要求逐步提升,服务内容的多样化发展,移动数据流量呈现了指数化的增长趋势,因此,移动互联网环境下的数据流的传输速度急需提升以跟上移动通信业务的高速发展。但是,以运营商怒前的技术设备水平,服务质量并不能完全实现客户目前的高速、高质的要求。为了满足客户的需求,通信企业需要整合现有资源,实现高效的优质服务。
2.2移动数据服务与资源的明显不匹配
为了更好地服务于移动通讯客户,通讯企业和移动运营商越来越重视数据服务质量,相应的移动通讯企业的资费收入和设备维护费用就会提高。但是如果盲目上涨资费就会失去部分移动用户,所以国内大部分运营商都尚未根据数据服务成本计算来提高服务资费。
2.3移动互联网模式对传统移动运营模式的挑战
移动互联网模式是优于其他传统移动通信模式以移动通讯和互联网通信模式技术为基础产生的一种通信模式。这种新型的移动通信模式的特点是双向融合,要求运营商对传统的资源出租的低级运营模式进行变革,利用现有的客户资源实现向互联网体系的转变。
3移动通信行业“五化”变革
3.1终端智能化
当今产业发展中最为显著地特征就是终端智能化。据工信部统计,2011年,我国1月~11月手机超过了8192.6万部,上市了441中新机型,同比基本翻番。智能手机最为重要的功能就是能够接入网络。前几年,3G模式中最为普遍的是WCDMA手机,成本也是相对较低的。近年来随着中国移动TD网络的完善,TD手机也在价格上有较大的区间,款式功能丰富被用户所接受。在客户对网络速度的要求下,4G手机也在急速发展。
3.2无线接入宽带化
移动互联网对数据流量井喷式增长的需求直接发展了无线接入宽带化。随着移动互联网的普及应用,移动通讯技术如果仍局限于语音通信是远不能满足客户对多媒体应用的需求,所以无线接入宽带化是时展的必然趋势。
3.3运营平台化
运营平台化指的是运营商迫于移动互联网时代对网络的压力,以用户的价值和需求的基础构造的智能网络管道。大额的数据业务投资所带来的数据流量高增长未能给运营商带来可观的收益,运营商为了提升网络价值,转而由传统的经营宽带“哑管道”模式向可以引领产业发展的“智能管道”变革。经由不同方式打造的“智能管道”的目的都是为了实现识别客户、区分业务、调控流量、分级服务和管理资源等。目前运营商最为紧迫的问题是解决流量增长和收入不相匹配的问题。构建智能化管道就是要实现资源与业务的最优配置,进一步提升流量的经营管理。
3.4业务融合化
业务融合化是产业融合化的产物,运营商首先要想客户提供最为基础的语音通信业务,其次还要满足客户对数据和视频等综合多媒体信息的需求。松耦合、多样性的网络才能实现业务和终端的融合并拓宽业务范畴,这种模式能够实现业务的多样性和积极发展。业务融合还能够提升用户的体验,把移动互联网与电视终端、手机、电脑上呈现的各种信息形式同时通过移动终端呈现给客户。
3.5通信外延化
4移动互联网环境下通信业发展的策略
4.1加大移动通信网络体系建设力度
现在的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移动运营商如果不能及时的构建新的移动互联网通讯体系,将会被时代所淘汰。建立新的体系要以移动通讯现有的平台为基础,不断加强互联网的研发,进而实现新体系的融合。具体措施包括:提高移动网络质量和速度;加大对于云计算、点对点传输的高新技术的研发力度;在保证移动互联网质量的情况下亚索运营成本。为加快移动通信和互联网通信的融合,应通过对隔代通信网络的进一步分析研究,构建一套科学、完善的新标准运营体系。
4.2创新互联网跨行业合作形式
互联网行业和移动通信行业是存在差别的,移动运营商不熟悉互联网行业,但是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客户对于通信的需求程度在不断提高,移动通信和互联网行业交流合作成都的提高,这对移动运营商来说是一种挑战。移动运营商只有对互联网通信进行进一步的研发才不会失去时展的先机。
4.3提升对客户的需求的把握和分析
在移动通信和互联网通信双向融合的形势的推动下,信息服务的种类和方式也在朝着多元化的趋势发展。受到时展的影响,移动运营商必须要以客户的需求为主,了解客户的对通信的需求,尽最大的可能满足客户。所以,按照客户的需求对客户分类是十分必要的。做好客户分类,才能进一步制定合理的需求方式。在建立子系统和销售模式及其他运营过程中要把资源合理利用作为基础,最终才能最大限度的满足不同移动客户的需求。
4.4逐步打造智能管理,做好流量经营
“流量经营”要求首先搭建运营商智能管道和产业链聚合平台,以释放流量价值为目的,小流量产品为研发重点,将流量规模扩大、流量结构改善、流量内涵丰富作为经营方向的一整套理念、方法及行动的整合。
4.5充分发挥优势,做好传统管道
虽然“哑管道”时代的发展下需要寻求转型,但是由于现有的新兴技术不够成熟和完备,所以构建“智能管道”不能急于求成。传统管道作为所有业务开展的基础设施是必不可少的,就像客户最基本的需求还是语音业务一样,运营商还是离不开传统管道。传统的管道还是需要得到重视和建设好。
4.6云计算务实推进,IDC建设逐步展开
现阶段出现了云计算过热的现象,很多企业为了显示自己运用了新的技术都声称自己运用了云计算,但是大部分方案在实际操作中是不需要云计算的。特别要指出的是采用云计算的IDC建设是需要消耗大量的电能的,所以IDC建设更应该有规划按要求建造。中国移动设计院就在积极研究实验新型节能、低PUE值和环保IDC。
5结论
移动通信企业首先要全面仔细的分析通信业务的发展环境,将满足客户的需求作为中心,提出有针对性的发展策略,针对不同的客户种类研发不同的服务项目,提高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的竞争力。
参考文献
[1]葛永杰,周晓.中国通信行业运营商如何打破移动互联网的壁障――转型为服务提供者、终端厂家、应用开发商三者的方向引导[J].中国科技纵横,2013(2):75.
风光不再
然而,此一时彼一时,目前MSN活跃用户仅有1亿多,已回落至8年前的水平。时至今日,虽说MSN依然占据全球即时通讯市场40%的份额,但相比两年前3亿用户60%的市场份额来说,MSN已然大不如前。尤其是在中国,MSN更是大起大落。易观国际的监测数据表明,今年第二季度,我国即时通讯活跃用户为11.66亿,其中腾讯占63.7%,阿里旺旺占19.8%,飞信占8.7%,MSN仅占4.6%。互联网通讯市场风云变幻,大量用户分流让MSN风光不再。
傲慢束缚灵性
专家认为,用户功能单一、定位不清、界面呆板,以及长期对用户体验的忽视,试图在即时聊天和社交网站之间游走,都是MSN走向没落的重要原因。
从微软整体而言,近几年在移动互联网时代到来之时,也缺乏应对措施,陶醉于IT超级大佬的荣耀,囿于Windows操作系统的既得利益,竟被苹果和谷歌甩到身后。微软一直没有清晰而明确的互联网战略,当初收购Skype更多是为了对抗谷歌,因为当时谷歌也要收购Skype,明显微软更有钱,微软能高价拿下Skype。但到了移动互联网时代,微软又慢了一拍。等到微软警醒过来,由引领者变成追赶者,才感觉到傲慢束缚了灵性,悔之晚矣。
哀且鉴之
想当年,MSN华丽登场时,小资们趋之若鹜,办公族更是以注册一个MSN号为荣。而在MSN上昏天黑地地聊天,又是白领们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可是有谁能料到,十余年转瞬间,MSN竟成为微软的一块“鸡肋”,食之无味,弃之又可惜。从全球退出,却还要在中国市场苟延残喘。
互联网时代IT产品更新换代的周期越来越缩短,企业的创新必须符合用户不断新奇的需求。只有改变短、平、快的模仿思维,不断揣摩用户的需求并投其所好,产品才能具有竞争力。
据统计,2007年上半年我国个人即时通讯(IM)注册用户量已经突破7亿大关,其中实际活跃用户量也有1.26亿,占国内网民总数的90%以上;即时通讯软件不仅取代电子邮件,成为最流行的互联网通讯工具,更突破了作为技术工具的极限,成为一个融合了各种相互独立的互联网资源的综合型的“通讯平台”。它是迄今为止对人类社会生活改变最为深刻的一种网络新形态。
1996年11月,4位以色列籍年轻人推出了全世界第一个即时通讯软件ICQ,其网上信息实时交流的功能一举改变了整个互联网的交流方式,使之变得更加及时和方便。ICQ迅速在网民之间广为流传,也使得个人对个人网络聊天真正开始崛起。
很快,认识到即时通讯软件前景广阔的软件业霸主微软也推出MSNMessenger并将它与Windows操作系统捆绑,同时凭借用户广泛的Hotmail平台吸引了大量用户,使得MSNMessenger很快便成为企业职员们相互通信的首选工具。
10年间,各种即时通讯软件不断地发展进步,为人们在网上交流带来许多便利。其基本的通信功能的发展主要经历了4个阶段:第一代即时通讯软件只能传送文字消息,第二代即时通讯软件可以传送语音,第三代即时通讯软件开始可以传递视频,成为名副其实的多媒体软件,第四代即时通讯软件则可以跨网通讯,实现了互联互通。
跨平台也是即时通讯软件发展演变的一大趋势,这表现在即时通讯软件通常可以在不同类型的操作系统平台上运行并且互通。例如Skype既有Windows版本,也有Linux版本。这种跨平台通信的特性有助于即时通讯软件在未来成为通信的核心,并整合其他各种通信方式,为用户提供真正的综合通信解决方案。
此外,目前即时通讯软件早已不再局限于简单的通信功能,而是捆绑或拓展了许许多多的功能。目前比较通行的捆绑功能有浏览器、电子邮件、网络硬盘、搜索引擎、blog(网络日志)等等。在线游戏、天气预报、网络电台、在线选播音乐等实用的互联网应用功能已经成为新一代即时通讯软件的“标配”功能。
除了软件自身不断发展进步外,网民也给即时通讯加入了更多精彩内容:千姿百态的昵称让人一眼就看出对方大概的身份、性格、爱好,个性签名则是了解好友近况的一种途径――生活的点滴、人生的感言、鸿鹄般壮志的书写等都代表了主人当下的心声,而经典的聊天表情更是成了网络交流最常见的元素。可见,即时通讯已经不仅是一种网络技术的应用,而是演变成为一种网络文化,不仅改变着人们在网上的交流方式,更直接影响到人们现实世界中的生活。
“不同的信息技术手段各有优缺点,在使用它们来管理班级的过程中,应该注意进行合理的选择,把以上几种信息技术有效地运用到班级管理中,取长补短,各尽其能,这样进行的综合运用将对高校班级管理起到很大的促进作用,提高高校班级管理的效率”[13]。因此笔者从学生成长与班级管理的角度出发,通过对最新网络通讯服务的利弊进行分析、取舍、分工,整合出由学生主导使用和维护的班级信息交流系统i-TAX,提高班级信息交流的“”程度,从而提高辅导员和学生干部管理班级的效率。
二i-TAX的构建及应用
(一)原理
(二)特点
1利用免费的网络通讯服务的功能,相比单独开发专门的程序做到了零成本。
4所用的网络通讯服务都是常用的,易于接受和使用。5对网络中的大量通讯服务取长补短,使整体达到最优功能。
(三)i-TAX的应用———以南京审计学院润园书院108096班为例
我们将班级信息交流系统命名为i-TAX,该系统在南京审计学院润园书院108096班得到了成功的运用,方便了班级成员的联系与交流,极大地提高了辅导员、班干部的工作效率,加强了在各项活动中对外宣传的力度。该班由24名大三学生和24名大四学生组成,分别为经济学、国际经济与贸易、税务和法学四个专业。
1飞信
(1)管理员:辅导员。
(1)管理员:班长与团支书。
(1)管理员:班长、团支书、学习委员。
4115公共网盘
5人人网公共主页、新浪微博主页
(1)管理员:宣传委员。
(2)使用效果:人人网公共主页和新浪微博主页在班级参加本年度“五四评优”活动中,面向校内和校外受众宣传班级风采发挥了极大作用,提高了班级知名度。另外,大四学生无论走上工作岗位或者继续深造,他们在人人网上也会及时更新自己的动态,这对于大三学生提前了解社会、积累经验将会有很大帮助。
6南京审计学院电子公告牌(BBS)
(1)管理者:辅导员。
(2)使用效果:虽然校园BBS在人人网等新兴社交网站风靡的今天已经不占主导地位,但BBS的优势依旧是班级面向校内进行正式宣传时起到一定作用。
总之,与其他班级信息管理系统不同,i-TAX在南京审计学院润园书院走上了实践的道路,并积累了大量的经验,收到了良好的效果。该系统是对各类网络通信服务的整合与运用,还要随着时代的变化不断更新和完善。今后还要致力于开发该系统的客户端,使其能够融合在学校的电子教务系统中,形成规范的程序便于推广使用,从而提高辅导员班级管理以及学生自我管理的效率。
[1]丁丁.高校班级管理信息化平台的构建[J].思想教育研究,2009(06):108.
[2]唐燕云.用数据库管理软件Access进行班级管理小议[J].科技咨询,2007(9):239.
[3]窦彦玲.基于ASP.NET的班级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2,8(4):749-751.
[4]张远平.基于WMAP的班级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J].软件导刊,2012,11(2):82-83.
[5]张洪华.浅谈基于信息技术的高校班级管理策略[J].商业文化,2011(03):204.
[6]董俊杰,仲倩.3G信息时代的高校班级管理[J].科技创新导报,2012(04):213.
[7]张伯阳.大学生班级管理网络信息平台建设探析[J].社科纵横,2009,24(09):158.
[8]王平安,路振芳.关于班级管理信息化建设的思考[J].河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6,11(03):97.
[9]张婷婷.依托互联网平台构建班级管理新模式[J].黑河学刊,2011(06):128.
[10][13]朱莎莎.浅谈信息技术手段在高校班级管理中的应用[J].科技信息,2010(20):616.
我来到卓尼电信公司以后,开始对电信了一系列的;电信,最初被称为“邮电电信总局”。1995年企业法人登记,从此政企分开。1998年,邮政、电信分营,开始专注于电信运营。1999年,电信的寻呼、卫星和移动被剥离出去。XX年,电信集团公司正式挂牌,XX年,电信被重组,了南北分拆。XX年5月,新的电信集团公司重新正式挂牌成立。在短短的几年里发展通讯业的一大支柱产业,为我国的通讯事业了的。电信以其庞大的力量,将子公司分置于的大江南北,为普通百姓的通讯带来了便利,让我感到愉快的是电信的企业文化,在每员工身上都有的体现,“用户至上用心服务”的服务理念,还有“恪守承诺,为客户卓越服务;诚信合作,在共创中寻求共赢;稳健经营,持续提升企业价值;精确管理,科学配置资源;关爱员工,让每块金子发光;回报社会,做有责任心的企业公民。”的企业准则,使我电信之强大的原因,当你走在大街上时,你不防仔细看看电信的宣传标语,你会以电信的人性化服务满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