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通信的关键技术

回顾历史,差不多每隔十年移动通信系统就发生一次变革性换代,移动通信系统的发展趋势如图1所示。20世纪80年代的1G的AMPS和90年代的2G的GSM,IS-95主要应用于话音业务和电路交换业务,20世纪90年代开始研制的3G即全球移动通信系统IMT-2000。

图1移动通信技术的演进

ITU-R的WP8F工作组研究3G和B3G未来发展,WP8F第六次会议通过“IMT2000未来发展和超IMT2000的远景框架及总目标”(IMT-VIS),见图2。B3G系统在高速移动环境中,可支持100Mbit/s数据传输,在低速移动环境中,可支持1Gbit/s数据传输。

图2IMT-2000和超IMT-2000

3G系统的主要参数有:在宏蜂窝环境下,数据传输率为144~384kbit/s。在微蜂窝环境下,移动速率3km/h时数据传输率为100Mbit/s,移动速率60km/h时数据传输率为20Mbit/s,移动速率250km/h时数据传输率为2Mbit/s。以IP为基础的无线接续,支持QoS,支持系统间无缝业务和全球漫游。支持多重模式,支持系统对称和非对称业务。

B3G系统的发展趋势是在固定或游牧移动覆盖区下,数据传输率为1Gbit/s,高速移动覆盖区下,数据传输率为100Mbit/s。信号频谱带宽为100MHz,频谱利用率为5~20bit/s/Hz。采取协同分布式无线网络结构,传输制式为宽带多载波的GMC/OFDM/MIMO,接收制式采取迭代并行处理。

3GPP组织确定EvolvedUTRAandUTRAN研究计划,研究UMTS的无线接入和网络长期演进(LTE,LongTermEvolution)和发展。3GPP2组织研究空中接口演进(AIE,AirInterfaceEvolution)。美国启动GENI计划,在全球网络环境中,研究提供“无所不在服务”的下一代互联网。欧洲设置IST(InformationSocietyTechnology)计划,研究Winner(WirelessWorldInitiativeNewRadio)的泛在无线通信系统。日本有e-Japan计划,采取可变扩频因子—频码正交复用(VSF-OFCDM)技术,下行链路传输速率达到300Mbit/s。而我国有FuTURE(FutureTechnologiesforUniversalRadioEnvironment)项目,研究下行链路传输速率100Mbit/s,频谱利用率6bit/s/Hz的协同分布式无线通信系统。国家“十一五”科学技术发展规划把“新一代宽带无线移动通信网”确定为重大专项之一。

移动通信系统的关键技术主要有下述方面:

1.宽带数字通信基础理论研究

2.宽带调制和多址技术

无线高速数据传输不能一味仅靠频谱的扩展,应在频谱效率上至少高于目前一个数量级,可在物理层采用三项技术,即OFDM、UWB和空时调制编码。OFDM与其他编码方式的结合,灵活把OFDM与TDMA、FDMA、CDMA、SDMA组合成多址技术。

20世纪60年代OFDM的多路数据传输已成功用于Kineplex和Kathryn高频军事通信系统。OFDM已用于1.6Mbit/s高比特率数字用户线(HDSL),6Mbit/s不对称数字用户线(ADSL),100Mbit/s甚高速数字用户线(VDSL),数字音频广播和数字视频广播等。OFDM应用于5GHz上提供54Mbit/s无线本地网IEEE802.11a和IEEE802.11g,高性能本地域网络HiperLAN/2和ETSI-BRAN,还作为城域网IEEE802.16和集成业务数字广播(ISDB-T)标准。与单载频调制制式相比,OFDM调制制式要解决相对大的峰均功率比(PAPR,PeaktoAveragePowerRatio)和对频率位移和相位噪声敏感的问题。

3.频谱利用率提升技术

理论研究指出:在独立Rayleigh散射信道中,数据速率与天线数成线性关系,容量可达Shannon的90%。在发射和接收端以多天线开发信道空间可取得容量和频谱效率的增益。MIMO技术主要包括空间复用和空间分集技术,在独立信道上并发或连发相同信息来提高传输可靠性。

收发双方的空间分集是高容量无线通信系统采用技术之一。贝尔实验室分层次空时的对角BLAST(D-BLAST)容量的增加为收发双方最小天线数的函数。利用MIMO所构成的跨时域和空域的扩展信号还可以抵抗多径干扰。V-BLAST系统在室内24~34dB时,频谱利用率为20~40bit/s/Hz。而发射和接收端均采用16天线,在30dB时,频谱利用率增至60~70bit/s/Hz。

智能天线自动跟踪所需信号和自适应空时处理算法,利用天线阵产生空间定向波束,通过数字信号处理技术使主波束对准用户信号到达方向,旁瓣或零陷对准干扰信号到达方向。自适应阵列天线(AAA,AdaptiveArrayAntennas)中干扰抵消均衡器(ICE,InterferenceCancelingEqualizer)可减少干扰和降低发射功率。

UWB也称为脉冲无线电,调制采用脉冲宽度在纳秒级的快速上升和下降脉冲,脉冲覆盖的频谱从直流至吉赫兹,不需常规窄带调制所需的射频上变换,脉冲成型后可直接送至天线发射。

4.无线资源管理

移动通信系统中,有限频谱资源的基站和有限发射功率的移动站限制了数据传输速率的提高。应在现有频谱资源,上下行链路质量和QoS业务的基础上,利用资源管理分配链路传输速率和发射功率。利用有限无线频谱资源和发射信号功率,减少经受干扰等影响。无线资源控制有多用户资源分配策略、多业务分组调度策略、链路自适应技术、越区切换、功率控制和接纳控制等。

5.软件无线电技术

软件无线电技术是在硬件平台上通过软件编辑以一个终端实施不同系统中多种通信业务。它用数字信号处理语言描述电信元件,以软件程序下载成数字信号处理硬件(DSPH,DigitalSignalPocessingHardware)。以具有通用开放无线结构(OWA,OpenWirelessArchitecture),兼容多种模式在多种技术标准之间无缝切换。

6.网络安全和QoS

QoS分为无线和有线侧两部分,无线侧的QoS涉及无线资源管理和调度,接纳控制和移动性管理等,移动性管理主要包括终端移动性,个人移动性和业务移动性。有线侧的QoS涉及基于IPdiffSer的区分业务和RSVP的端到端资源预留机制。把IPdiffSer的IPQoS机制映射到无线侧。网络安全包括网络接入安全,核心网安全,应用安全,安全机制可见性与可配置性。

7.基于Mesh自组织网络的接入网架构体系

1968年研究的ALOHA协议是在固定节点的ALOHA网络中支持分布式信道接入,网络中所有节点都位于其他参与节点覆盖范围内,也就是说ALOHA网络是一种单跳网。1993年DARPA研究多跳分组无线网协议,多跳技术增加网络容量的思路是:在大型网络中采用共存与分离多跳会话,空域复用,预留发射功率资源和复杂路由协议来提高全网络的吞吐量。

现今蜂窝通信系统依靠集中控制和管理,而下一代移动通信系统转向固定与移动网络相结合,无隙缝和全方位通信。未来无线网络除了以低成本达到高数据率外,还要求在无专用通信基础设施下,网络具有适应和生存能力。

Mesh网络是一种高容量高速率的多点对多点网络,采用移动自组织网络(Adhoc)的多跳网络拓扑,引入中继节点扩展基站无线覆盖范围和增强接入点的热点覆盖功能。

Adhoc网络因灵活性将在未来网络中扮演重要角色,用户和路由器能在网络中随机移动的Adhoc网络正成为主要研究领域,它准许移动终端扩展接入。Adhoc网络作为非集中控制网络结构,所有移动节点以约定协议建立全向通信用于军事和灾害通信。

8.基于智能节点重叠网的核心网体系

基于智能节点重叠网(INON)是覆盖在IP核心网上的传统弹性重叠网(RON)技术和分布式散列表(DHT)技术结合的新型技术,分别解决数据传输和资源定位问题,新型重叠网技术包括自组织网,网络资源管理和路由优化等。对网络特性的要求也发生了变化,如:时延,吞吐量,支持各种QoS多媒体业务动态流量,差错率,频谱带宽,节点连续不断进出网络引起的网络拓扑变化等,这些都对网络设计提出了新的挑战。

9.网络协议

研究适合IP分组传输具有位置注册,基站网络结构管理和无线QoS控制的网络管理协议,以有利于接入网综合的无隙缝业务控制。以IP技术为基础的网络协议可有效地处理IP分组流量,提供广播和分组多播功能,其核心是路由、越区和鉴权技术等。

未来网络设计应考虑网络跨层间的相互作用,无线网络设计的OSI分层模型中最高和最低层次有不同方法解决固定基站无限制接入位置问题,以网络层自适应策略,利用物理层和MAC层信息,资源和连接点信息可优化系统的性能。

在新一代多媒体网络优化设计时,不仅需要静态优化跨层设计,还应考虑动态优化跨层自适应,未来网络设计应考虑网络跨层间的相互影响。随着无线核心网络的发展,将集中在物理层,数据链路层和网络层,见图3。利用层间传输控制信息进行联合优化,最大限度地利用无线网络资源,提高系统的整体性能。

图3网络分层和跨层设计

10.射频电路和电磁兼容

高频系统中主要元件是射频电路,如高频功率放大器,超低温小型接收放大器和天线等。毫米波元件的双端口设备和波导管分别为有源器件和发射介质,现在采用高速三端口设备,具有小型、轻便等特点。高电子移动性晶体管(HEMT,HighElectronMobilityTransistor)可达600GHz高振荡频率和从微波到毫米波段的超低噪声性能,多级毫米波低噪放大器(LNA,LowNoiseAmplifier)在62GHz仅有1.7dBNF。

THE END
1.现代通信技术习题答案(自编)BUPT答:通信技术侧重通信接入技术,主要是物理层和数据链路层,比如OFDM、CDMA等技术;通信网侧重通信网络管理和控制,主要网络层、传输层,比如TCP/IP、ATM等。 6.就未来通信发展趋势谈谈想法。 略 7.什么是三网融合?你认为实现的技术基础是什么?(北邮自主招生面试题) 答:(1)三网融合是指电信网、广播电视网、互联网在向...https://www.jianshu.com/p/c5b95632c83e
2.互联网2014年互联网创新技术大会编辑本段回目录 精彩看点 2014全球移动互联网大会今日召开,中国工程院院士邬贺铨在名为《移动互联网在路上》的演讲上再度提到了“羊毛理论”,邬贺铨表示,在移动互联网时代,羊毛不一定出在羊毛身上。 邬贺铨举例称,360的主要产品是防火墙和杀毒软件,在移动互联网中,360用免费攒名誉,以进入搜索...http://baike.loyanet.com/index.php?doc-view-64
3.第三代移动通信技术第三代移动通信技术(3rd-generation,3G),是指支持高速数据传输的蜂窝移动通讯技术。3G服务能够同时传送声音及数据信息,速率一般在几百kbps以上。目前3G存在四种标准:CDMA2000,WCDMA,TD-SCDMA,WiMAX。 引定义 “二代GSM、CDMA等数字手机 (2G),第三代手机(3G)一般地讲,是指将无线通信与国际互联网等多媒体通信结合的...http://www.360doc.com/content/16/1208/17/38893597_613053122.shtml
1.移动互联网技术的现状及发展论文(通用7篇)4.移动互联网络协议与理论的研究依靠互联网技术的发展 在对互联网络进行设计时,一般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的因素,主要包括主机集合与互联网之间的分组路由机制与理论、连接运动子网与主机集合到互联网的无线技术和主机集合的有线和无线传输技术等。但是,主机集合与互联网之间的分组路由机制与理论更加具有研究空间,并且有相...https://www.yjbys.com/edu/wangluojishu/54573.html
2.信息技术导论第三章移动互联网技术笔记它是互联网的技术、平台、商业模式和应用与移动通信技术结合并实践的活动的总称。移动互联网是移动和互联网融合的产物,继承了移动随时、随地、随身和互联网开放、分享、互动的优势,是一个全国性的、以宽带IP为技术核心的,可同时提供话音、传真、数据、图像、多媒体等高品质电债服务的新一代开放的电信基础网络,由...https://blog.csdn.net/Mengxizhouu/article/details/131315402
3.互联网娱乐传媒行业5G策略分析:5G催生传媒娱乐大变局如需原文档,请...AR/VR、云游戏、超清视频领域是主要依赖带宽增强的场景,将最先受益于5G 的普及:5G 通信技术具备高速率、大流量、低延时、多连接的特性,其应用领域不再局限于移动互联网,将随着终端数量的增加、产业技术的进步而逐步由消费互联网领域向产业互联网领域渗透,承载海量应用,进入“万物互联”时代。其中AR/VR、云游戏、超...https://xueqiu.com/9508834377/133795253
4.移动通信技术专业就业方向有什么?就业前景怎么样?掌上高考移动通信技术专业就业方向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 移动通信工程师 手机通信是依靠移动通信工程师的,他们掌握着蜂窝移动无线系统、无绳系统、近距离通信系统、无线局域网系统、固定无线接入或无线本地环系统、卫星系统、广播系统。所以,发展前景很好。 电信网络工程师 ...https://www.gaokao.cn/gk/37309
5.通信工程就业方向技术》、《EDA技术应用》、《CPLD/FPGA应用开发技术》、《电磁兼容技术》、《数字信号处理基础》、《计算机网络组网技术》 部分高校按以下专业方向培养:海洋通信、移动互联网、通信网络管理、无线移动通信、移动通信技术、电信网规划与设计、通信系统运行管理、通信与广电建造师、通信设备安装与维护、无线多媒体广播技术。https://www.ruiwen.com/word/tongxingongchengjiuyefangxiang.html
6.移动互联网时代无需连接各终端节点所需要的网线,它是指移动通信...E. 微机电(MEMS)技术与应用 查看完整题目与答案 通信工程师>智能网原理考试题目 【单选题】根据《江苏省社会信用条例》,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应当加强社会诚信建设,在社会治理中推动信用管理方式创新,加强对劳动保护、()、教育科研、医疗卫生、文化旅游、生态环境、互联网应用服务等领域的信用管理和服务...https://www.shuashuati.com/ti/a439f393c52644068c293c226f779bc7.html
7.应急通信概述进入20世纪90年代,由于光通信技术的日益成熟及微电子技术的迅速发展,通信技术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出现了移动应急通信、互联网应急通信等新的应急通信方式。 1.2.4互联网时代的应急通信 近几年,随着无线、宽带、安全、融合、泛在的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建设一个信息共享、互联互通、统一指挥、协调应急的应急通信平台成...https://www.alloll.com/News/dynamic/889.html
8.2022年自考12572物联网工程导论复习资料识记:欧洲、欧盟对物联网的定义;物联网特别工作组对物联网的定义。 领会:我国政府工作报告所附的注释中物联网的定义。 3. 物联网的特点与相关概念辨析 识记:自动识别与物物通信;互联网;传感网;移动网;物联网。 领会:E社会与U社会;泛在计算;泛在网的基本概念;几种典型网络之间的关系。 https://www.eol.cn/baokao/zk-wyw/202305171137.html
9.信息通信行业发展规划(2016“十三五”期间,信息通信领域成为全球竞争的焦点,并从技术竞争逐步演进到以互联网产业体系为核心,以网络治理、标准制订、规则主导、产业影响为重点的体系化竞争,表现形式更加复杂,随着移动互联网、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技术与应用的发展,国际规则、标准体系、资源分配面临调整变化。“十三五”期间,信息通信业应抓住...https://shca.miit.gov.cn/xxgk/xyfz/fzgh/art/2020/art_15c14df0383c4112a2e00132cefad84f.html
10.2023年河北专升本电子商务概论考试大纲普通专升本(1) P2P 技术仍处于发展与成熟阶段。 (2) 无线网络的带宽目前还显得不足,第三代移动通信技术 (3G) 将大大推动电子商务向移动商务方向发展。 (3) 网格计算将彻底改变现有的计算模式。它利用互联网把分散在不同地理位置的计 算机组织成一个“虚拟的超级计算机”,其中每一台参与计算的计算机就是一个“节点”,所...https://www.educity.cn/zhuanjieben/5028246.html
11.移动互联网移动互联网(2) 移动互联网(Mobile Internet)是一种通过智能移动终端,采用移动无线通信方式获取业务和服务的信息传播方式。它是互联网的技术、平台、商业模式和应用与移动通信技术结合并实践的活动的总称[1]。 移动互联网是一个全国性的、以宽带IP为技术核心的,可同时提供话音、传真、数据、图像、多媒体等高品质电信...https://baike.sogou.com/v2141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