盈利能力分析论文通用12篇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盈利能力分析论文,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论文关键词:中小企业,营运资本,绩效,现金周期

一、引言

二、文献回顾与理论假设

三、研究设计

基于2007年我国开始实施新的会计准则,报表中各项指标的计算口径和范围按照一贯性原则的要求进行编制,数据具有可比性,可以消除异常样本对研究结论的影响。因此,本文选取截止2006年上市的222家中小企业作为研究对象。样本企业的具体筛选过程如下:①剔除每年被ST的上市中小企业5家;②剔除金融类上市的中小企业1家;③剔除研究所需样本财务数据不完备的中小企业6家;④剔除各变量的1%异常值的上市中小企业11家。经过筛选,共获得199家样本中小企业597个有效观测值。

2.模型设计和变量安排

(1)模型设计

ROEit=α--0+α--1Sizeit+α--2Levit+α--3Sgrowit+α--4ARDit+μ-it(1)

ROEit=α--0+α--1Sizeit+α--2Levit+α--3Sgrowit+α--4INVDit+μ-(2)

ROEit=α--0+α--1Sizeit+α--2Levit+α--3Sgrowit+α--4APDit+μ-it(3)

ROEit=α--0+α--1Sizeit+α--2Levit+α--3Sgrowit+α--4CCDit+μ-it(4)

(2)变量安排

①因变量:中小企业绩效指标

②自变量:营运资本管理效率评价指标

本文使用现金周期作为营运资本管理效率的衡量指标。现金周期(CCD)是衡量营运资本管理效率的综合指标,可以分解为应收账款周转期、存货周转期和应付账款周转期三个组成部分。本文使用主营业务收入作为计算应收账款周转期的周转额,使用主营业务成本作为计算存货周转期和应付账款周转期的周转额。为深入分析现金周期对中小企业绩效的影响程度,本文进一步研究应收账款周转期(ARD)、存货周转期(INVD)和应付账款周转期(APD)对绩效的影响,也将它们作为营运资本管理效率的衡量指标。应收账款周转期=[(期初应收账款+期末应收账款)×365]/[2×主营业务收入],存货周转期=[(期初存货+期末存货)×365]/[2×主营业务成本],应付账款周转期=[(期初应付账款+期末应付账款)×365]/[2×主营业务成本]。

③控制变量

第二企业管理论文,财务杠杆(Lev)。财务杠杆水平的高低反映中小企业财务风险程度。由于中小企业外源性融资主要采用借款等债务融资方式,财务杠杆反映了债权人和所有者对企业的影响程度,对企业绩效具有较大影响。因此,本文在控制变量中引入财务杠杆,以控制不同财务状况对中小企业绩效的影响,本文使用平均负债总额/平均资产总额作为财务杠杆。

第三,销售增长率(Sgrow)。销售增长率反映企业的成长能力和发展速度,从动态角度体现企业的盈利能力。一般而言,较高的销售增长率表明企业具有较强的发展势头和盈利能力。

表1变量描述与研究假设[②]

变量

描述

净资产收益率(ROE)

净利润/平均净资产

应收账款周转期(ARD)

平均应收账款×365/主营业务收入

(-)

存货周转期(INVD)

平均存货×365/主营业务成本

应付账款周转期(APD)

平均应付账款×365/主营业务成本

(+)

现金周期(CCD)

ARD+INVD-APD

企业规模(Size)

Ln(主营业务收入)

财务杠杆(Lev)

平均负债总额/平均资产总额

销售增长率(Sgrow)

(本年主营业务收入-上年主营业务收入)/上年主营业务收入

四、实证结果分析

1.描述性统计分析

本文对2007-2009年中小企业样本观测值利用SPSS13.0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结果如表2所示。

表2样本观测值描述性统计

变量名

观测值

均值

中位数

极小值

极大值

标准差

ROE

净资产收益率

597

13.47%

11.44%

-26.28%

300.36%

18.25%

ARD

应收账款周转期

69.18

62.76

1.62

356.03

47.93

INVD

存货周转期

119.80

96.93

5.37

722.83

97.27

APD

应付账款周转期

66.28

61.94

2.14

680.45

54.09

CCD

现金周期

122.70

105.39

-156.74

787.98

106.55

Size

企业规模

20.42

20.40

17.42

24.79

0.98

Lev

财务杠杆

41.34%

41.69%

4.26%

80.82%

15.72%

Sgrow

销售增长率

22.85%

16.23%

-49.50%

977.99%

57.03%

统计结果表明,净资产收益率均值为13.47%,反映出样本总体的平均绩效水平较低。现金周期均值为122.7天,中位数为105.39天;应收账款周转期均值为69.18天,中位数为62.76天;存货周转期均值为119.80天,中位数为96.93天;应付账款周转期均值为66.28天,中位数为61.94天。通过比较可以看出,中小企业从供应商处获得的平均信用期66.28天小于给予客户的平均信用期69.18天,存货的平均周转期119.8天,周转速度较慢。财务杠杆均值为41.34%,中位数为41.69%,说明中小企业总体债务水平适中,经营安全企业管理论文,风险水平不高;销售增长率均值为22.85%,中位数为16.23%,说明中小企业的销售额整体上保持着较快的增长速度。

1

-0.117**

(0.000)

0.021*

(0.603)

0.229**

0.173**

0.346**

0.349**

-0.76

(0.063)

0.483**

0.839**

-0.033

(0.419)

0.194**

-0.380**

-0.339**

-0.158**

-0.400**

0.013*

(0.757)

-0.167**

0.177**(0.000)

-0.198**

0.484**

0.148**

-0.069

(0.092)

-0.045

(0.277)

-0.034

(0.408)

-0.055

(0.184)

0.090*

(0.027)

0.075

(0.066)

注:**表示0.01的显著性水平,*表示0.05的显著性水平。

3.回归分析

表4回归分析结果

Model

Variable

Coefficient

Std.Error

Prob.

(1)

C

-0.7041

0.1681

0.0476

0.0432

-0.1632

0.1207

0.0335

0.0100

0.0010

0.0001

0.0000**

(2)

-0.6788

0.1671

0.0462

0.0421

0.1185

0.0337

0.0060

0.0628*

(3)

-0.6521

0.1662

0.0446

0.0405

0.1023

0.1153

0.0351

0.0059

0.0009

(4)

-0.6549

0.1658

0.0472

0.0412

-0.1605

0.1218

0.0336

0.0101

0.0061

0.0015

五、研究结论与启示

本文研究的主要缺陷:一是在营运资本管理效率评价指标中,选择现金周期及其组成部分作为衡量指标,可能会使研究结果存在一定测量偏差。二是研究资料仅涉及2007-2009三年数据,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研究结论的可靠性。

参考文献

[1]EugeneF.Brigham,JoelF.Houston.FundamentalsofFinancialManagement[M].Cincinnati:South-WesternCollegePub,2003:655-657.

[2]RichardV.D.andE.J.Laughlin.ACashConversionCycleApproachtoLiquidityAnalysis[J].FinancialManagement,1980,Spring:66-69.

[3]BlinderA.S.,Maccini.TheResurgenceofInventoryResearch:WhathaveWeLearned[J].JournalofEconomicSurvey,1991,5:291-328.

[4]NgC.K.,J.K.SmithandR.L.Smith.EvidenceontheDeterminantsofCreditTermsUsedinInterfirmTrade[J].JournalofFinance,1999,54:1109-1129.

[5]GergFilbeck,ThomasM.Krueger.AnAnalysisofWorkingCapitalManagementResultsacrossIndustries[J].Mid-AmericanJournalofBusiness,2005,20(2):11-18.

[6]Shin,H.H.,L.Soenen.EfficiencyofWorkingCapitalandCorporateProfitability[J].FinancialPracticeandEducation,1998,8(2):37-45.

[7]DeloofM..DoesWorkingCapitalManagementAffectProfitabilityofBelgianFirms[J]JournalofBusinessFinance&Accounting,2003,April/May:573-587.

[8]IoannisLazaridis,DimitriosTryofonidis.RelationshipbetweenWorkingCapitalManagementandProfitabilityofListedCompaniesintheAthensStockExchange[J].JournalofFinancialManagementandAnalysis,2006,19(1):26-35.

[9]PedroJuanGarcia-teruel,PedroMartinez-solano.EffectsofWorkingCapitalManagementonSMEProfitability[J].InternationalJournalofManagementFinance,2007,3:164-177.

[10]毛付根.论营运资金管理的基本原理[J].会计研究,1995,(1):38-40.

[11]杨雄胜.改进周转率指标的现实思考[J].会计研究,2000,(4):47-51.

[12]王竹泉,逄咏梅,孙建强.国内外营运资金管理研究的回顾与展望[J].会计研究,2007,(2):85-90.

[13]汪平,闫甜.营运资本、营运资本政策与企业价值研究[J].经济与管理研究,2007,(3):27-36.

关键词:新松机器人公司;盈利能力;分析

中图分类号:F275.5文献标识码:A

原标题:运用杜邦模型分析新松机器人有限公司盈利能力

收录日期:2015年9月13日

一、公司简介

新松公司隶属中国科学院,是一家以机器人独有技术为核心,致力于数字化智能高端装备制造的高科技上市企业。公司的机器人产品线涵盖工业机器人、洁净(真空)机器人、移动机器人、特种机器人及智能服务机器人五大系列。在高端智能装备方面已形成智能物流、自动化成套装备、洁净装备、激光技术装备、轨道交通、节能环保装备、能源装备、特种装备产业群组化发展。公司以近150亿元的市值成为沈阳最大的企业,是国际上机器人产品线最全的厂商之一,也是国内机器人产业的领导企业。

二、运用杜邦分析法分析新松公司盈利能力

在杜邦分析体系中,权益净利率是杜邦系统的核心,反映了公司所有者对投入资金的获利能力。资产净利率反映公司全部投资的获利能力,该指标受公司销售净利率和资产周转率两个因素的影响。权益乘数反映公司资产与权益之间的关系。该指标表明公司对负债经营的利用程度。权益乘数大,公司的负债程度高,公司可能获得更多的杠杆收益。(表1)

2、对净资产收益率的分析。新松公司的净资产收益率在2011~2013年保持了稳定的增长。2012年的增幅为10.9%,2013年的增幅为3.8%,增长幅度有所减少,但是依然保持了较好的盈利能力。

3、对总资产净利率和权益乘数的分析。(表2)通过分析可以发现,2012年总资产收益率比2011年上升是因为资产周转率增长速度大于销售净利率减少速度。2013年总资产收益率比2012年有所下降是因为总资产周转率上升幅度小于销售净利率下降幅度。总资产收益率的上升促进净资产收益率的增加。

权益乘数=1/(1-资产负债率),权益乘数对净资产收益率的影响实际反映的是资产负债率对其的影响。(表3)

从以上的资料可以看出新松的资产负债率呈逐年递增的态势。通过资料的分析可以看出企业权益乘数的增加促进了净资产收益率的增加。

4、对销售净利率的分析。销售净利率反映的是企业净利润与销售净额之间的关系,等于净利润除以销售净额。

新松公司2011~2013年销售净利率逐年下降的原因是由于净利润的增长幅度小于销售收入的增长幅度。新松公司销售净利率2011~2012年的下降并未影响总资产净利率的上升趋势,2012~2013年销售净利率的下降引起总资产收益率的下降。

5、对总资产周转率的分析。总资产周转率是指企是用以衡量企业总资产是否得到充分利用的比率。(表4)

从表4中可以看出,新松公司的总资产周转率在2011~2013年的上升说明企业总资产利用效率有所提高。虽然总资产周转率在2012~2013年依然保持增加,但是增加幅度小于销售净利率的下降幅度,因而导致总资产净利率的下降。

6、对净利润与销售收入的分析。(表5)通过上面图表可以得出企业2011~2012年净利润的增长率为27.2%,2012~2013年净利润增长率为16.374%。销售收入2011~2012年的增长率为33.291%,2012~2013年的增长率为26.298%。通过分析可以看出,净利润在2011~2012年及2012~2013年的增长率均低于销售收入2011~2012年及2012~2013年的增长率,因此使销售净利率在2011~2013年呈逐年下降态势。

7、对资产总额及销售收入的分析。(表6)。从上面资料可得出企业销售收入2011~2012年的增长率为33.292%,2012~2013年的增长率为26.298%。企业资产总额2011~2012年的增长率为19.475%,2012~2013年的增长率为25.182%。因为销售收入的增长率2011~2012年及2012~2013年均大于资产总额的增长率,因而使得总资产周转率在2011~2013年呈现上升的状态。

三、新松公司盈利能力分析结论

通过杜邦分析法对新松公司盈利能力进行分析,可以较清楚地看出新松公司的经营状况和盈利能力状况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并且得出如下结论:

1、公司资本实力逐渐增强。公司2011~2013年资产总额逐年上升说明企业资本实力逐渐增强。

2、公司盈利能力较好。公司2011~2013年净资产收益率逐年增加说明企业的盈利能力较好。

3、销售净利率逐年下降,公司盈利能力有所下降。公司2011~2013年销售净利率逐年下降虽然幅度不大但是应该引起公司的注意,因为销售净利率直接影响资产净利率,最终影响净资产收益率。

四、新松公司盈利能力对策建议

1、新松公司应该继续加大品牌规模效应的宣传和销售力度,提升核心竞争力,注重创新,提升企业盈利能力。

2、虽然资产负债率的增加使权益乘数增加最终使净资产收益率增加,但是过高的资产负债率会使企业的财务风险增大。因此,新松公司应保持适当的负债水平,使企业具有较强的偿债能力。

3、新松公司可以通过运用新技术提高生产率及开发新产品等途径增加销售收入,从而提高销售净利率。

主要参考文献:

[1]胡晌辉.论新会计准则对上市公司财务经济分析的影响[J].中国外资,2013.

[2]曹冈主编.财务报表分析.经济科学出版社,2013.

[3]中国注开会计师协会编.财务成本管理.经济科学出版,2012.

[4]倪燕.企业盈利能力分析[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3.10.

[5]张志先.财务分析[M].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13.

[6]何烛竹.企业营运能力评价指标分析.商业时代,2012.33.

[7]程培先.企业盈利能力分析应注意的几个问题.商场现代化,2012.21.

[8]田天,徐志坚.因子分析法对企业经营盈利能力分析的评价的应用.东北财经大学学报,2012.6.

[9]施晓俊.我国上市公司成长、盈利能力与公司价值之间的实证分析[J].时代金融,2012.8.

[10]张先治,陈友邦.财务分析[M].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12.

[11]潘洹.上市公司盈利能力分析――东风汽车与长安汽车盈利能力的比较[J].江苏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12.

[12]张先治.财务分析[M].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11.

[13]刘锦风,袁强.杜邦分析系统在万科上市公司的应用[J].会计之友,2011.

[14]熊楚熊.财务报表分析[M].深圳出版社,2010.

[15]财政部注册会计师考试委员会.财务成本管理[M].财政经济出版,2010.

[16]郑育淳.房地产类上市公司1999年报述评[J].全景网证券时报,2010.6.

盈余质量主要包含真实性、盈利性、持续性和成长性四个方面,因此分析影响盈余质量的因素也应从这四个方面着手。影响真实性的原因主要是会计政策选择和关联交易等利润操纵行为,而影响盈利性、持续性和成长性的主要原因则可归纳为企业的治理机制、股权结构和自身的经营管理等内在因素。除此之外,宏观环境的影响也不可忽视。

一、会计政策

在我国,会计政策由会计准则或会计制度规定,企业可以在准则或制度允许的范围内选择适合企业实际情况的会计政策,并在会计报表附注中予以披露。由于同一类型的经济业务在进行会计处理时可以有一定的选择空间,会计人员利用一系列的会计政策算出来的盈余就会产生差异。管理者会出于个人利益或企业利益对会计信息产生重大影响,影响投资者对企业的看法。

二、关联交易

关联方交易对盈余质量的影响有正反两方面,对盈余质量不利的影响主要是利用关联交易操纵利润,可以通过资产重组、股权转让等一次性或偶发性的非经营易,调整利润,

这种情况广泛存在于上市公司与其母公司的关联方交易中;通过不合理的关联定价政策,关联方交易价格越是接近市场价格,其盈余质量越高;反之,则盈余质量越低。这种行为受利的只有关联方的大股东,而受损害的则是中小投资者。

三、企业治理机制

四、股权结构

从对股权结构的分析中可以看出股权结构对盈余会产生不同的效应。Shleifert和Vishnu(1986)研究指出,股价上涨带来的财富使控股股东和小股东的利益一致,因而控股股东有足够的激励去收集信息并有效监督管理层,使公司的盈余质量提高。但是,RafaelLaPorta(l999)等认为,控股股东和小股东的利益往往不一致。在缺乏外部监督的情况下,控股股东往往会为了自身利益最大化损害其他股东和上市公司的利益。从这一角度看,其公司盈余的质量也就不是很高的了。

五、企业自身的因素

1.经营管理水平。企业经营者的经营管理水平对公司盈余质量高低的影响至关重要。通过高质量的预算制度,合理安排制造费用,降低产品生产成本、在发展主营业务能力的同时尽量缩减期间费用等等,这些对提高盈余质量有着积极的作用。

2.经济收益能力。经济收益是指公司在期末和期初拥有同样多的资本前提下,公司成本核算期内可以分配的最大金额。企业在一定期间内盈利能力有强有弱,影响着企业未来的盈利能力,因此盈余质量有优劣之分、变动趋势有好坏之别。当期盈余水平的高低,盈利能力可以进行同行业的横向比较,也可以同一企业进行不同时期的纵向比较。盈利能力是盈余质量的一个核心,只有具有了良好的盈利能力,盈余质量才有保障。

六、宏观因素

1.物价变动。物价变动状况对上市公司的盈余质量也有重要影响。通货膨胀严重的时期,高的会计盈利要剔除很大一部分的通货膨胀所带来的水分;而通货紧缩的时期,由于同样的货币代表相对较高的购买力,对企业往后的持续经营有保障,因此代表较高的盈余质量。

2.环境因素。公司的外部经营环境包括政治、经济环境,也会影响到公司的盈余质量。这些因素是管理者所无法控制的。如果一家公司设立在经济和政治因素不稳定的国家内,它有低的盈余质量。

3.外部审计。由于我国注册会计师职业法规尚不健全,外部审计缺乏独立性,一些上市公司审计的实际委托人是公司管理层,他们在审计契约中掌控着审计机构的聘用及审计费用等内容,使得审计机构明显处于被动地位,即使审计人员发现上市公司有操纵盈余的行为,但可能迫于同业竞争压力而迁就上市公司。对上市公司财务状况进行独立审计,是提高上市公司盈余质量的重要制度。

参考文献:

[1]刘凤丹:上市公司盈利质量的综合指标评价体系研究.中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9

[2]卜华王春梅:执行新会计准则对上市公司盈余质量的影响[J].财会月刊,2006.10

[3]佟岩王化成:关联交易、控制权收益与盈会计研究[J],2007.2

中粮屯河财务报表分析与投资建议

一、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财务报表分析,又称财务分析,是通过整理,收集企业财务报告中的有关数据,并结和其他有关信息资料,采用专门的技术与方法,对企业现在和过去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情况进行综合比较和评价,揭示企业面临的风险,分析企业未来的发展前景,为会计报告使用者提供管理决策和控制依据的一项管理工作。

财务报表分系产生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最早的财务报表分析主要是是为银行服务的信用分析。当时借贷资本在企业资本中的比重不断增加,贷款银行需要对客户进行信用调查和分析,借以判断客户的偿债能力。资本市场形成以后企业财务报表分析发展为对企业盈利能力的分析,财务报表分析由主要为贷款银行服务扩展为向投资人提供服务。随着社会筹资范围的扩大,非银行的贷款人和投资人的增加,公众进入资本市场和债务市场,对财务报表要求的信息更加广泛。财务报表分析的范围相应地扩大到对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进行分析,形成了比较完善的外部财务报表分析体系。

财务报表能够全面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情况,但是单纯从财务报表上的数据还不能直接或全面说明企业的财务状况,特别是不能说明企业经营状况的好坏和经营成果的高低,只有将企业的财务指标与有关的数据进行比较才能说明企业财务状况所处的地位,因此要进行财务报表分析。

二、文献综述

张新民、钱爱民在(XX.2)《财务报表分析精要》中指出,目前常用的财务状况的方法包括比率分析法、比较分析法、趋势分析法。比较分析法是报表分析最基本、最普遍使用的方法。它既用于本公司历史数据的比较,找出变动趋势;也可以用于与本行业其他上市公司进行比较,看公司在本行业中的竞争力;还可用于与行业总体指标比较,看公司在行业中的地位。比率分析法是通过两个数据相比进行相对数的分析。通过对这些比率进行分析可以了解企业经营管理方面的情况。趋势分析法则是通过观察连续期的财务报表,比较有关项目的金额,分析其发展变化趋势。

荆新、王化成(XX)《财务管理学》中写道:财务报表的分析经历了由资产负债表到利润表再到现金流量表的分析,也经历了一个由外部分析扩大到内部分析的过程。

陈晓红(XX)在《完善企业财务分析指标体系的思考》一文中认为,科学合理的企业财务分析指标体系,对于企业决策者和信息使用者来说者显得十分重要,它可以为实现企业经济效益最大化目标发挥积极的支撑和保障作用。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企业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求得生存和发展,必须及时掌握大量的财务信息资料,而这些财务信息资料的提供离不开企业财务分析指标体系。

三、研究的主要内容和方法

主要内容:

1.中粮屯河股份有限公司概况;

2.中粮屯河股份有限公司财务报表分析;

3.中粮屯河股份有限公司财务报表综合能力分析;

4.投资建议。

主要方法:

运用比较分析法、因素分析法、对企业的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所有者权益变动表等进行分析和评价。将报表分为三个方面:单个年度的财务比率分析、不同时期的比较分析、与同业其它公司之间的比较。这里我们将财务比率分析分为偿债能力分析、资本结构分析(或长期偿债能力分析)、经营效率分析、盈利能力分析、投资收益分析、现金保障能力分析、利润构成分析。

四、参考文献

[1]张先治,陈友邦.财务分析[m].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XX.2.

[2]荆新,王化成,刘俊彦.财务管理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XX.

[3]刘永泽,傅荣.高级财务会计[m].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XX.7.

[4]张新民,钱爱民.企业财务报表分析[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XX.8.

[5]杨有红,《西方财务分析浅论》,《财会研究》,1994年第八期,1994.8.

[6]陈晓红.完善企业财务分析指标体系的思考[j].经济师,XX,07期

[7]张新民、钱爱民.《财务报表分析精要》.北京:科学出版社XX.2

[8]姜国华.财务报表分析与证券投资[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XX.9.

[9]单喆敏,夏大慰.《上市公司财务报表分析》.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XX.5

[10]yuegong,thearrayoffinancialanalysis".beijing:chinarenminuniversitypress,XX.10

五、研究进度

1.XX年10月21号论文指导老师与学生见面,下达任务书;

2.XX年01月06日前,搜集论文资料,撰写开题报告;

3.XX年01月15日前,提交开题报告,由老师提出指导意见并进入论文写作;

4.XX年04月06日前,提交论文初稿,并由老师提出指导意见;

关键词:资产剥离企业业绩事件研究法超额收益率

引言

随着经济与全球化进程的快速发展,我国企业在多元化扩张热潮之后出现了缺乏核心竞争力等一系列问题,于是通过资产剥离的方式再次回归到核心主业,增强核心竞争力。所以,资产剥离作为一个可以回归核心的资本运作方式而越来越受到企业的重视。

国外学者对资产剥离进行了大量的实证研究,他们主要运用事件研究法对资产剥离后企业股东财富的变化情况分析,得出资产剥离对公司财富创造具有积极的效应。Boudreaux(1975)使用月收益率对剥离活动的市场反应进行了开创性的研究。此后,Alexander(1984)、Jain(1985)分别使用每日收益率和标准事件研究方法对资产剥离的市场绩效进行了一系列的探讨。Haynes、Thompson与Wright(2003)对英国公司资产剥离后的企业业绩变化作了实证研究,以实际资产收益率作为衡量企业业绩的指标发现,资产剥离能给企业带来虽然很小但是在统计上却显著增加的收益。

研究假设

Duhaime与Grant,Coyne与Wright以及Scherer所进行的案例研究揭示了被出售业务的主要特征,其中之一是这些被剥离资产的业绩都十分糟糕。Mary与Thomas研究了1976-1979年间发生65起自愿资产出售事件的财富500强公司,重点分析了它们的财务健康状况,发现这些公司在剥离之前,其业绩水平要明显低于没有进行资产剥离的公司。Ravenscraft与Scherer发现企业进行资产剥离的首要原因,就是该业务部门的盈利性。综合以上结果分析,提出以下假设:

H1:出售盈利能力状况差的资产的剥离动因会使企业产生正向超额收益。

增加企业现金流,为企业发展提供资金的剥离动因可以使企业增加现金来满足企业其他业务对现金的需求,为企业的盈利增加砝码。针对这个动因提出以下假设:

H2:增加企业现金流,为企业发展提供资金的剥离动因能使企业产生正向超额收益。

H3:战略调整,回归主业的剥离动因可以使企业产生正向超额收益。

企业为了改变资产的流动性和获利能力,会采用资产剥离方式调整资产的类型和比重。这种调整改变了企业资产的流动性,使得资源能更好地配置和利用,一般会给企业带来更大的收益。因而提出以下假设:

H4:调整资产结构、优化资源配置的动因会给企业产生正向超额收益。

研究设计

(一)指标选取

1.事件窗口期的选择。通过以前学者用事件研究法的方式发现,较短的窗口期则能较好地反映事件的显著影响。由此本文选取资产剥离公告前后各15个交易日为事件窗口期,即W=[-15,15]。

Rjt=a+

bRmt

其中,Rjt表示股票在第t日的正常收益率,Rjt=(Pjt-Pj,t-1)/Pj,t-1(Pjt表示在第t日的股票收盘价),Rmt表示市场在第t日内的正常收益率,Rmt=(It-It-1)/It-1(It表示第t日的市场指数收盘价),a、b表示回归系数,分别对应模型的截距和斜率。

通过对各个样本公司在估计期的市场收益率和该企业的正常收益率进行回归分析估算出a、b的值。根据Rmt=(It-It-1)/It-1(It表示第t日的市场指数收盘价)计算出事件窗口期内各天的市场收益率,代入得出的个别股票收益率与市场收益率的模型中,即可得出事件窗口期内各天样本公司的正常收益率ERj。

3.超额收益率的确定。超额收益率就是企业实际的收益率Rjt减去企业的正常收益率ERj。即:

ARjt=Rjt-ERj

4.计算AARt并进行显著性T检验。对事件期内样本公司每天的超额收益率求平均数,即得到事件期内每天的平均超额收益率AARt:

AARt=(1/N)∑Nj=1ARjt(t=T1,T2……)

5.计算CARt并进行显著性T检验。从事件窗口期内-T日到第t日内各天的AAR进行加总,得出CARt:

CARt=∑tT1AARt(t=T1,T2……)

CARt代表了剥离事件对所有样本公司的总体平均影响。

6.分析CAR的检验结果。对CAR的T检验结果进行分析,如果CAR通过T检验,则说明市场对资产剥离行为产生了显著影响。

剥离事件的统计来自于:国泰安数据库、新浪财经;采用Excel2003和SPSS18.0分析处理数据。本文收集在2008-2011年间发生过资产剥离行为的企业,剔除数据不完整、关联交易等事项,最终选择了63家有效样本公司,按本文研究将这些企业分类。分别是:以出售盈利能力差的资产为动因的有11家,以调整资本结构、优化资源配置为动因的有18家,以战略调整、回归主业为动因的有21家,以增加现金流为动因的有13家。

实证分析

针对四种不同的资产剥离动因对企业绩效影响的分析如下:

(一)以出售盈利能力差的资产为动因

以出售盈利能力差的资产为动因发生资产剥离行为的11家样本公司在事件窗口期的AAR与CAR,结果如图1所示。

图1中,在剥离日前,AAR值在0的上下小范围的波动,正值多于负值,而公告后波动的幅度则比较大,最高达到了2%多,而最低也降到了将近-2%。CAR在事件日前也是在0的上下波动,但在事件日后的几天内却呈现出直线上升的趋势,第23日最高达到了5.43%,之后又降了下来,维持在了2%-3%之间的水平。AAR、CAR进行与0的显著性T检验(单边检验,a=0.05),如表1、表2所示,从对出售盈利状况差的资产剥离动因的CAR的T检验结果可看出,0.008

(二)以增加企业现金流、为企业发展提供资金为动因

计算以增加企业现金流为动因发生剥离行为的18家样本公司在事件窗口期的AAR与CAR,结果如图2所示。从图2反映的结果看,AAR的值一直在0的上下浮动,正值要多于负值。CAR的值在剥离日前负值要明显多于正值,在第11天降到最低-4.30%,但在剥离日之后的第5天开始出现了明显的上升,直到第25日达到了最高的2.03%,之后一直维持正值。

AAR、CAR进行与0的显著性T检验(单边检验,a=0.05)结果如表1、表2所示,从对增加企业现金流,为企业提供资金的CAR的显著性T检验可以看出,0.003

(三)以战略调整、回归主业为动因

计算以战略调整为动因发生资产剥离行为的21家样本公司在事件窗口期的AAR与CAR,结果如图3所示。

图3所反映的关于战略调整,回归主业剥离动因的AAR与CAR值,对于AAR值来说,无论在剥离日前还是后,所有的值基本都在0的上下波动。CAR值在公告日前全是负值,在第14日达到了最低的-3.26%,而在公告日后CAR值开始上升,到第28日达到最高的1.03%。

AAR、CAR进行与0的显著性T检验(单边检验,a=0.05)结果如表1、表2所示,通过对战略调整,回归主业剥离动因的AAR的T检验,由于0.05远小于0.98,可以看出该动因对AAR的影响很不显著,而对该动因的CAR的T检验则可看出,0.000

(四)以调整资产结构、优化资源配置为动因

计算以调整资产结构为动因发生剥离行为的13家样本公司在事件窗口期的AAR与CAR,结果如图4所示。

图4中所反映出的AAR值一直在0的上下波动,在第7天达到最低的-2.93%,在剥离公告日达到最高的3.92%,在公告日之后一直在0的附近微小波动。CAR在剥离前波动的比较大,在剥离公告日的前两日开始上升,到剥离日基本达到最高的7.87%,说明信息在公告前有可能被泄露。之后开始在3%左右波动,较剥离前有所提高。

AAR、CAR进行与0的显著性T检验(单边检验,a=0.05)结果如表1、表2所示,在对调整资产结构,优化资源配置剥离动因的AAR值T检验中,由于0.808>0.05,可看出这个动因对AAR的影响并不显著。而在对CAR的T检验中,0.000明显小于0.05,所以该动因对CAR的影响非常显著,因而该动因对企业可产生正向的超额收益,H4成立。

(五)不同剥离动因的对比分析

通过将不同的四种剥离动因的CAR值放到一个图里进行对比分析(见图5),可以发现出售盈利能力差的资产的剥离动因对企业的绩效影响是最显著的,市场对该种动因的认同度最高。接下来依次是:调整资产结构,优化资源配置;增加现金流;战略调整,回归主业。

结论

本文通过事件研究法对上市公司资产剥离的四种主要动因进行了分析,总结得出了市场对不同企业资产剥离的动因的反应:

一是通过计算在剥离这个事件期内的平均超额收益率AAR与累计平均超额收益率CAR,再通过分析得出四种主要的资产剥离动因对企业都可产生正向超额收益。

二是在这四种剥离动因中,市场对出售盈利能力差的资产和调整资产结构两种剥离动因的反应要强于另外的两种,笔者认为这是由于市场认为这两个原因是主要制约企业发展的瓶颈,对这两个进行剥离将解除这个瓶颈,因而CAR在剥离发生之后发生很大的提升。而战略调整,回归主业和增加现金流这两个动因同样会使企业产生正向超额收益,但反应不及前两个大。

参考文献:

1.AlexanderGJ,BensonPG,KampmeyerJM.Investigatingthevaluationeffectsofannouncementsofvoluntarycorporatesell-off[J].JournalofFinance,1984,39

2.Haynes,Thompson&Wright.Theimpacttodivestmentonfirmperformance:EvidencefromaPanelofUKfirms.Journalofindustrialeconomies,2003

3.干春晖.资本经营的若干基本问题—资本经营研讨会综述[J].财经研究,1997(3)

4.张卫国.基于交易成本视角的资产剥离方式选择[J].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009(4)

5.赖斌慧.企业资产剥离绩效实证研究综述:方法与成果[J].生产力研究,2009(5)

6.严复海.上市公司资产剥离短期价值效应的实证研究[J].财会通讯,2010(9)

7.顾丽娟.资产收缩型重组创造价值的动因研究[J].财会月刊,2011(2)

8.DuhaimeTM,GrantJH.Factorsinfluencingdivestmentdecision-making:Evidencefromafieldstudy[J].StrategicManagementJournal,1984,5

9.RavenscraftDJ,SchererFM.Divisionalsell-off:Ahazardfunctionanalysis[J].ManagrialandDecisionEconomics,1991,12

10.雷辉,陈收.基于长期超额收益率的不同资产重组方式绩效实证研究[J].财经理论与实践(双月刊),2006(5)

11.吴晓静.基于资产剥离的收缩性资本运营价值效应的实证研究[D].兰州理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0

12.王天.资产重组对ST公司改善盈利能力的分析[J].管理现代化,2011(2)

13.窦国鹏.上市公司资产剥离经营绩效实证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0

14.孙春晓.公司治理、剥离决策与剥离绩效关系研究[D].浙江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1

关键词:上市公司盈利能力股价

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完善与发展,我国企业管理体制正在由传统管理体制向着现代企业制度转变。在这种转轨经济的特点下,企业股份制改造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重要形式。随着股份制企业的增多和资本市场的完善,上市公司也越来越多。上市公司通过在市场上出售股票,筹集资本扩大生产经营。

作为特殊的金融商品——股票,通常会在金融市场上进行交易,股票的内在投资价值也就可以通过股票的交易价格来得以体现。股票的内在投资价值是形成股票价格的基础。而交易价格总是围绕着股票内在投资价值波动,但总是不能够摆脱内在投资价值对其的束缚。

企业的盈利能力是评价企业财务绩效的指标之一,即指企业利用各种经济资源获取利润的能力,或是企业运用其拥有的资产与资本创造现金流量的能力。盈利能力综合体现了企业的营销能力、获取现金的能力、降低成本的能力、规避风险的能力和企业在各环节经营的成果。

股票内在投资价值决定于发行股票的股份公司经营业绩的预期,而盈利能力是上市公司披露的衡量公司经营业绩的重要标准,上市公司的盈利能力来越高越能够吸引投资者的投资,拉动股价的上升;股价上升能够加大上市公司的筹资,扩大上市公司的规模,增加上市公司的盈利能力,提升公司经营业绩。

上市公司的盈利能力与股价间的这些现象是否表明两者之间有着因果关系?如果存在,孰是因、孰是果?这些影响是否存在滞后效应?这些问题都需要做进一步的研究。研究这些问题有利于加深上市公司盈利对股价影响的认识,也有利于更好的指导投资者进行股市投资与上市公司筹资,为我国股市的健康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20世纪初美国学者亚历山大·沃尔提出了信用能力指数概念,其中资产净利率、销售净利率、净值报酬率、应收账款周转比率和存货周转率这五个指标评价企业盈利能力的评分值占到了35分。

1971年霍尔·麦尔尼斯发表了《跨国公司财务控制系统-实证调查》,通过对美国30家跨国公司的分析,发现投资报酬率是评价盈利能力最常用的指标。在进入80年代以后,美国管理会计委员会从财务效益的角度出发了“计量企业绩效说明书”,提出了净收益、每股盈余、现金流量、投资报酬率、剩余收益、市场价值、经济收益、调整通货膨胀后的业绩等8项评价企业经营绩效的指标。其中净收益、每股盈余、投资报酬率、市场价值、经济收益等都是用来计量企业盈利能力的。

三、实证分析

本文选用2002——2012年浦发银行每年的季度数据,并对数据做了相应的处理,为了具体分析上市公司盈利能力对股价变动的传导效果,将建立回归模型,并对模型进行回归分析。

(一)变量的选择

1、自变量

反映盈利能力的指标有很多,如净资产报酬率、销售利润率、净利润率、净收益、每股盈余、现金流量等,我们对这些指标进行主成分分析,把计算的综合盈利能力指标作为建立回归模型的自变量。

从而新生成的盈利能力指标为X=0.362x1+0.771x2+0.477x3

2、因变量

把股票的每月平均的收盘价作为衡量股价的指标,作为回归模型的因变量。

(二)实证分析

1、主成分分析

对净资产报酬率X1、销售利润率X2、营业利润率X3三个指标进行主成分分析得

2、单位根检验

在进行因果检验之前,为保证序列的平稳,先对序列作单位根检验,采用ADF检验,滞后阶数由AIC准则来确定。

(1)对X进行单位根检验

X存在单位根,继而对X做一阶差分检验。

得到X一阶单整。

(2)对Y进行单位根检验

Y存在单位根,继而对Y做一阶差分检验。

由结果得出,Y为一阶单整序列。

3、协整分析

协整分析的意义在于检验变量之间是否存在稳定关系。协整传递了一种长期均衡关系,在看来具有单独随机性趋势的变量之间找到一种可靠联系,为检验Y和X之间是否存在长期稳定关系,将对其做协整检验。

由表看出序列e无单位根,序列Y和X存在协整关系。

4、格兰杰检验

检验X、Y之间的因果关系得:

由上图,Y是引起X的原因,X也是引起Y的原因。

5、回归分析

得到回归模型Y=0.47764-0.000913X

四、结论

股票市场的一个重要功能就是对企业价值的定价,该价格在给定的企业信息基础上,既反映了企业目前的经营成果,也反映了人们对该企业未来经营成果的预期。在市场有效的情形下,企业业绩的提升在证券市场上的反映必然是股票价格的上升。

由上面的分析我们可以得到如下结论

[3]中国证券业协会.证券基础[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9

本文根据国内外对企业资产重组绩效研究得出的理论和研究方法的基础上,采用会计研究方法对中国上市公司资产重组行为进行研究,检验资产重组对上市公司的绩效有何影响。具体的研究方法为,以中国深沪两市2012年发生重大资产重组的上市公司为样本,对反映公司盈利能力、资产质量以及整体绩效的财务指标进行主成分分析,并选用统计分析中的非参数检验对样本选取公司2011年、2012年、2013年和2014年的样本数据处理结果进行各年之间的比较,分析2012年发生的资产重组对样本选取公司绩效的影响。同时,为更清楚地说明这一问题,具体将资产重组分成对外并购扩张、资产剥离、股权转让和资产置换四大类,采用同样的方法分别进行实证研究,分析它们在发生资产重组后的绩效变化是否有所异同。

三、上市公司资产重组绩效的实证模型构建

1.实证方法的选取

利用事件研究法来检验中国企业的绩效存在较多的局限,但其适用性仍要受到一些因素的制约和影响,尽管超常收益法在企业重组业绩检验中获得了一定的应用。即使中国股票市场显示一定的有效性,目前中国非流通股股东并不能直接从股价涨跌中受损或获利,绝大多数上市公司存在着相当大的一部分非流通股,而上市公司股价的波动就难以测量非流通股股东的收益变动,即难以准确衡量上市公司业绩的变化。鉴于以上原因,本文采用采用事件前后企业的财务数据指标,进行实证比较分析资产重组对样本选取公司绩效的影响。

2.财务指标的选取

上市公司的外部投资或公司治理结构的重大调整即进行资产重组,它的绩效反映公司经营的变化状况,重组前后的业绩变动即为资产重组对公司绩效产生的影响。上市公司的财务报表可以浓缩反映公司全部的重要基本信息,通常作为评价公司业绩的重要参考工具。鉴于中国目前股市的特点和重组行为特征异同,本文认为从上市公司资产重组前后的偿债能力、盈利能力、主营业务和资产管理能力明显状况四个方面来测评考察。

3.模型的构建

四、上市公司资产重组绩效的实证分析

2.上市公司资产重组整体绩效的实证分析

首先,本文通过对所选取的全部样本不加以分类地进行主成分分析。先对样本选取公司在资产重组前后各年的十个指标按重组前一年、重组当年、重组后一年和重组后两年分别进行因子分析,根据统计软件的数据处理提取相应的因子,然后再根据因子得分和方差贡献率,得出各年的综合得分函数:

重组前一年:

重组当年:

重组后一年:

重组后两年:

再根据这四个综合得分函数测算出各样本选取公司在资产重组前后相应年份的绩效综合得分。最后对全部样本选取公司在这四年的绩效综合得分值进行Wilcoxon检验。从检验结果可以看出,重组当年样本选取公司的绩效比起重组前一年有所改善,但变化不明显,从这里可以看出本文所研究的样本选取公司有报表性重组的嫌疑。而其他年份之间样本选取公司的绩效变化都成下滑趋势,特别是重组后一年和重组后两年与重组当年的比较来看,样本选取公司的绩效有明显的下滑。而且重组后样本选取公司的绩效呈逐年下滑的趋势。接着,本文分别从盈利能力和资产质量这两方面对全部样本选取公司进行实证分析。

(1)全部样本选取公司盈利能力的实证分析

先对反映样本选取公司盈利能力的三个指标进行主成分分析,此时为了研究的方便,在数据处理时,只提取了一个因子。然后同样按前面的方法对全部样本选取公司在盈利能力方面四年的因子得分进行Wilcoxon检验。从检验结果可以看出,在重组当年,样本选取公司的盈利能力与重组前一年相比有所提高但效果不明显,其他年份之间的盈利能力变化则呈下降的趋势,其别是重组后一年和重组后两年与重组当年相比,样本选取公司的盈利能力明显下降。而且,在公司发生资产重组后其盈利能力呈下降的趋势。

(2)全部样本选取公司资产质量的实证分析

先对样本选取公司在资产重组前后各年的偿债能力、资产管理能力和主营业务鲜明度等反映资产质量的七个指标按重组前一年、重组当年、重组后一年和重组后两年分别进行因子分析,根据统计软件的数据处理提取相应的因子,然后再根据因子得分和方差贡献率,得出各年的综合得分函数:

再根据这四个综合得分函数测算出各样本选取公司在资产重组前后相应年份的绩效综合得分。最后对全部样本选取公司反映资产质量的财务指标在这四年中的综合得分值进行Wilcoxon检验。从检验结果可以看出,样本选取公司除了重组当年与重组前一年、重组后两年与重组后一年相比在资产质量上没有提高外,在其他年份之间却有所改善,但变化并不明显。

摘要资本的逐利性要求企业实现高速的可持续增长,获取超额收益以满足企业主的需求。然而,企业的增长依赖于盈利能力的提升,需要企业销售出更多的产品,生产出更多的可供销售的产品。简单说来,企业的增长就是增加供应能力,提高市场占有率,实现更多利润,分配更多的股利,为所有者谋利。企业的财务资源是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快速的增长会使一个公司财务资源紧张,甚至导致破产。那么,如何协调企业的可持续发展与企业的财务资源就是本文要探讨的问题。

关键词财务视角可持续增长财务资源

一、财务视角下的企业可持续增长与可持续增长率

1.财务视角下的企业可持续增长

对于企业增长问题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研究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内涵、企业的寿命周期、实现企业可持续发展的途径、企业价值增长影响因素等方面,这些都是从非财务视角的公司治理和公司组织结构方面对企业的增长进行分析。然而,从财务视角上,对影响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因素进行分析的探讨比较少。然而,实际上,企业的增长失败往往是因为企业经营者急于追求短期盈利能力,高估自身的增长能力而导致公司财务资源无法跟上企业增长的步伐,甚至导致企业深陷财务危机而破产。所以,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企业的增长问题就是企业财务资源整合的问题。

2.可持续增长率

二、基于财务视角的企业可持续增长

从财务资源与企业增长速度关系角度来看,企业规模扩张的最大极限是由公司为扩张储备的现有财务资源与发展所需要的财务资源的比率所决定的。企业扩张所需要的财务资源依赖于扩张本身的特点、市场环境、新业务与现有业务的关系。

三、对企业的启示

1.公司采取扩张性投资战略应当量力而行

企业一般会采取纵向并购或横向并购来实现自身可持续增长,在采取扩张性投资战略时企业必须量力而行。企业的扩张性投资战略不能以牺牲企业的可持续增长为代价,过度耗用企业的内部资源,对于企业的发展具有恶性循环的危害。因此,企业在国内或国际上进行扩张的时候,应该预先制定合理的发展战略,根据内部发展状况,进行财务资源的整合,对企业内部资源优化配置,达到最好效果,最终企业的可持续增长。

2.负债比率要适度,筹资策略应稳健

企业赖以生存的基础是保持资本充足,资本由所有者权益和负债构成。企业为负债所支付的利息有抵减所得税的作用,并且通过利用负债的财务杠杠作用提升净资产收益率。然而,负债并不是越多越好,因为负债需要还本付息,一旦企业的流动性不足,不能及时归还负债,企业就面临财务危机,债权人会对企业失去信息,甚至导致企业以破产终结。

负债越大,杠杆效应越大,风险也越大。负债经营是一把双刃剑,运用得好,能使企业迅速筹集所需资金,降低经营成本,减少税负支出,获得财务杠杆利益等等;运用得不好,则会给企业带来灭顶之灾。因此,企业在追求自身可持续增长的同时,应该注重因过度负债而带来的财务风险。也就是说,保持一个合理的负债比率,是企业可持续增长的重要前提。

3.财务管理能力要与企业发展规模与发展速度相适应

企业的财务管理主要是指企业在一定的整体目标下,对资产的购置(投资活动)、资本的筹集(筹资活动)和经营中的现金流量,以及利润分配的管理。企业财务管理是企业战略管理的一个重要内容。在企业扩张生产规模,加快发展速度的时候,不能忽视企业内部财务资源的整合。只有内部财务资源的支撑,才能带动企业的可持续增长。

[1]郭晓.基于财务视角的企业可持续增长研究.博士学位论文.2008.03.

[2]常鑫.上市公司财务可持续增长的问题研究.硕士论文.2005.03.

【关键词】

上市公司;财务指标;会计信息透明度

众所周知,资本市场的存在和发展是对会计信息高度依赖的一种市场体系,会计信息的真实、客观、准确、全面、及时流通是资本市场高效运转的基石。我国资本市场经历了过去二十几年的迅速发展,建立了各项监管制度,但对比国外成熟的资本市场,上市公司信息披露所涉及的违规、违法事件时有发生,我国上市公司会计信息透明度不高确实是不争的事实。早在2001年普华永道的关于不透明指数调查报告数据中,中国是会计信息透明度最低的国家,居35个国家之首。2012年公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会计信息质量检查公告》中指出,有些上市公司仍存在未有效执行会计准则、不规范的财务管理、信息披露不充分的问题。2014年证监会对“博元投资”、“成城股份”等上市公司和中磊会计师事务所及其他中介机构立案调查43起,对“南纺股份”、“贤成矿业”“、天丰节能”等16家公司、171名上市公司董事和高管及其他责任人员作出行政处罚。2015年前5个月,证监会统计A股共有72家上市公司违规受罚,而山水文化等7家公司在这100多天里竟收到多张罚单。

二、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我国现有财务分析体系主要包括企业的偿债能力、成长能力、盈利能力、营运能力和现金流量五个方面。为了使实证更有效率,参照我国上市公司的实际情况,本文共选择了五个指标。

三、实证研究

本文以深交所网站上“诚信档案”中所列示的2014年上市公司考评结果作为对会计透明度的衡量。起初选择了469个样本,在剔除了金融行业、数据不全以及一些数据异常的样本公司之后,最终选出427个研究样本,分别就其评价结果不合格(D)、合格(C)、良好(B)、优秀(A)赋值1、2、3、4。

(一)模型构建本文运用Excel和SPSS17.0对数据进行处理和统计,就上市公司财务指标对会计透明度的影响进行了研究。同时采用多分类Logistic回归,即采用最大似然估计法进行模型的估计。

(二)被解释变量的统计表1中列出了2014年427个上市公司样本的信息披露考评结果。结果表明,在披露的公司中,不合格的公司占整个样本的1.64%,合格的比例为11.71%。整体数据集中于良好的考评结果,占样本公司的67.68%,说明大部分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符合规定,并且呈良好状态。优秀的考评结果占样本公司的18.97%。单单评价2014年的优秀结果,可以看到上市公司披露能够达到优秀的比例不多,说明大部分公司的披露仍有提高的空间,亟待完善。但对比2012年的数据,优秀结果占样本总数的11.46%,表明了上市公司随着披露制度的完善和加强,开始积极披露公司信息,使公司会计信息更加透明。

(三)变量的描述性统计从表2可知各个上市公司的财务状况存在很大差异。就资产负债率来讲,最小值为0.3595,最大值为98.0329,说明各公司偿债能力大不相同,有些公司举债少,偿债能力强。同样,体现盈利能力的净资产收益率最小值为-555.3,最大值则为41.04,平均值为3.78。说明各个公司的盈利能力高低不一,并且差别显著。总资产增长率最小值、最大值的悬殊同样不可小觑。总资产的增长能力用来反映企业的成长能力,出现负增长的情况,表明企业可能处于生命周期的成熟阶段,成长性不强。从总资产周转率来看,各公司营运能力比较强,且差别不大。通过分析每股经营性现金流量,发现各个上市公司支付能力有些差别,负数说明所有者投入资本的回报能力弱。

【参考文献】

[1]毛丽娟.会计透明度影响因素研究:来自中国上市公司的经验数据[D].厦门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6.

[2]王斌,梁欣欣.公司治理、财务状况与信息披露质量:来自深交所的经验证据[J].会计研究,2008(3):31-38.

[3]仲樱.我国会计信息透明度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财会通讯,2012(9):3-5.

[4]谭劲松,宋顺林,吴立扬.公司透明度的决定因素:基于理论和信号理论的经验研究[J].会计研究,2010(4):26-33.

论文关键词:中小企业上市公司;营运资本结构;实证分析

1材料与方法

基于以上原则,截至213o7年1月底在深圳交易所中小版上市的企业共有119家,其中2001~2oo6年完整的6年财务数据的有39家,2o02~2oo6年5年财务数据的有11家,2003~2oo6年4年财务数据的有69家,共计565个样本量。所有数据用spss13.0forwindows统计软件进行分析。

1.2变量设置

1.2.1被解释变量。营运资本结构的表征可以选取流动比例、流动资产占总资产的比例或者流动负债占总资产的比例。笔者认为流动比例更接近营运资本结构的含义,在现实中也更具有可操作性。而且资产负债率表征企业的资本结构,即资产与负债的比例。流动比例是流动资产与流动负债的比例,两者是相似的。用流动比例表征营运资本结构实际上就相当于用资产负债率的倒数表征资本结构。故笔者选取流动比例表征营运资本的结构,用y表示,即

y=流动资产/流动负债(1)

1.2.2解释变量。对营运资本结构理论分析中的每一个影响因素,尽可能多地设计解释变量。这是因为理论上资本结构影响因素,现实中常常可以由不同的指标来反映,且不同指标的信息含量也有所差异。如果只为每一影响因素设计一个解释变量,那么很可能造成严重的信息丢失,而导致分析结果的偏差。有关影响因素及其解释变量列于表1。

2结果与分析

2.1行业因素对营运资本的影响参照中国证监会在2001年4月的《上市公司行业分类指引》,将119家企业划分为13个行业。仅选取纺织服装、石化塑胶、电子、金属与非金属、机械设备、医药生物制品、信息技术7个行业,企业数量分别为9、18、10、14、21、11、7个。其余行业因企业数量太少,故舍去。

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法,考查不同行业的中小企业上市公司的营运资本结构是否存在显著差异。将每个行业所选样本的流动比例数据作为一组,这样就有7组数据。如果统计分析得出的结果小于给定置信水平下的f统计量的临界值,那么说明样本来自不同的正态总体,即行业因素对营运资本结构产生影响。研究表明,2004、2005年的指标值分别为0.007、0.002,通过了显著性为0.01的假设检验,而2001~2003年、2006年指标值均略高于0.01,但小于0.05,即通过了显著性为0.05的假设检验,所以2001~2006年的流动比例均通过了显著性检验,否定了假设,即组间均值有显著性差异,分组有必要。

2.2主成分的命名首先剔除样本资料中的异常值,然后运用spss统计分析软件,对反映7类因素的12个原始变量进行降维处理,提取主成分因子。前6个主成分萃取了原始变量90.190%的信息含量。以这6个主成分构建回归模型,既有效地简化了模型,又涵盖了原始变量的绝大部分信息。求出因子负荷矩阵以便进一步确定每个主成分的意义,并对因子负荷矩阵做最大方差旋转,结果见表2。

经过旋转后的因子负荷系数明显的向两极分化,进而分析出主成分因子的意义(表3)。

2.3回归方程的建立利用spss软件,在主成分分析过程中同时得到主成分因子值。以主成分因子值为解释变量,以经标准化处理的流动比例为被解释变量,采用逐步归的方法,用f的概率作为决定变量的进入或者移出回归方程的标准。若变量回归系数的f统计量的显著性概率sig.≤0.05,则该变量被引入方程;若f的显著性概率sig>0.10,则该变量被移出方程。经过筛选,获得5个回归方程,选取最优的第5个方程,其回归方程为:

y=1.978+0.926×xl一0.613×x2+0.428×x6—0.319×x5—0.307×x4(2)

其他行业企业的模型构建过程与电子类企业类似。纺织类企业的回归方程为:

y=1.348—0.58×xl+0.173×x2+0.123×x3(3)

式中,x1为资本结构与抵押价值因子,为现金流量因子,x3为成长性因子。机械设备类企业的回归方程为:

y=1.811—0.671×x1+0.203×x2—0.166×x3—0.161×x4—0.123×x5(4)

式中,x1为资本结构与抵押价值,x2为总资产成长性因子,x3为存货管理效率因子,x4以为规模因子,x5为销售收入成长性。金属、非金属类企业的回归方程为:

y=1.275—0.355×xl+0.345×x2—0.143×x3(5)

式中x1为资本结构与抵押价值因子,为盈利能力与现金流量因子,x3为管理效率与收入成长性因子。石化塑胶类企业的回归方程为:

y=1.494—0.475×xl+0.324×x2+0.222×x3—0.221×x4(6)

式中,为资本结构因子,x2为成长性因子,为存货管理效率因子,为应收账款管理效率因子。信息技术类企业的回归方程为:

y=2.37—0.902×xl+0.88×x2(7)

式中,x1为资本结构因子,x2为总资产成长性因子。医药生物制品类企业的回归方程为:

y=3.247—2.707×x1—1.198×x2+0.868×x3+0.764×x4—0.448×x5(8)

式中,为资本结构与抵押价值因子x2为盈利能力因子,为存货管理效率因子,为销售收入成长性因子,为规模因子。

论文关键词:火电企业;盈利能力;市场营销

市场经济是一种竞争经济。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和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现代市场竞争将愈演愈烈,每个国家和企业都不得不面对这一严峻的挑战。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世界上有不少国家开始重建其电力工业,掀起了以打破垄断、引入竞争为标志的电力市场改革的浪潮。电力市场化是一个世界性的变革,是电力工业在经历了百余年平稳发展之后面临的一次历史性的大冲击。

随着电力市场改革的不断深入,火电企业将面临更加激烈的竞争,如果不能充分、深刻地思考和认识未来的竞争,不能做到未雨绸缪,不能尽快打造自身的竞争优势,那么在将来愈演愈烈的发电市场竞争中将会陷入被动境地。尤其是近年来,电煤价格持续攀升,火电企业总成本不断提高,企业盈利空间进一步压缩,因此,如何提高火电企业的盈利能力,打造火电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市场营销

强化市场营销,加强经营工作,是提升发电企业盈利能力的有效手段。

1.电量营销

(1)牢固树立“电量就是效益”的理念,没有电量,就没有经济效益。进一步提高市场意识,全方位抓好市场营销工作,积极开展电力营销的研究和实施工作,采取多样化的营销手段,多沟通、勤联系,加强与政府部门和电网公司的沟通与协调,尽最大努力争取电量计划,确保计划内电量不低于区域电网平均水平。

(2)在确保有边际利润的情况下,深入开展电量工作,积极寻找外部电量替代机会,合理统筹和优化电量结构,提高机组经济性。

(3)认真研究大用户直购电政策,积极推进直购电工作,提高机组发电负荷。

2.热力市场营销

开拓热力市场是发电企业提高盈利能力的另外一个重要手段。要不断强化市场营销力度,扩大热力市场,形成稳定的供汽能力,使供热尽快产生效益,增加企业收入。在确保机组发电量的同时,应将强化对外供热作为打好盈利攻坚战的重要突破口,全面做好供热的安全生产、经济运行、技术改造、市场开拓等管理工作,促进热力市场的有序、健康发展。同时在供热过程中,应本着诚信经营、优质服务的原则,充分发挥发电公司的技术优势和设备优势,在用户管道架设、管线改造遇到困难时,要主动出面提供帮助,为用户排忧解难,确保供汽可靠性和供汽质量,坚持长期合作、互利共赢的经营理念,保持并发展与供热用户的伙伴关系。

3.做好电价、热价争取工作

二、计划管理

计划工作是一切工作的统领,要强化计划工作在提高企业盈利能力中的作用。按照“目标倒逼,责任到人,闭环控制,偏差管理”的原则将发电企业全年的生产经营计划指标进行分解,明确各部门职责,结合电量、收入、利润、供电煤耗等主要生产经营指标,强化形势预测分析,综合平衡和优化各项计划指标及计划方案,科学制定季度、月度综合计划。另外,强化计划管理的刚性,将各项综合计划目标和重点工作层层分解,落实综合计划目标,同时提高工作落实标准,强化计划工作的闭环管理,严格奖惩考核制度。通过对计划任务和重点工作的层层分解和具体量化,努力把公司各个环节纳入目标管理,实现每个部门、每个岗位有目标和责任,人人肩上有指标和压力,建立自下而上的保证体系和自上而下的责任追究体系。

三、成本控制

1.燃料成本控制

2010年以来,受电力消费需求强劲增长、煤矿安全事故停产整顿、国际能源价格持续攀升、恶劣复杂气候以及交通运力受限、煤电油运紧张等因素的共同影响,国内煤炭的市场价格居高不下,始终在高位震荡,极大地压缩了发电企业盈利空间。按照国家目前的政策,煤电联动在短期内实施的可能性不大,而燃料成本又占到发电企业总成本的70%左右,如何有效控制和降低燃料成本,是发电企业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

(1)要积极主动地争取和落实重点合同煤计划。加强公关协调,积极争取落实重点合同电煤计划,努力提高电煤供应保障度。针对当前市场煤价飚升的严峻形势,确保重点合同煤兑现率是降低标煤单价的有效措施。

(2)火电企业应成立燃煤管理领导组,每月对燃煤采购的量、质、价格和考核因素进行充分讨论与认定,合理签订电煤采购合同,并在次月对上月所定事宜进行综合性评价,以监督燃料管理决策上的优劣。

(3)火电企业应成立配煤中心,以更好地优化企业的入炉煤结构,降低燃料成本;结合机组状况,成立煤炭调研小组,寻找可以掺烧的经济煤种,对多种劣质煤种进行掺配实验,优化完善掺烧方案和具体措施,找出一条适合企业机组掺烧的可行方案;要加大煤炭掺烧比例,力争达到35%~40%。

2.物资成本控制

物资采购是火电企业另外一个成本大户,应减少一般物资的库存资金占用比例,提高专项物资库存资金的占用比例(重点提高脱硫、干灰设备品配件比例)。

(1)完善火电企业物资采购招投标管理制度,切实加强对招标活动的全过程监督,进一步规范和完善物资采购计划的审批程序,以费用归口管理和落实责任制为手段,进一步规范成本支出审批程序,特别加强对预算外物资采购的审批管理。

(2)推行“零库存”管理,与信誉好的供应商保持长期合作关系,商谈对企业常用的备件如轴承、阀门、磨煤机备件等消耗性备件进行联储事宜,签订代储协议,做到随用随取,用后付款,既能满足生产需要,又能降低备件采购费用。

(3)强化对消耗性物资材料的全过程监督管理,有效杜绝管理漏洞,减少物资材料浪费,降低企业管理成本,努力实现物资材料管理的可控和在控。

(4)加强废旧物资的管理工作,修旧利废,避免重复采购,最大限度地分降低企业成本。

四、财务管理

高度重视和强化全面预算管理,强化预算的执行刚性,切实提高全面预算管理水平。牢固树立“过紧日子”的思想,逐级传递成本控制压力。本着精打细算、勤俭节约的原则,以费用归口管理和落实责任制为手段,将各项费用指标分解到部门,责任到人,层层分解落实,每月考核,规范成本支出审批程序,严格对预算外资金的审批管理。

五、节能降耗

坚持深入挖潜,规范节能基础管理,把节能降耗作为重要工作来抓。充分发挥技术管理在生产过程中的保证作用,使各种参数和技术指标达到最佳状态,持续保持指标的先进性和进步性。充分利用对标平台、创一流及两型企业创建体系,按照“五确认、一兑现”的方法,对照设计值,查找问题、制定措施、狠抓落实,确保节能降耗各项指标的圆满完成。

1.加强供电煤耗基础管理

(1)充分利用机组检修机会,做好设备节能改造和运行调整工作,谋划好抢发电量时机,做好发电量结构调整工作。

(2)制定煤耗管理考核办法,确定供电煤耗确保值和目标值,按月分解考核。

2.降低发电厂用电率

(1)应严格执行集控运行厂用电的绩效考核,提高运行人员降低厂用电的积极性。加强各项单耗指标的检查考核力度,提高运行人员综合考虑机组能耗的能力,合理降低各项单耗。

(2)锅炉以提高锅炉效率为原则,把煤粉细度控制在合格范围内,提高制粉系统出力;把锅炉飞灰控制在2.5%以内,同时控制锅炉氧量,减少空预器及系统漏风,降低制粉和吸、送风机耗电。

(3)汽机在提高机组真空、降低机组热耗的前提下,优化选择循环泵运行方式;继续优化凝结泵运行方式,减少电泵、循环泵、凝结泵耗电。

六、提高机组可靠性

提高火电企业盈利能力,设备健康是基础。应强化对火电企业设备健康状况的跟踪、分析和评估,加大设备可靠性管理和技术监督力度,及时消除设备缺陷。彻底解决影响设备安全运行的问题,最大限度地控制和降低非计划停运次数。同时,坚持早动员、早部署、早准备,科学合理地安排检修工期,提高设备系统运行的安全可靠性,最大限度地提高设备消缺率和设备健康水平,确保设备隐患治理始终可控、在控。

一、现有财务分析指标体系的缺陷

我国现有的财务分析指标体系,主要以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为基础,忽视了现金流量信息,而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由于受诸多因素影响,难免会使分析结果失真。我国许多学者也提出了大量的现金流量指标,但这些现金流量指标多没有形成一个完整的财务分析指标体系,而且在指标设计上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一)权责发生制的缺陷

(二)会计政策选择的多样性

在制定会计制度和会计法规时,考虑到企业的情况千差万别,往往对某一会计事项给出多种会计处理备选方案,以便企业根据实际情况,选择最能反映实际经济业务的方案。这是任何国家的会计规范都存在的,只不过程度有区别。比如,存货计价方法有先进先出法、加权平均法、移动平均法等,固定资产折旧方法有学术参考网提供论文写作和写作服务lunwen.1KEJIAN.COM,欢迎您的光临平均年限法、年数总和法、双倍余额递递减法等,因此两个企业,由于采取了不同的存货计价方法或折旧方法,造成了盈余水平的不同,也造成了两者之间盈余质量的高低之分;甚至一个企业,在不同的年份,出于不同的目的,对相同经济业务也会采取不同的会计政策。虽然会计准则规定了一贯性原则,但是企业会以各种借口改变会计政策。

在选择会计政策时,可以采取稳健的态度,也可以采取乐观的态度。采取稳健的会计政策,比采取乐观的会计政策收益质量高,稳健主义减少了高估收益的可能性。在选定会计政策之后,如何运用会计政策,必须依据会计人员的判断。例如,在选定提取资产减值准备的会计政策之后,提取多少数额,需要依靠会计人员的判断。这些会计政策的选择和会计人员的职业判断,不可避免的带有主观性,使得盈余信息的可比性降低,影响了盈余质量。如固定资产成新率,该指标是固定资产净值与原值的比率,表明固定资产的新旧程序。但是,该指标的计算受折旧政策影响较大,同样的设备,如采用不同的折旧方法,资产的账面净值及按照该指标计算的成新率也会有较大的差异,据此对发展能力的评价也会不同,这显然是不合理的。

(三)缺少现金流量的指标

(四)动态指标分析期过短

财务分析的目的不仅仅在于通过积累的历史财务数据,了解企业的过去和现状,更重要的是通过对企业发展趋势的分析,洞察未来、预测企业今后的发展态势。但是,现有财务分析恰恰忽略了这一点,对过去和现在的状况分析较多,对未来的预测和展望很少,从而大大降低了财务分析的“导航器”作用。企业的发展有一定的趋势和规律,利用动态指标进行分析,可以揭示这种规律和趋势,从而预测企业未来的发展态势。但是如果动态指标分析期太短,偶然性因素增加,则会降低分析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尤其在分析企业发展能力时,更应该延长分析的时期,把偶然因素的影响降低,才能真正反应企业的发展能力。但在现有财务指标体系中,企业发展能力分析的销售增长率、资本积累率等指标的分析时期都仅为一年,当企业出现一些偶发事件时,便会影响分析的准确性。

二、改进的财务分析指标体系

由于现有指标存在诸多缺陷,以现有指标体系为依据的财务分析无法预先判断企业财务风险及投资价值,在客观学术参考网提供论文写作和写作服务lunwen.1KEJIAN.COM,欢迎您的光临评价企业偿债能力、收益质量、未来价值等方面显得相当乏力。笔者认为,一个完整的、能真实反映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经营质量和现金流量的财务分析指标体系,应由以下指标构成:

(一)盈利能力指标

1.净资产收益率。

净资产收益率=■

原有的净资产收益率指标在计算时,分母为“净资产平均额”,在利润分配中,现金股利影响年末净资产,从而影响净资产收益率,而股票股利由于不影响年末净资产,因此也就不影响净资产收益率。作为评价企业当年收益的指标,不应由于分配方案不同,其值也不同,因此应将分母的年末净资产改为利润分配前的年末净资产。

净资产收益率是反映自由资金投资收益水平的指标,是企业盈利能力指标的核心,是评价企业自有资本及其积累获取报酬水平的最具有综合性和代表性的指标。该指标适用性强,适用范围广,不受行业限制,是企业综合评价中使用率最高的指标,通过对该指标的综合对比分析,可以看出企业盈利能力在同行业中所处的地位,以及与同类企业的差异水平。

2.经营净利润现金含量。

经营净利润现金含量=■

由于分子是经营活动所产生的现金净流量,分母中也应扣除与经营无关的投资收益,使分子分母有更强的配比性。

在一般情况下,比率越大,公司盈利质量就越高。如果比率小于1,说明本期净利中存在尚未实现现金的收入。在这种情况下,由于存在大量应收款项,即使公司盈利,也可能发生现金短缺。该指标对防止因企业操纵利润而给投资者带来的信息误导有很重要的作用,因为企业操纵利润一般没有相应的现金流量。我国著名造假公司银广夏在东窗事发前3年每股收益平均高达0.58元,而平均经营净利润现金含量则仅有0.19{1},经营活动现金流与会计收益相比始终处于较低的水平。如果市场能够及早重视现金流分析,就不难识破银广夏的业绩神话。

(二)偿债能力指标

1.资产负债率。

资产负债率=■

原有的资产负债率的分母(资产)并非都可以用来偿还债务,如递延资产、长期待摊费用并无变现能力,无形资产中的商誉、专利权等能否用于偿还债务,也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因此应将其从分母中扣除。

适当举债经营可充分发挥财务杠杆作用,这对于企业未来的发展、规模的扩大起着不容忽视的作用。发展前景广阔的企业在其能力范围内通过举债,取得足够的资金,投入到报酬率高的项目,从长远看对其实现经济效益的目标是十分有利的。当然,一些规模小、盈利能力差的企业,其资产负债率可能很低,但这并不能说明其偿债能力强。因此,以资产负债率分析企业偿债能力应结合负债项目的投资报酬率,以综合考察反映企业偿债能力。

2.现金流动负债比率。

现金流动负债比率=■

由于净利润与经营活动产生现金净流量有可能背离,有利润的年份不一定有足够的现金(含现金等价物)来偿还债务,所以利用以收付实现制为基础计量的现金流动负债比率指标,能充分体现企业经营活动所产生的现金净流量可以在多大程度上保证当期流动负债的偿还,直观地反映出企业偿还流动负债的实际能力。

3.现金利息保障倍数。

现金利息保障倍数

=■

该指标剔除了经营利润中的非现金项目,并将现金利息支出与非现金利息支出,付现所得税与非付现所得税区分开来,表明可用于付息的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相当于所需支付利息的倍数及保障程度,其值的大小反映了企业支付约定利息的能力,也反映企业偿付债务的能力,有利于衡量企业支付利息的实际能力,有助于投资者和债权人在企业无法支付利息费用之前就能判断企业现金流量下降的程度。

(三)营运能力指标

1.总资产周转率。

总资产周转率=■

该指标体现了企业经营期间全部资产从投入到产出的流转速度,反映了企业全部资产的管理质量和利用效率。值得注意的是,如果企业的总资产周转率突然上升,也有可能是企业本期报废了大量固定资产造成的,而学术参考网提供论文写作和写作服务lunwen.1KEJIAN.COM,欢迎您的光临不是企业的资产利用效率提高。

现行的总资产周转率公式中,分子是扣除折扣和折让后的销售净额,是企业从事经营活动所取得的收入净额;而分母是企业各项资产的平均总额,包括流动资产、长期股权投资、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等,而对外投资给企业带来的是投资损益,不能形成销售收入,应将其从资产中扣除。

2.销售质量比率。

销售质量比率=■

销售商品收到的现金中包含收到的增值税,应此营业收入中也应加上增值税。销售质量比率高,说明企业销售质量好,资金回收快,销售能力强。但是,销售质量比率低的话,应当分析企业具体情况。应收账款的增加,可能有以下三方面原因:一是为了扩大市场份额而导致赊销增加;二是公司规模扩大(资产增加)而带来的应收账款增加;三是盈余管理促成虚列收入,应收加大。第一种原因可以借助于指标—销售商品收到现金占经营活动现金流入量比重,其计算公式为:

销售商品收到现金占经营活动现金流入量

若该指标持续上升,应收账款的增加尚属正常;第二种原因可以借助于指标—不含应收账款的总资产发展率,其计算公式为:

不含应含应收账款的总发展率=■

若该指标上升,说明公司规模壮大,债权资产增加也属正常;若非前两种原因,则有利用应收操纵利润之嫌。

银广夏1998年~2000年的销售质量比分别为0.68、0.63、0.54,销售质量比率很低,销售质量很差,每年都有大量的应收款项;不仅如此,销售质量逐年恶化,在2000年销售收入大幅增长的情况下,应收款项也大量增加,应收款项增长幅度大于销售收入增长,使得销售质量比率大大降低。通过这一指标,透视了企业销售收入的质量,真正反映企业的营运能力。

(四)发展能力指标

1.三年销售平均增长率。

三年销售平均增长率=■

企业绝大部分的经营活动,其最终目的都是实现销售取得收入,不断增加收入是企业生存的基础和发展的条件,营业收入越高,表明企业积累的基础越牢,可持续发展能力越强,发展的潜力越大。世界500强就主要以销售收入的多少进行排序。三年销售平均增长率体现企业的连续发展状况和发展能力,避免因少数年份业务波动而对企业发展潜力的错误判断。

2.三年经营现金流量平均增长率。

三年经营现金流量增长率

现金是企业的“血液”,它是资金流转的起点和终点。许多企业尽管实现了大量的销售,却没有现金收回,存在流动性风险。如果企业没有足够的现金或是获得现金的渠道,它就面临着财务风险,甚至有可能会破产。香港百富勤公司就因拿不出6000万美金的现金应付危局而导致清盘。

在学术参考网提供论文写作和写作服务lunwen.1KEJIAN.COM,欢迎您的光临分析企业盈利能力、偿债能力、营运能力、发展能力时,都涉及净利润与现金流量指标。而净利润与现金流量的关系,与应收账款有着密切联系,为了判断应收账款的真实性,为整个指标体系增设两个辅助指标,即:销售商品收到现金占经营活动现金流入量比重、不含应收账款的总资产发展率。综上所述,以净利润和现金流量为基础的改进的财务分析指标体系可以表述为:

THE END
1.盈利能力分析论文好写吗?网友(匿名用户)职场问答好写,盈利能力分析论文可以从以下几点入手:1、理论依据。包括:你论文数据来源、调查方法、分析方法和结论的理论支持。2、财务管理。如:资产结构、流动比率、速动比率等;3、宏观/微观经济学。如:内外部因素对企业盈利能力的影响及风险控制;4、金融。如:融资与风险管理。5、论点与意义。即,通过研究得出的结论和该结...https://zq-mobile.zhaopin.com/zpdOutputQuestionForXZH/5910191
2.盈利能力分析论文的开题报告.docx盈利能力分析论文的开题报告 毕业设计开题报告 题目浅谈企业盈利能力分析—诚志股份公 专业名称会计学 学生姓名 指导教师 填表日期年月 一、选题的目的及意义: 1.选题目的: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步伐的加快,国内企业所面临的竞争压力越来越大,如何化解压力并在竞争中发展壮大,是每一个企业管理者需要认真思考的问题。对于...https://max.book118.com/html/2019/0507/7041111063002024.shtm
3.《上市公司盈利能力分析案例(论文)10000字》.docx上市公司盈利能力分析案例以S药业为例目录TOC\o"1-3"\h\u1354第1章引言 1312481.1选题背景 1298081.2研究意义 1245551.3研究方法 280861.4文献综述 2257121.4.1国外相关研究状况 2112051.4.2国内相关研究状况 3286191.4.3文献评述 5662第2章盈利能力分析的相关理论 6263212.1企业盈利能力分析的基本内容 6309112.2企业盈利能力...https://www.renrendoc.com/paper/232928771.html
4.论文:对现行盈利能力指标的分析与改进论文:对现行盈利能力指标的分析与改进引言企业的盈利水平,是衡量企业经营业绩的重要指标;也是投资人正确决定其投资去向,判断企业能否保全其资本的依据;债权人也要通过盈利状况的分析以准确评价企业债务的偿还能力,控制信贷风险。所以不论是投资人、债权人还是企业经营管理人员,都日益重视企业盈利能力的分析。在盈利能力分析...https://www.wm114.cn/wen/133/264093.html
1.盈利能力分析毕业论文(精选6篇)盈利能力分析毕业论文(精选6篇) 一.盈利能力分析、1.1销售净利率。1.1.1指标的作用。该指标反映每一元销售收入带来的净利润的多少,表示销售收入的收益水平。可进一步分解为销售毛利率、销售成本率、销售期间费用率等。1.1.2 他的计算公式是:销售净利率=净利÷销售收入https://www.360wenmi.com/f/filee6ts2m8p.html
2....盈利能力分析的毕业论文怎么写?盈利能力分析论文框架撰写财务管理专业的盈利能力分析毕业论文,你可以遵循以下步骤和注意事项: 1. 选题与目的: 明确你的研究对象,例如某上市公司或行业。 确定研究目的,比如分析盈利能力的影响因素,提出提升策略。 2.文献综述: 广泛搜集和综述相关文献,了解盈利能力分析的理论基础和前人研究成果。 https://blog.csdn.net/2401_86743747/article/details/141403361
3.关于企业盈利能力分析论文框架模板关于企业盈利能力分析论文框架模板 关于企业盈利能力的分析一直是论文写作的常见选题,那么这种论文要怎么写框架呢,下面papergood论文降重软件为大家整理模板。 关于企业盈利能力分析论文框架模板 摘要: 关键词:盈利能力,企业营运状况,财务分析 第1章绪论 1.1研究背景...https://m.papergood.com/industry/10377.html
4.毕业论文写得是基于杜邦分析法的盈利能力分析,导师说目前的问题是...您好,针对您提出的关于未从杜邦分析法角度提出建议的问题,我想分享一些个人的看法。这些观点仅供您参考,不代表专业意见。如有不当之处,还请海涵。 杜邦分析法的精髓在于通过ROE(净资产收益率)来评估企业的盈利能力。ROE由销售净利率、总资产周转率和权益乘数三个关键指标构成。尽管高ROE通常意味着较强的盈利能力,但...https://www.yoojia.com/ask/17-14274538438002871746.html
5.财务分析的毕业论文范文(通用9篇)紧张又充实的大学生活将要谢下帷幕,毕业生都要通过最后的毕业论文,毕业论文是一种比较重要的检验学生学习成果的形式,怎样写毕业论文才更能吸引眼球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财务分析的毕业论文范文(通用9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财务分析的毕业论文 篇1 ...https://bylw.yjbys.com/caiwushuishou/109386.html
6.企业盈利能力分析开题报告2篇企业盈利能力分析开题报告2篇 在不断进步的时代,报告使用的次数愈发增长,报告成为了一种新兴产业。其实写报告并没有想象中那么难,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企业盈利能力分析开题报告,欢迎大家分享。 企业盈利能力分析开题报告1 一、选题意义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中国经济正在逐步融入世界范围的经济大潮,对企业而言,所处的...https://www.ruiwen.com/fenxibaogao/5443132.html
7.盈利能力分析论文框架盈利能力分析论文框架 这篇论文主要研究盈利能力分析在企业管理和决策中的重要性。首先,作者介绍了论文的主题和研究目标,然后回顾了相关的理论和研究,为后续的研究提供了理论依据。接着,作者详细介绍了用于分析盈利能力的研究方法,包括数据收集和处理的方法,以及数据分析的方法。然后,作者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了分析,并...https://www.acc5.com/news-xinwen/detail_198110.html
8.研究提纲怎么写有“分论――总论”式,对所要论述的总是分几个方面剖析,然后综合归纳出结论。 总之,分析议论文的结构,先要弄明白中段落层次间的内在联系,还要注意文章中起着承上启下作用的过渡段,过渡句以及过渡词语。 问题四:议论文的提纲怎么写? 1、确立论点――你要发表的观点 ...https://www.lishixinzhi.com/bb/464203.html
9.企业产业链怎么写其计算公式为:营业利润率=营业利润/营业收入*100% 营业利润率越高,表明企业市场竞争力越强,发展潜力越大,盈利能力越强。在实务中,也经常使用销售毛利率、销售净利率等指标来分析企业经营业务的获利水平。 其计算公式分别如下:销售毛利率=(销售收入-销售成本)/销售收入*100% 销售净利率=净利润/销售收入*100%2、...https://www.xuexi88.com/zhishi/497884.html
10.盈利能力分析开题报告企业盈利分析开题报告范文毕业在即,很多同学应该正在为写论文而头疼,开题报告是一份介绍课题研究计划的重要文件,开题报告应该包含哪些内容?如何撰写有效的开题报告? 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盈利能力分析开题报告,欢迎阅读和参考 盈利能力分析开题报告1 [关键词]报业数字化;盈利模式;计算机技术 中图分类号:G21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https://www.puchedu.cn/ziyuan/186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