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在大街上,留心观察路人,就会发现他们头上都顶着个人形象标签:头前倾、含胸驼背、肩胛骨突出、溜肩、富贵包、骨盆前倾、腰椎弯曲……看似简单的选择题,在生活中,却成了一道出乎意料的送命题!
据统计,我国腰颈椎病患者已突破2亿人,占全国总人数的15.2%,多年来一直呈上升趋势,腰颈椎病的发病率仅次于感冒,且正朝年轻化趋势发展。
如果只是单纯地失去优雅体态就算了,最害人的还是那该死的疼痛!从肌肉到骨头,从颈椎到尾椎,每一个部位都折磨得人头昏脑涨、坐立不安。
在缓解疼痛“大作战”中,人们用尽“十八般武艺”!针灸、艾灸、按摩卡齐上阵,药丸、热敷、矫正带不可少,借助一切能使用的“外力”,就是与颈椎病作最后的斗争。
如何才能合理有效缓解腰颈椎病?这时候,一个俏皮又彰显专业度的名字——“颈医卫”应运而生。这是一家技术、科技驱动的专注于颈、腰问题的医疗康复机构,建立近三年来,已经服务了6万多人次,复购率达85%,在颈腰椎康复市场中,名列前茅。
更具吸引力的还不止这一点。作为公司的创始人及产品形象代言人,宁友更是凭借其专业化的水准,为这家企业增色不少。宁友学医14年,在复旦大学从事脊柱衰老研究更是多年,通过对世界范围脊柱问题流行病学、循证医学及区域特点、交叉领域文献的研究,发现颈腰问题的增多及年轻化,在全世界范围是上行趋势。
顺势而为:进军腰颈椎病他是认真的
2017年,宁友毅然决然的放弃了铁饭碗,离开了华山医院,不为别的,只是为了帮助更多腰颈椎病患者。
回顾2年创业历程,宁友认为,创业就是一个打怪升级的过程,自己也踩过很多坑。正如《创新者的处方》给他的启发:医疗服务要想高效并保持品质,必须实现创新,与康复医疗的前沿技术及科技创新同步;将业务维度细分、专注;打造完备培训体系;采用精细化运营,数据化管控;通过产品做延伸,突破物理瓶颈。
他记得,曾经有一个白领,不到30岁,经常觉得颈肩僵硬并有头痛,睡眠也不好,其实这都是颈椎曲度变直引起的,通过专业的干预,颈医卫可以3个月就能明显改善这个问题,帮助他恢复生理曲度。“从患者的角度而言,是不愿意跑医院的,医院也没有耐心这么做,等着手术的一大推,但一般机构达不到这样专业的效果。”
此外,国内的就医具有一定特殊情况,医院天然的重手术而轻康复,有严重颈肩问题的人要么手术,要么等待达到手术标准,已有的症状会很痛苦。
优化体验:他的目标是让门店服务更标准化
哪里有需求,哪里就有市场。
眼下,习惯性含胸驼背的办公室人士成为了颈医卫最大的目标客户,现实也证明了宁友转战市场眼光的正确性。打开某宝不难发现,单单一款矫正驼背的产品,其月售销量就高达4万以上。
据中国产业信息报道,我国的按摩器2016年已超过百亿元,2012-2016年年复合增长率达10%。随着人均收入水平的提高、健康意识的增强,预计我国按摩器行业还将继续保持10%以上增长。
而颈医卫也依靠了良好的口碑和到位、专业的服务,在上海设立了5家门店,创下了服务6万人次且技术手法“零失误”的行业记录。
谈及创业成功秘诀,宁友称,医疗康复向来是个“非标产品”。治疗医师、康复师的专业程度影响颇深,无法做到完全的标准化。所以,颈医卫聚焦颈、腰问题,对门店的服务人员有着自己独特又完备的培训体系,让服务人员的素养尽量标准化。
与此同时,引入一系列的智能化仪器,并和美国的sigma,德国巴赫曼,芬兰的David进行深度合作,通过采集身体数据,结合MRI和X线片子,让治疗结果可量化、可追踪,并与多家医院的影像中心合作,建立高效的检查绿色通道,提升顾客体验的同时,获取一手检测报告,为身体数据库的建立提供便捷的路径。
“人机配合,让机器效用最大化,也让门店服务更标准化。”宁友表示,消费者对服务的要求日趋提升,如何做好服务,给客户提供高品质、超预期的服务体验,对经营者来说,都是一个大考验。
在做好专业养护调理的基础上,通过定制温水、生活用品提供、惊喜服务等独具特色的体验内容,让颈医卫赢得高复购、好口碑,收获顾客的青睐。
2019年,颈医卫还在门店新设立了专职岗位“客户主管”,直接收集用户体验和反馈,从细节上改进用户的体验、细化标准化方案,以便更好地提升顾客体验,向上海以外的市场进行复制。
在2018年底,颈医卫还拓展了B端获客渠道,现已为两百多家B端企业提供了讲座及义诊服务,并以“服务+产品”的形式切入企业福利及礼品渠道。目前,颈医卫的B端客户和C端用户平分秋色,实现了线上线下的共同发展。
下一步:他还要为为制造业跨界赋能
如今,在完成门店技术服务的复制后,颈医卫又进行了升级——利用累积的颈、腰康复的用户数据和自己的专业能力,开始一系列的跨界创新,与传统制造企业进行合作和相互赋能。
在和用户接触的过程中,宁友发现,很多人在接受治疗后问的最多的问题。例如,“我这颈椎枕什么枕头好?”、“我腰椎不舒服,买什么床垫比较好?”……
要知道,虽然这些产品不是医疗用品,医院都没有卖,但却是患者们迫切想要购买的。
为此,颈医卫通过手上所有的用户数据,帮助他们去生产出更适合如今低头族颈椎、脊椎需要的产品来,这同样也是颈医卫突破“线下门店无法服务更多用户”的物理瓶颈的机会之一。
值得注意的是,目前,颈医卫已经与罗莱家纺等多家知名制造业企业合作,2019年3月,一款枕芯和一款智能坐垫就已面世。另外,颈医卫也与上市按摩椅品牌奥佳华展开了按摩仪器的合作。
“颈医卫想把这些数据落到实处,”宁友透露,接下来,颈医卫会用量化数据帮助传统制造业进行产品升级,与企业共同研发、设计和制造出可以为颈椎、脊椎减压的新产品。
一方面,颈医卫参与研发此类更专业的周边产品是满足患者、用户的需求,也为更多未接触过脊椎康复的潜在用户打开了新的市场,从而服务更多人群;另一方面,颈医卫也想在合作中提升自己的研发能力,从而真正实现由传统诊所到高新技术企业的转变。
“目前颈医卫已经在技术升级和研发中申请多个技术专利,等合作全面展开后,会用更多专利形成自身的技术壁垒。”宁友透露,传统制造企业也可以在合作中获益,他们通过颈医卫,得以更贴近用户,更了解用户的需求和痛点,生产出更具医疗专业性的产品。
新的改变也会带来新的挑战。不过,宁友对此并不表示担忧,他自豪地表示,颈医卫一直以来都是个学习型团队,快速吸收新知识、新技术对团队来说是个挑战,也是个习惯,而宁友就是其中的领头人物。除了学习能力强,让颈医卫能走到现在阶段的因素在于自身的企业文化——“成人达己”。
颈医卫就像医疗康复领域的“海底捞”,从成立之初就开始注重企业内部氛围的培养,每一位团队成员都是家人、朋友。
“只有把自己的小伙伴服务好了,让他们有了归属感,他们才会更好地服务我们的终端。”宁友说,颈医卫创立至今团队非常稳定,如一面坚实的后盾,为颈医卫未来的发展打下了可靠的基础。
面对不断扩大的医疗康复市场,颈医卫希望以专注、服务、数据和科技打开新的市场,让越来越多的人得以科学的养护自己的脊椎,也让颈医卫的创新、服务能力更上一层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