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世代青年,一出生就与网络信息时代“无缝对接”,喜欢尝鲜、注重体验。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高校思政教育的方式方法也在随之变化,多样的线上教育形式越来越受到大学生们的喜爱,交互式、浸润式的对话场景更得青睐。
缘起:新时代青年需要什么形式的思政教育?
在互联网高度发达的当下,新时代青年大学生的学习、生活及实践场域已全面网络化。新媒体网络平台不仅延展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时空边界,还成为了全媒体时代强化思政工作实效性的重要工具。
“如何抢占‘网络阵地’,真正在新形势下润物无声地开展育人工作,平等对话、不说教,是数理学院一直在探讨的问题。”青岛科技大学数理学院院长杨树国指出。基于广泛的调研和探索,2018年10月25日,“小π”应运而生。
相伴:什么样的思政教育更能打动人心?
成立以来,“小π”运营团队不断对内容板块进行讨论思考,围绕“同学更喜欢的内容”、“同学更能接受的运营方式”、“更能让学生感受到实际温暖的陪伴方式”等主题进行研究,特色开办早晚安问候帖、失物招领、知识科普等多个板块,为“小π”的运营注入新元素、增添新动能,切实增强思政教育的活动质效。
“小π”的存在,如同小太阳,温暖着学子们的时时刻刻。晨曦初露,它用励志的箴言或幽默的段子唤醒沉睡的同学们;夜幕低垂,它化身温柔的夜灯,照亮归途、守护梦乡。
作为学院活动的忠实记录者和热情传播者,“小π”见证了无数精彩瞬间。从庄重的学术讲座到欢乐的文艺晚会,从激烈的体育竞技到无私的志愿服务,每一项活动都凝聚着学院对青年学生全面发展的殷切期望。每逢佳节,它更是化身文化使者,带领大家领略传统魅力,传递学院祝福,让爱与关怀在每个人心中流淌。它不仅是信息的传递者,更是活动参与的倡导者,鼓励每一位学生勇敢地拥抱多彩人生。
成长:如何才能让思政教育的影响走得更远?
“基于这样的初心,‘小π’的内容板块创新不断贴合年轻人的需求并赋予其思政教育意义。运用‘小π’平台推进思政教育,构建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朋辈互助思政教育新模式,成为学院共识。”青岛科技大学数理学院党委书记刘保成提到。
“今年以来,学校出台《全面推进‘三全育人’暨全环境立德树人工作实施方案》等系列文件,将强化网络育人列入重点任务清单,统筹平台资源,全力指导支持各学院建设彰显特色、突出服务师生功能的各类媒体平台。数理学院‘小π’平台运行效果显著,创新性提出的陪伴式云端思政理念丰富了学校思政育人内容,值得推广。”青岛科技大学党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张洪坤说到。
展望未来,“小π”将继续秉承“朋辈互助、共同成长”的运营理念,不断创新发展,为青年学子提供更加全面、贴心的服务。愿这份“陪伴式的云上思政”,如π一般永续绵长,陪伴着莘莘学子,共同书写更加灿烂的未来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