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次随访对象为2010年1月1日—2011年12月31日在我院住院的所有患者。共50个临床科室出院患者89355人次,其中2010年为43316人次,2011年为46039人次。
1.2方法
2结果
1构建分层管理小组
对护理人员的能力、考评测试、临床培训成绩以及经验等方面进行综合分析后,根据层次管理制度对每个护理人员的工作职责进行分级。主要3个管理层面,护士长、责任护士以及执行护士。其中,护士长负责对全部病房的工作进行管理;责任护士主要引导执行护士对患者的护理、治疗、健康指导以及检查等工作,另外,严格监督并指导执行护士的日常工作;执行护士主要对具体操作进行负责,及时发现、上报患者出现的问题。对妇科人力资源以及病床实际情况进行考虑后,确定人员配备。如根据我院妇科人力资源和病床实际情况,人员配置如下:1名护士长,4名责任护士,2名执行护士。护士长的选择,严格按照竞聘上岗制度选择;责任护士要依据竞争上岗制以及业务能力水平作为参考依据,择优担任;准责任护士要具备本科、大专毕业证以及护士职业资格证等;执行护士主要由具备中专毕业证以及护士职业资格证的人员任职;责任护士对执行护士起指导作用。
2护理层级管理法
护理层级管理模式主要由护士长、责任护士以及执行护士构成,逐步构建为医生、护士与患者三者之间的工作模式,实施责任护士全面责任制以及连续排班制度,对各个小组的护理方案进行制定,正确实施护理操作步骤,对护理服务质量以及护理满意度进行检查。护士长对本科室的护理工作全面负责,及时发现护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对护理方法进行适当调整。
3排班制度
摘要:服务业是当代经济增长速度较快的行业,而服务标准化是优质服务可以持续供给的重要支撑,也是获得顾客满意度的主要渠道。因此,本文以服务标准化为研究核心,阐述了服务业标准化现状,分析了服务业标准化对服务质量提升的作用,并对服务业标准化推进措施进行了简单的探究,以期为服务业质量提升提供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服务业;标准化;服务质量
服务业是现代工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现代服务业主要是在现代管理方式及组织形态的影响下形成的服务部门,其具有知识密集型特点。而随着社会经济活动的部分功能需求的逐步增长,现代服务业运行成本优势、规模效益逐渐凸显,对服务业标准化程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对服务业标准化推进工作进行适当分析非常重要。
1服务业标准化现状
2服务业标准化对服务质量提升的作用
为深入落实全市"保增长、渡难关、上水平"的总体要求,广泛开展"同在一方热土,共建美好家园"活动,全力推进商贸旅游服务业的繁荣发展,决定在我市百货零售、超市、餐饮、美发美容、酒店住宿、旅行社及景区景点、出租车、公交车、加油站、文化博物馆等十个行业开展以"服务上水平,满意在**"为主题的提升服务质量、创建服务品牌活动。特制定如下方案:
一、活动目标
通过开展提升服务质量、创建服务品牌活动,进一步建立和完善商贸旅游服务行业服务规范(标准),大力度促进不同行业、不同岗位的服务技能培训,推动服务达标,强化质量管理,形成长效机制,使重点商贸旅游服务行业服务质量和水平明显提升,服务环境明显改善,服务效率明显提高,消费者投诉率明显降低,公众满意度明显上升,服务行业整体形象明显变化,以崭新面貌迎接建国60周年。
二、重点工作
按照十个行业的共性特点和个性要求,从抓基础、抓规范、抓重点入手,确定工作原则,明确重点任务,突出抓好以下四个方面工作:
(一)完善服务规范(标准)。各行业要建立和完善服务质量规范(标准),制定和推行行业管理规范、环境规范和员工行为规范的规章制度,形成规范化服务质量体系,不断完善软硬件管理服务的基础性建设,提高综合服务水准。
【摘要】目的分析西药房药学服务质量提升方法及临床价值。方法纳入2017年1-12月医院西药房工作人员21名作为对照组,2018年1-12月医院西药房工作人员21名作为观察组。观察组采取强化服务质量管理模式,对照组采取常规服务质量管理模式,比较2组满意度、出错率。结果观察组医务人员、患者满意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1),出错率4.76%低于对照组的28.57%(P<0.05)。结论西药房药学服务质量中应用强化服务质量管理模式临床价值显著,可降低出错率,值得应用。
【关键词】西药房;药学服务质量;提升方法;满意度;出错率;服务质量管理模式
药学服务是为临床提供药品分法的服务类型,我国目前临床多使用西药进行临床治疗,据资料显示,我国每年30%左右临床患者因临床用药不合理、不安全出现死亡,故需加强对临床用药的把控,减少临床用药不合理、不安全现象的出现。实施强化服务质量管理模式以避免出错率,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关键词]博弈视角;电子商务;快递物流;服务质量
近年来,我国电子商务飞速发展,同时带动了快递物流行业的同步发展,相辅相成,呈现良好的发展前景。但是,快递物流行业发展的同时,却出现了一系列问题影响到客户服务质量,如快件丢失、损坏以及快件延误等问题,极大地制约了电子商务和快递物流行业的健康持续发展。电子商务和快递物流行业之间是互惠互利、和谐共生的关系,在推动产业发展的同时,受到客观因素导致两者无法协调发展。为了解决其中存在的问题,提升市场竞争优势,部分电子商务企业开始推行自营物流模式,但是需要投入大量资金,在不同程度上制约电子商务企业发展。基于此,加强电子商务物流服务质量提升措施探究,有助于为后续的电子商务和快递行业协同发展提供参考。
1电子商务和快递企业竞合博弈分析
2电子商务物流服务供应链协同激励机制
[摘要]农村电商作为农村连接外界的一个快速平台,成为实现精准扶贫和促进乡村振兴的有力推手。然而当前农村电商物流体系发展的迟缓,不仅制约着农村经济的发展,而且影响着农民对这种新型业态形式的接受程度。因此,从供给侧改革的角度,对农村电商物流供给的“量”和“质”进行了分析,从中找出不足,为了提升农村电商物流服务质量,提高农村电商顾客满意度,需要加大服务保障体系的建设,规划农村电商物流配送体系以及建立县域信息共享平台,进而助力农村电商物流的脱困与健康发展。
[关键词]农村电商;供给侧改革;物流体系;服务质量
电商进村加快了农村与外界商品交易的速度和广度,同时作为精准扶贫的新兴模式和扩大农村劳动力再就业的有效途径,对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实现具有积极的作用。陕西洛川的苹果和江西赣州的脐橙因为搭上了“互联网的快车”,带动了区域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而白菜和樱桃的滞销,让丰产的农民感受的不是丰收的喜悦而是“多收了三五斗”的悲伤,悲伤的背后折射出的是农业生产的信息不对称和农村物流发展的不给力。电商的下乡可以加快农产品进入流通网络的速度,但是作为电商发展两翼之一的物流配送却成为这一新兴业态的短板和瓶颈,制约着农村电商的良性发展。“不通、不快、不便宜”成为了农村电商物流最主要的标签。总理在2019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要“发展消费新业态新模式,促进线上线下消费融合发展。健全农村流通网络,支持电商和快递发展。”如何从供给侧改革的角度提升农村电商物流服务质量,提高农村电商顾客满意度已经成为充分挖掘农村电商市场潜力的重要内容。
一、农村电商发展现状
《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数据显示,截至2018年12月,我国农村网民规模为2.22亿,占整体网民的26.7%,较2017年底增加1291万,年增长率为6.2%。商务部数据显示,2018年全国农村网络零售额达到1.37万亿元,同比增长30.4%,全国农产品网络零售额达到2305亿元,同比增长33.8%。农村电商的发展为农村消费的多样性、便利性提供沃土,改变了农村传统线下的消费模式,促使商业形态和金融服务模式发生巨变。而“电商平台+公司+基地+农户”的模式不但有效解决了农产品“卖难”的问题,而且贫困地区农产品通过开展“三品一标”认证,提升品质,促进了农村产业结构的升级。无论是农副产品上行还是工业品下行渠道的畅通,必须借助于健全的物流配送网络和完善的物流配送服务。农村电商物流是一个亟待挖掘和完善的市场,同时也是一个需要着力加强服务质量提升的市场。
二、农村电商物流供给分析
数字环境下图书馆的个性化服务形式
1个性化服务之手机图书馆
随着互联网和移动数据的发展,手机已不仅仅是传统意义上的通讯工具,科技的发展赋予了手机更多的功能。数字环境下,图书馆可以与手机通讯服务进行有机的结合,这为我国图书馆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机遇。作为传统文化知识和信息的服务部门之一,在数字环境之下,能够充分借助手机移动通讯这一载体来扩展图书馆的数字化业务。这一业务使图书馆数字化发展速度得以提升,发展领域也得到了有效的扩展。手机图书馆通过把无线数据网络、图书馆的数字资源有效地整合在一起,为使用者提供多样化的图书馆服务,实现了随时、随地完成图书信息的传输与使用,很大程度上为读者提供了便利,提升了图书馆的社会服务效益。
2个性化服务之特色数字图书馆
3个性化服务之信息咨询
摘要:随着我国旅游业的蓬勃发展带动了饭店业的快速增长,酒店的数量逐年增加,实现了规模上、效益上的巨大转变。随着软件、硬件的不断加强,我国旅游饭店的整体经营管理水平逐步迈向国际化、标准化方向。但随着行业的发展行业的竞争也变得日趋激烈,而竞争的主要焦点就是服务质量。服务质量主要包括了无形产品质量和有形产品质量;无形服务质量就是服务效率、服务技能、礼节礼貌、服务态度等,有形产品质量就是服务环境质量、实物产品质量、设施设备质等硬件设施,以此来满足顾客的需要。
关键词:酒店服务;管理;提升
1酒店服务质量管理的特点
2我国酒店服务质量管理的现状
为进一步提升我市旅游业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优化旅游环境,全面推动融入,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牢固树立优质发展、以质取胜的发展理念,以标准化建设为基础,以细节化服务为切入点,以提高从业人员素质为重点,全面提升我市旅游业管理质量和服务水平。
二、工作目标
紧紧围绕融入旅游大环线工作,以“倡文明、优服务”为目标,通过提升行动,重点解决我市旅游服务质量不高、旅游景区和企业管理水平滞后的问题,使旅游标准化体系和质量管理更加完善,旅游市场更加规范有序,旅游环境明显改善,旅游服务质量明显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