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的最后一夜,江苏卫视跨年演唱会第六次走进澳门金光综艺馆,用一场有温度、有情怀、有创意的演唱会创造独家记忆,在动人旋律与点点灯光之间,陪伴大家迎接2023年的到来。
01什么是湾区经济?
湾区——指一个海湾(三面环陆,一面向海)或相连的若干个海湾、港湾、临近岛屿共同组成的区域,至少有一个大的优良港口。
湾区经济带——是一种典型的滨海经济形态,具有开放的经济结构、高效的资源配置能力、强大的集聚外溢功能和发达的国际交往网络,发挥着引领创新、聚集辐射的核心功能,具有开放性、创新性、宜居性和国际化的特征,一般是经济体量比较大的国家才具有。据统计,全球60%的经济总量集中在入海口,75%的大城市、70%的工业资本和人口集中在距海岸100公里的海岸带地区。
世界四大湾区,美国独占2个,分别是纽约湾区和旧金山湾区。而日本的东京湾区,仅占日本面积3.5%,却创造了日本1/3的经济总量。湾区对经济发展如此重要,那我们国家的湾区经济在哪呢?
02为什么是粤港澳大湾区?
粤港澳大湾区,由广州、深圳、珠海,佛山、惠州、东莞中山、江门、肇庆等9座城市,以及香港与澳门两个特别行政区共同构成。我们将分别从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的角度来分析它的优势。
(1)优越的自然条件①河流
大湾区从何而来?一切的起始要从珠江说起。
珠江水系是由西江、北江和东江组成的庞大水系,于南方的莽莽群山之中顺势而下,向着相对低洼之处奔涌而来。丰沛的降水,造就了它极大的径流量,年径流总量为黄河的6倍多,仅次于长江,居全国第二。
庞大的水系在大地上肆意漫流形如一张巨网,不仅带来了丰沛的水源,也提供了便利的水运条件。
图源:中国国家地理
②地形
珠江给予这片土地的,还远远不止这些。当大河与大海相遇,在三江的联合冲积下,形成一片地势低平而富庶的冲积平原。
潇洒奔流的珠江,在低平的土地上自由舒展,最终“八口出海”,这8个入海口都直通南海,超强的航运能力可联通世界。③气候
在亚热带季风气候的滋润下,这里成为了中国水热资源最丰富的地区之一。降水量丰沛,集中在春夏季节。农作物一年二至三熟,即便是冬季,冷空气也很难影响到这里,大湾区相对于全国大多数地区来说,在气候上具有明显的水热优势。(2)社会经济条件①地理区位
如果将大湾区置于国家对外开放的大战略下,你会发现,它不仅位于“一带一路”交汇点,还连接周边众多经济区,而广阔的泛珠三角地区也成为了其重要的经济腹地。
②经济规模
大湾区里群星闪耀,不仅有广州、深圳这样的一线城市,也有香港、澳门这样的世界级都市。这片仅占国土面积0.6%的土地,吸纳了全国5%的人口,创造了全国12%的GDP,相当于整个韩国的GDP总量,经济规模十分庞大。③城市密集、产业完备
大湾区是全国最具活力的城市集群,不仅城市实力雄厚,拥有完备的工业、服务业、高新技术产业体系,而且各个城市间分工不同、互补性强。
●广州是国家中心城市,国际商贸中心、综合交通枢纽和科技教育文化中心;
●深圳是国家科技创新基地,将努力建成具有世界影响力的创新之都;
●以东莞、深圳为核心的珠江东岸拥有世界级的电子信息产业集群;
●以珠海、佛山为龙头的珠江西岸,是重要的工业园区,拥有先进装备制造产业带;
●香港作为国际金融、航运、贸易和国际航空枢纽中心,是大湾区通往世界的大门;
●澳门不仅是旅游休闲中心,还是中国与葡语国家合作的平台。④市场化、国际化水平高
改革开放从这里开始,大湾区也慢慢地成长为中国市场意识最强和市场体系最完备的地区,而且对外开放程度在全国遥遥领先。⑤交通优势
在这片相对平坦的土地上,高速铁路、城际铁路和高等级公路为主体的快速交通网络,交错纵横,实现了城市间的高效连接。特别是港珠澳大桥的建设,将珠江口两岸的珠海、澳门和香港紧密连接,提高两岸运输效率,促使人口、产业、资源等要素快速流动汇聚,扩大了区域内交流,进而加快湾区经济发展。
不仅是区内各城市之间联系快捷,密集的机场和港口集群,让大湾区对外联系的便利度居全国前列。
⑥科技创新能力
大湾区内有腾讯、华为等高科技企业,也有香港大学、中山大学等世界一流高校,科技研发能力强。而作为衡量国家或地区创新能力重要指标的发明专利,大湾区在公开量和增长率均居世界首位,远超其他三大湾区。
⑦政策支持
大湾区在国家发展大局中具有重要战略地位,是参与国际竞争的重要空间载体。因此国家出台了《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从各个层面给予支持,为其保驾护航。
03面临的挑战
(1)城区发展差异
尽管大湾区经济规模庞大,但其内部发展差距也较大,协同发展和增强包容性有待加强,部分地区和领域还存在同质化竞争和资源错配现象。此外,香港经济增长缺乏持续稳固支撑,澳门经济结构相对单一,珠三角九市市场经济体制有待完善。
(2)制度挑战
在“一国两制”下,粤港澳社会制度不同,法律制度不同,经济制度不同,分属于不同关税区域,市场互联互通水平有待进一步提升,生产要素高效便捷流动的良好局面尚未形成。
04如何更好地推进大湾区建设?
(1)加强区域交流合作,拓展发展空间
大湾区内各城市定位不同,应发展深圳、广州、香港、澳门的领头羊辐射作用,突出发展差异性,培植城市间的核心竞争力。(2)提升基础设施,完善交通信息网络
大湾区,因珠江而兴,也因珠江而分割,必须完善交通建设,使湾区两岸联系更加便利,促进协同发展。
(3)合理布局产业,优化产业结构
通过产业转移,区域内部实行产业分工协作,避免“亮了东岸,暗了西岸”的态势。(4)深化对外开放,实现制度创新
大湾区需要进行制度创新,深度融入全球、对外开放,才能更好地打造国际经济合作平台,让市场决定要素的流通。(5)加大科技研发,培育中高端产业发展
大湾区正推进“广州-深圳-香港-澳门”科技创新走廊建设,探索有利于人才、资本、信息、技术等创新要素跨境流动的举措,以更好地实现产业升级迭代。
这片江与海共同创造的区域,如今已成为人口最多,经济增速最快的湾区。11座城市携手形成的开放、多元、包容的大湾区,正向世界张开怀抱,迎接更加美好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