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首页
好书
留言交流
下载APP
联系客服
2024.04.29浙江
一、交通线区位因素
交通线的区位因素=社会经济因素(运输需求:资源开发、经济发展、民族团结、国防安全等)是决定性因素+自然因素(地质、气象、水文等)影响选线+技术因素克服自然条件的制约。
二、港口的区位因素
自然条件决定港口位置(港阔、水深、避风)+腹地范围及其经济发展水平影响港口兴衰+城市是港口发展的重要依托(人、财、物支持)。
例:上海港的区位优势有哪些?
(1)黄浦江和长江为港口建设提供了充足的航行、停泊空间,淡水资源丰富。
(2)长江三角洲地势平坦,利于筑港。
(3)依托上海市巨大的人、财、物优势。
(4)经济腹地是中国经济最发达地区,为上海港的发展起到了显著推动作用。
三、交通线路布局的意义
①强化区域内外政治、经济、文化联系,实现优势互补,缩小差距;
②促进沿线地区资源开发和物资输出,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促进经济发展;
③增加收入,扩大就业,提高生活水平,促进社会稳定;
⑤推动产业结构调整优化升级,发展第三产业(商业、旅游业、服务业);
⑥完善交通网,提高区域交通通达度,占领市场;
⑦缩短时空距离,降低运输成本,带来资金、技术、人才、管理经验;
⑧加强民族团结,巩固国防,带动落后地区脱贫致富;
⑨扩大贸易往来,加强经济交流,促进双边贸易。
四、某种交通运输方式的特点
①速度快慢;②运量大小;③运费高低;④投入多少,成本高低;⑤灵活性强差;⑥连续性好差。
五、交通运输网中线的区位因素分析方法
包括社会经济因素——决定因素;自然因素——制约因素;科技因素——保障因素。
1、从自然因素考虑归纳如下:
(1)地形:地势平坦,对交通线的选择限制少;起伏大,铁路多数需要筑洞架桥;工程难度大,公路、管道需沿等高线延伸,延长里程;河流湍急,不利航行;但对航空影响小。
(2)地质:应该避开地质条件复杂的地方。喀斯特——防塌陷、渗漏;地质不稳定——加固地基,避开断层等。
(3)气候:暴雨、洪涝、冻土、泥石流——公路、铁路:气象灾害(大风、雾等)水运、航空。
(4)土地:少占耕地,尤其是良田。
2、从人为因素考虑,归纳如下:
(1)合理布局交通网——分配交通线上的客货运量,获取最大经济效益。
(2)经济:经济发展了——客货运量大增,资金充足;反过来,交通建设——加快物资流通,促进区域发展。
(3)资金:尽量减少桥梁、隧道,缩短里程,节省投资。
(4)人口分布:尽量联系城镇、人口稠密区,最大限度受益。
(5)污染:干线不要穿过城区,远离重要文物古迹等。
(6)政治:京九线——维持香港稳定与繁荣;进藏铁路——加强援藏,巩固国防等
(7)科技:如在冻土上修筑铁路的技术已解决等。
六、公路选线的分析方法
(2)地方性公路选线的一般原则:地方性公路以满足地方经济发展和居民的需要为主,可以尽量多地通过当地的居民点、铁路车站、码头等。
(3)公路选线的一般原则:①从宏观上要考虑自然、社会经济、科技等因素;②从微观上考虑是在交通量最大、线路最短、占用耕地最少三者之间寻求平衡。
七、交通运输网中点的区位因素
交通运输点的区位选择同样也要受社会经济、技术、自然等因素的影响,但是不同运输点的主导因素是不同的。如对港口来说,自然因素起决定作用;而对火车站、汽车站、航空港来说,社会经济因素起主导作用。从总体上说:点的区位选择需要考虑以下因素:火车站、汽车站、航空港需要考虑场所条件、交通条件、客货流集中程度等。港口需要考虑自然条件(水域、陆域)、经济腹地、城市等。
八、影响港口的区位因素
自然条件(决定港口位置)
1.水域条件:(包括航行条件、停泊条件)河港:沿河,水深、流缓、河宽、无泥沙淤积等——提供淡水和空间。(等深线密集,有利于停泊靠岸避风)海港:沿海,水深、易靠岸、有避风浪的港湾、终年不冻(或长短);
2.筑港条件:陆地地质稳定、平坦、坡度适当(有利于安排建筑用地、港口设备)。
社会经济条件(影响港口兴衰)
1.经济腹地条件:经济腹地是否广阔、客货流量大小、腹地经济性质(经济腹地的广阔与否影响着客货流量:客货流量影响着港口的兴衰;腹地经济性质决定港口性质(自由贸易港、对外开放港)
2.城市依托(交通便利;为港口提供人力物力财力的支持)
3.政策条件:对外开放地区建成自由贸易港、对外开放港口;
对港口来说,自然因素决定港口的位置;社会经济因素影响着港口的兴衰。例如:分析纽约港的主要区位因素:
①哈得孙河为港口提供了淡水,避风的深水海港并且保证了入港航道应有的宽度和大量船舶抛锚所需的空间;
②哈得孙河口地势平坦开阔,为港口设备、建筑以及纽约市进行合理的平面布局提供了有利条件;
③纽约港的经济腹地是美国最发达的东北部工业区,有多条铁路通往美国各地;
④纽约港以纽约市为依托,纽约市是美国最大的工商业城市和对外贸易口岸,人、财、物的优势对港口的建设和发展有良好的促进作用。
九、影响汽车站的区位因素
汽车站的区位选择的总原则是能够最大限度地方便旅客。具体来说,要考虑以下4个因素:①路宽;②与市内交通联系;③与市外交通联系;④工程量。
十、影响航空港的区位因素
1.自然条件:航空港对自然条件的要求比较严格:①地形:有平坦开阔、坡度适当的,以保证排水;②地质:有良好的地质条件;③气候条件:少云雾;④离城较远;⑤地势较高等。
2.社会因素:要与市内有便利的交通联系。
3.经济因素:需要建在经济发达的地区。
例:京九线、南昆线和青藏线区位选择的异同
(1)从完善路网、经济发展需要、人口与城市分布、自然条件、科学技术5个方面加以比较。
(2)突出共同点:社会经济条件是主导因素,自然条件是限制因素(主要是地质条件的限制)。
(3)不同地位;京九线是全国南北干线,南昆线是西南地区出海通道,青藏铁路有利于开发边疆,加强西藏和内陆联系。
(4)不同的自然条件:京九线突出沟通五大水系,多穿山跨河;南昆铁路穿越喀斯特;青藏铁路需穿越高山高寒气候区,此处地质地貌复杂。
十一、某铁路或某运河或某公路某管道的意义
①沟通了哪里和哪里的联系,缩短了哪两地的航程(或路程;
②加强了哪两个地区的联系,提高对外开放程度;
③把资源优势转变为经济优势,促进经济发展;
④加强民族团结,巩固国防;
⑤促进就业,加快脱贫步伐等等;
⑥促进沿线地区基础设施建设,推动工业化、城市化。
十二、某铁路或公路修建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①经过什么区,地势起伏大,多地质灾害(如南昆铁路,经过喀斯特区);
②跨山越河多(南昆铁路);
③高寒、冻土、缺氧、生态脆弱(青藏铁路)。
十三、某地有公路或水运了为什么还要修铁路因为铁路
①运量大。②运费低。③速度快。④连续性好。⑤对经济发展的带动作用大。
十四、为什么在山区首选公路运输
因为公路运输建设成本低,难度较小,机动灵活,周转速度快,对各种自然条件适应性强。
十五、某管道建设的不利的自然条件
①复杂,经过某区,多地质灾害,施工难度大。②气候干旱或高温多雨。③人烟稀少,难维护。④生态脆弱。
十六、建设某输油管道的意义
②避开了局势动荡的某地区,保障了安全。
③管道的运量大、损耗少、连续性强。
十七、隧道的选址条件
①地质构造(在背斜处、避开断层):岩层向上拱起,地下水向两侧渗流,不容易发生渗漏;天然弯形构造,不易塌方。
②岩石性质(坚固、不破碎、不松软);
③长短(造价成本)。
海底光缆是通过海底来铺设的光缆,主要用于连接大陆与大陆、大陆与海岛以及海岛与海岛之间的通信。
它由绝缘材料包裹的导线束构成,外有护套,以保证在海底环境中的长期稳定运行。海底光缆承担着全球90%以上的国际数据传输任务,是当代全球通信的重要基础设施之一。
影响海底光缆铺设的区位条件:
1.海底地形地貌:平坦的海底地形有利于光缆铺设,减少施工难度和成本。
2.海洋深度:较浅的水域更便于施工,但也需要考虑避免浅滩等不利因素。
3.地质条件:稳定的地质结构能降低地质灾害对光缆的影响。
4.海洋环境:海流、海浪等海洋环境因素会影响施工和光缆的安全性。
5.距离和路由:较短的距离和合适的路由可减少建设成本。
6.渔业和航运活动:需要避开繁忙的渔业和航运区域,以保障施工安全和光缆的正常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