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2007年11月底开始准备USMLE,至2011年11月底签下prematchcontract的那一时刻,我的match之路算是画上一个句号。回顾这一满载着艰辛和幸福的路程,有很多需要总结,有得也有失。但是最多的还是收获:获得了众多的一起奋战的BUG战友,磨练了努力拼搏的韧劲,历练了寒窗苦读的耐心。更重要的是,之所以每一步都能够踏踏实实地走过,向目的地稳定的进步,是因为我们在前进的过程中铺设了一条可进可退的双行道路。
一、我的申请Package
所有的申请过程都是网络上进行的,个别的材料则需要邮寄。必须要提交的个人材料材料有如下:
(一)好的USMLEScore是硬道理
而对于USMLEstep3来说,李嘉华对此有很详细的论述。简单的说,高分的必要性大大降低了,而时限要求变得更重要。如果在面试时有Step3成绩,会对拿Interview,Prematch和办理H签证都有很大帮助
(二)毕业年限短是很大优势
毕业年限是一个客观条件,对于绝大部分人来说,都是个无可奈何的情况。如果你的毕业年限长于5年,10年,或者20年等等,有些program就会从他们的自动筛选系统中将你拒绝。不过规矩都是人定的,也有很多毕业年限在10年,20年以上的CMG通过Strongpackage或者人脉拿了一把的面试,最终Match。不管怎么说,USMLE的几个考试才是一切的限速步骤,早准备USMLE考试肯定有绝对的优势,但是起步晚的同志,依然可以努力提高Package,敢于尝试。在美国,只要在正确方向足够耐心和努力,没有什么可以阻拦你实现自己的梦想。
获得面试是Match的第一个门槛。一方面,每个program都有几千的申请者,能够让programcoordinator看到你的申请材料,挑出来,并请你过来面一面,是非常具有随机性的事情。而另一方面,如果在program里面有人替你说句话,即使不是什么特别的夸奖,比如就是说“...这人我认识,还可以的...”,你拿到面试的机会就大很多了。所以,这个过程可以说是非常随机,也可以说是人定的。减少随机性的好办法是进入团队大家一起成长,结识更多的同道中人,让更多的人认识你,了解你,将来为你说话的人就变多了,也就可以扬长避短了。这就是李旸老说的规模效益:“为啥当年卖A片光盘的人曾经都集中在中关村附近?互相照应起来方便呗!”。这跟BUG的目标是一致的:团结新一代中国医学生,有序的一起打入美帝Program内部!
(三)有一些科研经验会是加分点
在网上填写CV的时候,有专门的一项是科研经验。我就把博士毕业的课题搬上去了,尽管论文最终只是收录进了学校图书馆的档案室,但也算是科研经验。我还是记得第一个面试官一开场就问我的研究课题,表现出很感兴趣的样子。当然我申请的方向集中在communityhospital,对科研并没有明确的多高要求。曾经研究过一些universityprogram,明确要求是MD+PhD,显然对科研的要求就更高了。这就要根据自己的情况来定申请方向了。
(四)申请中充分展示个人特色
(五)充分的面试准备让你脱颖而出
还有,多亏了胡向欣“不远万里”来找我,陪我练习mockinterview,帮我从“握手”练到说“byebye”。有一个叫Yan的大姐给了我很多指导性的建议,让我对自己的认识更加清晰,更加明朗。当然,还要特别地感谢Tony在忙碌的工作之余给我提供的帮助,修正我的语言表达,并指导我如何用简洁高效语言回答问题。不得不提的是,还有个skype练习小组,让我见识了他们为面试准备得有多充分。并在面试的前一天晚上,帮我练习模拟interview,给了我很大鼓励,为第二天的面试增加了很多信心。
再有,就是面试时候的着装和打扮了。男士好说,西装领带皮鞋是必须的,头发干净整齐。女士的着装多是建议穿职业套裙和皮鞋,画淡妆。尽管那是在寒冬,我也依然穿着裙子,丝袜,和露脚面的小皮鞋。室内温度没有问题,就是路上有点冷,只能准备一件长一点的大衣来御寒了。
如果能够拿到面试,有机会将你本人展示在program面前,就说明他们对你感兴趣,已经胜出大半了,此时package里面的东西就显得不那么重要了。不要再因为package的某个环节没做好而耿耿于怀,而是要在面试过程中,充分展示你的自信,而不是自傲。展示你的落落大方,而不是言行随意。展示你的谦虚,而不是卑微。
(一)材料递交延迟
(二)没有对program做充分的研究
我前前后后申请了70多个Program,申请了内科和家庭科,地域主要在美国东部,因为考虑那边医院多,提供签证的医院多,交通方便,不需要自己开车跑来跑去;类型是大学Program和Communityprogram各半。回顾这个Programlist,我觉得犯了几个错误。
总而言之,尽管参加match的program很多,但是并不是所有的都会向你敞开大门。因此,在申请的时候一定要好好研究program的情况,看看他们既往的招收情况。知己知彼很重要。当然,这次通过我和小胡的申请,BUG累积了大量的一手经验,在不远的将来应该能为不同Package的个人推荐符合其个人情况的Programlist,为大家省去海申的钱,同时提高获得面试率。
(三)好的personalstatement,以及强有力的推荐信让你拿到更多面试机会
那是在10月中旬,过完了我的又一个生日之后,依然没有一个面试,有的只是接连不断的rejection。当时的心急如焚啊,沮丧啊。又是刚好在那个时候办理繁琐的辞职手续,还交了一大笔违约金。父母家在郊区,几乎每天往市区跑,各种各样的手续及paperwork,路上一奔波就是半天过去了。常常回到家已经10点,末班车也没有了,需要家人开车来接我,有时候就留宿在朋友家或者蒙蒙的宿舍。的确是在体验着不一样的生活,但是感觉就像流浪的狗,晃荡在迷雾一样的北京大都市。
这条路决不是凭借个人能力可以完成的。从个人成长方面来讲,这个过程走到目前,我真心地感激那些曾经给过我帮助的人。常常在想,我一个中国农村里出来的丫头,何德何能能够走到今天,上天如何地垂怜于我,每到遭遇困境的时候给我需要的帮助,唯有怀揣一个感恩的心,尽我所能地帮助他人,希望能够他人的行走过程中走得稍稍顺利一些,轻松一些!
想想当年刚刚从一个乡下丫头进入北医读书,每天享受着跃进厅的美食,10年之后来到了纽约,开始了自己烹饪美食的日子。不知道10年之后,我又会在哪里。但是不管在哪里,我都相信一切都是冥冥之中已经安排好了的,面对就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