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首页
好书
留言交流
下载APP
联系客服
2023.06.21广东
狮头鹅是家禽中最巨型的鹅种,因其头似狮而得名,具有体形大、头大、眼绿蹼阔、肉质鲜嫩、经济价值高等养殖特点,原产广东省饶平县浮滨镇,有就巢性,现已向全国各地推广,具有很高的养殖前景和市场价值,下面具体来了解一下:狮头鹅的饲养技术。
一、雏鹅的选择
出壳健壮雏鹅的卵黄和脐带吸收好,毛干后能站稳,活泼,眼大有神,反应敏感,叫声有力,毛色光泽,用手握住颈部向上提时,双脚迅速收缩,对腹部较大、血脐、瞎眼等弱雏要及时淘汰。
二、雏鹅的饲养管理
1.潮口与开食
雏鹅出壳后24~36小时内开食,开食前饮水称为“潮口”。“潮口”水要清洁卫生,并加入0.1%高锰酸钾,预防肠道疾病。潮口后即可喂料,第一次喂料称为“开食”。一般用小米蒸八分熟,再搭配切成适量细丝的青菜叶或嫩草叶,撒在塑料布上引诱雏鹅啄食,过2~3天再用同样的方法调教,经几次训练后鹅就会自动吃食。
食物前3天主要是米饭,以后逐渐掺入配合饲料,1周后喂全价饲料,其配方为:玉米粉48%,豆粕20%,粮麸12%,碎米10%,干草粉3%,鱼粉5%,骨贝粉0.2%,食盐0.3%,微量元素0.25%,多维素0.5%,砂粒0.75%。育雏前10天精料与青料比例为1∶2,10天后比例为1∶4。出壳后1~4天每天喂4~5次,夜间喂两次;5~10天的雏鹅消化能力逐渐增强,可增喂次数,每日喂6次,夜间喂两次,每次喂八分饱。以后随日龄增长和放牧的条件,可适当调整精料与青料比例和喂食次数。
2.育雏温度
雏鹅最适宜生长温度,1~5日龄为26~28℃,6~10日龄为23~25℃,11~15日龄为21~23℃,16~20日龄为19~21℃,22日龄以后为18℃。
3、防湿:育雏室的窗门不宜密闭,要注意通风透光,室内相对湿度以维持在60~65%为宜。室内不宜放置湿物,水槽中的水切勿外溢,以保持地面干燥。
4、分群:雏鹅可采用地面分格垫草圈养,将育雏室分为若干小间,每小间饲养30-50只。1~5日龄25只/平米,6~10日龄20只/平米,11~15日龄15只/平米,16~20日龄12只/平米,21日龄8~10只/平米,22日龄以上8只/平米。
5、卫生:经常打扫地面和更换垫草。育雏室晚上要点灯,以便观察雏鹅的动静和防止鼠害。
6、隔离:在日常管理中如发现体质瘦弱,行动迟缓,食欲不振,排粪异常的雏鹅应马上隔离饲养和治疗。
三、狮头鹅的育成管理
1、中雏期
雏鹅脱温后进入中雏期,将雏鹅从网上转至地面(中雏舍),此期的鹅只已基本能适应外界气候,但在天气较冷时仍须注意保温。开始时室内温度保持达20℃,随着日龄的增长过渡至常温。此期也是鹅长骨架和羽毛的主要阶段,在天气晴好时让鹅在室外水池边自由活动和洗澡,以锻炼体质,接受阳光照射,以促进钙磷的吸收。开始每天2~3小时,之后逐渐过渡到白天放于室外自由活动,晚间转至室内饲养。
2、大鹅期
四、狮头鹅的疾病防治
1、小鹅瘟
小鹅瘟病是鹅的主要传染病,对养鹅生产威胁很大,且近年来不但小鹅发病,大日龄鹅只(50日龄以上)同样也会感染发病。本病最有效的预防办法是通过母鹅免疫产生抗体传给子代,对未有母源抗体的雏鹅预防方法是分别在出壳时和在5日龄~7日龄注射小鹅瘟抗体。
2.白痢
全期均可发生。一般开口时选择恩诺沙星溶液,效果比较好,定期对鹅舍用2%~5%高锰酸钾或0.2%的火碱消毒。
3、啄癖
4、大肠杆菌浆膜炎
鹅大肠杆菌病根据发病的年龄,侵害部位及其它疾病混合感染的不同情况而表现为不同的症状。本病主要与不良的饲养管理有关,被病鹅粪便污染的饲料和饮水是传播本病的主要因素。加强管理,增强鹅体的抗病力,注意鹅舍通风干燥,定期消毒,冬天防寒保暖,可根据实际情况选择不同的方案进行提前防治。
5、鹅副粘病毒
鹅副粘病毒病是1997年新发现的一种由鹅副粘病毒所致烈性传染病。一年四季均可流行,各种日龄和各品种的鹅群均有高度易感性。症状为潜伏期3~5天,拉稀,白色、黄色、绿色及红色稀粪,精神委顿,眼有分泌物,行走无力,随水漂流,部分鹅后期有扭头、转圈等神经症状。本病以预防为主,如果发病可以选择副黏抗体,连用2次即可。
6、痛风
目前鹅痛风原因比较复杂!
1、病毒原因
2、饲料蛋白高
3、感冒受凉后引起
4、鹅舍环境差,密度大湿度大
5、霉菌毒素
6、疫苗后应激过大等等,一旦发生痛风,分析具体原因,对症开出方案。鹅业服务联盟有成熟方案,立竿见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