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成长陪伴师走俏市场,专家提醒:亲子陪伴不可替代婴幼儿家庭教育亲子关系

月薪动辄好几万、包吃包住,还能跟孩子一起玩。近年来,“儿童成长陪伴师”这个新兴职业火了。在当下社会快节奏的生活中,家长们常因忙于事业而难以给予孩子足够的关爱和陪伴,“儿童成长陪伴师”一职应运而生。(光明网)

据国家卫健委统计,我国现有近3000万名3岁以下婴幼儿,超过三成的婴幼儿家庭有育儿需求。尤其,伴随我国社会双职工家庭比例上升、代际之间照料能力减弱的现实情况,对儿童成长陪伴的需求愈发迫切。

儿童成长陪伴师不同于传统的家庭教师或育婴师,他们的职责不仅限于孩子的日常生活照料,更侧重于行为习惯的培养、情绪与行为的引导,以及情绪管理、社交能力、知识拓展和自主学习等方面的促进。这一职业的出现,有效缓解了家长对于高质量陪伴的渴望与实际工作冲突的难题。

然而,这一现象也引发了社会质疑:家长将陪伴职责“外包”,是否会影响孩子的教育与亲子关系?专家指出,专业的儿童陪伴师能在一定程度上助力家长平衡事业与家庭,对孩子的成长有积极作用,但无法替代家长在孩子成长中的核心地位。

家庭教育的理想状态是家长的亲自陪伴,因为家长最了解孩子的需求,能提供最适合的教育支持。若将教育责任完全交给第三方,孩子可能因缺乏亲子陪伴和交流,导致教育效果不佳,甚至产生心理与行为问题。尤其是年轻陪伴师,尽管理论知识丰富,但在孩子的情感共鸣与细腻需求理解上,往往不如家长细心。例如,一个简单的皱眉,母亲能迅速感知并理解孩子的不满,这对许多陪伴师而言是一大挑战。

更重要的是,当孩子在成长的道路上遇到困惑和挑战时,家长的及时出现和有效引导,是他们克服难关、勇往直前的关键。家长的鼓励,如同温暖的阳光,照亮孩子前行的道路;而家长在必要时的严厉批评,则如同及时的警钟,提醒孩子勿忘初心,坚守底线。此外,陪伴不仅是一种责任,更是一种乐趣。教育的过程是一个陪伴的过程,孩子只有通过与父母的互动才能享受独特的幸福。

关于家长普遍关心的教育议题,尽管当下家校协同趋势明显,家庭教育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对家长的教育专业能力和素养要求也在不断提升,但这并不意味着家长必须完全依赖外部资源或放弃亲自陪伴。实际上,在数字化和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下,家长有多种方式可以为孩子提供高质量的陪伴。

举例来说,iEnglish智能英语学习方案便为利用数字化提供高质量陪伴树立了良好典范。该方案不仅为孩子营造了丰富的语言学习环境,还通过智能测评系统为每个孩子定制了个性化的语言提升路径。利用iEnglish,家长可以与孩子一起阅读,共同学习、成长。同时,iEnglish的家长圈功让家长能够随时了解孩子的学习动态。借助详尽的学习报告,家长在与孩子沟通时能更加有的放矢。而家长圈内的“信箱”等互动工具,更是成为了加深亲子情感纽带的桥梁。

正如21世纪教育研究院院长熊丙奇所说:“要警惕家庭教育责任的异化,家庭教育最好的方式是亲自陪伴,而不是只通过花钱聘请陪伴师,忽略履行自己的教育责任。”家长才是最好的“儿童成长陪伴师”,他们的积极参与和情感投入,是孩子成长中不可或缺的支持。

THE END
1.如何让托管服务更好照护留守儿童?暑假期间,留守儿童由谁来看管,是在外打工的父母最关心的问题。“在家没人管,成天玩手机。”说起孩子的假期照护问题,不少外出务工者表示头疼不已。 为了解决留守儿童暑期无人管束、沉溺手机等问题,城市中随处可见的托管班如今也开始出现在乡镇、村庄。 https://m.gmw.cn/2024-07/26/content_1303802246.htm
1.孤残儿童家庭寄养再安置问题探究【摘要】:孤残儿童家庭寄养模式在全国各地的发展与推广,获得了社会各界学者的广泛关注。然而,我们在认可家庭寄养对孤残儿童的生理、心理和社会发展所产生的积极作用的同时,也必须承认家庭寄养中也存在一些影响着孤残儿童健康发展的不可忽视的问题,如家庭寄养的再安置问题。本文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关于家庭寄养再安置问题...https://cdmd.cnki.com.cn/Article/CDMD-10126-1017110271.htm
2.为什么寄养的孩子容易出问题?为什么寄养的孩子容易出问题?#心理亲子关系# #心理亲子关系# #论逆反心理# #只谈心理学3# #心理学那些事儿# #儿童心理学54# #正确的心理咨询# 来访者是一位19岁的男孩,他的童年时期大部分时间都远离父母,被放在亲戚家或寄读在学校。他的母亲是一位商人,父亲则在家中。这种生活环境使他的性格变得内向、不爱...https://www.meipian.cn/4vpyrpnn
3.儿童心理发展中的常见问题3)关于寄养问题:寄养是我国特有的养育方式。寄养问题是造成儿童心理缺陷或精神疾病的原因之一。 儿童时期是进行语言训练的关键期,也是培养孩子良好习惯的独立意识的最好时期。 (2)青少年心理发展中的常见问题:由于青少年心身发展快,在发展过程中必然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在社会发展变化较快的时期,青少年的行为和心理...https://www.med66.com/yixuexinlixue/my1905302147.shtml
4.留守儿童突出问题6篇(全文)留守儿童问题如今已经成为了一个社会性问题。基于课题需要和我们强烈的社会责任感我们针对留守儿童问题在某些偏僻的农村惊醒了实地的调查和走访。通过这次调查我们发现农村留守儿童在生活、学习、心理等方面存在着比较突出的问题要解决这些问题需要家庭、学校、社会及政府等各方面的共同努力协同合作。并采取问卷调查的形式了解...https://www.99xueshu.com/w/filea8cyxa40.html
5.《宝贝儿》除了杨幂的素颜出镜你还需要知道这些(宝贝儿)影评在电影的前半部分,江萌一直执拗着拥有着自己的人生逻辑。为了找到女婴,她偷医院的档案,独自一人到老年康复中心寻找女婴。面对女婴父亲的放弃,她坚持要亲眼看到女婴母亲的决定。面对警察的不管不问,她不依不饶的重复着同样的问题。在她自己的寄养问题上,她也反复...https://movie.douban.com/review/9714960/
6.留守儿童家庭情况调查报告(通用7篇)三、留守儿童问题解决的对策 1、完善家庭教育,充分发挥父母的教育职能 发挥父母的教育职能,就要求父母应与孩子经常保持联系,除生活、生体,学习方面外,还要注重与子女的情感交流和心理沟通,对留守儿童既不放任自流也不娇宠溺爱,做到严与爱结合;同时要定期同留守儿童进行思想交流,了解其需求及心理状况,促进其健康成长。https://m.wenshubang.com/diaochabaogao/29091.html
7.寄养儿童家庭寄养经验研究实践和相关研究都已经证明,在我国,家庭寄养是除收养以外对孤残儿童最佳的养育方式。在社会福利社会化的大背景下,随着孤残儿童数量的不断增加,机构化养育模式的压力和问题也日益凸显,大力推广家庭寄养成为完善我国特殊儿童福利制度的必由之路。 现有的关于家庭寄养的研究大都是从成人的视角出发,在家庭寄养政策、成效和问题...https://wap.cnki.net/lunwen-10155548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