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中医药研究所

本实验研究平台建立在北京市中医研究所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中医皮外科两方面优势的基础之上。中医院皮肤科是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皮肤科重点学科、重点专科建设单位,在国内有重要的学术地位;外科是北京市中医管理局重点学科建设单位。前身是北京市中医研究所病理生理研究室、生化研究室和药理研究室,2003年得到北京市中医管理局360万的资助用于“中医外科三级实验室”的建设,2006年建立了北京市科委“中医皮外科外用药研究平台”,2008年和2009年分别通过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细胞病理三级实验室”和“疮疡生肌理论及应用重点实验室”认证,正式更名并以此为基础继续进行建设。

本实验平台在细胞学、组织学和分子生物学等方面有较好的研究条件和技术特长。总面积约1000M2,拥有上千万元设备。具有细胞培养室(设备有CO2孵箱、倒置显微镜、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荧光倒置显微镜、全自动酶标仪、荧光酶标仪、流式细胞仪等);分子生物学实验室(电泳仪、微型印迹电泳转移系统、PCR仪、荧光定量PCR仪、紫外分光光度计、凝胶电泳成像系统、高速冷冻离心机、超低温冰箱);形态学实验室(包括脱水机、包埋机、石蜡切片机、冰冻切片机、图像分析系统等设备);仪器设施配套,运行状态良好。北京市中医研究所具有三级动物实验室。

二、实验室特色技术

1、中医药对慢性皮肤溃疡作用的机制研究

通过建立符合中医特点的动物模型、细胞模型研究外用中药的作用环节;针对创面修复障碍的病理环节如修复细胞增殖缓慢及创面的高酶活性开展多方面的研究。

建立了多种皮肤溃疡愈合迟缓性创面模型:阿霉素静脉攻击后大鼠全厚皮肤切除模型、表阿霉素皮间注射致小鼠皮肤溃疡愈合迟缓性模型、小鼠地塞米松攻击后复合皮肤损伤的免疫抑制愈合迟缓性模型、老年大鼠全厚皮皮肤切除模型及STZ诱导糖尿病小鼠全厚皮皮肤切除伤口模型、DBDB糖尿病伤口愈合迟缓性小鼠模型。建立体外模拟创面的细胞培养技术:低氧、低血清、低糖条件下成纤维细胞的培养、建立成纤维细胞氧化损伤模型、细胞体外伤口模型。角朊细胞、脐静脉内皮细胞、人正常与慢性皮肤溃疡成纤维细胞的培养及大鼠正常与慢性皮肤溃疡成纤维细胞的原代培养。开展体外中药成分对创面酶活性分析:采用明胶酶谱法(MMP-1、2)、荧光明胶酶动力法、MMP-12活性测定法等,并开展WESTERNBLOT、酶免技术、放免技术、凝胶成像分析技术等。

2、中医药对皮肤炎症性疾病作用的机制研究

主要针对银屑病、皮炎湿疹的炎症病理环节开展中药的体内外的实验研究。

通过大鼠角叉菜胶性足肿胀模型、二甲苯致小鼠耳肿胀模型、大鼠棉球肉芽肿模型、DNFB引发小鼠迟发超敏反应模型、体外抗菌试验(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白色念珠菌乙型溶血性链球菌、绿脓杆菌、痤疮丙酸杆菌等),建立了外用中药对急慢性皮肤炎症的观察体系。建立细胞炎症攻击模型,开展中药成分对炎症因子攻击后细胞黏附分子受体表达、基质蛋白酶分泌等研究。

3、中医药对皮肤色素代谢障碍性疾病的作用机制研究

针对白癜风、黄褐斑等皮肤色素代谢障碍性疾病,通过体外黑素细胞培养模型,研究中药的作用环节。

建立黑素细胞氧化应激损伤模型,采用WESTERNBLOT、RT—PCR、放免等技术开展中药对黑素细胞活性、黑素含量、酪氨酸酶活性、酪氨酸酶合成信号转导通路(CAMP-PKA通路)、TYR-mRNA、TRP-1,2mRNA等研究。

4.中医药对动脉粥样硬化易损斑块的作用机制研究

以ApoE基因敲除小鼠为研究对象,通过长期高脂饲料喂养,建立小鼠动脉粥样硬化易损斑块,通过中药干预研究,并基于表观基因组学的分析结果,同时结合HE染色、Massion染色、天狼星红染色、Movat五色套染等病理学及WESTERNBLOT、RT—PCR、原位杂交、免疫组化等分子生物学实验技术,深入研究中药对As易损斑块的干预环节及其表观遗传学机制。

三、实验室学术方向

本实验平台基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中医皮外科和心血管科的传统优势、临床特色和雄厚的基础研究背景,围绕皮外科的重大、疑难、常见疾病(银屑病、慢性皮肤溃疡、动脉粥样硬化湿疹皮炎、色素代谢障碍性疾病)开展中医药治疗皮外科疾病的临床基础研究。

实验室主要研究方向:1.银屑病的证候基础及中医药的作用机制研究;

2.中医药治疗白癜风的机制研究;

3.中医药治疗湿疹、皮炎的机制研究;

4.中医药对慢性皮肤溃疡的作用机制;

5.皮外科外用药的药效学研究;

6.中医药对动脉粥样硬化的药效学研究;

7.动脉粥样硬化的瘀毒病机及中医药的作用机制研究;

四、实验室成果

实验平台通过临床基础密切合作,在近五年的建设中,联合承担科技部十一五支撑计划2项、北京市科委项目2项、国家自然基金6项、北京市自然基金课题6项及其他各类课题12项。获得北京市科学技术进步奖三等奖3项,中华中医药学会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国家中医管理局基础类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全国医药卫生科学大会奖2项,国家中医局基础研究三等奖1项。

承担课题:

1.桂皮醛调节人慢性皮肤溃疡成纤维细胞增殖信号传导的分子机制研究

(国家自然基金项目,编号:30472258,负责人:李萍,经费:17万,2005-2007)

2.滋补肝肾方调节黑素细胞酪氨酸酶表达及其信号转导的分子机理研究

(国家自然基金项目,编号:30572396,负责人:王莒生,经费:8.0万,2006-2006)

3.基于热毒入血伤络理论研究银屑病血热证T细胞活化及凉血解毒中药的干预作用

(国家自然基金项目,编号:C03050302,负责人:李萍,经费:29.0万,2007-2010)

4.滋补肝肾方调节黑素细胞酪氨酸酶表达及其信号转导的分子机理研究

(北京市自然基金项目,编号:7062011,负责人:王莒生,经费:13.0万,2006-2008,)

5.外用活血与化腐中药对慢性皮肤溃疡创面高酶活性的调节

(北京市自然基金项目,编号:7072014,负责人:李萍,经费:13.0万,2007-2009)

6.基于方证相应的动脉粥样硬化痰瘀证候的代谢组学分析

(北京市自然基金项目,编号:7072013,负责人:刘卫红,经费:13.0万,2007-2009)

7.回阳生肌法对慢性皮肤溃疡胶原代谢酶平衡的分子调控

(北京市自然基金项目,编号:7052022,负责人:盛巡,经费:10万,2005-2006,)

8.柿叶对人黑素细胞黑素代谢的影响及物质基础研究

(北京市自然基金项目,编号:7043066,负责人:曾祖平,经费:6万,2004-2006,)

9.‘舌为胃之镜’理论的研究

(北京市自然基金项目,编号:7032014,负责人:李萍,经费:10万,2003-2005)

10.银屑病证候要素组成规律与中医方药治疗的规范化系统研究

(北京市科技计划项目,编号:Y0905002040191,负责人:王莒生,经费:120.0万,2005-2008)

11.银屑病、中风中医临床疗效提升系统研究

(北京科技计划重大项目,编号:D09050703550000,课题编号:D08050703550901负责人:王萍、李萍,经费:500.0万,2009-2012)

12.化腐生肌法调节慢性皮肤溃疡创面高酶活性的研究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青年基金项目,编号:06-07JQ01,负责人:赵京霞,经费:4.0万,2007-2008)

13.IL23/IL17轴在银屑病发病机制中的作用及凉血解毒中药的干预研究

(北京市中医药科技计划项目,编号:JJ2009-15,负责人:李萍,经费:20.0万,2010-2012)

14.基于“冬病夏治”理论的贴敷法防治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的疗效评价

(北京市中医药科技计划项目,负责人:李萍,经费:5.0万,2007-2009)

15.参元丹对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循环内皮祖细胞的干预作用

(北京市中医药科技计划项目,负责人:刘卫红,经费:5.0万,2007-2009)

16.外用回阳生肌中药启动慢性皮肤溃疡愈合的分子机制

(北京市中医药科技计划项目,负责人:李萍,经费:16万,2002-2004)

17.回阳生肌膏对慢性皮肤溃疡成纤维细胞增殖和凋亡的调节作用的研究

(北京市中医药科技计划项目,负责人:王芳,经费:7.0万,2004-2006)

18.从溶酶体组织蛋白酶—细胞凋亡通路的影响探讨黄芪多糖对皮肤溃疡愈合的作用

(北京市中医管理局青年基金项目,编号:QN2007,负责人:张甘霖,经费:2.0万,2008-2009)

19.凉血活血汤对寻常型银屑病T淋巴细胞活化和增殖的作用

(北京市中医管理局青年基金项目,编号:QN2007,负责人:赵京霞,经费:2.0万,2008-2009)

20.银屑病血热证“凉血解毒”治则的基础研究

(北京市中医管理局青年基金项目,编号:QN2008,负责人:刘欣,经费:2.0万,2009-2010)

21.参元丹胶囊对心肌细胞缺血模型自噬现象的干预作用

(北京市中医管理局青年基金项目,编号:QN2008,负责人:张蕾,经费:2.0万,2009-2010)

22.外用中药对慢性皮肤溃疡愈合过程中细胞外基质代谢的影响

(国家人事部留学人员资助项目,负责人:李萍,经费:3.5万,2003-2005)

23.益气温阳活血中药对慢性创面成纤维细胞增殖调控的分子机制研究

(北京市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培养专项项目,负责人:李萍,经费:8万)

24.外用回阳生肌中药启动慢性皮肤溃疡愈合的分子机制

(北京市优秀人才培养专项经费资助项目,负责人:李萍,经费:6万,2003-2005)

五、实验室团队介绍

实验平台现有研究人员14人,其中研究员1人,副研究员1人,博士8人,90%的人员为硕士以上学历,70%的人员为35岁以下的青年骨干。由博士生导师、副所长李萍研究员担任实验平台主任。

李萍,女。研究员,博士生导师,病理生理室主任,副所长。1998年获得北京中医药大学中西医结合医学博士。1999-2001年法国国家医学科学研究中心组织再生与修复研究室博士后研究。一直从事中西医结合病理生理学的研究,主要研究方向为炎症、组织损伤与修复,在核心期刊发表论文百余篇。1994年入选北京市科技新星;2004年入选跨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市级人选。现任中国病理生理学会常务理事;中国病理生理学会中医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北京生理科学会第九届理事会理事;北京中西医结合学会副秘书长;北京中西医结合学会第二届青年委员会委员;北京肿瘤学会常委;北京药理学会常务理事。曾独立主持课题8项,其中国家级课题3项,省部级课题5项。获得省部级成果4项。

THE END
1.关于表彰第五届淮海科学技术奖获奖项目的决定19.酶法提取肺中硫酸软骨素和肝素 完成单位:安徽科宝生物工程有限公司 主要完成人:徐宾朋 郭 庆 赵厚发 魏振中 张厚乐 20.基因转染EphrinB2配体以提高牙乳头干细胞在低氧下血管新生的能力 完成单位:徐州市口腔医院 主要完成人:王鹏来 袁长永 刘宗响 罗三莲 朱绍跃 ...http://www.xzkx.com/news/show-36.html
2.《传染病防治法》中的“病媒生物”是指:().刷刷题APP(shuashuati.com)是专业的大学生刷题搜题拍题答疑工具,刷刷题提供《传染病防治法》中的“病媒生物”是指:().A.患病的生物B.感染了病原体的生物C.能够将病原体从人或者其他动物传播给人的生物的答案解析,刷刷题为用户提供专业的考试题库练习。一分钟将考试题Wordhttps://www.shuashuati.com/ti/52ab976ad0a94df0bcfdbc0c4de9d100.html?fm=bd5789bf53ba8b830155284ef2c55215f1
3.大肠恶性肿瘤诊断治疗方法/临床表现并发症治疗早期阻断大肠癌这一发展过程,在临床上可获得不同治疗效果。如原位癌切除后可彻底治愈,早期浸润癌治疗后可获得很好疗效,但转移癌手术转移癌手术切除后5年生存率不是40%,因此大肠癌的早期发现和早期诊断是当前大肠癌防治研究的重点。 通过对大肠粘膜癌变不同时期的结肠组织进行分子生物学检查发现,大肠癌变的不同过程均...https://www.med126.com/edu/200904/108941.shtml
4.眼部疾病的细胞模型及用于眼部疾病的疗法的制作方法在一些实施方案中,递送借由电穿孔或经由脂质介导的转染或核转染或病毒转导或注射或其组合来进行。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其任何一种或多种组分,包括crispr引导rna、crispr相关蛋白和/或供体核酸序列,经由选自由以下组成的群的递送系统向该受试者或向这些细胞施用:核糖核蛋白或蛋白质-rna复合物、纳米颗粒、脂质体、微胞...https://www.xjishu.com/zhuanli/27/201880064626.html
5.濮阳市人民医院神经内科开展治疗视神经脊髓炎谱系疾病新方法AQP4-IgG阳性对于NMOSD的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意义,推荐使用基于细胞转染的间接免疫荧光法(cell-based assay,CBA)检测血清抗体。但对于诊断不明确的患者,可同时完善血清和脑脊液AQP4-IgG、MOG-IgG、GFAP-IgG的检测。 脑脊液检测 通常在局麻下通过腰椎穿刺术从脊髓蛛网膜下腔留取少量脑脊液。部分NMOSD患者脑脊液可见淋巴细胞...https://www.hntv.tv/rhh-2748544000/article/1/1770743312583069697
6.口腔疾病防治《口腔疾病防治》是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口腔医学学术类期刊;由南方医科大学口腔医院(广东省口腔医院)、广东省牙病防治指导中心主办,中南大学、郑州大学、南昌大学、重庆医科大学、福建医科大学等五所大学口腔医学院协办;是中国科技核心期刊、广东省优秀科技期刊,被多家国内外重要数据库收录。 https://m.zhangqiaokeyan.com/journal-cn-21766/
7.鹧鸪常见病的诊断与防治鹧鸪常见病的诊断与防治 ( 1 )症状:病鹧鸪食欲不振,精神萎靡,头扭曲,咳嗽,粪便绿色,大量水泻,产软壳蛋和白壳蛋增多,产蛋减少甚至停产,一般在 2~3 天内死亡。 ( 2 )预防:要经常保持鹧鸪舍清洁卫生,每月消毒一次,定期在饲料中补充维生素 A ,并定期给鹧鸪接种新城疫疫苗。 https://www.meipian.cn/4mgzfbxs
1.转染病防治法手抄报传染病手抄报转染病防治法手抄报 传染病手抄报 传染病防治手抄报图片简单又漂亮 有关传染病防治知识的手抄报传染病手抄报 预防秋冬季传染病手抄报1933班 腰堡中学校开展防控秋冬季节传染病手抄报创作活动 腰堡中学校开展防控秋冬季节传染病手抄报创作活动 看孩子们制作的预防冬季传染病手抄报是不是很赞哟...https://www.puchedu.cn/shouchaobao/2675601.html
2.301医院小儿内科专家门诊1、开展儿童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治,对儿童呼吸道感染、消化道疾病的诊治做到规范化。 2、对儿童血液肿瘤的治疗达到国内领先水平,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5年无病存活率达到70%以上;于1989年在国内率先开展自体外周血干细胞移植术治疗血液肿瘤,目前累计完成 50例,取得良好的效果,并积极开展脐血移植及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https://www.bohe.cn/hospital/32523/department/147659.html
3.校园预防传染病教案(通用6篇)不同的传染病,病后的免疫状态有所不同,有的传染病患病一次后可终身免疫,有的还可再感染。 二、何为法定传染病 传染病种类繁多,为了保障公众的健康与安全,国家以法律的形式将某些传染病列为法定传染病以加强管理。2004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规定了甲类、乙类和丙类共37种法定传染病。其中: ...https://www.360wenmi.com/f/fileg44ly2m3.html
4.学校卫生工作总结(15篇)4、进一步提高对传染病防治工作的重视程度。各学校要切实树立学校教育健康第一,安全至上的思想,充分认识做好学校传染病防治工作的重要性、紧迫性。认真贯彻落实《传染病防治法》以及相关文件精神,切实加强和重视学校传染病防治工作。 5、规范和完善学生的体检工作。根据有关部门规定建立完善的体检制度,及时与当地卫生机构...https://www.unjs.com/fanwenwang/gzzj/20230627140627_7326041.html
5.市人民医院率先应用治疗视神经脊髓炎谱系疾病新方法AQP4-IgG(水通道蛋白-4抗体)检测:AQP4-IgG阳性对于NMOSD的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意义,推荐使用基于细胞转染的间接免疫荧光法(cell-basedassay,CBA)检测血清抗体。但对于诊断不明确的患者,可同时完善血清和脑脊液AQP4-IgG、MOG-IgG、GFAP-IgG的检测。 脑脊液检测:通常在局麻下通过腰椎穿刺术从脊髓蛛网膜下腔留取少量脑脊液...https://www.pyxww.com/e/action/ShowInfo.php?classid=18&id=115129
6.降钙素基因相关肽转基因对移植静脉病的防治作用2.2 CGRP 基因转染对移植静脉内膜增生的抑制作用 EVG 染色后,行内膜面积/中膜面积比值统计显示,实验组内膜面积/中膜面积比值与载体组和对照组相比显著降低,是载体组和对照组的 37% 和 39%,这说明实验组发挥了防治移植静脉病的作用(图2,图3)。实验组移植静脉结构完好,管腔通畅,而载体组和对照组则出现大量炎细...https://www.gensurg.cn/article/10.7507/1007-4848.201604054
7.预防性消毒方案根据《关于进一步做好全市新冠肺炎疫情常态化防控工作的通知》、《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诊疗指南》、《传染病防治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文件精神,为进一步做好新型冠状病毒感染预防与控制工作,有效降低新型冠状病毒在医院内的传播风险,规范医务人员行为,结合我院实际情况,特制订本应急预案。 https://www.ruiwen.com/fangan/6563886.html
8.急性T淋巴细胞白血病10篇(全文)按照职业病防治法相关条款,在“没有证据否定职业病危害因素与病人临床表现之间的必然联系的,应当诊断为职业病”;职业病防治法是上位法,《职业性肿瘤诊断标准》应该在新职业病防治法和现有国内外流行病调查资料的基础上进行修订,对累计作业工龄计算及潜隐期应用在诊断标准中须进行清晰的补充与说明;诊断标准需与法律保持...https://www.99xueshu.com/w/ikey9symu8og.html
9.神经指南:中国视神经脊髓炎谱系疾病诊断与治疗指南目前检测方法众多,公认的特异度和灵敏度均较高的方法有细胞转染免疫荧光法(cell based transfection immunofluorescence assay,CBA)及流式细胞法,其特异度高达90%以上,敏感度高达 70%。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enzyme 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AQP4-IgG较敏感,但有假阳性,用其滴定度对疾病进展和复发预测评价尚有...https://www.360doc.cn/article/54705451_936777789.html
10.来好好谈谈帕金森病如何治疗神经内科来好好谈谈帕金森病如何治疗,目前深部脑刺激法对丘脑的底核或腹内侧区高频电刺激可改善症状。来好好谈谈帕金森病如何治疗,丘脑切开术、苍白球切开等可减轻对侧肢体的症状,各组术后均有复发,疗效不持久、治疗侧肢体有轻微瘫痪状态,目前已少应用。来好好谈谈帕金森病如何治疗,胎儿黑质细胞移植于尾核、壳核,可短期...https://m.jiankang.com/jibing/94862.html
11.心脑血管病防治<正>血脂异常是临床常见的慢性病,是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病(arteriosclerotic cardiovascular disease, ASCVD)的独立危险因素之一。基层血脂异常健康管理能有效控制心血管病危险因素,对降低心血管病发病率、死亡率和致残率具有重要意义。但是,目前血脂异常的知晓率、治疗率和控制率仍处于较低水平,成人血脂异常防治指南实施相...http://www.xxfz.cbpt.cnki.net/WKC/WebPublication/wkTextContent.aspx?colType=4&yt=2021&st=02
12.中国科学家揭示植物病毒传播的秘密通道6月13日,《美国科学院院刊》在线刊登了来自浙江大学农学院昆虫科学研究所王晓伟教授团队的最新发现,予以番茄致命一击的植物双生病毒,会借助其媒介昆虫——烟粉虱的繁衍,让其传播力倍增。 这是科学界第一次发现植物病毒是否经卵传播与介体昆虫的发育阶段有着密切关系,为研究其他病毒经卵传播的特性提供了新的视角。 近...https://wiki.antpedia.com/article-1408711-240
13.中国医药导报杂志中国医学科学院主办2013年第10期目的探讨神经营养因子3基因转染的施万细胞在脊髓损伤大鼠中的作用,以进一步了解其在脊髓损伤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90只健康Wistar大鼠采用Allen打击法建立脊髓损伤模型,将其随机分为A组(空白对照组)30只、B组(神经干细胞移植组)30只和C组(神经干细胞联合神经营养因子3基因转染的施万细胞移植组)30只。三组大鼠分别...https://www.youfabiao.com/zgyydb/201310/
14.为什么会得红眼病?如何治疗和防治?有问必答孕妇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使用眼药水,而红眼病通常在半月内恢复,注意不要和其他人共用脸盆和毛巾,避免转染,最好隔离治疗。 孕妇的红眼病该怎么治 王凤英主任医师 妇产科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三级甲等 红眼病一般是指急性流行性出血性结膜炎。一般需要抗病毒、消炎治疗,同时还要预防继发细菌感染,所以,同时也要用...https://3g.club.xywy.com/static/20101013/6803824.htm